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科學團體藉助量子力學的公式去顛覆整個世界

2021-01-15 一南二

一種非常奇特的特性,即我們在研究問題的時候,總是在用量子力學來解釋一切,但同時我們又不清楚在到底是誰提出了量子力學。有一些聲音很可疑,這讓量子力學聽起來像一個陰謀:一個科學團體藉助量子力學的公式去顛覆整個世界。

普通人都難以相信它,因為他們必須要去對量子力學制定一個決定性的標準。量子力學畢竟不是一個好騙的理論,所以一定存在一些陰謀論或它的持有者。第六章微觀物理量子力學第一節量子力學「原理」「原理」是人們對量子力學最基本的觀念,它可以告訴我們微觀物理到底在研究什麼。

現在我們研究量子力學所用的一個最基本的定律。對於微觀物理來說,定律是無數種類中最基本的,就如同上帝創造的元素。大家應該都知道,同一事物,在微觀世界中,可以觀察到它不同的形態。所以量子力學中很多定律都無法用一個統一的語言來描述。我們來研究下波與粒子,它們所處的量子世界和宏觀世界是如何互相轉化的。

什麼是波?波並不是一種特殊的物理現象,而是一種學說,這種學說是最早將量子力學與微觀世界連接起來的一種說法。我們知道,在進行觀察的同時,即兩個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微觀和宏觀的連接。

這種作用一般被稱為「量子疊加」。在量子力學裡,兩個微觀量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會產生一個疊加態,經過的波動。隨著觀察次數的增加,疊加態就越來越多,從最初的兩個單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增加到了多個,這種概率性的疊加狀態就被稱為波。

電子的波是電子的空間量子疊加態;磁鐵的波是磁鐵的電子空間量子疊加態;碳基巨人,碳原子所處的量子疊加態,也是非常難理解的。因為單個原子的空間尺度是如此之小,這種疊加態一直是量子力學上的一個謎團,科學家一直想弄明白這個問題。

量子力學的這種波動性,被我們稱為薛丁格波。量子力學中的作用力與作用量就是薛丁格疊加態,在多個等價位置的粒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即斥力,叫做作用量。

一個極其神奇的概念,它與力學常量的關係是薛丁格方程所描述的形式:其中就是薛丁格方程在不同位置的解。現在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觀察者,大家應該知道有一個「觀察者」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說是一個「參照物」,我們就知道我們所有的觀察者與這個參照物都是彼此獨立的,但是科學家們只能在有限的條件下討論這個觀察者是如何進行觀察的。

觀察者的目的是把參照物調成一個特定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觀察者可以把粒子相互作用的過程分解成可以觀察到的自發過程的迭代。從這個角度看,觀察者與參照物都是那麼的簡單。假設對於每一個參照物。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十大偉大公式之一:薛丁格方程,它顛覆了整個物理世界
    比較好玩的是,無論是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還是薛丁格都在有意無意中對量子力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量子力學剛剛建立之初,1913年,哥本哈根學派的掌門人波爾( Bohr ) , 克萊默( Kramers )還有斯雷特( Slater )曾經發表了一個 BKS 理論提出 "波子" 及 "機率波" 模型,嘗試說明光的二重性,並用統計方法重新解釋能量及質量守恆。
  • 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據說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吧!    靈魂是人類探討的永恆話題,人們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樣也好奇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一個靈魂繼續下一段歷程。然而死亡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體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死後即使靈魂不滅,死者也無法再藉口言說,把自己的體驗告訴給活看的人,而活看的人,又如何可能用感官接收到?
  • 為什麼有人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
    「為什麼說量子力學推翻了所有科學理論?」,我不清楚為什麼會有人會有這樣的想法,實際上,這個想法並不準確。量子力學確實有它的獨特性,但是它並沒有推翻任何理論;並且,並不是只有量子力學具有「不確定性」的特點,實際上,整個20世紀的科學都圍繞著「不確定性」展開討論的。
  • 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的這兩件東西顛覆了整個世界
    量子講堂第十三期:從薛丁格方程到薛丁格的貓,薛丁格親手創建的這兩件東西,第一件東西顛覆了經典物理學,第二件東西則顛覆了整個宏觀世界說起薛丁格,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那隻讓整個世界都為之瘋狂的薛丁格的貓,但薛丁格的貓僅僅是一個思想實驗而已。
  • 【地理觀察】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其中包含了量子力學最深刻的奧秘。」 量子力學 科學的探索和研究是永無止境的,但是對於世界探索的越深,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
  • 想要擺脫量子產品的坑,你要知道量子力學的起源
    量子力學這個概念近些年漸漸走進普通人的身邊了,所以很多人都開始想了解一下這個量子力學到底講的是什麼,這個東西說起來真的很詭異,不像相對論那麼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非常顛覆非常的反常識,所以這就讓人理解起來很困難,這個不僅僅是普通人理解起來很困難,連物理學家們研究起量子力學來也是一路跌跌撞撞
  • 真懂科學的人,會對你這樣講量子力學
    網絡上,一提到量子力學的科學性就會惹來很多質疑,然而真正稱得上科學質疑的,在學術圈內幾乎沒有。當然了,這是在把弦理論排除在外的前提下,因為老郭也是弦理論的質疑者。為什麼圈內和圈外會有這麼大的反差,量子力學中究竟有哪些人神共憤的東西,就是本文要與諸君探討的問題。
  • 量子力學面臨的困境,該如何詮釋微觀世界詭異的現象?
    但是在科學中,科學家通常與超出日常生活之外的現象打交道,需要藉助特定的抽象理論才能達到對所觀察到的現象的說明。是理論拯救了現象,而不是從現象中歸納出理論。這樣,客觀性問題就變得複雜起來,現象背後是否存在一個不依賴於觀察者的客觀世界,就成為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
  •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
    文化名人普朗克與量子力學,將兩個半經驗公式組合成普朗克公式量子論這個概念是德國著名的物理學家普朗克提出來的。普朗克少年時就酷愛科學和藝術,中學畢業後,對於本活道路的選擇舉棋不定,究竟是為物理學奮鬥終身呢,還是獻身於音樂王國?
  • 非專業人士為什麼要學量子力學?
    想像力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沒有一種心理機能,能比想像更能深化人類對世界的認識。想像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後天培養。學習量子力學,可以打破經典物理的條條框框,培養一個人的想像能力。 好奇心是想像的驅動力。奇妙的微觀量子世界,違背直覺,顛覆常識,人類現有的想像力根本不夠用。科普量子科學知識,無疑是極有價值的科學啟蒙教育。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它總是驅使著人們去追問各種各樣的問題。
  • 量子力學,為什麼擁有可以改變世界的能力
    您認為您看到的世界是完全真實的嗎?請務必仔細閱讀本文。這很可能改變你的命運。在19世紀末,物理學的大廈似乎即將完工。牛頓科學掌握了人類,電磁學和熱力學已知的所有現象。在華麗的物理宮殿中,人們開始歡呼和慶祝,人們認為我們已經探索了世界的秘密。
  • 為什麼量子力學被科學家封神?
    最近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中,表明在由量子力學的奇怪規則支配的原子和粒子的微觀世界中,兩個不同的觀察者有權獲得自己的事實。根據理論,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個位置或狀態,專業術語稱之為為疊加。換句話說,根據目前的量子理論,事實實際上是主觀的。
  • 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量子真隨機與機械論的世界
    20世紀物理學最大的兩個成就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他們一個是研究微觀世界的神器一個是研究宏觀世界的法寶,它們已經成為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今天我們就粗淺的聊聊細思極恐的量子力學。一百多年前的物理學大廈是科學嚴謹的,那是個非黑即白的物理世界,人們普遍認為世界上沒有所謂的隨機,一切都是固定的,可以預測的,假如一個東西無法預測,那不是這個東西的問題而是我們知道的還不夠多,這個世界就像個機械控制的世界,精準嚴密。愛因斯坦就是一個絕對的機械論者,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在宇宙誕生之時就已經決定了,你所有覺得隨機的東西本質上都是由於你的知識不夠而導致的。
  • 量子科學是如何與現實世界聯繫起來呢
    量子科學對多數人來講,是一個神秘的新事物,太難以掌握,也正因為如此,一開始就經歷了太多的挫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外界環境所造成的。其實科學的可行性有多久遠?可以想像一下,從我們最基本的活動,穿衣吃飯等生理需求的出發點來看,研究量子力學,比基本的科學發現還要更早的久,可是那些尋找真相的科學工作者往往是對有限的環境,毫無經驗的人。
  • 上帝擲骰子,是神學還是科學-量子力學小史
    這段時間,我在天涯上看到一個民科寫了一篇文章,說量子力學不正確,越來越像神學,因為自己對物理學感習慣,同時也對歷史學感興趣,所以向各位介紹下相關的小歷史。先給各位解釋下量子力學: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是研究物質世界微觀粒子運動規律的物理學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態物質,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結構、性質的基礎理論它與相對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理論基礎。量子力學不僅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礎理論之一,而且在化學等學科和許多近代技術中得到廣泛應用。
  •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它不是神學,而是嚴肅的科學……
    研究微觀世界的法寶:量子力學因為這個研究的是微觀粒子,是一個微觀的世界,而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跟我們平常見到的宏觀物體運動規律是截然不同的。這時候,我們熟悉的牛頓力學也拯救不了大家了,我們要藉助一個法寶,就是量子力學。
  • 量子科學是逆天的顛覆之變
    為什麼說量子科學是顛覆性科學,因為目前人類科學技術,對世界的認知,上限還是處於愛因斯坦相對論框架之下,而量子科學是可以突破這個框架。匪爺作為電子工程專業研究生,曾經接觸過很多物理、電子、通信的前沿,現在看了很多網絡科普,財經分析都是文科小編,對量子科學基本一竅不通亂寫,講來講去就是量子通信、加密這些膚淺的應用。
  • 也談量子力學
    最近一段時間,量子力學不知道怎麼就在聊天界發酵了!    幾乎很多網站都會有如下類似的文章:「量子力學顛覆你的世界觀:其實世界是虛假的,你根本就不存在!」  本文作為科普文,需要用這兩者來,侃侃量子力學!
  • 凌復華:馮·諾依曼在量子力學領域的貢獻
    因此,量子力學的物理學被簡化為希爾伯特空間和其中的線性算子的數學.例如,不確定性原理被轉化為兩個對應算子的不可易性.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粒子位置的測定阻止其動量的測定,反之亦然.這個新的數學公式包括了海森伯和薛丁格的特殊情況.
  • 凌復華:馮·諾依曼在量子力學領域的貢獻
    因此,量子力學的物理學被簡化為希爾伯特空間和其中的線性算子的數學.例如,不確定性原理被轉化為兩個對應算子的不可易性.根據不確定性原理,粒子位置的測定阻止其動量的測定,反之亦然.這個新的數學公式包括了海森伯和薛丁格的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