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邊緣最神秘的「柯伊伯帶」

2021-01-20 河南省科技館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假說最初是由愛爾蘭裔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傑拉德·柯伊伯(GPK)完善了該觀點。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荷蘭天文學家柯伊伯在研究彗星的起源時,提出在距離太陽40~50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低傾角的軌道上,分布著大大小小的石塊和冰封物體,它們非常緩慢地繞著太陽運行,只有偶爾發生碰撞或受到引力的擾動,改變軌道,才進入到太陽系的內部來,成為彗星,這裡就是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的位置處於距離太陽40至50天文單位低傾角的軌道上。它們在繞日運動的過程中發生碰撞,互相吸引,最後黏附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天體。柯伊伯帶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布在更寬廣數倍的空間內。


海王星對柯伊伯帶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得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不是將她們送入太陽系內,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這在柯伊伯帶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

如今人類已經在柯伊伯帶中發現了上千個天體。比較知名的柯伊伯帶天體有冥王星、鬩神星、鳥神星、妊神星等等,這裡的天體最大的直徑也小於3,000公裡。那麼由於它們數量眾多,如果將這些天體加起來,它的質量會有多大呢?說出來可能讓人很失望,其實只是地球質量的1/10左右,相當於火星的質量。不過即便如此,柯伊伯帶天體的質量也比小行星帶天體的質量大了一百倍,因為小行星帶所有的小行星和矮行星加到一起,也只有地球的1‰左右。


如果在柯伊伯帶的位置,要形成直徑上千公裡的天體,那麼柯伊伯帶上物體的總質量至少要是地球質量的10倍以上,可是推估的柯伊伯帶總質量,不過只有地球質量的十分之一,其他99%的質量,難道憑空消失了?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陸續有好幾個理論出現,可惜它們都有些明顯的限制。如今,美國西南研究院及法國天文臺共同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柯伊伯帶天體是在距離太陽更近的位置成形之後,再被海王星一個個甩出去,因此躲開柯伊伯帶總質量不足的問題。


20年前,科學家就已經知道行星的軌道會飄移,特別是天王星與海王星,更是從成形之後就已經逐漸向外移動。太陽系原始星雲有一個過去並不曉得的邊界,大概就是現在海王星的位置,也就是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的地方。在這個範圍內,各個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以及在柯伊伯帶上的天體都有足夠的質量得以碰撞吸積成形,而在這個範圍以外,就是空無一物的太空。當這些大天體成形並逐漸向外移動的時候,柯伊伯帶上的天體也被帶著往外遷移,然後當海王星碰到太陽系原始星雲的邊界後,它不得不停下來,因此才會停留在軌道上。至於這些柯伊伯帶上的天體,就在海王星遷移的最後一個階段,逐漸被甩出去而形成。

柯伊伯帶質量的缺失並不是唯一的謎題。由於離太陽系中其它天體距離較遠,而且也沒有大天體的強引力擾動,所以柯伊伯帶天體被認為應該擁有近似圓形並和太陽系行星共面的軌道,但是事實上,很多柯伊伯天體擁有的是大橢圓的軌道,對於行星軌道面也有較大的傾角。天文學家認為,這些天體形成於離太陽更近的地方,原始海王星的向外遷移而引發的近距離引力交會,將這些天體推到了現在的位置。如果當初在海王星的外側存在一個總質量更大的天體帶,那麼海王星將會遷移到比現在更遠的地方,進入到現在的柯伊伯帶區域。


目前科學家認為,柯伊伯帶的範圍在30到55個天文單位之間。這個寬度大約已經是太陽到海王星的距離了,也就是說,柯伊伯帶將太陽系的範圍又擴展了一倍。我們對柯伊伯帶的了解還非常少,然而人類發射已經進入柯伊伯帶的太空飛行器新視野號,正在對柯伊伯帶進行研究,試圖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區域。從而獲得更多了解太陽系的秘密!


相關焦點

  • 處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外還有一個神秘結界,時刻保護著人類
    處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外還有一個神秘結界,時刻保護著人類說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巨星,我們通常會想到愛因斯坦、愛迪生和牛頓。事實上,偉大的科學家不僅是三個,而且他們受到每個人的追捧,所以他們很熟悉。例如,霍金、達文西等人也是重要人物。
  • 宇宙神秘的區域-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內最神秘的區域位於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廣闊區域,距離太陽大約30個天文單位,大量的小天體在這片區域中漂浮旋轉,這些小天體圍繞太陽形成一個直徑大約為200天文單位的環帶區域。什麼是柯伊伯帶?柯伊伯帶包含了眾多的微小天體,它們是來自環繞著太陽的原行星盤碎片,由於長期的演化使得他們未能成功的形成行星,而這些雜亂的物質漂浮在這遠離太陽數10億公裡內的區域,由於遙遠的距離和微小的結構,使得人類數千年來一直未曾發現這片太陽系內最神秘的區域。
  • 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是什麼,為何如此神秘?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事實上,冥王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它背後&34;著的柯伊伯帶,人類更是所知甚少。雖然人類的天文觀測技術算得上發達了,但是對於那麼,&34;是什麼呢?它為何如此神秘?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柯伊伯帶事實上,自從冥王星被發現後,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提出了&34;這一概念。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說到了我們的宇宙,想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那麼浩瀚的宇宙當中,到底有一些什麼奧秘呢?這些我們無處知曉,甚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難以知道宇宙的真面貌!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太陽系的圍牆柯伊伯帶,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它們攜帶的兩張黃金唱片,刻有人類文明最基礎的信息,成為人類試圖與外星文明取得聯繫的重要標誌。前兩年已經有消息傳出,「旅行者」系列陸續飛出了太陽系。然而科學家們表示,準確來說,它們仍然在太陽系的範圍之內,飛躍柯伊伯帶是它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
  • 太陽系的舞蹈室:柯伊伯帶
    ,寬度和厚度都是行星帶的2倍,天體數量也是行星帶的2倍,其中最有名的成員就是矮行星冥王星。 柯伊伯帶起於海王星運行軌道的邊緣,即30AU到約50AU,具體要是去問天文學家,就能得到精確的範圍。對於那些不太了解這些蹦出來的天文術語的讀者,「AU」是「天文單位」的縮寫,是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所以30AU就是30 倍的地日距離。除了說這裡是冥王星的家園,柯伊伯帶內還有另外兩個矮行星成員:妊神星和鳥神星,以及成千上萬的小冰塊和巖塊。
  •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
    太陽系邊緣有一個巨大而神秘的保護罩,它是什麼東西?而人類走出地球的第一站就是太陽系,要問太陽系最神秘的地方是哪裡?這個時候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巨大的保護罩,這樣的發現讓科學家大吃一驚,同樣也想起了以前特拉斯提出的那個猜想,我們不知道當時特拉斯是如何猜想太陽系邊緣的,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巨大保護罩之後,就開始對它的一系列觀測和探索,發現這個巨大的保護罩真的是非常的宏偉,它到底有多厚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它能夠完全將太陽系內星系包住,後來科學家把這個保護罩稱為是柯伊伯帶,事實上,柯伊伯帶並不是人類想像的那種能力保護罩之類的
  • 太陽系邊緣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有多大還不清楚!
    廣義上的太陽系我們知道,廣義上,太陽系的領域包括太陽,4顆像地球的內行星,由許多小巖石組成的小行星帶,4顆充滿氣體的巨大外行星,充滿冰凍的小巖石,被稱為柯伊伯帶的第二個小天體區。此外,在柯伊伯帶之外還有黃道離散盤面和太陽圈,和依然屬於假設的奧爾特雲。那麼,太陽系究竟有多大?它的盡頭又在哪裡呢?
  • 太陽系「柯伊伯帶」究竟是什麼?天文學家發現相互「糾纏的星球」
    2001年8月,太空人用最先進的望遠鏡在柯伊伯帶搜尋行星形成過程中留下的碎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遙遠邊緣的廣闊空間,科學家們在太空中觀察這些天體,試圖描繪出行星系統的演化,他們跟蹤了一個被稱為2001QW322的小物體,將它的坐標輸入望遠鏡控制系統,望遠鏡旋轉指向天空的那一部分,他們得到了一個圖像
  • 太陽系最神秘的區域:柯伊伯帶,形成原因至今未明
    我們都知道地球所處的太陽系也只不過是宇宙環境之中的一個極小的區域而已,我們所處的這個宇宙環境之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類去探索。2019年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視野號宇宙飛船在元旦凌晨飛過被稱為天涯海角的小行星,柯伊伯帶掌握著理解太陽系起源的關鍵。
  • 太陽邊緣最神秘的「柯伊伯帶」,它是如何被發現的?藏著什麼秘密
    隨著人類天文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對於太陽系的了解越來越多。長久以來,來去匆匆、形態奇特的彗星,一直是太陽系的一個謎案。就像著名的哈雷彗星,以76年左右的周期繞日公轉,它的直徑最大處只有十多公裡,每次接近太陽時,都要被蒸發而損失大量質量。我們相信數千年後,哈雷彗星將在太陽附近消失。
  • 太陽系的邊緣到底在哪?普遍認為是柯伊伯帶附近
    普遍認為是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附近區域,科學家認為一旦飛臨那裡,在理論上就算脫離太陽系了。可是真實的情況真的如此嗎?似乎沒有人能拿出證據來證實,原因很簡單,我們連太陽系內到底有多少個天體都說不準。上世紀中期,有天文學者曾經提出在遙遠的柯伊伯帶外層空間很可能還存在著一個暗星,而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導致柯伊伯帶天體的運行軌跡。(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
  • 太陽系是外星人實驗室?柯伊伯帶發現神秘護圈,證實特斯拉的猜想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尼古拉特斯拉還有一個驚人的想法,他曾設想過太陽系可能是一個人造物。太陽系外面,有一層膜將太陽系包圍,這層膜,就像類似於籃球的外皮,太陽系內的所有行星物質,都處於籃球之內。尼古拉特斯拉那個年代人類是沒有進入太空的,人類對太空的了解也知之甚少,更不要說什麼太陽系內幾大行星,什麼關係位置,所以呢,尼古拉特斯拉的這個猜想,是超越時代的,他的猜想就像一個先知一樣讓人捉摸不透。
  • 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充滿神秘色彩,隱藏著許多未知星球
    直到2005年左右才再次發現新的天體,自此冥王星被劃分為矮行星(達到流體靜力平衡變成圓形,但無法清空自身軌道上其他天體,同時不是衛星)柯伊伯帶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技術發展與提升,人類慢慢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未知天體,這些天體個頭也越來越大,其中甚至找到一些球形星體的存在,這個天體層終於逐漸被天文學家們接受,命名為柯伊伯帶。
  • 柯伊伯帶,太陽系外圍的冰封之地
    1951年,美國天文學家傑納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通過對彗星的研究,推測出在太陽系的外圍,應該存在著一個充滿了微小冰質天體的冰封之地,它們主要是由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雲構成,是目前太陽系短周期彗星的發源地。
  • 太陽系邊緣發現怪事 太陽系邊緣五大怪事
    我們一直都在研究觀察著太陽系,大家都知道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因為冥王星的降級而變成了八大行星,但最近有科學家發現似乎有一個新的第九行星存在於太陽系的邊緣,並且在太陽系邊緣還發現了很多神秘的東西,下面為大家來揭秘一下太陽系邊緣發現的五大怪事吧!
  • 柯伊伯帶為何會阻礙旅行者一號前進?
    引言:在冥王星的外圍存在著這樣的區域,這裡遍布了形態各異、大小不一的天體,但它們一般只有彗星般大小,它就是柯伊伯帶。一直以來科學家們都在研究柯伊伯帶是如何形成的?它會是阻礙旅行者一號前進的屏障嗎?
  • 太陽系邊緣隱藏玄機,奧特星雲和柯伊伯帶,幾個謎團困擾著科學家
    其實人類就來自於這些遙遠的星辰,因為我們人類的演化中,最基礎的物質就是來與宇宙的一系列物質變化,最終隨著生命的產生,我們人類才會出現。因此當我們看著星空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因為星空之中,或許就隱藏著人類演化之謎,也許當我們了解宇宙奧秘的一刻,其實人類如果演化的秘密,也會全面的得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