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料」何以成「中藥配方」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上,曝光了一批生產企業通過違法給中藥飲片染色達到增重目的。目前已對12家相關企業進行調查。
神農嘗百草,雖然只是中藥起源的傳說,不過,要真正鑑別浩如煙海的中草藥,並認識它們的神奇功效,「嘗百草」恐怕還真是不可或缺。然而,假如說神農「嘗百草」,是把風險留給自己,安全和健康留給他人的話,那麼,直接讓患者「嘗化工染料」,把利潤留給自己,把風險和危害留給患者和消費者,這與其說是在製藥,毋寧說是在造毒。至於說「化工原料」會不會成為中藥新配方,也大可不必讓患者去嘗,化工原料對健康與生命的威脅,早有充分的醫學依據。對利潤的追逐,竟然讓中藥企業不惜用化工原料染色來增重,這不僅是害人,同樣也是在害己。
令人欣慰的是,8家嚴重違規的中藥飲片生產企業被責令停產整頓,6家企業被收回GMP證書,並對其中12家企業立案調查。「製藥成造毒」的中藥企業,已經為它們的行為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當然,即便如此,化工原料增重中藥之所以能進入流通、使用環節,仍暴露出相關監管的漏洞,而這無疑更值得警惕。(武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