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聞:世界最精美人體解剖圖集 來自納粹博士和大屠殺屍體

2021-01-09 小康雜誌社

中國小康網8月21日訊 老馬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

彭科夫(黑上衣)和繪製小組成員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皮膚、肌肉、軟組織、神經、器官、骨骼......繪圖之細緻、精準,醫學界公認最優。

但這套書已經絕版,不再印刷,網上仍可買到二手書,價格不菲,一套好幾卷,價格高達數千英鎊。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

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這部人體解剖圖集是奧地利納粹黨人彭科夫博士歷時20年完成的項目。

他是奧地利解剖學家,維也納大學教授,狂熱支持希特勒,加入納粹後職位迅速上升。他從1938年開始每天穿納粹制服去上班。

他擔任維也納大學醫學院院長後,立刻清洗教職員工,所有猶太人都被開除,其中包括3名諾貝爾獎得主。

1939年,希特勒的第三帝國立法規定,囚犯被處決後,屍體立刻就近送解剖室供研究和教學使用。

那段時間,彭科夫每天工作18個小時。他解剖屍體的同時,一組藝術家在旁邊繪製解剖圖。

他的解剖室一度屍滿為患,當局不得不推遲死囚的行刑時間。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薩賓·希爾德布朗特博士(Dr Sabine Hildebrandt)說,解剖圖集裡有男女同性戀者、吉普賽人、猶太人和政治異見人士;總共800張圖片,至少一半來自政治犯的屍體。

1937年首次印刷出版時,繪圖者的籤名有納粹標誌和徽章圖像。1964年出版的二卷英語版還保留了納粹標誌,後來再版時這些圖像被塗掉了。

彭科夫圖集多年來陸續被翻譯成5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發行,前言和引言中無一例外都包含了「令人驚嘆的繪圖" 和「傑出的藝術作品」之類讚譽之辭,而對它的血腥歷史則避而不談。

事實上,一直到1990年代初人們才開始關注這些精美、詳盡的解剖圖是怎麼繪製出來的,被作為臨摹對象的是什麼人。

真相大白後,這部圖集於1994年停止再版。

英國皇家外科醫生學院說,英國不採用這本人體解剖圖集,但圖書館有收藏,作為歷史資料保存。

不過,最近一項對英國神經外科醫生的調查顯示,有將近6成受訪對象知道這部圖集,使用者佔13%。

將近79%的受訪者表示即使了解了圖集的來歷醜陋邪惡,使用時心裡也很坦然;有不適合、糾結的佔15%,還有17%不確定。

美國神經外科專家麥金農坦言,論精確和詳盡,這部圖集舉世無雙,在做複雜外科手術時尤其有用。

她了解了圖集的來歷之後,不但讓所有接觸到圖集的人知曉其歷史,還把它鎖進手術室的柜子。

相關焦點

  • 人體解剖學圖集簡介
    人體解剖學圖集 學習辦公 大小: 341.08MB 版本: 3.9.8
  • 納粹人體構造圖譜的邪惡黑歷史
    1939年,納粹德國頒布了一項法律,規定所有被處決的囚犯屍體都要運到解剖機構,以供醫學研究和教學之用。這些被處決的所謂囚犯除了有大量猶太人,還有吉普賽人、政治異見人士,以及同性戀者等等。從這項法律版本以後,維也納大學醫學院的解剖研究所地下室裡,就堆滿了用福馬林池浸泡的屍體。
  • 發生納粹大屠殺的原因
    令人震驚和可怕的數百萬人被殺 - 包括一百多萬兒童,兩百萬婦女和三百萬人,由納粹德國主人公阿道夫希特勒精心策劃,他無情地屠殺猶太人並設想建立一個納粹烏託邦,構成了大屠殺。對這些大規模謀殺進行精心設計的治理以及造成這種痛苦和悲劇背後的原因,沒有任何理由。
  • 安樂死、絕育以及大屠殺:被納粹歪曲的基因學說 | 知識周刊
    20 世紀40年代,納粹德國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已經達到瘋狂的極限,他們利用某些殘忍的人體實驗來驗證優生學理論,其中包括絕育、安樂死以及滅絕人性的屠殺。絕育:讓「種族衛生」成為可能生物學家弗裡茨·楞次曾說過,納粹主義不過是「應用生物學」。
  • 馬王堆手稿,是世界上最早人體解剖手冊,來自威爾斯的新研究結果
    對人體的最早觀察我國已有2200年歷史的馬王堆手稿,很可能是醫學史上最古老的人體解剖學手冊,因為,一個新的研究發現,從中國南方古墓中發現的這些文字描述的是肌肉,神經和血管等解剖結構。但是,這些人體結構是用中醫的語言來描述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以為該手稿是神秘傳統中國醫學的內容。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最古老的人體解剖來自古希臘,據說學者Herophilus和Erasistratus進行了第一個人體解剖切並描述了人體的內部,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失火了。因此,倖存下來最古老的解剖學著作來自羅馬醫生Galenus(克勞狄斯·蓋倫)。
  • 神秘恐怖大開眼界 走進人體屍體解剖展(組圖)
    第9頁第10頁      人體解剖組圖揭秘本組圖均為搜狐科學配圖  設在新加坡博覽中心第一展覽廳的「人體解剖展」剛添加了最新的巨型駱駝解剖體。    編輯推薦:更多恐怖組圖看這裡 英國倫敦恐怖人體雜技表演!(膽小勿進)   新加坡博覽中心「人體解剖展」的展覽品解剖之完整精緻或許讓人震撼驚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那一具具被揭了皮膚脂肪、剔了骨的屍體究竟來自何處?(責任編輯:孫陽)
  • 手術兩百年,世界上第一個人體解剖教室在義大利這座大學城
    公元2世紀,一位名叫「蓋倫(Galen)」的古羅馬名醫在今天土耳其帕加馬古城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行醫,這裡是世界公認的第一所醫療中心。蓋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要通過解剖認識人體的人。但遺憾的是,羅馬文化不允許解剖人體,蓋倫本人也只是一名角鬥士外科醫生,僅通過解剖哺乳動物作為初步的了解。隨著古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人體解剖的醫學研究並未得以實施,依靠推理、猜想和前人的經驗,在黑暗中緩慢前行了千年。
  • 達文西共解剖30多具屍體 所作人體解剖圖生動清晰
    隨著8月1日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開幕以及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的展出,達·文西再一次成為英國藝術界的熱詞——這一次,人們聚焦的是作為人體解剖學家的達·文西。不過,他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獲得解剖用的屍體。  共解剖了30多具人類屍體  到了1507年,50多歲的達·文西已經是歐洲最具盛名的藝術家,他能夠比較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個冬天,一個老人死於佛羅倫斯的一家醫院後,達·文西解剖了這位老人的屍體。至1519年達·文西逝世,他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屍體。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一心一意」「人心叵測」 等中文詞語可以看出,中國古代也認為人的思想和情感都來自於心臟。用動物來代替人體禁令期間,大多醫師不敢解剖人體,而是用動物代替,比如公元2世紀的古羅馬醫學家蓋倫,他認為人的股骨是彎曲的,就是來自對狗股骨的觀察。通過大量解剖實驗,蓋倫撰寫了西方最早、較完整的解剖學著作《醫經》,對人體的血液、大腦、內臟等進行了粗略的描述。
  • 人體塑化標本 | 「活著」的屍體?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技術使屍體組織內的液體通過一個特殊的真空過程被活性塑料如矽橡膠、環氧樹脂或聚合樹脂等置換出來,但人體細胞及人體的本來面貌即使在顯微鏡下觀察都仍舊保持其處理前的狀態。具體點說,先用福馬林給屍體防腐,然後解剖,解剖完脫水、脫脂,在真空條件下浸入液態塑化劑置換一個月左右,最後讓塑化劑固化,調整修復造型。
  • 德國著名人體解剖學家擊破法輪功活摘謠言(圖)
    【凱風網7月25日消息,通訊員:夏彤】綜合奧地利維也納廣播網7月12日消息,德國著名人體解剖學家君特·馮·哈根斯日前主辦「人體世界」藝術展引發法輪功「活摘器官」的無端臆想,對此,哈根斯博士召開新聞發布會,正面回應法輪功質疑,表示所有展出人體無一例來自中國。哈根斯博士的聲明,再次擊破法輪功所謂「活摘器官」謠言。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圖)
    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給視圖系統,部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耗時1500小時人體解剖,驚人的細節展現,揭秘人體內部運作系統
    1925年,密蘇裡州柯克斯維爾的兩名醫學生接受了一項挑戰,他們的任務是解剖人體的神經系統。最早捐獻自己的遺體供醫學博士解剖神經系統和研究的是一名黑人婦女,這更是一個奇蹟。死後的生活死後,哈麗埃特的屍體被保存在一個防腐劑罐中,隨後的解剖學教授韋弗博士進行了此項艱巨的任務,完成了人類神經系統的首次徹底解剖。
  • 探訪醫學院屍體解剖課:屍體前師生默哀三分鐘
    然而,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荒唐,人體解剖是一項莊重、嚴肅的醫學實驗課程,解剖人員對屍體充分尊重。昨日,記者探訪南京醫科大學解剖實驗樓,從科學、醫學的角度揭開了一些百姓所不知的神秘。  女學生笑稱解剖課不可怕  昨天下午記者和2005年入學的一個自然班學生同上了局部解剖實驗。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
    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維視圖系統,並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開啟傳染病屍體解剖實驗室新篇章——P2+屍體解剖實驗室落戶武漢
    符合相關要求的生物防護水平的屍體解剖室為何一室難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病理科盧德宏教授認為運營成本投入大,平時利用率不高是屍體解剖室短缺的原因。而社會上醫患關係的日趨緊張、醫學人文教育普及的不到位都是屍體解剖數量減少、屍體解剖室逐漸廢用的原因所在。
  • 世界最古老木乃伊狗屍體解剖!不恐怖,可以看
    它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內密封保存了1.24多萬年,科學家對它進行屍體解剖,揭示出這隻史前野獸在毛皮、牙齒甚至生命最後時刻吃了什麼等方面的驚人細節。專家表示,屍檢結果會對研究古老的狗種提供「巨大幫助」。這些殘骸屬於一條古老的狗。它立即被命名為圖馬特狗。放射性碳分析顯示,它約有12450年的歷史。
  • 「上解剖課的屍體是自己帶還是學校發?」
    和其他專業的同學朋友聚會的時候,規定動作:必講一些解剖課的小故事,往往能夠收到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在吃肉的時候……還記得當年,有一次起得晚,買了兩個肉包子就往解剖室跑,到了門口沒吃完,只好塞包裡。直到解剖課上好,再拿出包子繼續啃。想想當年,看看現在,嗯,恩哥天生是個做醫生的料。
  •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媽媽和姐姐被日軍輪姦後刺死
    倖存者已不到200人  搶救口述史資料迫在眉睫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迄今已77年,即使當時最小的倖存者也有77周歲。隨著年齡增大,很多倖存者離開了人世。據了解,合作以來,雙方以國際口述檔案標準錄製了12名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證言影像並編制口述檔案(中英文版),這些資料中的部分內容已於北京時間2013年12月13日在納粹屠猶基金會官網、基金會影像歷史檔案庫官網上用中英兩種文字首次向全球公開發布。
  • 創世紀壁畫局部笨拙 解剖專家稱暗藏大腦解剖圖
    名畫中暗藏大腦解剖圖  據美國媒體30日報導,《創世紀》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在1508年至1512年間創作的,取材於《聖經》中的故事,繪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全畫分為9個部分和主題,分布在38塊天花板上,是世界美術史上最大的壁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