本報綜合報導 23日,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宣布,為了防止澳大利亞國寶考拉泛濫成災,從而把它們自己的糧庫——桉樹吃光,州政府決定在今後4年中斥資400萬澳元,對該州南部袋鼠島上的8000餘只考拉實施絕育措施。
消息一出,不僅澳眾家媒體紛紛報導,連美國、西班牙乃至卡達的傳媒也都熱炒不已。正如澳大利亞人所說,有關考拉的問題成了「國際問題」和「政治問題」。
各地考拉命運迥異
由於生存環境不盡相同,考拉在澳大利亞各地的境況也有著相當大的差別。在有些地方,它們仍然還是瀕危動物。但在另一些地區,它們卻正在泛濫成災。
考拉的天敵不多,主要是野狗和狐狸,而人類社會不斷開發、侵佔考拉的家園現在已構成對考拉嚴重的威脅。
在昆士蘭州的旅遊小鎮努薩,考拉正面臨著滅絕的危險。當地人說,那裡的考拉現在只剩下25隻左右,而5年前的數量還是50多隻。
然而,在另外一些地區,尤其是一些小島上的考拉卻又過度繁殖,數量激增。這種「人口過剩」本身又對它們自身的生存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因為考拉吃樹葉總是盯著一棵樹,直到把葉子徹底吃光,然後再換另一棵樹。
位於南澳大利亞州的澳第三大島——袋鼠島,1923年「進口」了6隻考拉,如今,這座小島要養活將近3萬隻考拉,早已力不從心。
國寶問題難住眾人
據統計,考拉每年給澳大利亞帶來的旅遊收入高達25億澳元。由於考拉特殊的地位和知名度,各地方政府在處理有關考拉數量的問題時,絕不輕言「殺」字。
澳專家研究出一種「投擲節育」法,把絕育藥投射到考拉體內,據說成本是每隻考拉100到120澳元。
袋鼠島今年準備將550隻考拉轉移到南澳州東南部和新南威爾斯州等地。不過,澳搬遷考拉的做法已實施了七八十年,成本從最初的每隻考拉2先令6便士到現在的每隻300到400澳元,也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有人大膽地提出,應採取「人道主義」的射殺辦法來控制考拉數量。還有一些人認為,如果把為考拉節育用的大筆資金用在大陸上大面積種植桉樹,小島上的考拉問題自然也就慢慢消失了。但有人反對說:樹越多,考拉就越多,問題也就更多。
去年8月,記者在袋鼠島曾問一位當地人,為什麼爭論了這麼久,袋鼠島上的考拉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告訴記者:「去問那些政治家吧!」(吳佳)
圖:
23日,澳大利亞南澳大利亞州宣布,政府決定在今後4年中對該州南部袋鼠島上的8000餘只考拉實施絕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