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的圍牆柯伊伯帶,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2020-12-04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承載了人類文明無限期許的「旅行者」系列探測器先後發射升空。它們攜帶的兩張黃金唱片,刻有人類文明最基礎的信息,成為人類試圖與外星文明取得聯繫的重要標誌。

前兩年已經有消息傳出,「旅行者」系列陸續飛出了太陽系。然而科學家們表示,準確來說,它們仍然在太陽系的範圍之內,飛躍柯伊伯帶是它們面臨的一個巨大的難題。

在我們的普遍認知中,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邊緣的小行星帶,約有成千上萬顆小型天體分布在此,保留著太陽系最初的信息。在柯伊伯帶之外,是巨大的奧爾特星雲,被科學家們視作太陽系的外殼。

據悉,柯伊伯帶中最著名的天體就是曾經位列「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冥王星,不過後來它被排除在外,加上人類無法準確的探測到相關信息,成為最撲朔迷離的存在。那麼對太陽系而言,柯伊伯帶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呢?

有觀點認為,柯伊伯帶是太陽系的保護層,由於這些密集的小行星,來自宇宙的輻射被逐漸削弱,從而無法影響到地球表面的各種生命。

但是特斯拉表示,如果這一觀點屬實,那麼整個太陽系更像是人造的。因為生命誕生的概率在宇宙的尺度下被無限放大,人類始終在懷疑,我們是高級文明實驗室中的觀察對象,而柯伊伯帶不僅是太陽系的保護層,更接近於限制人類向外探索的牢籠。

也有說法認為,這種情況過於片面,畢竟目前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宇宙中存在更加高級的文明,這同樣屬於費米悖論的一部分。

而很多科學家表示,我們對柯伊伯帶的認識並不深入,相關研究的時間只有二十多年,未來我們還有可能收集其中的相關標本,從中找到有關太陽系誕生的謎團,從而更好的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宇宙浩瀚無邊,人類始終懷有無限的好奇,或許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我們有望全面認識柯伊伯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關焦點

  • 太陽邊緣最神秘的「柯伊伯帶」,它是如何被發現的?藏著什麼秘密
    這是關於公轉周期較短的彗星的一個完美解釋,可惜除了冥王星,很久以來,人們在這個假想的柯伊伯帶中,再也沒有觀察到任何天體。冥王星似乎是太陽勢力的盡頭了。直到1992年,兩個不相信外層太陽系完全為空的美國天文學家終於發現了第一個柯伊伯帶天體——1992 QB1。
  • 太陽系的邊緣到底在哪?普遍認為是柯伊伯帶附近
    普遍認為是柯伊伯帶與奧爾特雲附近區域,科學家認為一旦飛臨那裡,在理論上就算脫離太陽系了。可是真實的情況真的如此嗎?似乎沒有人能拿出證據來證實,原因很簡單,我們連太陽系內到底有多少個天體都說不準。上世紀中期,有天文學者曾經提出在遙遠的柯伊伯帶外層空間很可能還存在著一個暗星,而正是由於它的存在才導致柯伊伯帶天體的運行軌跡。(歡迎大家來閱讀我的文章,我們每天會分享不一樣的新鮮內容,如果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請您關注我們的百家號,大家有什麼寶貴意見,請在文章下面評論哦。)
  • 太陽系邊緣最神秘的「柯伊伯帶」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距離太陽約30天文單位)之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柯伊伯帶的假說最初是由愛爾蘭裔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傑拉德·柯伊伯(GPK)完善了該觀點。柯伊伯帶非常的薄,主要集中在黃道平面上下10度的範圍內,但還是有許多天體散布在更寬廣數倍的空間內。海王星對柯伊伯帶的結構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在與太陽系年齡比較的時標上,海王星的引力使得某些軌道上的天體不穩定,不是將她們送入太陽系內,就是逐入離散盤或星際空間內。這在柯伊伯帶內製造出一些與小行星帶內的柯克伍德空隙相似的空白區域。
  •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
    太陽系外圍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隱藏了哪些奧秘?宇宙未解之謎!說到了我們的宇宙,想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那麼浩瀚的宇宙當中,到底有一些什麼奧秘呢?這些我們無處知曉,甚至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難以知道宇宙的真面貌!
  • 太陽系邊疆:柯伊伯帶和奧爾特星雲
    在目前世界上宇宙觀最為宏偉的科幻小說《三體》中,劉慈欣經常提到的一個詞語就是太陽系柯伊伯帶。現實中,科學家早已證實,柯伊伯帶和奧爾特星雲其實就是太陽系的最遙遠邊疆。那麼到底什麼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讓我們通過這張圖了解一下。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
    神秘的柯伊伯帶,到底是太陽系的保護圈,還是隔絕人類的界限?引言你知道嗎?太陽系的邊界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要知道地球所在的太陽系在宇宙環境中不過是一個極小的區域,人類所在的宇宙中,有著太多未知的奧秘等待著人們一探究竟。
  • 太陽系的舞蹈室:柯伊伯帶
    其實冥王星並不寂寞,柯伊伯帶就是冥王星的家,家族成員還包括了矮行星,小一點的巖塊和冰塊。 那個寒冷又遙遠的荒蠻之地,就是「柯伊伯帶」,是以荷蘭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的字命名的。傑拉德·柯伊伯是20世紀中期少數幾位假設太陽系在過了海王星外的區域絕對不是空無一物的天文學家之一。他認為這塊區域僅在過去是空無一物的,到了現代(主要指過去的十億年)已經被清除了。由於一些只有天文學家才知道的古怪的原因,它的名字就這麼被定下來了。
  • 太陽系邊緣隱藏玄機,奧特星雲和柯伊伯帶,幾個謎團困擾著科學家
    因此當我們看著星空的時候,就會有一種歸屬感,因為星空之中,或許就隱藏著人類演化之謎,也許當我們了解宇宙奧秘的一刻,其實人類如果演化的秘密,也會全面的得到解釋。當然現在人類對於宇宙的了解,還是非常有限,即便是我們面對太陽系,也有很多的秘密,沒有辦法解釋,今天美女小倩就給大家說一下,太陽系遙遠區域的一些奧秘,希望朋友們能夠喜歡,也歡迎大家加美女小倩粉絲和關注,我會給大家推出一系列的相關文章。
  • 柯伊伯帶: 留住太陽系曾經的樣子
    現在,天文學家已經認證了大約1500個柯伊伯帶天體。基於這一數字,他們估計柯伊伯帶大約有10萬個直徑超過100千米的物體,有近100億個直徑大於2千米的物體。朱維特說:「柯伊伯帶裡小行星的數目是主小行星帶(main asteroid belt,位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的1000倍,這讓我大為震驚」。  不過,讓許多天文學家更震驚的,不是柯伊伯帶裡「有」什麼,而是它「沒有」的內容。
  • 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是什麼,為何如此神秘?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
    事實上,冥王星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尤其是它背後&34;著的柯伊伯帶,人類更是所知甚少。雖然人類的天文觀測技術算得上發達了,但是對於那麼,&34;是什麼呢?它為何如此神秘?來看看科學家的解釋。柯伊伯帶事實上,自從冥王星被發現後,天文學家艾吉沃斯提出提出了&34;這一概念。
  • 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是什麼?這9條知識送給你,你就明白了
    據推測,柯伊伯帶一共有10萬顆直徑超過100公裡的小天體,更小的則不計其數。截至目前,我們一共發現了1000多顆柯伊伯帶天體。柯伊伯帶的名稱1951年的時候,荷蘭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第一次提出了柯伊伯帶的概念,認為太陽系周圍有一片小天體圍繞的圓盤。
  • 太陽系的柯伊伯帶是什麼?這9條知識送給你,你就明白了
    據推測,柯伊伯帶一共有10萬顆直徑超過100公裡的小天體,更小的則不計其數。截至目前,我們一共發現了1000多顆柯伊伯帶天體。柯伊伯帶的名稱1951年的時候,荷蘭天文學家傑拉德·柯伊伯第一次提出了柯伊伯帶的概念,認為太陽系周圍有一片小天體圍繞的圓盤。正是因為他的提出,這個區域才被稱作柯伊伯帶。
  • 太陽系「柯伊伯帶」究竟是什麼?天文學家發現相互「糾纏的星球」
    2001年8月,太空人用最先進的望遠鏡在柯伊伯帶搜尋行星形成過程中留下的碎片,柯伊伯帶是太陽系遙遠邊緣的廣闊空間,科學家們在太空中觀察這些天體,試圖描繪出行星系統的演化,他們跟蹤了一個被稱為2001QW322的小物體,將它的坐標輸入望遠鏡控制系統,望遠鏡旋轉指向天空的那一部分,他們得到了一個圖像
  • 柯伊伯帶,太陽系外圍的冰封之地
    1951年,美國天文學家傑納德.柯伊伯(Gerard Kuiper)通過對彗星的研究,推測出在太陽系的外圍,應該存在著一個充滿了微小冰質天體的冰封之地,它們主要是由太陽系形成之初的原始星雲構成,是目前太陽系短周期彗星的發源地。
  • 正在緩慢消亡的柯伊伯帶裡面到底有什麼?
    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之外的寒冷區域。有時被稱為太陽系的第三地帶。天文學家認為這裡有很多寒冷結冰的天體,它們之中的很多直徑都超過了60英裡(100千米)。有些像冥王星這樣的,已經超過了600英裡(1000千米)。
  • 太陽系最遙遠的邊疆: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
    作者將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作為劃分戰略層次的一個邊界,可見這兩個名詞的重要性。那麼什麼是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我們來了解一下吧。為了讓大家有個直觀印象,先看下面這幅示意圖。眼尖的你肯定發現了圖中的旅行者1號飛行器,這個由美國宇航局的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於1977年9月5日發射,在太空已經飛行了將近41年了,但是也就剛飛出日球層頂,還沒有正式接觸到奧爾特雲,以目前每天大約160萬公裡的速度,美國宇航局的旅行者1號宇宙飛船將在大約300年後到達奧爾特雲,而到達其外側邊界大約需要3萬年。柯伊伯帶
  • 處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外還有一個神秘結界,時刻保護著人類
    處於太陽系邊緣!柯伊伯帶外還有一個神秘結界,時刻保護著人類說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巨星,我們通常會想到愛因斯坦、愛迪生和牛頓。事實上,偉大的科學家不僅是三個,而且他們受到每個人的追捧,所以他們很熟悉。例如,霍金、達文西等人也是重要人物。
  • 太陽系邊界到底在哪?柯伊伯帶?奧爾特雲?太陽系範圍一直在擴大
    大家都知道,在太陽系內,太陽是絕對的中心位置,其它所有的天體都圍繞著太陽繞轉,但是你知道太陽系的邊界在哪裡嗎?最初時認為太陽系邊界是位於太陽約14億千米的土星,但這一結論在1781年被英國天文學家赫歇爾發現了太陽系第七個行星天王星所改變了,那一年,太陽系的邊界被擴展到了距太陽約29億千米處。
  • 造訪冥王星的「家」,距離16億公裡之外的柯伊伯帶,裡面有什麼
    ,冥王星與其他星球並沒有什麼不同。如果冥王星都算是大行星的話,那麼鬩神星、穀神星等相似的星球也應該要算作大行星,而自這個區域裡面發現的這些行星的數量,就不少於1000多個,因此在國際天文學才會對大行星進行重新定義,而這一片區域,在天文學上被稱為是柯伊伯帶,他和木星與土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一樣,都是太陽系當中小行星聚集的地方,不過相比起來看,柯伊伯帶由於距離太陽系中心比較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