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籍著名信息通信產業專家梁雄健逝世!曾參與起草電信法

2020-08-17 南方都市報

據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官網8月16日發布訃告,著名信息通信產業專家、傑出教育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丹麥理工大學顧問教授梁雄健先生,於2020年8月14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據介紹,梁雄健,男,漢族,1933年12月1日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

深耕信息通信領域

北京郵電大學梁雄健先生治喪工作小組發布的訃告中稱,梁雄健195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訊工程系,1958年研究生畢業於北京郵電學院工程經濟系。歷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管理工程系主任,管理現代化研究所所長。

據介紹,他曾任教育部管理教學委員會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科技委委員,中國通信學會理事、經濟與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電子學會工業工程學會常委,全國第9屆政協委員,北京市第10、11屆人大代表,民盟第6、7、8屆中央委員,民盟北京市委委員,民盟北京郵電大學委員會第一屆主委,被聘為國際電信流量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丹麥理工大學顧問教授以及多所大學的訪問教授。

「梁雄健先生的離世,是中國信息通信領域和北京郵電大學的巨大損失。」北京郵電大學稱。訃告中稱,梁雄健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定於8月20日上午10:30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高齡仍活躍在教學科研一線

據北京郵電大學介紹,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通信行業大發展初期,梁雄健結合國外學習工作經驗,將國際先進的電信網規劃理論引入國內,帶領團隊先後為天津、廣東、浙江等多個省市制定電信網發展規劃,並率先開展電信網絡發展政策研究,為國內通信大發展提供了科學可靠的決策依據。

從上世紀80年代起,梁雄健一直親身參與《電信法》的起草工作。作為信息通信管理領域的學科帶頭人、我國培養的首批郵電管理人才,他多次參與、見證通信業改革重組重大決策的制定過程。

年逾花甲之後,梁雄健也一直活躍在通信科研和教學的前線。在中國電信業歷史上,「攜號轉網」新政自2010年11月從海南、天津正式啟動試點起,就備受業界關注。新政試點伊始,梁雄健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攜號轉網可以促使運營商公平競爭,畢竟號碼資源是國家的,此次單向攜號轉網可以使新運營商獲得更多號碼資源。」

在教學上,梁雄健一生躬身實踐在教學科研工作一線。北京郵電大學校友總會曾介紹,80多歲已近耄耋之年的梁雄健,即便腿腳已經不方便,但仍舊堅持每周去學校、去教研室坐坐。

採寫:南都記者 詹晨楓

相關焦點

  • 信息通信產業專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梁雄健逝世,享年87歲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圖8月16日,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發布訃告稱:著名信息通信產業專家、傑出教育家、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丹麥理工大學顧問教授梁雄健先生,於2020年8月14日晨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 中山籍文化名人向海內外中山鄉親拜年啦!
    2018年春節,市政協主席丘樹宏為加強與海內外中山籍文化名人的聯繫,藉助名人影響力提升中山城市魅力,專門策劃了「中山籍文化名人拜年」活動,把一批中山籍文化名人介紹回家鄉,同時展現中山籍文化名人對家鄉人的款款深情,這個舉動在文化界中起到了很好的團結作用。
  • 烽火通信奪魁中國電信光分路器招標
    為其數月的中國電信2009年PLC光分路器(分光器)集採招標日前結果揭曉,經過激烈的角逐,在51家參加投標的企業中共有34家入選。其中,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烽火通信」)拔得頭籌。中國電信江蘇、廣東、浙江、安徽、山東分公司及廣東研究院、江蘇設計院的相關專家參加了招標,從技術、價格、服務、商務四個方面對51家企業進行綜合比較。據透露,通過測試表明目前用於PON網絡的PLC光分路器產品已經基本成熟,產品性能總體較好。
  • 湘江智能參與起草的Robotaxi技術標準正式發布
    湘江智能參與起草的Robotaxi技術標準正式發布 2021-01-05 16: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美排擠中國海底光纜,專家:美遏制的不是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而是全球...
    華為海洋等企業在10多年的時間內,把中國打造成為全球重要的國際海纜通信中心之一。美國《華爾街日報》2019年3月曾報導說,為掌控提供網際網路服務的全球網絡,美中兩國已在海底開闢新戰場。至少自2012年以來,美國就一直尋求阻止中國企業參與其電信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海底光纜。報導說,2008年成立的華為海洋總計參與近百個海底光纜鋪設或升級項目,正迅速趕上美、法、日三強。
  • 我國著名心血管病專家馮建章教授11月24日逝世
    沉痛悼念    馮建章教授  2020年11月24日,我國著名的心血管病內科專家、醫學教育及科學家,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廣東省心血管病介入性診斷和治療奠基人之一馮建章教授因病在廣州逝世,享年89歲。
  • 量子傳感技術在廣東哪些產業中優先應用?專家給出答案
    活動旨在集聚權威專家資源,探討我國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領域的前沿與熱點問題,進一步加強交流合作,加快開發更多成果,為廣東科技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尋找新的發展極。本次論壇活動由廣東省測量控制技術與裝備應用促進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在此論壇上,「國家智能測控系統產業計量測試聯盟」宣告成立。
  • 量子通信如何搶佔世界「制高點」院士專家獻策廣州
    9月23-24日,在穗舉辦的第十二期花城院士科技峰會暨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廣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高峰論壇(CFQCIS 2020)上,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企業家歡聚一堂,就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話題展開了廣泛的討論,共同為量子密碼技術在信息通信領域應用搶佔世界制高點出謀劃策。
  • 「中國霍金」金展鵬院士逝世 發明金氏相圖測定法曾轟動國際
    「中國霍金」金展鵬院士逝世 發明金氏相圖測定法曾轟動國際  Evelyn Zhang • 2020-11-30 08:22:13 來源:前瞻網
  •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逝世 享年90歲 2019-08-12 19:19:55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李苑 | 字號:A+ | A- 我國著名作物遺傳育種專家、華南農業大學教授盧永根院士,於8月12日在廣東省中醫院大學城醫院逝世,享年90歲。
  • 「兩彈一星」功勳任新民逝世:曾領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
    據央視新聞消息,2月12日,著名飛彈和火箭技術專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科院資深院士任新民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102歲。他曾領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的發射,是我國航天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和屠守鍔、黃緯祿、梁守槃並稱「中國航天四老」。
  • 現代信息科技的發展與產業變革
    信息產業(含電子產品製造與軟體及電信服務)在不少國家都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信息技術和產業快速發展,在通信設備、計算機、電信運營和網際網路服務等方面湧現了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一批企業,但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產業大而不強,而且我國城鄉差距大,信息化應用總體水平還不高。
  • 我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鄭守淇教授逝世
    我國著名計算機科學家,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機專業奠基人和創始人之一,鄭守淇教授因病於2020年6月11日16時03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3歲。鄭守淇教授,1927年10月23日出生於上海,1949年於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1951年從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研究生畢業,同年被分配到同濟大學任教,1952年回母校交通大學任教,1956年受學校委派到北京參加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會戰,1958年直接從北京返回交通大學(西安)。曾擔任交通大學第一任研究生科科長,西安交通大學電信學院新型計算機研究所所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 廣東科技學院攜手華為、訊方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2月28日下午,廣東科技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隆重籤約儀式,正式籤署協議,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廣東科技學院將以建設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為契機,和華為、訊方公司一道,圍繞學科專業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科研平臺建設、學生就業創業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將華為ICT學院、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信息通信技術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和基地,為東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智慧產業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 著名計算機專家夏培肅院士逝世
    原標題:著名計算機專家夏培肅院士逝世 中關留倩影,計算記芳魂。2014年8月27日11時10分,著名計算機專家和教育家、我國計算機研究的先驅和我國計算機事業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夏培肅先生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1歲。
  • 著名電子學家、武漢大學教授張肅文逝世,執教66年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網站發布消息稱,著名電子學家、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張肅文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7月2日下午2時41分在中南醫院逝世,享年95歲。張肅文先生1925年11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正定縣,1948年6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工學院電機系,並留校任教。
  • 揭陽籍著名病毒學家曾毅院士逝世!曾分離出我國第一株愛滋病病毒
    南都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證實,該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我國著名病毒學家曾毅,因病醫治無效,7月13日在京逝世。曾毅是廣東揭陽人,生前為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士及博士後導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原院長。
  • 80歲北大教授項海格逝世,為衛星與無線通信事業做出卓越貢獻
    新年伊始,曾為我國衛星與無線通信事業做出過卓越貢獻的北京大學教授項海格不幸離世。據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電子學系教授、原電子學系主任項海格同志於2021年1月1日3時逝世,享年80歲。
  • 著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家曾融生院士逝世,10月已送別4位院士
    曾融生曾深入研究唐山和華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區的深部構造,提出張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統一動力學模式。1990年後,曾融生承擔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測任務,對高原的深部構造和動力學問題進行創造性研究,並提出印度-歐亞大陸碰撞過程,它也適用於其它的陸-陸碰撞帶。1980年,曾融生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我國著名法醫毒化專家—張介克
    張介克,男,1933年11月生於上海,我國著名法醫毒化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