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屍體解剖室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血淋淋王普攝
右圖:二樓的會議室可「直播」解剖過程
廣州廣汕公路旁一座單體三層大樓,四周綠草如氈、松柏蒼翠。要問這棟大樓內是什麼單位,作何用途,恐怕附近沒有幾個人能說得出來。原來,這是廣州市公安局新落成的法醫解剖中心。近日,記者隨廣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法警走進這座大樓,將其神秘面紗一層層揭開。
解剖室沒有血腥味
在人們的想像中,屍體解剖室一定是陰森森、血淋淋的,恐怖得很。可記者剛踏入解剖中心大門,卻是眼前一亮———大廳內裝修華麗,地板光亮照人,恍如走進賓館一樣。
記者先走進更衣室,換鞋、更衣後,再步入通往解剖室的通道,頓感冷颼颼,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冷戰。「是不是有點怕?」陪同的汪法醫問。記者忙強打精神,表現出一副無懼的樣子,其實內心確有一點恐懼感。但走進解剖室內,發現這裡光線充足,沒有福馬林的異味和血腥味,恐懼感頓消。
一間解剖室內,四五名法醫頭、身全由白色防護衣裹著,面部戴著口罩。一會兒,從地下存屍室運送來一具男屍。一名法醫悄悄地告訴記者:「這具男屍幾天前在街頭被人發現,警方要查清楚究竟是他殺還是交通事故致死。」
法醫們開始進行解剖,一名法醫在旁拍照。這情景就好像是醫院的醫生正對病者進行手術一樣,只不過這裡沒有無影燈和氧氣瓶。
只見法醫們先是用先進的切顱器緩慢地將死者頭顱切開,隨後,對死者頭部前後、左右各部位進行一番檢查,看看腦內是否有撞擊傷,其間還不時小聲議論幾句。他們又用手術刀小心翼翼地將死者前胸部中部切開,一點點對死者的心、肝、脾等多個主要部位進行檢查,取樣本送化驗室化驗。最後把刀口縫上,一次屍檢便完成了。記者見到,開顱、開胸流出的血水,全都從解剖床下端流出,對解剖室沒有汙染。
進口解剖床4.9萬美元
走進另一間解剖室,汪法醫說:「這是高腐屍體解剖室。這裡有兩張解剖床是剛從美國進口的不鏽鋼屍檢床,每張為4.9萬美元,屍檢床上四圍送風,床下面抽風、抽水。」據他介紹,屍檢時,屍體產生的有害氣味、血水,都從床下面抽去。
不久前,在芳村區發生兩屍命案(此案已由刑警支隊偵破),兩名女死者被害後在出租屋內已有多日,屍體出現屍斑,發出強烈的屍臭味。一位同志進入案發現場沒有戴口罩,進去後沒幾分鐘,就跑出來,即時嘔吐。兩具女屍運到解剖中心後,被轉到這兩張高腐屍檢床,異味全都抽走。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法醫們能更加專心。
大廳右側還有一間交通事故屍檢室。交通事故發生後,其中一些複雜的事故需探明原因,交警就要在這裡對死者進行屍檢。如今年8月的一個晚上,海珠區內環路上飛下一具頭身異處的屍體。當時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可能是駕車者從車內拋出後,被交通指示牌割斷脖子;也有人推測死者被人謀殺後拋屍街頭。法醫們在屍檢中運用先進的酒精測試設備,發現死者體內酒精度較高,又從汽車車窗發現被撞痕跡,還有內環路指示牌留下的死者血跡,最後得出死因結論:死者為酒後高速駕車,發生車禍後,拋出車外,被指示牌割頭。
解剖過程可作「直播」
記者轉上二樓,這裡有講學室、示教室、閱片室、閉路電視監控室,還有一間大會議室。會議室從陳設到裝修與賓館、酒店的會議室沒有兩樣,空調、真皮沙發、傳聲器、投影電視一應俱全。牆壁上的投影電視正在直播樓下屍檢經過,攝像頭由高處俯拍,整個屍檢過程一覽無餘。
怎麼這屍檢過程還要「轉播」?記者感到納悶。汪法醫告訴記者:「屍檢中,死者家屬是不準進入解剖室的。有時遇到疑難案件,家屬們又對公安部門屍檢過程放不下心,我們可在會議室直播實時解剖過程,增加了辦案的透明度。」
他告訴記者這樣一件事:一次,某市民與一群朋友宵夜,大夥把酒言歡,喝著喝著,那位事主突然向後一仰,「撲通」一聲倒在地上。眾人馬上將他送入醫院。20多天過後,這位市民終因傷重不治。區公安分局法醫經過體表屍檢後認定死者為倒地後跌傷頭部,死因無可疑。死者家屬發現自己親人「離奇」死亡,認為一定是被人謀殺。他們要求公安機關快速破案,而區公安分局堅持認定死者是跌傷致死。家屬轉而四處投訴,說公安部門不作為,雙方關係一時僵持住。
那隻好讓科學來說話了。法醫們將死者家屬、律師及家屬找來的醫學專家全部請到解剖中心會議室。經過家屬的同意,法醫開始對死者進行屍體解剖。主持此次解剖的是中山醫科大學法醫學系副主任、醫學博士胡丙傑。法醫們先是打開腦骨,一點點地查找。胡丙傑博士通過顯微鏡在死者腦幹下發現出血,又從死者腦前額葉處的對衝傷,分析傷處的形成是因為當事人在高速運動中突然遇碰撞呈停止狀時而產生的。接下來,他們又解剖檢查了死者口唇、喉部,無發現中毒跡象及扼頸、勒傷痕跡。解剖體內,沒有發現有打擊、傷病引致死亡的跡象。與此同時,專家、家屬、法醫們坐在二樓會議室內從電視中觀看此次解剖過程。
法醫們操控攝像鏡頭,邊解剖邊進行解釋。醫學專家一旦對解剖提出疑問或需看哪個解剖部位,電視攝像頭便移動、放大,現場直擊。解剖過程達數個小時,最後,醫學專家、法醫們一致認為死者是跌傷致死。死者家屬看到如此優良的設備和法醫人才,屍檢過程又完全是在公平、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進行,表示完全相信公安部門對死因的調查是重視和認真的。他們激動地說:「現在你們說什麼(結論),我們都相信了。」
還有一次,一名外來民工與街頭小販打架。民工頭部被小販用摩託車頭盔敲擊一下,最後敗下陣來。十多天後,民工突發病入院後搶救無效死亡。「昨天還是一個大活人,今天怎麼就死去,一定是被毆傷致死。」家屬們這樣認為。天河區公安分局法醫鑑定卻認定死者為心肌梗塞引發死亡。
孤兒寡母手持「狀紙」來到刑警支隊,刑警支隊領導馬上令法醫室的民警著手調查。他們將省一級的法醫專家以及家屬、律師請到解剖中心會議室內,通過公開解剖,終於弄清真相,認定死者確為突發心肌梗塞死亡。
「為體現屍檢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重大刑事案或重要屍檢,均要錄像,再將資料輸入光碟,永久保存,以便對我們的工作隨時復檢。這也對我們的屍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經得起檢查。」汪法醫說:「我們設想在將來還要把解剖過程用通訊衛星實時傳輸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隊指揮中心,特大刑事案件的取證、調查、破案可同步進行,為破案贏得時間。」
樣本可保存20年
解剖中心三樓是病理標本室、物證實驗室。物證實驗室內放有六七臺超低溫冰箱。近幾年,在廣州市發生的重、特大案件中的屍檢者的血液、精液、心、肝、脾等部位的樣本均存放在這裡。這些物證可存放20年。
新的法醫解剖中心是廣州市政府、市公安局投入3000多萬元建成的。病理分析、血液和精液等分析設備和儀器先進程度可與美國洛杉磯警察局解剖中心相毗美。它的建成體現出廣州警方向科技要警力、用科學辦案的思路。
一位英國專家參觀了這個解剖中心後,讚嘆道:「你們對死因調查如此重視,就是對死者的尊重、生者的安慰。西方某些人士如果還說這裡(中國)沒有人權,那才是不可思議的事。」
王普 萬裡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