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克,男,1933年11月生於上海,我國著名法醫毒化專家。1950年考入國立南京大學醫學院由林幾教授主辦的第三期法醫專修班(畢業學生有朱小曼、張介克、陸振芳、王炳森、史慧珠,共5人)。1952年畢業後留校(南京大學醫學院)從事法醫工作,期間於1953-1954年在華東藥學院進修一年。1954年9月-1958年9月先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法醫系、第二軍醫大學法醫學教研室任助教; 1958年9月-1960年10月調司法部法醫研究所(後更名為公安部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任助教;1960年10月-1970年8月隨研究所北遷任公安部第一民警幹校第三教研室教員;1979年10月調回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籌,1983年正式復建)從事法化工作,直至1993年12月退休。曾任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法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
張介克長期從事法醫毒物化學教學、科研及檢驗工作,1959年成功研製出「電透析儀」並應用於毒物分析檢測中,公安部根據該項成果,特製500餘臺電透析儀分發給基層公安單位,用於毒物的提取與分離,被評選為1959年度先進工作者。
張介克1980年為法醫培訓班授課,開設「法醫毒理學」和「毒物分析」兩門專業課。曾參編《新編毒物分析化學》(胡乃釗主編,1986年,群眾出版社),負責第七章「金屬毒物」撰寫,該書深受同行好評。此外,張介克曾參編部編教材《法醫毒物分析》(江燾主編,1988年,人民衛生出版社),負責第九章「金屬毒物」和第七章「生物鹼類毒物」部分內容撰寫工作。發表論文:《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的定量檢測及估價》(1986年,法醫學雜誌)。一級教授胡乃釗主編,群眾出版社,1986年出版
江燾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1988年出版
此外,張介克曾參與起草公共安全行業標準《血、尿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異丙醇、正丁醇、異戊醇的定性分析及乙醇、甲醇、正丙醇的定量分析方法》(GA 105-1995,沈敏研究員主持 )。
賈玉文教授在回憶上海研究所北遷瀋陽的那一段歷史時,曾提及張介克,「我佩服張介克,不僅是因為他在毒物分析方面的能力,而是作為一個自幼患小兒麻痺症的殘疾人,他不畏艱難,隻身一人來到瀋陽的勇氣。他冒著嚴寒,在積滿冰雪的道路上蹣跚前行,跌倒了再爬起來,臉上的表情不是愁苦,而是期待與堅定」。
這一份堅定張介克貫穿始終,他長期堅守法醫毒化工作,為司法部司法鑑定科學技術研究所法化專業的重建與發展付出了自己的辛勞,為法化專業年輕人的培育成長傾注了自己的心血,也為新中國法醫毒物分析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值得尊敬!
(本文承蒙原司鑑所所長沈敏研究員審閱,感謝司鑑院職能部門提供相關信息)
掃碼關注可以獲取更多人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