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圖)

2020-11-30 央視網
專題:圖片頻道

  CCTV.com消息: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在羅比塔·科森的記憶裡,父親的解剖實驗室是一個給她帶來快樂的地方。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給視圖系統,部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感謝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巴塞特的這些圖片很快就將放到網上,向全世界公開。(楊孝文)

  以下是這些照片的部分樣片:

  1.左邊的大衛·貝塞特博士和右邊發明觀察大師的威廉·格魯伯將一個下顎骨放在適當位置,以便進行拍照。這部特製照相機從兩個稍微不同的角度拍照,為這個觀察大師拍了從表面上看是三維立體的圖片。他們拍攝了1550多張人體解剖圖,製成23卷人體解剖立體圖,並於1962年發表。

  2.貝塞特正在對一個人類大腦進行解剖。這些圖片藏品的管理員(目前在史丹福大學)羅伯特·蔡斯博士說:「他願意花幾天時間對一個特定區域進行解剖。」貝塞特做好準備後,格魯伯就會迅速拍攝立體照片。然後貝塞特將對人體做進一步解剖。蔡斯說:「他們利用的人體數量相對較少,因為他非常擅長解剖。」

  3.他們切除頭和脖子左半邊的所有皮層,露出頭皮內的血管和神經,這些血管和神經幾乎都是來自外部,並沒有穿過頭骨。他們將帶顏色的乳膠注入血管內,紅色的代表動脈,藍色的代表靜脈。脖子內的結構仍被堅韌的組織層,即大家所知的頸筋膜包裹著。貝塞特利用一種自製的防腐液更好的保護這些帶顏色的組織。

相關焦點

  • 窺視人體內部:迄今最詳細人體解剖照片
    她的父親大衛·巴塞特當時是華盛頓大學的解剖專家,他用17年時間,創造出被認為是最詳細的人體圖片,不僅有人體外表照片,還有內臟照片,甚至有立體圖片。 巴塞特合作夥伴名叫威廉·格魯比爾。格魯比爾是「視覺大師」的發明人,這是一個三維視圖系統,並在60年代被一家公司開發成玩具。1962年,巴塞特創作出25卷「人體解剖立體圖」。這些圖片立即引起轟動,成為醫學院學生的重要資源。
  • 達文西共解剖30多具屍體 所作人體解剖圖生動清晰
    隨著8月1日英國愛丁堡藝術節的開幕以及達·文西人體解剖圖手稿的展出,達·文西再一次成為英國藝術界的熱詞——這一次,人們聚焦的是作為人體解剖學家的達·文西。  英國文化評論家阿爾斯泰·蘇克8月5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上撰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作為解剖學家的達·文西。蘇克稍後還將在英國廣播公司的一檔文化節目中解讀人體解剖學家達·文西。  達·文西對人體剖學的興趣有據可依。在15世紀80年代末期,達·文西受聘於米蘭的宮廷貴族盧多維科·瑪麗亞·斯福爾扎,從事繪畫及研究工作。
  • 3D列印可以解剖模型 使學生了解人體結構
    【PConline 3D列印資訊】任何上過高中生物課的人可能都記得自己花費好幾個小時去學習讓人眼花繚亂的人體解剖圖的經歷。試想一下,如果這個解剖圖變成了實實在在的3D列印模型,那麼學生們學習人體結構和各種內部器官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 人體解剖的黑暗故事
    第一次人體解剖公元前3世紀初,許多地中海一帶的學者到埃及交流學習,那裡的統治者並不禁止人體解剖。土耳其學者希羅菲盧斯躍躍欲試,他是歷史上有記錄的第一個進行人體解剖的醫師,也被稱為「科學解剖學之父」。當時,希羅菲盧斯獲得國王的批准,對已處決的死囚進行了解剖,第一次發現了大腦的分區以及神經,並且認為大腦才是思想產生的部位,他還定義了很多解剖學概念,比如「十二指腸」。
  • 人體3D 微觀圖展示人體內部構造
    這一圖集其實是對人體內部構造極其真實的展示,旨在以新穎而具創意的方式幫助學生和科學家了解錯綜複雜的科學和生物進程。   據報導,美國康乃狄克州哈特福特市XVIVO工作室的動畫師將人體內耳和骨髓的運動圖像及胃腸道裡的免疫系統放大了十倍。儘管採用了真實的數據,但設備制出的微觀圖像不是彩色的。因此,插圖專家增加了形狀和色調。
  • 手繪人體解剖圖走紅 宿遷衛校一女生課堂筆記美到驚嘆
    中國江蘇網10月23日訊 這兩天,相信不少宿遷市民的微信朋友圈,都被一組衛校學生的人體解剖學筆記給刷屏了,照片中,除了學生工整的筆記外,外配各種人體解剖圖,一時間在網上流傳,獲得無數人點讚。
  • 人體解剖圖見過嗎?精細到血管的!麗院學生筆記本裡就有
    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一眼望穿的,不是你的靈魂,而是你的身體內部結構。 《生命的搖籃》 口腔醫學176班 鄭萬通 護理學(中瑞)173班 鄭琳伊莎《人體解剖學》 全英文版人體結構圖手繪精緻的解剖圖、娟秀工整的字體,都是醫學生最刻苦的寫照。
  • 實習醫生手繪人體解剖圖 讓人驚掉下巴
    韓醫生發出來的,是一張膽囊膽道的解剖圖,在一般人看來,圖像精細如同印刷。然而,這是一張手繪圖,作者就是正在消化疾病中心實習的重慶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2014級學生代俊龍。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張簡單的膽囊膽管解剖圖,在圖片的上方,一個鉗子夾住了膽囊下緣,這是韓克強在進行手術時的操作,這是一張復盤手術過程的圖片,也是代俊龍畫的第一張「手術筆記」。代俊龍回憶,那是十多天前的一個膽囊疾病手術。當時,他跟著帶教老師韓克強上手術觀摩。隨著腹腔鏡進入患者的體內,韓克強一邊觀察其中的情況,一邊問他,「小夥子,你看看這是什麼病?」
  • 研究人員發明 3D 人體解剖模型,還能模擬觸覺
    據報導,格拉斯哥大學虛擬可視化學院正在和一流的醫院和大學合作,完成目前最精確和詳細的頭頸模型。3D 虛擬模型具有超高的解析度,可以跟用戶完全互動,能在各種環境和平臺使用。學生可以在場景中和模型互動,這個場景像 IMAX 影院一樣;也能在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或行動裝置上進行單人學習。3D 模型內容包含骨骼、神經系統、血液供應、肌肉、組織和淋巴引流的精確可視化。
  • 耗時1500小時人體解剖,驚人的細節展現,揭秘人體內部運作系統
    1925年,密蘇裡州柯克斯維爾的兩名醫學生接受了一項挑戰,他們的任務是解剖人體的神經系統。神經是人體分類中最困難的部分「神經」一詞的起源直到六個世紀後,羅馬醫師加倫認為,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神經來自大腦。
  • 女大學生手繪人體解剖圖太逼真網友:印出來的
    手繪解剖圖「這哪是手繪的啊,明明就是印刷出來的!」近日,有一組學生手繪人體解剖圖在網上流傳,不少網友紛紛留言稱讚其繪畫的相當逼真。1月15日下午,記者幾經打聽終於找到了這組手繪人體解剖圖的主人——漯河某大學醫療系臨床專業的趙琳琳。
  • 醫學生的福利,3D列印人體解剖學模型
    在學習人體結構方面,3D模型明顯要比2D平面圖更生動,效果更好。
  • 求真實生動 西班牙教師穿人體解剖圖緊身衣授課 學生瘋狂
    西班牙女教師韋羅妮卡·杜克穿著印有人體解剖圖的緊身衣授課,幫助八九歲學生更好理解所學內容。她授課的照片被丈夫上傳網絡後,收穫不少網友稱讚。進行過塑化處理的人體標本韋羅妮卡現年43歲,住在巴利亞多利德,有15年教齡,平時教授自然和社會科學、藝術、英文和西班牙文課程。英國《鏡報》23日報導,她現在教三年級學生。
  • 谷歌推出人體瀏覽器 可詳細查看3D人體結構
    騰訊科技訊(小貝)北京時間12月17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周四,谷歌實驗室推出了一款名為「谷歌人體瀏覽器」(Google Body Browser)的工具,用戶使用這款基於HTML5技術的工具可以詳細查看人體結構的3D圖像。
  • 世界最詳細人體圖像:5000 個切面掃描成像
    這是人類到目前為止獲得的最為詳細的人體圖像,來自一位20年前死於心臟病的肥胖女性。她的遺體被切成5000個切面進行了掃描,所獲得的高清晰度圖像被製成了數字版本的女性人體模型。研究人員將遺體切成了5000個切片並進行掃描,從而建立起一個線上復原的實感人體模型。上圖顯示的是該女性的軀幹和手臂的切面。
  • 中國古代解剖史:一個痴迷人體構造的「暗黑醫生」
    但這起碼可以說明,中國在很早以前的確開始出現一些手術了,古人對人體也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了。比如馬王堆出土西漢《五十二病方》中甚至有割疝氣手術記載和痔瘡切除術的記載。到唐代時,古人對人體解剖學有了長足的進步,還有了比較完備的人體解剖圖《明堂圖》。唐太宗看完《明堂圖》後發現人的重要器官基本上都集中在背部。
  • 馬王堆手稿,是世界上最早人體解剖手冊,來自威爾斯的新研究結果
    對人體的最早觀察我國已有2200年歷史的馬王堆手稿,很可能是醫學史上最古老的人體解剖學手冊,因為,一個新的研究發現,從中國南方古墓中發現的這些文字描述的是肌肉,神經和血管等解剖結構。但是,這些人體結構是用中醫的語言來描述的,所以到目前為止,人們一直以為該手稿是神秘傳統中國醫學的內容。在此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最古老的人體解剖來自古希臘,據說學者Herophilus和Erasistratus進行了第一個人體解剖切並描述了人體的內部,但是他們的作品在亞歷山大圖書館失火了。因此,倖存下來最古老的解剖學著作來自羅馬醫生Galenus(克勞狄斯·蓋倫)。
  • 美女學霸手繪人體解剖圖太逼真:堪比印刷
    近日,一組學生手繪人體解剖圖在網上流傳,大量網友表示「不相信」,簡直是印刷出來的。現在,這組神圖的作者終於被找到,果然是個女學霸:河南漯河某大學醫療系臨床專業的趙琳琳。趙琳琳向記者介紹了她作業本上的三幅解剖圖,畫的分別是腦幹、大腦、手神經,甚至現場演示了繪畫過程。
  • 谷歌研製3D人體構造瀏覽器 可清晰觀看人體內部
    近日,谷歌再推新技術,即研製出了一款3D人體構造瀏覽器,人們通過此瀏覽器可以清晰的看到人體內部及外部的一切三維立體結構。雖然谷歌對這個高科技瀏覽器的相關信息一直守口如瓶,但網絡還是有視頻流露出關於這個瀏覽器如何工作的信息。
  • 研究人員推出 3D 人體解剖模型,醫學生練打針不用互相扎了
    耗時 3 年時間,花費 100 萬英鎊,格拉斯哥大學推出了 3D 頭頸解剖項目。據外媒報導,這個項目得到了醫學界的認可,醫藥公司葛蘭素史克給出了好評。目前,他們正在完善的男性和女性的整體模型,將在 2018 年初推出。據報導,格拉斯哥大學虛擬可視化學院正在和一流的醫院和大學合作,完成目前最精確和詳細的頭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