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謂是各廠發力重要的一年。不僅在手遊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廠商頻頻推出大作,就連傳統老牌廠商也紛紛將老牌端遊改編成手遊,《夢幻西遊》、《熱血傳奇》、《天龍八部》、《徵途》以及《全民奇蹟》等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績,大有昔日經典端遊霸佔移動端市場之意。而除卻已經被改編的端遊IP,市場上還有哪些端遊IP若被改編成手遊值得期待?在接下來龍虎豹要列舉的這些遊戲當中,或許就會有您心目中的產品。
《穿越火線手遊版》(以下簡稱「CF」)
當前狀態:內測中
運營商:騰訊
遊戲類型:FPS
端遊:《穿越火線》
端遊時代成績:5億註冊用戶,同時最高在線玩家達到500萬,月營收超過4億。
點評:在端遊時代,《穿越火線》是國內最受歡迎的FPS遊戲。受益於騰訊穩定的運營續航能力和龐大的用戶基數,這部作品創造了最高同時在線突破500萬人的好成績。而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這部作品旗下的龐大用戶基數令移動遊戲廠商垂涎欲滴,也紛紛推出了基於此的FPS遊戲試圖轉化這一批用戶。比較典型的即是在2015年初時市場上由騰訊推出的的《全民突擊》與中手遊的《全民槍戰》之爭。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使得《穿越火線》這一端遊在轉手遊之路上並不會特別平坦。這是因為在經過一年時間之後,這批用戶先後被不同的產品洗過多輪。但從效果來看,結合TGC2015峰會《穿越火線》手遊製作人陳侃表示:「《穿越火線》曾有5億註冊用戶,現在只有十分之一的老用戶還在玩」的說法可以推斷出當前《穿越火線》仍有5000萬用戶,因此這一老牌端遊IP並沒有完全喪失機會。
但由此引發的焦點是《穿越火線》手遊版究竟是通過何種緯度來吸引用戶?陳侃在TGC2015的發言中曾經表示過《穿越火線》手遊版針對的是兩種用戶,一種是玩過《穿越火線》,並且目前仍然希望時不時的玩一下的用戶;另一種則是FPS新的愛好者。在這裡陳侃特別強調了「00後」用戶。但與之而來的問題是陳侃在這裡提出的「用戶一」與「用戶二」明顯是不同的。第一種用戶以「80後」為主,在今天是典型的壯年用戶群體。而第二種用戶則是「00後」為主的新用戶,在用戶行為上更為激烈。在一款產品中同時滿足這兩種跨代用戶群體的需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昔日的端遊時代,《穿越火線》曾經憑藉「CS」式的競技緯度、簡單的上手難度以及穩定的運營續航能力吸引了大批用戶,並最終成就今日霸業,而這也是今日我們看好其的理由。但在「用戶緯度」這一問題沒有解決之前恐怕它離成功還有一段距離。
《問道》手遊版
11月19安卓首測
研發商:廈門吉比特
運營商:雷霆遊戲
遊戲類型:經典回合制RPG手遊
端遊:《問道》
端遊時代成績:同時在線突破100萬。
點評:《問道》是唯一一款用戶在線人數到達百萬的道具付費回合制網遊,同時也是迄今為止最後一款非騰訊運營的端遊百萬在線大作。直到今天,這款產品仍在穩定運營。到了手遊時代,《問道》手遊版由吉比特《問道》原端遊研發團隊親自負責,其製作人為王呈,是吉比特《問道》端遊版的第二任製作人。從當前公布的資料來看,這部作品打出了「經典移植」的口號。保留《問道》以道教文化中的五行相生相剋為核心玩法,加入語音功能和部分手遊新玩法,如試道大會、競技場、擂臺切磋、通天塔、殺星等,同時操作上會有一些適應手機操作的自動化內容。事實上,《問道》在手遊時代能否取得端遊時代成績的關鍵點在於發行。《問道》手遊版本交由吉比特旗下的發行平臺雷霆遊戲負責。而在此之前的時候,雷霆遊戲最為成功的發行案例是弱聯網遊戲《地下城堡》,這款產品曾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但在重度聯網遊戲上,其尚缺乏強有力的動作。也正因此,此番發行《問道》手遊版,結合《問道》品牌對於公司具有重要意義,這是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役。
《劍俠情緣移動版》
上線時間:11月20日Andriod首測研發商:西山居運營商:西山居遊戲類型:ARPG
端遊:《劍俠情緣》端遊時代成績:18年經典IP,累計用戶達1.2億。《劍俠世界》最高在線50萬人。《劍俠情緣3》保持16個月增長。
點評:按照此前西山居日前公布的,圍繞《劍俠情緣》的移動版計劃共有三作。其製作人分別是王屹、西山居CEO鄒濤與《劍俠情緣3》製作人郭煒煒。產品類型則分別是ARPG、MMORPG與橫版動作。而在早前的8月,以郭煒煒擔任製作人的第三作曾經在珠海《劍俠情緣》五周年的發布會上對外亮相過。
但在這裡說的《劍俠情緣移動版》是由王屹所擔任製作人的ARPG產品,該作計劃於2015年11月20日進行Andriod首測。在此之前兩周,這部作品曾經以《再戰江湖》為名在小米進行了一輪封閉測試,據小米內部人士透露,其成績相當不錯,次日留存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考慮到《劍俠情緣》對於西山居的重要意義,因此圍繞這部作品西山居必然會投入全部精力。結合西山居多年的研發積澱與同屬「雷軍系」的小米、金山雲與西山居的特殊關係,龍虎豹對於這部作品在市場上的前景是極為看好的。
《新倩女幽魂》
上線時間:即將進行最新一輪的刪檔測試研發商:網易遊戲運營商:網易遊戲遊戲類型:RPG
端遊:《倩女幽魂》端遊時代成績:註冊玩家突破50萬,同時在線最高20萬。端遊時代末期為數不多的亮點產品。
點評:網易在2015年的亮點主要是由《夢幻西遊》和《大話西遊》兩款端遊改手遊的作品組成的。圍繞這兩款作品引發了對於其流水的猜測,「七三分成」等等諸多事件。也正因此,人們更關注在兩款「西遊」之後網易手上還有什麼牌。現在看來,《倩女幽魂》頗為值得期待。
做為端遊時代末期為數不多的亮點,《倩女幽魂》在端遊末期曾經一度達到20萬的同時在線。而從當前公布的資料來看,《新倩女幽魂》由網易雷火工作室負責研發,其製作人為汪捷。此前曾先後擔任《倩女幽魂》端遊系統與數值策劃、《倩女幽魂》端遊越南版主策劃與雷火工作室祝融項目組的數值與系統策劃,而祝融項目組旗下最為知名的產品則是2015年5月20日公布的端遊《逆水寒》。
在此前汪捷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不希望手遊版的《新倩女幽魂》僅僅是一個載體不同、將端遊用戶洗到手遊上的作品。」其理由在於雙端載體截然不同。而在龍虎豹看來,其中固然有汪捷所述原因,但與此同時不可忽略的是做為一款端遊末期的作品,《倩女幽魂》並沒有積累此前國內達到百萬在線的端遊產品的用戶基數,這也是其「求變」的重點原因之一。而從當前公布的資料來看,《新倩女幽魂》在保留一些經典的玩法的同時針對於操作方式、交互方式等做了一些簡化。
在另一方面,不能忽略的是《倩女幽魂》是網易整個杭州研究院成立後的第一款作品的事實。也正因此其在網易內部其實擁有不遜於兩款「西遊」產品的地位,因此網易對其在內部的資源配比方面不會吝嗇,而這也為其未來在市場上的前景有所幫助。
《街頭籃球》手遊版
運營商:上海天遊
端遊:《街頭籃球》
端遊時代成績:同時在線曾達到35萬人,累計註冊用戶突破2億人。
點評:在端遊時代,《街頭籃球》一度險些把天遊的前身天聯世紀推向納斯達克市場。而在IPO未果之後,這部作品仍然在隨後的幾年間支撐著天遊。這部作品在過去的十年間產生的營收佔據了天遊總營收的95%。而在另一方面,在人們強調「車、槍、球」的情況下,《街頭籃球》是迄今為止唯一一款成功的球類產品。
但這樣一款產品在移動遊戲時代一直未能出現在移動遊戲領域之中。天遊曾在2014年初到2015年不同時間段多次表示已將這款產品列在日程之內,但遲遲未能推出。究其原因,天遊自身是否擁有這部作品的移動遊戲開發權是一個疑問。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憑藉《街頭籃球》,韓國研發商JCE獲取了巨大的利潤。而在2011年天遊續約時,這部作品的代理費用較2005年最初籤約時翻了一倍以上。基於此原因,天遊若想從JCE手中獲得《街頭籃球》這一IP,想必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夢三國手遊》上線時間:11月20日(iOS首發)研發商:杭州電魂運營商:崑崙遊戲遊戲類型:MOBA
端遊:《夢三國》端遊時代成績:2億註冊用戶,月活躍用戶300萬。
點評:《夢三國》是杭州電魂旗下的經典MOBA品牌,曾經創造了最高60萬同時在線。在《英雄聯盟》之前,這款遊戲是國內同時在線人數最高的MOBA類遊戲。而在手遊時代,《夢三國手遊》仍由電魂親自研發,但在發行方面卻選擇交由崑崙萬維負責。
從曝光的角色海報來看,《夢三國手遊》延續了《夢三國》端遊魔化三國的整體世界觀,但在角色設定和畫面風格上略有不同:《夢三國手遊》打造了一個前所未見的蒸汽機甲風三國,融入了更多魔幻元素,其實際遊戲畫面品質相比目前市面上的手遊有代際的領先。
而在玩法方面,《夢三國手遊》保留了《夢三國》經典的MOBA+MMO綜合玩法,MOBA競技提供1V1、3V3(未來還將推出5V5)多種模式的即時在線PVP,在MMO玩法上,除了單人闖關副本,還擁有多人副本、世界BOSS等經典設定。
《新成吉思汗》手遊
研發商:麒麟遊戲
運營商:麒麟遊戲
遊戲類型:MMORPG
端遊:《成吉思汗》
端遊時代成績:同時在線最高達到30萬,月營收最高達到4000萬。
點評:坦白來講,麒麟遊戲對於移動遊戲市場的敏感性不如與之同在端遊時期成績顯赫的其他家廠商。今年ChinaJoy上,麒麟遊戲總經理魏峰針對這一問題表達了他的看法。他認為之前的手遊行業處在一個野蠻生長的階段,因此麒麟遊戲沒有大規模進入。而今,手遊行業已經到了產品為王,精品為王的時代,在這個時候將《成吉思汗》系列的手遊版本奉獻給玩家是最佳時機。但顯然,麒麟也不會完全割斷端遊業務轉向手遊發行。「端遊市場依然在穩定增長,其實對這些老牌的遊戲公司而言,端遊依然都還在貢獻著大比重的收入。而且端遊門檻越來越高,反而競爭在變少,我們會繼續為廣大端遊用戶貢獻精品遊戲。」
《成吉思汗》系列遊戲推出至今已有三部,《成吉思汗3》也已經推出。長達7年的生命周期中,麒麟宣稱《成吉思汗》系列遊戲曾創下60萬用戶同時在線的歷史記錄。但據龍虎豹查詢,這部作品同時在線最高曾達到30萬,月營收在巔峰時期為單月4000萬元人民幣。但不管怎樣,到今天該作通過版本的不斷更新迭代使得其始終處於較熱的狀態。
2014年12月時,前麒麟CEO蓋延玲在一次行業會議中曾表示欲在2015年推出《成吉思汗》手遊版,但是隨後其加盟小米互娛。而麒麟在今年也並推出《成吉思汗》手遊版。僅從當前的資料來看,這款產品依然會保留端遊上的重度PVP特色,為了適應移動端的用戶習慣,也會增加碎片化玩法和個人玩法,滿足更多用戶的口味。端遊當中經典的的國戰、屠城戰、公會戰、跨服PK等經典PVP玩法也都有所保留。
《艾爾戰記》
公測時間:12月
目前狀態:首測期結束
研發商:崑崙在線
運營商:崑崙在線
遊戲類型:Q萌橫版ACT
端遊名稱:《艾爾之光》
端遊時代成績:中國大陸地區同時在線約10萬人。
點評:如果不是在2010年首測之後長達一年時間都在進行審批與改版的相關工作,也許當初《艾爾之光》可以在巨人平臺下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知是不是與最初的成績考量有關,KOG此番選擇與崑崙遊戲攜手合作研發這部作品。
坦白來講,《艾爾戰記》這一IP當時在國內並沒有達到其想像的高度,也正因此其IP傳承性一般。但在另一方面,做為一款3D建模的動作遊戲,儘管此前市場上曾有《王者之劍》、《時空獵人》等作品出現洗過一輪用戶。但是考慮到移動遊戲產品生命周期以及玩家對於新品的需求等因素,因此原本就強調打擊感與動作爽快感的《艾爾戰記》在市場仍有一定的機會。
《破曉之光》(原名《龍之谷:破曉奇兵》)
上線時間:12月上旬開啟不刪檔內測
遊戲類型:2D橫版動作手遊
研發商:韓國Eyedentity
運營商:盛大遊戲
端遊:《龍之谷》
端遊時代成績:同時在線70萬,單月營收最高突破1億元。
點評:與其他產品頻繁做加法不同,相對於端遊《龍之谷》,手遊《破曉之光》做了不少減法:遊戲將《龍之谷》的3D模式改為更適合手機操作的2D橫版操作模式,以通關副本為主要成長線;在繼承了經典的副本系統的同時,手遊將副本的規模進行了大幅度的縮小,玩家只需單人或者2人組隊就能輕鬆挑戰副本,而在端遊中,一個副本往往需要更多玩家來參與;在PVP玩法上手遊《破曉之光》相對於端遊《龍之谷》製作了更為簡單的「英雄戰場」玩家只需選定對手進行PK即可,無需擔心對手在不在線。
從IP的層面來講,《龍之谷》IP宣布推出4款手遊,並同時製作動畫和大電影,即便盛大遊戲堅持認為手遊和泛娛樂衍生品將為《龍之谷》帶來更多用戶,打造一個生態循環,但《龍之谷》IP被消耗過大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此番《破曉之光》成績如何,只能通過遊戲品質來決定了。
《露娜戰紀》
手遊上線時間:待定
遊戲類型:3DQ版ARPG
研發商:上海遊唐
發行商:勝利遊戲
端遊:《露娜》
端遊時代成績:端遊《露娜》2008年在臺灣的人氣曾連續三個月超過《魔獸世界》成為遊戲排行榜第一。在中國大陸地區同時在線最高達到8萬人。
點評:從IP層面來講,勝利遊戲從未停止過對於全球的布局。
此前,勝利遊戲宣布從日漫、影視、端遊、單機遊戲以及小說這五個層面入手。而在端遊IP的選擇上,勝利遊戲看中的是早前在臺灣曾短暫超越過《魔獸世界》的《露娜》。而在大陸地區,這部作品曾由天遊公司代理,在巔峰時期擁有8萬人同時在線的業績。
從研發層面來看,《露娜》手遊版《露娜戰紀》的研發方為遊唐網絡,曾研發了由天蠶土豆正版IP授權的《大主宰》以及《石器時代2》等多款精品手遊,其過往經歷也使人對《露娜戰紀》的期待有所提升。
從遊戲類型的角度來講,移動遊戲領域的ARPG類遊戲雖然已經呈現紅海趨勢,但通過自身特色贏得細分市場的成功案例依然屢見不鮮。《露娜戰紀》以輕鬆有趣的端遊式社交系統,簡單易上手的操作模式,百變的趣味性玩法挺進細分市場。與市場中的已有的重度ARPG手遊有所不同:《露娜戰紀》一方面以彈性操作模式減輕用戶對重度手遊體驗的疲勞度,同時以豐富多樣的社交玩法迎合用戶對於社交互動的需求提升。一款強調社交屬性、更接地氣的萌系ARPG手遊能否提高用戶人群的接受度,成績如何,只待遊戲上線之後的表現了。
作者後記:由於時間以及所掌握產品信息的程度等諸多原因,本文或並未涉及全面,龍虎豹會繼續關注其他值得期待的端遊IP,為您進行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