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編刷微博的時候被這張照片驚豔了,好美的圖,居然是一棵樹的花?有點像合歡樹的花,可卻是四瓣花萼的,好神奇呀。後來看到科普說,這是琴葉榕其中一個品種濱玉蕊的花朵。
琴葉榕是榕,所以只結「無花果」,花在「果(隱頭花序)」裡面。花極美,每朵只開一晚上,天一黑就開,天一亮就整朵掉下來。聽上去,開花跟夜來香比較像哦。
琴葉榕的名字是由於其葉片前端膨大呈現出提琴的形狀而得名的,是桑科榕屬常綠喬木。也被叫做琴葉橡皮樹。大家可以看到下圖這個葉片,確實很像小提琴的後半邊。
琴葉榕高可達12米,莖稈直立,而極少分枝。琴葉榕的葉片厚革質,呈深綠色,葉脈凹陷,節間短,葉片生長密集,葉型似琴而且碩大,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琴葉榕 (桑科 觀葉植物) 琴葉榕(學名:Ficus pandurata Hance)是桑科,榕屬小灌木,高可達2米;葉片紙質,提琴形或倒卵形,表面無毛,背面葉脈有疏毛和小瘤點,託葉披針形,榕果單生葉腋,鮮紅色,基生苞片卵形,雄花有柄,花被片線形,子房近球形,花柱側生,柱頭漏鬥形。6-8月開花。
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生長適溫為25℃至35℃,15℃左右休眠,5℃以上可安全越冬。對水分的要求是寧溼勿幹。看來北方的小夥伴是沒辦法在家種植觀賞啦!
琴葉榕除了觀賞,還有藥用價值
根或葉:甘、辛,溫。行氣活血,舒筋活絡,調經。用於腰背酸痛,跌打損傷,乳癰,痛經,瘧疾。
這張圖上的品種是濱玉蕊,果子長得像圍棋棋盤桌腳,所以又叫「棋盤腳」。
濱玉蕊的果實像陀螺形,有4個稜角,長8.5-11釐米,直徑8.5-10釐米。外果皮薄,外面有腺點,中果皮厚2-2.5釐米,海綿質,內果皮富含縱向交織的纖維;種子矩圓形,長4-5釐米,向上漸狹,凹頭。花果期幾乎全年。據文獻記載本種的果實、種子和樹皮搗爛均可毒魚。
濱玉蕊分布於臺灣南部、東南部沿海和蘭嶼,多生於海邊。馬來群島、澳大利亞、太平洋諸島分布。 海南島有引種。
除此之外,琴葉榕株型高大,挺拔瀟灑,葉片奇特,具較高的觀賞價值,是理想的大廳內觀葉植物,也可用於裝飾會場或辦公室,是當今國內外較為流行的庭園樹、行道樹、盆栽樹, 對空氣汙染及塵埃抵抗力很強。
看圖也能看得出,一節琴葉榕的莖,就可以扦插出一棵樹,是南方常見、好養活的植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