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背面」為啥吸引人?太神秘!

2020-12-06 環球網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

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的預選著陸區,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我們為啥要到月亮背面去?未來可能會有哪些發現呢?麻辣兄妹今天就和大家好好嘮一嘮。

一問:為什麼要去月球背面?

為什麼我們這次要去月球背面,而不去正面呢?

首先是因為,月球背面太神秘。說白了,誰也沒去過。「小時不識月」,大了也不是很熟。

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與月球自轉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總有一面背對著地球,人類在地球始終無法看到月球的背面。世界上已經發射了100多個月球探測器,包括65個月球著陸器,但僅有不載人的環繞月球軌道器和載人的阿波羅號曾看到過月球背面。所以我們去月球背面軟著陸,就是創造歷史。

其次是因為,月球背面比正面古老多了。

這次嫦娥四號是著陸,是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這個盆地是目前發現的太陽系固體天體中最大最深的盆地,其90%的面積都分布在月球背面,只有一小部分在月球正面。

一般認為,這個盆地有可能是當時宇宙大爆炸或者後來小天體撞擊形成的,隱含著宇宙最早的一些信息,但這個盆地地體從沒有被近距離巡視探測,這一次有利於我們在科學上產生新發現。

並且,月球背面的巖石更加古老,如果能夠獲取更古老的巖石類型等,對我們了解月球的化學成分演化過程有很大幫助。

此外,月球背面的磁環境非常乾淨,到月球背面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的,可以填補射電天文領域在低頻觀測段的空白。

二問:月亮背面到底有什麼?

嫦娥四號傳回的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不少網友感慨,原來月球背面沒藏著吳剛、兔子和外星人啊,但仔細凝視這張圖,卻留給人們更多的遐想。

為什麼嫦娥四號選擇降落在一個「坑」裡?這個坑叫做南極—艾特肯盆地中部的馮卡門撞擊坑。

原來,如果降落到低緯度地區,光照條件好、能源獲得充足,但對於熱控是巨大的挑戰;如果降落在高緯度地區,熱控壓力大大減少,但太陽能獲取又受到影響。所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的緯度也確定在40度—50度的範圍內。

而且,探測器與中繼星L2點的通信問題也是考慮因素之一。如果探測器仰角太低,容易受到周圍山地的影響。科學家就希望探測器能夠高仰角對中繼星通信,這樣一來,經度也大致確定了,大的區域範圍就出現了。同時還要選擇相對大一些、平坦一些的撞擊坑,就確定了艾特肯盆地。

三問:落月「正中靶心」有多難?

咱們這次的落月,可謂是「正中靶心」。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月球正面相當於大平原,地勢平坦;但背面到處都是高山和撞擊坑。嫦娥四號只能在有限的相對大的撞擊坑裡,尋找相對平坦的位置作為著陸區,選擇範圍長寬各十幾公裡。

科學家為了這個「正中靶心」做了很多工作。

為了增加著陸的安全性,嫦娥四號探測器會通過接力避障的方式。下降至2公裡左右,探測器會做一次光學的初避障,主要識別大障礙。下降至100米左右,探測器會做一個懸停,利用雷射敏感器實現精避障,識別0.2米障礙、坡度等,通過地形的最優識別方法找到安全區域降落。

還有,嫦娥四號的自主能力有很大提升,如果找不到安全區域,嫦娥四號會選擇相對次優的區域,還可以做水平機動調整。

四問:嫦娥四號上天要幹啥?

嫦娥四號上天到底忙什麼?看看它帶了點什麼寶貝上去。

嫦娥四號配置了多臺有效載荷。比如地形地貌相機、降落相機、低頻射電頻譜儀、與德國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輻射劑量探測儀、測月雷達、紅外成像光譜儀、中性原子探測儀等等。

低頻射電頻譜儀和探測儀,前文提到了,這是用來探測地球外天體發出的電磁信號。

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目標是測量月球表面粒子基本輻射情況和危害程度。如果太空飛行器在月球上登陸,會受到粒子的損傷和影響。那麼載人登月之前,進行輻射環境的測量和輻射風險度的評估,能夠為月球的開發和載人登月做好前期準備。還有一個附加功能是進行水資源的信息獲取。這個載荷具有中子測量的功能,因而能夠推斷行星表面或者內部是否含有氫資源。

中性原子探測儀,用於研究太陽風和月表相互作用。可以根據研究結果和其他行星進行類比,以此研究太陽風和其他類似星體的相互作用,為後續科學研究提供數據。

嫦娥四號還搭載了全景相機,解析度與人眼相當,與嫦娥三號上搭載的全景相機是「雙胞胎」,分為黑白和彩色兩種模式。

測月雷達,測月雷達的工作原理為向地下發射微波信號,在碰到不連續平面時發生反射,根據接收的信號可以對巖石、分層、熔巖等目標進行探測。該載荷安裝在月球車上,可以隨著月球車的軌跡形成月球介質剖面,通過數據還可以分析月壤厚度、月壤下是否有巖石空洞、月壤下巖石間的分界面、淺層巖石結構等。

紅外成像光譜儀,能看到月面0.1米解析度的月表礦物特徵,同時,還能夠在紅外波段對目標的光譜成分進行有效探測。

探月的價值絕不僅僅是科研價值那麼簡單。比如,它就能帶來顯著的民用效應,帶動多個領域的技術進步,促進材料、計算機、通訊等一大批高科技行業發展。通過一系列高科技專利轉為民用,能夠切實造福普通人的生活。

從嫦娥一號拍攝的全月球影像圖,到嫦娥二號首次實現我國對小行星的飛越探測,再到嫦娥三號成功實現落月夢想、嫦娥四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月工程自2004年啟動以來取得一個又一個突破,對我國月球及深空探測乃至航天事業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據了解,未來探月工程三期,還將實施兩次採樣返回任務,分別命名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任務,將首次採用無人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方式實現月面自主採樣返回。(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相關焦點

  • 這就是月球的背面(神秘照片)
    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東經177.6度、南緯45.5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 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嫦娥四號」是第一次著陸在月球背面的人類太空飛行器,為了平穩著陸到月球背面,科研人員做了大量的準備,針對各類特殊情況的預案多達近300份,確保這次「嫦娥四號「能夠順利抵達月球背面。
  • 中國發布:月亮背面沒有外星人也沒有飛船殘骸!月球背面長這樣
    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月亮,但直到昨天之前,月亮的另一半,卻從來都沒有人見過。   也就是說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永遠都是同一半邊,哪怕是幾億年前的恐龍,它們看到的月亮也只是這半個月亮
  • 月亮背面到底有什麼?是不是一場陰謀
    原標題:月亮背面到底有什麼?古代很多詩歌中也有很多對月亮的描寫,而且我國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中秋節,就是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塊吃月餅、賞月亮。所以月亮的神秘感我們自古就很嚮往,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我們已經發明了火箭能夠登上月球了,也已經有飛行員登上過了。
  •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
  • 那一輪明月究竟源自何處,神秘背面竟有天外來客?
    探索月亮的起源,讓人類費盡心思,但月亮還有一個現象,對於普通大眾來說,那可就太不可思議了,甚至有陰謀論者千百年來,人類看到的那一輪明月都只是月亮的正臉,而月亮的背面直到1959年,我們人類才第一次在前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中得見。這還得「多虧」美蘇冷戰,兩個超級大國爭奪太空霸權。而人類直接用肉眼看見月球背面,則要在近十年後,1968年美國的阿波羅8號任務中。
  • 月球的背面是什麼?中國人率先,為你揭開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紗
    月球對於人類而言,一直都充滿著神秘感,而所謂的月球就是我們肉眼看到的月亮,在漆黑的夜晚非常的皎潔明亮,給人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感覺,但他又有一種威嚴在讓人們十分的敬畏!對於月球而言,月球的背面簡直就是一個禁區
  •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月球上能看到長城?月亮的謠言你信嗎
    謠言二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我們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而它的背面從不示人。這也使得月球背面成為一處神秘的所在。正因如此,坊間流傳著很多有關月球背面的謠言,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外星人甚至還在那裡建立了基地。
  • 「嫦娥之父」歐陽自遠:探索神秘又詭異的月球背面
    月球上一滴水都沒有,這是因為火山噴發,流淌出來的熔巖是黑色的,它填了39億年以前在月亮上砸下來的一個個大盆地,所以月亮上一共有22個所謂的「海洋」,正面佔19個,背面基本上都是山地、高原,這就是絕不一樣的正面和背面。  這就是我們「嫦娥」做的立體圖,中間那一段是正面,兩邊的是背面,我們可以看到正面和背面差別太大了。
  • 2019《哆啦A夢》劇場版定檔 月球背面驚現神秘種族
    在本次故事中,哆啦A夢和小夥伴們將攜手登陸月球展開充滿想像力的浪漫冒險,這是《哆啦A夢》劇場版首次抵達月球背面,該片在日本公映後票房口碑俱佳,每年陪伴我們度過兒童節的哆啦A夢此次在國內觀眾的高度關注下如約歸來,值得期待。
  • 月球,為啥有個「背面」?
    她肩負著沉甸甸的使命:首次實現人類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請注意這裡的關鍵詞——月球背面。曾經無數次舉頭望明月的你,是否留意過,我們始終只能看到月亮有玉兔和月桂樹的那一面?沒錯,千百年來月球始終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另一面始終背對地球。問題來了,是誰把月球變成了雙面伊人?
  • 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背面幹成這件大事?
    嫦娥四號為啥能在月球上幹成這件大事?)1月11日下午,探月工程傳來捷報,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人類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首次實現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測控通信,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人類探月的第一行足跡,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新篇章。而這是中國航天科技人員,不畏高風險和高難度,攻堅克難,勇於創新的結果。
  • 嫦娥四號將訪月球背面 能否揭開其神秘面紗
    按照計劃,嫦娥四號將在2018年發射,它將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的首次著落。無疑,最令人激動的就是人類終於即將踏上月球背面。自阿波羅登月計劃以來,關於月球背面的傳言就一直不斷。有人說那裡停放著外星人的UFO,也有人說那是外星人登陸月球的著陸點,還有人說在月球的背面停放著二戰時期的飛機。
  • 為什麼最近總是出現超級月亮?月亮背面到底有什麼?它又出現了!
    為什麼最近總是出現超級月亮?月亮背面到底有什麼?它又出現了!古有「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嫦娥奔月的故事膾炙人口,月球又俗稱月亮。人們看到皎潔無暇的月亮時浮想聯翩,也因此古人對於月亮的描寫產生了很多的詩句。
  • 【經濟日報】有一種神秘,叫做月球背面
    近期舉辦的第二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吸引了來自各國的學者。記者董碧娟 攝  近日,「嫦娥四號」將在月球背面落月探測的消息吸引了很多人。這項探索一旦成功,將成為世界首次。由於自轉等原因,月球背面是人類站在地球上永遠看不到的一面。它就像神秘女子被頭紗遮蓋的「側臉」,讓人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芳容。然而,探索神秘並非易事,因為受通訊限制,很難在月球背面指揮著陸器工作。
  • 【科普】月亮的背面是外星人基地?中國人已經知道真相了
    至此,我國一舉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進行過軟著陸的國家。 嫦娥四號著陸器 在月背釋放一臺月球車,也是在所有月球探測器中絕無僅有的。消息發布後,嫦娥四號和月球成了一個全球熱門話題。
  • 你知道嗎,你所看到的月亮其實一直是同一個面,背面藏著啥秘密?
    關於這個掛在天山的發光圓盤,古人們當然是不太了解的,他們對於月亮的了解是僅僅能停留在幻想層面的,連自己居住的地球都沒有完全了解,又怎麼了解這個遠在天邊的月球呢?如人盡皆知的嫦娥奔月就是非常美麗的一個幻想。即使是現在,我們對月亮有了非常確切的了解,但是人們仍然會常常說起這個故事,選擇性地去暫時忽視科學,相信這個美好的故事。
  • 小明問嫦娥丨你看你看月亮的臉
    和太陽的炙熱如火不同,月亮總是蒙著一層神秘悠遠的面紗。天上一輪明月,從古至今都牽動著很多人的思緒。你心中那輪明月,她的面容到底是什麼樣呢?跟著小明,一起掀開月亮那層神秘的面紗。嫦娥五號400多年前(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通過望遠鏡見到了月亮的真面容,他看到的卻是一張千瘡百孔的「麻子臉」。小明不可能!月亮離得太遠了,望遠鏡可能有誤差。
  • 月球背面的秘密,阿波羅太空人聽到神秘聲音,NASA隱瞞47年
    月背聽見神秘聲音潮汐鎖定是小天體環繞大天體時普遍會發生的現象,如果兩個天體的質量相差的不大時,各自都會被對方潮汐鎖定,由於潮汐鎖定效應,月亮繞地球公轉和自轉的周期相同,都是 27 天 7 小時 43 分11.47 秒,因此在地球上,我們總是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與幾億年前恐龍看到的月亮,依然是同一面。
  • 科學匯丨作為「星月童話」的永恆主角,金星和月亮為啥每月都能「秀...
    9月的金星仍為「晨星」,於日出前出現在東方天空,所以月亮只能在凌晨與它碰面。錯過這次「星月童話」的各位,也別太失望,接下來還有得是觀賞機會。行星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月球、行星的位置近乎一條線的時候,地球上夜半球的觀測者就能看到行星合月。各種行星合月的現象,每年會發生幾十次。
  • 科學匯丨作為「星月童話」的永恆主角,金星和月亮為啥每月都能「秀恩愛」
    9月的金星仍為「晨星」,於日出前出現在東方天空,所以月亮只能在凌晨與它碰面。錯過這次「星月童話」的各位,也別太失望,接下來還有得是觀賞機會。行星繞太陽公轉,月球繞地球公轉。地球、月球、行星的位置近乎一條線的時候,地球上夜半球的觀測者就能看到行星合月。各種行星合月的現象,每年會發生幾十次。今年暑假,杭高天文社就曾在西湖邊舉辦「路邊天文夜」活動,邀請路人一同欣賞「月合土木星」的天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