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達·文西所繪人體解剖圖
達·文西自畫像
提起達·文西,人們首先想起的是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以及達·文西自畫像所呈現的哲學家形象;雖然被廣泛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達·文西卻絕非僅是畫家。他是個全才,從藝術到科學幾乎無所不能——與神之間似乎只差一具不死之身。隨著8月1日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開幕以及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的展出,達·文西再一次成為英國藝術界的熱詞——這一次,人們聚焦的是作為人體解剖學家的達·文西。
晶報記者 王卓芬
對人體解剖的興趣有據可依
我們已知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他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通才,除了繪畫,他還擅長雕刻、數學、物理、天文、音樂等,同時,他還是一個解剖學家。
英國文化評論家阿爾斯泰·蘇克8月5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作為解剖學家的達·文西。蘇克稍後還將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檔文化節目中解讀人體解剖學家達·文西。
達·文西對人體剖學的興趣有據可依。在15世紀80年代末期,達·文西受聘於米蘭的宮廷貴族盧多維科·瑪麗亞·斯福爾扎,從事繪畫及研究工作。一天,達·文西坐下來,在一張紙上用他特殊的從右到左的鏡像書寫方法寫道,「1489年4月2日」,然後又寫上:「關於人體圖解的書。」8月1日,第十屆愛丁堡藝術節開幕,8月2日在愛丁堡荷裡路德宮女王畫廊開展的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展覽顯示,直至20年後,達·文西才在人體解剖學方面有了大的進展。
1489年,達·文西30多歲,已經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畫家。在隨後的幾年中,作為工程師的達·文西還為斯福爾扎家族承擔另外一些工作,如修建運河。當時,基於一些直接的觀察,他已經對人類頭骨小有研究。不過,他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獲得解剖用的屍體。
共解剖了30多具人類屍體
到了1507年,50多歲的達·文西已經是歐洲最具盛名的藝術家,他能夠比較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個冬天,一個老人死於佛羅倫斯的一家醫院後,達·文西解剖了這位老人的屍體。至1519年達·文西逝世,他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屍體。
達·文西解剖屍體最活躍的階段在1510年至1511年間。他當時與帕維亞大學年輕的解剖學教授德拉·託瑞合作,在幾個月裡持續、系統地進行人體解剖,畫下18張解剖圖,這使他出版一部具有開創性的人體解剖專著的夢想幾乎成真。這18份手稿包含了240幅圖和超過13000字的筆記。這些手稿也就是此次在女王畫廊展出的主要作品。
事實上,一年前白金漢宮的女王畫廊已舉行過一個名為「解剖學家達·文西」的展覽,展出了皇家收藏的200幅達·文西人體解剖圖。同樣由馬丁·克萊頓策劃的這次新展覽又有什麼不同呢?這次展覽收集了達·文西更早期和更晚期的一些人體解剖圖,比如1489年畫的頭蓋骨剖面圖。當然,這還不足以全面展示達·文西作為解剖學家的全貌。
相比之下,本次展覽最大的特色在於,把達·文西的人體解剖圖與當下先進的醫療技術——CT、MRI及3D影像等設備拍下的圖像並列展示,讓觀展者可以感受到達·文西當時的眼界是何其高遠,也能讓觀者更接近達·文西當時作畫的心境。從這些圖像看,達·文西的興趣不僅僅在於畫下他所看到的人體構造,更在於了解人體功能。在某些情況下,達·文西的作品包含了比現代醫學設備所產生的圖像更生動、更清晰的信息。比如,達·文西筆下的小腿,比起CT顯示的圖像更易於理解。
在1510年至1511年,達·文西已然發現了今天的解剖學者們仍然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在複雜的解剖過程中最好地展現解剖學家的發現。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對解剖功能學的理解是非常獨特的,假如他當時能發表他所畫的人體解剖圖,無疑他將躋身於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科學家之列。
名畫的方寸之間浸滿心血
但歷史並不容假設。迄今為止,達·文西還是被廣泛認同為一名藝術家。他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
15世紀90年代,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還只是個孩子,那時他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道明會修道院做見習修道士,他的叔叔維琴佐當時是那裡的院長。班代洛常會看著達·文西在修道院的北牆上工作來打發時間,達·文西當時正在繪製的正是他一生的傑作——《最後的晚餐》。
班代洛後來曾撰文回憶達·文西當時創作的情景。「有時他會在那裡從早幹到晚,手裡一直都拿著畫筆。他畫個不停,常會忘記吃飯或喝水。有時候,他會連續幾天不碰畫筆,一天中有好幾個小時佇立在他的作品面前,雙臂交叉放在胸前,獨自一人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著畫中的人物。我也看到過他在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好像突然有急事要做一樣,放下手頭正在製作的黏土模具,離開韋奇奧宮直奔聖瑪利亞感恩教堂。他也不找個陰涼處休息片刻,就趕忙爬上腳手架,拿起畫筆在牆上塗上一兩筆,然後隨即轉身離開。」
這幅名畫的誕生過程,讓人不由感概畫面的方寸之間都經過畫家的不懈奮鬥,浸滿了他的心血。
就像其代表作《蒙娜麗莎》,達·文西本人也一直給人以神秘與疏遠的感覺。他1452年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名為芬奇的地方,他的一生與很多富有意味的詞彙聯繫在一起——私生子、性冷漠等。他同時還是一名素食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