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共解剖30多具屍體 所作人體解剖圖生動清晰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組圖:達·文西所繪人體解剖圖

達·文西自畫像

  提起達·文西,人們首先想起的是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以及達·文西自畫像所呈現的哲學家形象;雖然被廣泛認為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畫家之一,達·文西卻絕非僅是畫家。他是個全才,從藝術到科學幾乎無所不能——與神之間似乎只差一具不死之身。隨著8月1日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開幕以及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的展出,達·文西再一次成為英國藝術界的熱詞——這一次,人們聚焦的是作為人體解剖學家的達·文西。

  晶報記者 王卓芬

  對人體解剖的興趣有據可依

  我們已知達·文西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博學者,他是人類歷史上少有的通才,除了繪畫,他還擅長雕刻、數學、物理、天文、音樂等,同時,他還是一個解剖學家。

  英國文化評論家阿爾斯泰·蘇克8月5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作為解剖學家的達·文西。蘇克稍後還將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檔文化節目中解讀人體解剖學家達·文西。

  達·文西對人體剖學的興趣有據可依。在15世紀80年代末期,達·文西受聘於米蘭的宮廷貴族盧多維科·瑪麗亞·斯福爾扎,從事繪畫及研究工作。一天,達·文西坐下來,在一張紙上用他特殊的從右到左的鏡像書寫方法寫道,「1489年4月2日」,然後又寫上:「關於人體圖解的書。」8月1日,第十屆愛丁堡藝術節開幕,8月2日在愛丁堡荷裡路德宮女王畫廊開展的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展覽顯示,直至20年後,達·文西才在人體解剖學方面有了大的進展。

  1489年,達·文西30多歲,已經是一個才華橫溢的畫家。在隨後的幾年中,作為工程師的達·文西還為斯福爾扎家族承擔另外一些工作,如修建運河。當時,基於一些直接的觀察,他已經對人類頭骨小有研究。不過,他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去獲得解剖用的屍體。

  共解剖了30多具人類屍體

  到了1507年,50多歲的達·文西已經是歐洲最具盛名的藝術家,他能夠比較輕而易舉地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那個冬天,一個老人死於佛羅倫斯的一家醫院後,達·文西解剖了這位老人的屍體。至1519年達·文西逝世,他總共解剖和觀察了30多具人類屍體。

  達·文西解剖屍體最活躍的階段在1510年至1511年間。他當時與帕維亞大學年輕的解剖學教授德拉·託瑞合作,在幾個月裡持續、系統地進行人體解剖,畫下18張解剖圖,這使他出版一部具有開創性的人體解剖專著的夢想幾乎成真。這18份手稿包含了240幅圖和超過13000字的筆記。這些手稿也就是此次在女王畫廊展出的主要作品。

  事實上,一年前白金漢宮的女王畫廊已舉行過一個名為「解剖學家達·文西」的展覽,展出了皇家收藏的200幅達·文西人體解剖圖。同樣由馬丁·克萊頓策劃的這次新展覽又有什麼不同呢?這次展覽收集了達·文西更早期和更晚期的一些人體解剖圖,比如1489年畫的頭蓋骨剖面圖。當然,這還不足以全面展示達·文西作為解剖學家的全貌。

  相比之下,本次展覽最大的特色在於,把達·文西的人體解剖圖與當下先進的醫療技術——CT、MRI及3D影像等設備拍下的圖像並列展示,讓觀展者可以感受到達·文西當時的眼界是何其高遠,也能讓觀者更接近達·文西當時作畫的心境。從這些圖像看,達·文西的興趣不僅僅在於畫下他所看到的人體構造,更在於了解人體功能。在某些情況下,達·文西的作品包含了比現代醫學設備所產生的圖像更生動、更清晰的信息。比如,達·文西筆下的小腿,比起CT顯示的圖像更易於理解。

  在1510年至1511年,達·文西已然發現了今天的解剖學者們仍然必須面對的問題:如何在複雜的解剖過程中最好地展現解剖學家的發現。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對解剖功能學的理解是非常獨特的,假如他當時能發表他所畫的人體解剖圖,無疑他將躋身於歷史長河中偉大的科學家之列。

  名畫的方寸之間浸滿心血

  但歷史並不容假設。迄今為止,達·文西還是被廣泛認同為一名藝術家。他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包括《蒙娜麗莎》和《最後的晚餐》等。

  15世紀90年代,小說家馬泰奧·班代洛還只是個孩子,那時他在米蘭的聖瑪利亞感恩教堂道明會修道院做見習修道士,他的叔叔維琴佐當時是那裡的院長。班代洛常會看著達·文西在修道院的北牆上工作來打發時間,達·文西當時正在繪製的正是他一生的傑作——《最後的晚餐》。

  班代洛後來曾撰文回憶達·文西當時創作的情景。「有時他會在那裡從早幹到晚,手裡一直都拿著畫筆。他畫個不停,常會忘記吃飯或喝水。有時候,他會連續幾天不碰畫筆,一天中有好幾個小時佇立在他的作品面前,雙臂交叉放在胸前,獨自一人用挑剔的眼光審視著畫中的人物。我也看到過他在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好像突然有急事要做一樣,放下手頭正在製作的黏土模具,離開韋奇奧宮直奔聖瑪利亞感恩教堂。他也不找個陰涼處休息片刻,就趕忙爬上腳手架,拿起畫筆在牆上塗上一兩筆,然後隨即轉身離開。」

  這幅名畫的誕生過程,讓人不由感概畫面的方寸之間都經過畫家的不懈奮鬥,浸滿了他的心血。

  就像其代表作《蒙娜麗莎》,達·文西本人也一直給人以神秘與疏遠的感覺。他1452年出生於義大利一個名為芬奇的地方,他的一生與很多富有意味的詞彙聯繫在一起——私生子、性冷漠等。他同時還是一名素食主義者。

相關焦點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第一個指出錯誤的人公元14世紀,歐洲爆發了黑死病,全球死了三千多萬人,教會開始默許醫生出於醫學目的對屍體進行解剖。在16世紀,比利時人安德烈·維薩裡對解剖學深感興趣,在一位法官的幫助下,他解剖了多具死刑犯屍體,發現蓋倫學說有200多處錯誤,於是他根據實際情況撰寫了解剖學巨著《人體構造》,對人體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系統等部位進行了詳盡系統的描述,震撼了當時的醫學界,為現代醫學奠定了基礎。但因為挑戰了蓋倫學說,他受到教會和不少傳統學者的批評,差點被處以死刑。
  • 「上解剖課的屍體是自己帶還是學校發?」
    醫學生也有脆弱的,上了解剖課,好長時間不吃肉的大把人在。還有個別吐了……6-7人合作一具屍體不管什麼年代,解剖課用的屍體都是很緊張的,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不會那麼輕易被改變,即使到了現在,願意死後捐獻屍體給醫學研究的,還是極少。
  • 探訪醫學院屍體解剖課:屍體前師生默哀三分鐘
    第1頁:女學生笑稱解剖課不可怕第2頁:屍體解剖完之後如何處理   解剖屍體前師生默哀3分鐘  □ 晨報探訪南醫大解剖實驗樓,與學生共上解剖實驗課  □ 南京遺體捐贈者近5000人,醫學事業發展仍急缺遺體
  • 解剖藝術:從蓋倫到倫勃朗
    蓋倫雖被譽為解剖學先驅,但他解剖的都是動物屍體,這是因為他所處的時代並不予許解剖人的屍體,這也導致了他的解剖理論和結果有不少錯誤。推翻蓋倫的學說的是維薩裡(Andreas Vesalius,公元1514年12月31日-1564年),然而這也經歷了漫長的十幾個世紀。因為蓋倫學說將人的的精巧設計歸結於上帝,這讓他的學說著作得到了教會的支持和保護。
  • 手術兩百年,世界上第一個人體解剖教室在義大利這座大學城
    公元2世紀,一位名叫「蓋倫(Galen)」的古羅馬名醫在今天土耳其帕加馬古城的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行醫,這裡是世界公認的第一所醫療中心。蓋倫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明確提出要通過解剖認識人體的人。但遺憾的是,羅馬文化不允許解剖人體,蓋倫本人也只是一名角鬥士外科醫生,僅通過解剖哺乳動物作為初步的了解。隨著古羅馬帝國分崩離析,人體解剖的醫學研究並未得以實施,依靠推理、猜想和前人的經驗,在黑暗中緩慢前行了千年。
  • 神秘恐怖大開眼界 走進人體屍體解剖展(組圖)
    第9頁第10頁      人體解剖組圖揭秘本組圖均為搜狐科學配圖  設在新加坡博覽中心第一展覽廳的「人體解剖展」剛添加了最新的巨型駱駝解剖體。    編輯推薦:更多恐怖組圖看這裡 英國倫敦恐怖人體雜技表演!(膽小勿進)   新加坡博覽中心「人體解剖展」的展覽品解剖之完整精緻或許讓人震撼驚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那一具具被揭了皮膚脂肪、剔了骨的屍體究竟來自何處?(責任編輯:孫陽)
  • 專家稱米開朗琪羅「上帝天使」實為大腦解剖圖
    中廣網北京5月31日消息(記者邢斯嘉)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35分報導,達文西在作品中暗藏密碼,這是小說情節;但最近有人發現文藝復興時期另一巨匠米開朗基羅的畫中密碼。發現者認為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的著名天花壁畫《創世紀》裡,展示了解剖學的知識,暗藏了一幅人腦解剖圖。
  • 鬼故事:午夜圍觀師兄解剖屍體,發現被解剖竟是自己!
        眼看一個星期後就考試了,平時就逃課逃上癮的我只能選擇在這個星期之內把厚厚的《人體解剖學》消化掉。    要短時間做到,閉關是必須的;早出晚歸,遠離塵世,也是應該的。
  • 創世紀壁畫局部笨拙 解剖專家稱暗藏大腦解剖圖
    創世紀壁畫暗藏大腦解剖圖  忘了達·文西密碼吧!美國兩名腦外科專家近日發現,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頂部繪製的名畫《創世紀》,竟然隱藏著人體器官的解剖圖像。或許是米開朗基羅希望在自己的畫中展示出他的解剖學知識。
  • 開啟傳染病屍體解剖實驗室新篇章——P2+屍體解剖實驗室落戶武漢
    符合相關要求的生物防護水平的屍體解剖室為何一室難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病理科盧德宏教授認為運營成本投入大,平時利用率不高是屍體解剖室短缺的原因。而社會上醫患關係的日趨緊張、醫學人文教育普及的不到位都是屍體解剖數量減少、屍體解剖室逐漸廢用的原因所在。
  • 耶魯醫學生陷「屍體猥褻門」,你在解剖課上這樣做過嗎?
    耶魯醫學院另一名解剖學教授Lawrence Rizzolo也表示,他「強烈反對」這些學生的照片和文字,「他們違反了我們希望向醫學生灌輸的職業道德觀。」耶魯醫學院院長Robert Alpern在致媒體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每一名進入實驗室的醫學生,都應對這些為科學事業捐軀的人們,表示尊重,這是倫理道德的底線。」
  • 米開朗基羅壁畫:上帝頸部是大腦解剖圖?(圖)
    他們將人類大腦解剖圖像和畫中上帝頸部的畫面重疊對比,出乎意料地發現兩者的輪廓竟然驚人地相似!上帝喉嚨處凸出的部分就像延腦椎體,而喉嚨上部的肌肉則像腦橋。(見圖1)畫中上帝所穿長袍上的腰帶呈現出來的奇特線條,則代表了人類的脊骨。兩位醫生認為,米開朗基羅有意通過略顯拙劣的筆觸,引導人們發現他在壁畫中隱含的解剖學知識。
  • 求真實生動 西班牙教師穿人體解剖圖緊身衣授課 學生瘋狂
    如何讓教學內容更直觀、更生動?西班牙女教師韋羅妮卡·杜克穿著印有人體解剖圖的緊身衣授課,幫助八九歲學生更好理解所學內容。她授課的照片被丈夫上傳網絡後,收穫不少網友稱讚。進行過塑化處理的人體標本韋羅妮卡現年43歲,住在巴利亞多利德,有15年教齡,平時教授自然和社會科學、藝術、英文和西班牙文課程。英國《鏡報》23日報導,她現在教三年級學生。她在準備關於講解人體結構的課程時意識到,如果按照常規方式授課,八九歲的孩子可能難以理解有些內容,於是穿著印有人體解剖圖的緊身衣授課。衣服上,人體器官、肌肉組織一一對應。
  • 達文西真的遇到了外星文明嗎?後人給他兩個頭銜:外星人、穿越者
    達文西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曠世奇才,除了他的絕世畫作外,達文西去世後,還留下了15000多頁的手稿。達文西還在人體解剖學方面有著很深的造詣。特別是在創作《蒙娜麗莎的微笑》期間,他每晚都要去聖瑪利亞醫院的太平間解剖屍體,觀察人體的面部神經和肌肉結構,並且分析每一個部位的每一個運動。怎麼樣才能達到從那裡看都能看到微笑的效果。達文西的一生中共解剖過30多具屍體,留下240多張人體解剖圖。這說明他才算得上是人體解剖學的創始人。
  • 秘聞:世界最精美人體解剖圖集 來自納粹博士和大屠殺屍體
    中國小康網8月21日訊 老馬 一部60多年前出版的人體解剖圖集,今天仍是許多外科醫生不可或缺的工具書,書中每一幀解剖圖的細節和色彩在當今世界仍無出其右者。更詭異的是擁有這套圖集的人或機構一般不會把它擺在顯眼的地方,而是藏在隱秘的地方,似乎並不以擁有這套頂級人體解剖圖集為傲。這就是奧地利解剖學家愛德華·彭科夫(Eduard Pernkopf)主持繪製、出版的人體解剖學圖集(Pernkopf Topographic Anatomy of Man),簡稱彭科夫圖集。
  • 醫學院生猛女大學生:解剖屍體 與骷髏合影(圖)
    屍體、解剖、器官標本、刺鼻的福馬林,對於經常接觸這些的女大學生來說,「生猛」是她們給人的第一感覺  拿著麵包進解剖室;吃飯的時候大談解剖過程,周圍幾米之內的座位都無人光臨;給小動物注射藥物,眼也不眨地觀察它們的反應;將小動物處死後進行解剖,仔細研究它的內臟結構;手舉骷髏笑容燦爛地合影……如果我告訴你這些都是女孩子做的事情
  • 揭秘高校另類專業課:邊看書邊練解剖屍體(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專業學習上,那些我們不知道的事……  被福馬林燻得眼淚直流、喉嚨發癢  學校:浙江大學 專業:臨床醫學  解剖課的地點,是在陰森、封閉的地下室進行嗎?至少,浙大醫學院不是。一樓,開窗通風的一大間實驗室裡,用多扇玻璃移門隔成解剖間和課堂。
  • 協和醫學生手繪器官解剖圖,極具藝術美感,走紅網絡!
    由北京協和醫學院學生處、解剖與組胚學系聯合主辦;協和學子積極響應,傾情創作,大賽組共收集到113份優秀繪畫作品。  眼瞼成形術    作者:協和醫學院2015級 八年制(醫實)學生蔣婧煜  作品內涵:解剖圖版梁祝。  耳解剖結構
  • 女大學生手繪人體解剖圖太逼真網友:印出來的
    手繪解剖圖「這哪是手繪的啊,明明就是印刷出來的!」近日,有一組學生手繪人體解剖圖在網上流傳,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稱讚其繪畫的相當逼真。1月15日下午,記者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這組手繪人體解剖圖的主人——漯河某大學醫療系臨床專業的趙琳琳。
  • 醫學院上解剖課時,「屍體」是從哪裡來的?說出來你或許不相信
    說起醫學,很多人都是抱著敬仰的態度的,因為在這一行想要做出點成績來,是要付出比常人多很多的精力,有時候甚至連膽識也是一條不低的門檻!為什麼這麼說呢?就比如解剖。這個解剖可不是說的小兔子小老鼠的解剖,而是人體解剖。到這裡有些人不禁要問了,醫學院每年「解剖」的屍體,都是從哪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