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領悟醫學奧秘;珍貴中藥標本,普及科學知識、展示中醫藥文化。」12月25日上午,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正式開館,與師生和廣大市民見面。走進人體科學館,這裡的千餘件人體標本通過科技與智慧的方式展現了人體的奧秘,除了是醫學生教學基地,今後也將對市民開放。
「 智慧展示」千餘件人體標本均由醫學教師製作完成
作為目前華東地區科技含量最高、最美的人體科學教育基地,安醫大人體科學館面積約1100平方米,內部分上下兩層,包含序廳、生命之源、生命之本VR體驗等13個展區。
館內現有人體標本千餘件,均由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及臨床醫學的教師製作完成。
走進人體科學館,這裡不僅陳列了數具人體塑化標本,如每片厚度小於一釐米的人體切片、舞者姿勢的塑化標本;還配合圖文、語音、3D、動畫等多種展示方式,帶領參觀者學習感覺器的形態結構及生理、病理知識……
這裡不僅是一座人體教學實驗、科普教育之館,更結合了「智慧科學館」的建設理念,將展館的智慧化管理、標本的專業化展陳、醫學知識的科技展示融為一體,充分展示生命科學的內涵和外延。
將對市民開放可通過VR前往探尋「人體的奧秘」
你見過只有血脈分部的標本嗎?「生命之彩」的展廳內,為參觀者展示了豐富多彩的鑄型標本世界,他們不僅是一件件標本,更是精美的藝術品。據現場講解員介紹,鑄型標本清楚地顯示出人體血管的立體構築,並能保留原有的位置和形態,使人體內豐富而密集的血脈立體地展示出來。
你知道人體平均細胞的總量達到多少嗎?750億!在「人體的組成」這一展示區域,每片厚度小於一釐米的人體切片讓參觀者震撼,這裡從微觀到宏觀展示了人體的每一個組成部分。掏出手機,參觀者還能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每一處身體結構。
走過展示牆,「大愛無疆」展區用時光隧道的手法來作為空間展示,利用圖文、物件、視頻等方式展示遺體捐獻流程、著名捐獻人物、捐獻者遺物、為醫學做出重大貢獻的個人和組織等。展廳內,參觀者還可向這些捐獻者表達緬懷和祭拜,感恩他們為醫學所做出的貢獻。
除了參觀,展廳還設有VR體驗區,將人體解剖與VR結合,高度的沉浸感將參觀者帶入一個真實的解剖中。
玳瑁等珍貴中藥標本亮相中醫珍品館
此次與人體科學館同時開館的,還有安醫大博物館——中醫珍品館,館藏為玳瑁等珍貴中藥標本及部分工藝製品。雅致、新穎、大氣的展覽方式與中醫藥文化的豐富內涵相得益彰,展示了中醫藥文化的風採。
「博物館是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的縮影。」曹雲霞介紹,博物館中醫珍品館中的展品由名譽館長趙世傑和終身館長郭宏霞捐贈。這些館藏,既是普及中醫藥科學知識、提升民眾健康素養的生動課堂;也是安徽醫科大學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中醫藥文化知識、提升青年大學生的文化自信與健康素養的重要措施。
記者從校方了解到,本次開館的人體科學館、博物館是安徽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的基礎工程,也是學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工程和大學文化建設的品牌工程。
(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梅梅/文 通訊員 沈濤 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