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科普】世界十大奇雲

2020-11-23 澎湃新聞

【氣象科普】世界十大奇雲

2020-09-05 17: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帶你看看世界上最奇特的十種雲彩,

下次見到再發朋友圈,

就可以不用「臥槽」來回復了

來源:陸玖探索的微博視頻

原標題:《【氣象科普】世界十大奇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海口人昨天邂逅世界十大奇雲!
    我們來聽聽科普博主的分析6月4日下午,記者在海口拍攝到被譽為「世界十大奇雲」之一的滾軸雲。這一氣象奇觀大約持續了10到20分鐘。在記者拍攝的這段延時視頻中,天空中巨大的滾軸雲正向內陸翻滾而來,場面壯觀。
  • 舟山驚現壯觀「滾軸雲」 被稱為世界奇雲
    微博大V、觀雲愛好者紛紛發文給大家科普啦! 作為今年新上馬的24個新的雲類型之一,滾軸雲以其恢弘的延伸和特異的形態倍受媒體青睞,早在多年以前,它就被列為「世界10大奇雲」之一。本次浙江出現的為「滾軸狀層積雲」,是雷暴雲的前兆雲,通常在其後,會有較為猛烈的降雨過程。
  • 說了好幾年的【世界10大奇雲】到底是些什麼雲!
    這些年,我在微博、刊文的科普中,無數次地提及一個概念「世界十大奇雲」不過,無論是「十大奇雲之一」還是「十大奇雲之首」「最妖怪的雲」糙面雲這個十大奇雲之首不是浪得虛名它是十大奇雲中的妖氣擔當由於十分罕見,糙面雲此前始終未得到氣象專家們的確認和認可。直到2008年才由觀雲愛好者發起,通過不斷遊說、遊說、再遊說,才於打動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專家,使它在2017年正式被發表為雲家族的一員,這是一個底層愛好者逆襲做出重大科研成就的勵志故事。
  • 西藏:世界三大奇雲同框珠峰
    5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地球之巔——珠峰山頂上同時出現了旗雲、迭浪雲和莢狀雲,世界三大罕見的奇雲同框珠穆朗瑪峰,8KRAW攝影師 馬春林記錄下了這一奇觀!「世界十大奇雲」包括十幾種雲彩,如莢狀雲、珠母雲、糙面雲、水母雲等,看到它們之中的任何一種都是非常幸運的。像這次在珠峰能夠一次同框看到三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是世界罕見的奇遇。
  • 海口驚現「世界10大奇雲」之一滾軸雲 雲霧翻滾似「天上海嘯」
    海口驚現「世界10大奇雲」之一滾軸雲 雲霧翻滾似「天上海嘯」時間:2019-06-05 12:46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口驚現世界10大奇雲之一滾軸雲 雲霧翻滾似天上海嘯 6月4日下午,看看新聞Knews記者在海南海口拍攝到被譽為世界10大奇雲之一的滾軸雲。
  • 中國氣象報社「聊天兒」獲科普中國十大科普作品獎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2月4日,「科普中國—2020年度科普推選活動揭曉盛典」特別節目在CCTV10播出,隆重揭曉2020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學傳播事件和十大科學闢謠榜。
  • 濟南市氣象科普館
    原標題:濟南市氣象科普館來源:中國氣象報濟南市氣象科普館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山東省氣象局、濟南市科協主辦,濟南市氣象局承辦
  • 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
    1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微博、新浪網聯合主辦的「突破.連結.融合——2019政務V影響力峰會」在北京舉行,中國氣象數據網微博榮獲2018年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據悉,人民日報發布的「2018年度政務微博影響力排行榜」由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製作,微博提供數據支持,評價對象包括全國所有通過微博認證的機構官方微博,評價體系包括四個維度,分別是傳播力、服務力、互動力和認同度,榜單共計14個,在全國十大氣象微博榜單中,中國氣象數據網名列第9,成功入選前十。
  • 世界氣象日 公眾「在線」了解氣象知識
    本報長沙訊 3 月 23 日是第 60 個 " 世界氣象日 ",主題為 " 氣候與水 "。3 月 20 日下午,根據今年疫情特殊情況,湖南省氣象局採用線上網絡視頻的方式舉辦 2020 年世界氣象日新聞發布會。
  • 寶豐:氣象科普知識唱響馬街書會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雙正攝影報導 2月22日,河南省2013年度馬街書會在寶豐縣精彩開鑼,來自河北、山東、山西、北京等15個省市的1518名說唱藝人攜琴負鼓歡聚馬街書會,說拉彈唱,以曲會友。河南省寶豐縣氣象局充分利用馬街書會人流量大,人員集中、影響力廣泛的特點,向群眾普及氣象防雷減災以及防雹等知識。
  • 益陽氣象|2020全國科普日&氣象科普知識競答
    -益陽氣象-今天又開啟了新一輪的氣象科普知識競答啦~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主題為「決勝全面小康,踐行科技為民」,時間為9月19—25日,立足面向基層、服務發展,充分展現氣象科技工作者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方面的擔當與作為,廣泛開展「多陣地、多戰線、廣覆蓋、齊參與
  • 科普氣象知識
    近日,位於柯橋區氣象局內的氣象災害展示與體驗活動站迎來了首批參觀者,在「小球大世界」項目上,當大家通過光影技術,在直徑2米左右的碳纖維球體上,看到立體展現出來的氣象實時雲圖、全球地形地貌、全球衛星雲圖等內容時,紛紛驚奇不已。在天氣預報影視製作室,參觀者又體驗了一回「我是氣象播報員」,用一本正經、活潑搞怪、優雅含蓄等方式錄製了多版本的天氣預報。
  • 2020年度十大氣象好新聞揭曉!一睹為快!
    近日,由中國氣象局辦公室、中國行業報協會共同主辦,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中國氣象報社承辦的第四屆全國氣象優秀新聞作品評選活動已圓滿結束
  • 中國天氣網微博首獲「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自媒體
    中國天氣網訊 1月16日下午,作為中國科普傳播界的一項年度盛事,「典贊·2018科普中國」揭曉盛典在人民日報社舉行,中國天氣網微博首次榮獲「十大科普自媒體」稱號,這也是自活動創辦以來首個獲此殊榮的氣象類帳號。此外,現場還揭曉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十大網絡科普作品」等獎項。
  • 鄧建國:從認識論到本體論: 彼得斯《奇雲》中的「媒介道說」
    媒介不僅是「表徵性貨物」(symbolic freight)的承運者(carriers),而且也是一種容器或環境,是人類存在的塑造者(crafters);它們不僅是關於這個世界之物,它們就是這個世界本身。因此他別出心裁地將墳墓、人體、海洋、船舶、天空、火、日曆、高塔、時鐘、鍾、方位、零、直角和谷歌等都視為「元素型媒介」。
  •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力度
    國家衛星氣象中心的科普工作由辦公室歸口負責,設兼職科普工作人員兩名。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始終把科普教育工作當作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歷屆領導高度重視,持續加大衛星氣象科普工作的力度,尤其是2000年以後,中心擠出三樓有限的房間建成了國家衛星氣象中心展室,這在中國氣象局大院內是個首創。十幾年來,衛星中心不斷在展覽內容、展品設計等方面進行更換和補充,設置專職及兼職講解人員。
  • 無棣:世界氣象日「玩轉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張春雨報導 3月19日,山東省無棣縣氣象局聯合無棣縣第三實驗小學共同開展氣象科普進校園活動,共慶世界氣象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師同學們發放了各類氣象科普及防災減災材料,組織觀看氣象宣傳片、氣象應急指揮車等裝備模型,並結合今年世界氣象日「太陽、地球與天氣」的主題開設了一節獨特的氣象大講堂,課上通過有獎知識問答、氣象觀測站紙模拼裝等有趣的形式,為同學們生動講解了太陽活動對地球天氣及氣候的影響、氣象觀測的工作過程、氣象災害和預警信號等知識,幫助同學們認識氣象了解氣象。
  • 城陽區線上科普氣象知識
    城陽區線上科普氣象知識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03.24 星期二     本報3月23日訊 3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期間,城陽區文明辦、城陽區氣象局、城陽區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聯合製作了7版世界氣象日的科普展板在線上發布
  • 各地氣象部門積極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科普知識宣傳、有獎問答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氣象工作者布設了今年世界氣象日主題內容和社區防災減災知識展板,開展氣象科普諮詢活動,發放氣象科普宣傳材料,進行社區氣象科普需求問卷調查、氣象科普知識有獎問答,豐富的氣象科普內容受到了社區居民的歡迎。
  • 學科普,愛科普,氣象知識科普走進開封市集英小學
    央廣網開封9月29日消息(記者 彭華 實習生 何瑾琨)為了廣泛推廣科技常識、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全市廣大青少年對科普知識的興趣,9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河南分網、少年之聲小記者在開封市集英小學舉辦首場主題為「學科普、愛科普 氣象知識科普進校園」系列科普知識宣傳活動,活動由河南省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