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緊張得閉眼睛 大學人體解剖室開放

2020-12-03 南方新聞網

模擬人體在做模擬手術 


  南方網訊 昨日(5月22日), 廣州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科普周」活動啟動,學校首次將人體解剖實驗室和模擬病房面向市民開放。不少市民前往參觀,有家長甚至將幾歲的孩童也帶進了實驗室,面對被解剖了的真人真體,孩子們不但沒有恐懼,反而在父母的講解下,聽得津津有味。在昨日,大多數參觀者都是今年有意報考該校的「準高考生們」。 

  市民成功「搶救」病人 

  昨天,廣州中醫藥大學模擬病房及其解剖實驗室首次對市民開放,不少市民前往參觀,切身體驗醫療救治與人體奧秘。當市民們來到「氣管插管急救」的實操臺前時,不少市民躍躍欲試。記者看到,一名市民在醫科學生的示範和指導下,將模擬病人的頭往後仰,左手使用儀器找到氣管,小心翼翼地將氣管插入23~25釐米後,使用氣囊通過氣管往模擬病人輸入氧氣,當肺部開始一升一降時,插喉就成功了,於是,該市民成功地「搶救」了模擬病人。可並不是所有的市民都能一步到位,有的竟然將管子插到了胃裡,令人啼笑皆非。 

  「原來出生時頭要轉動」 

  而在「婦女分娩」的病房模擬現場,記者看到,隨著轉輪輕搖,一個嬰兒從母體內輕輕爬出,一些市民饒有興趣地說道:「原來嬰兒出生時頭都是要轉動一下的,很有趣。」據了解,該校的模擬病房室是針對醫學生實習困難的情況,以模擬教學為主。模擬病房分為模擬手術室,內外科實驗室,婦科實驗室等多個部分,由術前準備工作到手術完成的整理都包括在內。該實驗室的負責人當場向市民們先後演示了「壓胸」,「插喉」,「除顫儀恢復心跳」,「婦女分娩」等多種醫學急救方式。 

  孩童看分娩問倒媽媽 

  昨日的展示中,最吸引眼球的要算「人體解剖室」,這裡展示著數百個被成功解剖後,保存下來的人體實體:剖了一半的人腦、7個月大的母體胎兒、大腿肌肉內一根根鮮活的神經、浸泡在藥水中的修長的手骨......因為第一次接觸如此鮮活的人體,而且是被儀器解剖過的,不少市民當即緊張得閉起了眼睛。 

  讓記者吃驚的是,觀看者中一些不到10歲的孩子卻做出了與大人截然不同的反應,非但沒有恐懼感,反而不停地搖著母親的手臂,瞪著大眼睛賣力地問著那是什麼,哭笑不得的母親只好將孩子交給一旁的醫科學生,「去聽大姐姐講講吧……」媽媽的舉動笑壞了正在參觀的市民。 

  市民看標本大開眼界 

  記者在現場看到,市民對室內的標本都表現了極大的興趣。在幾個嬰兒的完整人體標本展示櫃前,許多市民指手畫腳,討論著嬰兒有多大,仔細觀看著與嬰兒連在一起的臍帶與胎盤。而在一個已被解剖的腿部標本前,一名市民告訴記者:「沒想到我們的體內是這個樣子的,真是大開眼界。」 

  據學校負責人介紹,該校在當天接待了很多前往參觀的市民,而有相當一部分是小孩。據稱小孩們在看到人體標本時覺得很好奇,問了很多問題,此次的開放日可謂是市民科普教育的一種特別形式了。 

  新校區博物館更先進 

  就在記者一行結束參觀時,學校的老師們介紹說,今年9月,學校將要進入大學城,屆時新到的大學生們將在新校區內看到一個「中國傳統醫藥文化博物館」,足有13000平方米。在新館內,展示手段將做到傳統與現代相結合,館內館外互動,如中藥標本區將建立2個模擬生態園,用音像、燈光等手段,展示整個華南地區的動植物,及其他種群分布,將中國傳統醫藥的科技價值和文化內涵有機結合。(編輯:林湄)

相關焦點

  • 安醫大人體科學館開館 將對市民開放可通過VR前往探尋「人體的奧秘」
    「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正式開館,與師生和廣大市民見面。走進人體科學館,這裡的千餘件人體標本通過科技與智慧的方式展現了人體的奧秘,除了是醫學生教學基地,今後也將對市民開放。
  • 復旦大學醫學院2005年人體解剖學(碩士)
    復旦大學醫學院2005年人體解剖學(碩士)一、名詞解釋14X5=701、骨膜2、上頜骨3、演鼓管4、肝胰壺腹5、corticonuclear tract 6、睪丸下降7、室間隔
  • 法醫解剖室不見血淋淋
    新落成的廣州市公安局法醫解剖中心十分神秘,本報記者實地探訪撩開層層面紗……  左圖:屍體解剖室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血淋淋王普攝  右圖:二樓的會議室可「直播」解剖過程  廣州廣汕公路旁一座單體三層大樓,四周綠草如氈、松柏蒼翠。要問這棟大樓內是什麼單位,作何用途,恐怕附近沒有幾個人能說得出來。
  • 探秘智能化法醫解剖室:高科技讓人想不到
    &nbsp&nbsp&nbsp&nbsp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進了一處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地方——法醫解剖室。&nbsp&nbsp&nbsp&nbsp海寧市法醫學解剖檢驗室,是全省首家智能化法醫解剖室。進入解剖室要穿戴什麼樣的著裝?解剖室內部到底長什麼樣?裡面又有哪些智能設備?
  • 網紅「扮醫學生進大學解剖室擺拍」,校方回應
    11月24日,在某短視頻平臺擁有百萬粉絲的博主澤一鋒,因近日連發多條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且畫面內容涉及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室內不被允許拍攝的場景,引發網友關注。網紅扮「醫學生」進入大學解剖室拍攝大體標本行為惹眾怒 作為某短視頻平臺粉絲數超過104萬的網紅,博主澤一鋒自今年9月起便多次發布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每條視頻的點讚數均已過萬。
  • 青島大學人體生命科學館啟用 面向全市師生開放
    在這裡,你能夠領悟生命孕育之艱辛曲折,感嘆人體形態結構之精妙絕倫,感悟健康之彌足珍貴,從而更加尊崇科學,珍愛生命……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在浮山校區正式啟用。據了解,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濃縮了青島大學醫學院的百年發展史,展現了一代代青醫人拼搏奉獻、銳意進取的波瀾篇章;人體生命科學館共展出了240件解剖學標本和20件胚胎學標本,帶領人們以最真實的視角探索生命的奧秘。據悉,兩館將面向青島市廣大師生開放。
  • 「上解剖課的屍體是自己帶還是學校發?」
    和其他專業的同學朋友聚會的時候,規定動作:必講一些解剖課的小故事,往往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在吃肉的時候……還記得當年,有一次起得晚,買了兩個肉包子就往解剖室跑,到了門口沒吃完,只好塞包裡。直到解剖課上好,再拿出包子繼續啃。想想當年,看看現在,嗯,恩哥天生是個做醫生的料。
  • 解剖課體驗:嘔吐大哭做噩夢
    在長春,也有這樣一群年輕、陽光的醫學院女生們,這群「90後」女生們,闖過恐懼、嘔吐、做噩夢的人生第一關,在解剖課上尊重每一具冰冷的屍體,她們說:「拿起手術刀,因為我們熱愛生命。」記者體驗 解剖屍體 她們早已司空見慣在長春中醫藥大學仲景樓,來自研究生學院2014級專業學位三班的學生們開始了本周的第二次解剖課。
  • 網紅扮醫學生溜進解剖室擺拍?高校回應:律師函警告!
    近日,有網友曝料稱,在大連醫科大學封校期間,一男網紅溜進解剖館,偷拍捐獻人體等場景並上傳網絡。該網紅因近日連發多條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引發網友關注。該網紅妝容精緻、長發飄飄,穿著白大褂出沒於解剖教室,視頻顯示有多處馬賽克上被標註「兔子解剖」、「人體標本」等字樣。
  • 【問答】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問答】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問:人閉上眼睛時看到的是什麼?       答:閉上眼睛後眼前出現的景象有的是透進來的光,有的是神經細胞活動還未停止而產生的反應,有的則是正常的光幻覺。
  • 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和人體生命科學館啟用
    中國教育在線訊 6月30日,青島大學醫學發展史館、人體生命科學館啟動暨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儀式在浮山校區隆重舉行。  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李珉為山東省師德涵養基地揭牌。
  • 南醫科大學的女孩可以閉上眼睛,她28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林玲是南方醫科大學醫學院88級學生,晚,她像往常一樣完成了晚上的自學,然後在回宿舍的路上消失了。她失蹤後,周圍的人都展開了緊張的搜索,但沒有結果,經過4天的緊張搜尋,終於在教學樓院子裡的井裡找到了她的屍體。當時,她的身體多處受傷,尤其是頭部,傷勢極其嚴重,真遺憾,從她的外表來看,她一定經歷了很多痛苦的事情。
  • 手術兩百年,世界上第一個人體解剖教室在義大利這座大學城
    蓋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要通過解剖認識人體的人。但遺憾的是,羅馬文化不允許解剖人體,蓋倫本人也只是一名角鬥士外科醫生,僅通過解剖哺乳動物作為初步的了解。隨著古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人體解剖的醫學研究並未得以實施,依靠推理、猜想和前人的經驗,在黑暗中緩慢前行了千年。土耳其帕加馬古城14世紀以前,因為倫理和宗教等原因,解剖屍體是被絕對禁止的。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
    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維視圖系統,並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人體塑化標本 | 「活著」的屍體?
    一邊是人體骨架,一邊是利用生物塑化技術製作的人體塑化標本。右邊為塑化標本 | 生命奧秘博物館官網乍看上去,人體塑化標本像是剝了皮後的人體,肌肉紋理清晰可見。生命奧秘博物館的創始人、大連醫科大學解剖學教授隋鴻錦告訴果殼,沒有精確地計算過做成標本以後人體會保留多少,沒有保留的部分主要是皮膚、脂肪等。
  • 「合晚快新聞」這裡有薄約一釐米的人體切片,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
    " 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 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 月 25 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宣布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正式開館,與師生和廣大市民見面。
  • 眼睛結構解剖(圖)
    人的眼睛近似球形,位於眼眶內。正常成年人其前後徑平均為24mm,垂直徑平均23mm。
  •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內的人體標本。 劉鴻鶴 攝中新網合肥12月26日電(劉鴻鶴 程焱)「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安徽醫科大學黨委書記顧家山宣布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開館。
  • 秘聞:世界最精美人體解剖圖集 來自納粹博士和大屠殺屍體
    中國小康網8月21日訊 老馬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 開啟傳染病屍體解剖實驗室新篇章——P2+屍體解剖實驗室落戶武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病理科盧德宏教授認為運營成本投入大,平時利用率不高是屍體解剖室短缺的原因。而社會上醫患關係的日趨緊張、醫學人文教育普及的不到位都是屍體解剖數量減少、屍體解剖室逐漸廢用的原因所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的P2+屍體解剖實驗室改造項目的意義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是紮根武漢歷史最悠久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的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的大型綜合性教學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