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2月25日電 (周坤) 得了脂肪肝,肝臟會變成什麼樣子?腦血栓究竟在大腦裡是怎麼形成?12月25日上午,隨著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正式開館,今後市民可以來到這裡,透過千餘件人體標本,認識生命本質。
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周坤攝
乳腺癌、肺炎、膽結石……走進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後,這些疾病不再是冷冰冰的名詞,而是一個個真真切切的標本,向人們展示著疾病究竟如何在身體裡形成,對我們的器官產生了哪些肉眼可見的變化。
人體科學館通過生命之源、生命之本、生命之後等13個展區,展示了人類從「產生」到「誕生」,從青春期到衰老期的全過程。安徽醫科大學校長曹雲霞表示,這是目前華東地區科技含量最高、最美的人體科學教育基地。
而價值最大的展品,就是位於人體科學館二樓的人體組織切片。一百多片人體組織切片,每個都只有三毫米,儘管看上去像是列印的圖片,但其實都是真實的,只有三毫米的人體組織,人體器官的分布、血管的長度,一目了然。
其實,在參觀中不難發現,每一個標本展品的容器上,都貼著標籤,寫著標本名稱。但有許多標籤已經泛黃,甚至破損。
在肝硬化的標本上,幾十年前手寫的標籤已經泛黃。周坤攝
「這些泛黃的標籤,都是幾十年前的安醫大的老師們,親手寫上去的,見證著安醫大的科研歷史。」安徽醫科大學實驗教學中心基礎醫學實驗教學管理辦公室主任張媛媛說。
幾年前,學校從實驗教學中心的實驗室庫房裡,整理出三千餘件標本,均是學校歷代老師製作,用於教研、科普。經過翻新後,學校從中精選出千餘件進行展覽。
張媛媛稱,因為年代和疾病發生概率,其中有些標本甚至是「絕版」。正是這些標本,讓人們看到,在當前高端科技的「陽春白雪」領域之外,還有一批精雕細刻的「工匠」作品。
據悉,安徽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博物館中醫珍品館是安徽醫科大學建設高水平醫科大學的基礎工程,也是學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工程和大學文化建設的品牌工程。目前,除了每年科技活動周公開展示外,人體科學館還接受團體預約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