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2020-06-07 日本通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非自然死亡 アンナチュラル (2018) 劇照

"

那些和遺骨對話的人:

我想證明你曾活過。

"

01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我們通常將出生看作生命的起點,將死亡看作生命的自然終結。

無論我們懷有什麼信仰,無論現代醫藥如何幹預,生與死都無法脫離彼此而獨立存在。

既然我們沒有辦法最終迴避它,專心改進和品味我們出生和死亡之間的階段——生活,可能更好。

法醫病理學法醫人類學的根本差異,就在此處。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法醫病理學追溯的是證明死亡原因和方式的證據,死亡是旅途的終點。

法醫人類學則重建旅途本身,也就是生命的全過程。這份工作是將生時構建的身份和死後身體的遺存結合起來。

因此,法醫病理學和法醫人類學在死亡一事上搭檔工作,在破獲罪案上當然也是如此。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英國,人類學家和病理學家不同,人類學家屬於科學家而非醫生,因而沒有醫學資格證實死亡或死亡原因。

現今科學知識持續拓展,病理學家也無法成為所有事情的專家,人類學家就在牽涉死亡的重大罪案調查中發揮重要作用。

法醫人類學家協助解讀與受害人身份相關的線索,由此可以幫助病理學家判斷死亡方式和原因。在停屍臺上,各個學科貢獻技藝,互相補足。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舉個例子。

在一張停屍臺邊,法醫人類學家蘇 · 布萊克和一位病理學家面對的是深度腐壞的人類遺體,其顱骨碎成 40 餘塊混在一起。

病理學家作為具有醫學資格的從業者應判定死因,她認為,死因很可能是槍傷,但還不確定。她將灰色金屬臺子上那一堆白色骨頭碎片檢查了半天,很是沮喪,對法醫說:

「我沒法辨別這些部位,更別提把它們組裝起來了。那是你的活兒。」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蘇 · 布萊克分析骨頭、頭髮和指甲的成分,看是否能說明這個人住在何處,吃哪種食物,看能否做一個人類三維拼圖,不僅揭示死因(確實是顱骨槍傷導致死亡),而且顯示死亡方式。

他是男性還是女性?是高還是矮?是年老還是年輕?是黑皮膚還是白皮膚?骨骼有沒有外傷或疾病的表徵?有的話就可能聯繫上醫療或牙齒治療記錄。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收集了這些信息,完成拼圖,最終確定了這個年輕人的身份,並且確認了子彈是從腦後射入,從前額雙眼間射出,從而驗證了目擊證人的證詞——這是場近距離射殺,受害者跪著,槍就抵在他的後腦上。他只有 15 歲,是因他的宗教信仰而被殺的。

法醫人類學家的職責,首先就是幫助確認這個人生前是什麼人。

02逝者的故事,都藏在遺骨裡

一個人的死亡 ,要過多久才不會影響他的後代親友,布雷恩 · 帕頓在他的詩集《時間的長度》(So Many Lengths of Time) 裡寫道:「一個人,只要他還在別人的記憶裡,他就還活著。」蘇 · 布萊克曾與三名科學家一起,參加過BBC第二頻道的一個叫《歷史疑案》的系列節目。他們需要檢查節目組準備的遺骸,研究人員也會適時提供一些有用的線索。他們將通過這些,拼湊出死者生前的生活狀態。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通過拼湊所挖掘出來的故事,讓蘇·布萊克明白了:

不管死去多少年,不管年代多麼久遠,這些逝者的故事仍然打動人心。

其中,一個悲劇案例就是 「十字骨女孩」。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BBC《歷史疑案》節目

這個女孩才十幾歲,蘇 · 布萊克等人差不多可以肯定她是一個妓女

她在倫敦南部的薩瑟克十字骨墓地被發現的,因為患有三期梅毒被嚴重毀容,不用說,這是她在工作中被傳染的。蘇 · 布萊克通過梅毒的發展過程推測, 她最開始被感染時不會超過10歲或12歲,從這一點可以看出,19世紀的童妓問題多麼嚴重而可怕。當對她進行面部復原時,梅毒對這個年輕生命造成的傷害讓眾人感到震驚。大家可以看到,如果她沒有染病或者那時候有青黴素,她會是什麼樣子。

不可避免的,當面對一具人類考古遺骸時,法醫人類學家多少都會有一些情感連接,尤其是看到重塑之後的這個年輕女孩的臉,有血有肉,多多少少可以看出她本來的樣子,如果命運善待她,她可能就會長成這個樣子。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這樣戲劇性的情節,讓蘇·布萊克更加明白,其實他們面對的是一個真實的人。

她曾有過希望、夢想、個性,真正地生活過,而我們也許能夠重建她的生活,甚至知道她的名字,但這只是也許。

03比死亡更怕的,是生者的罪惡 法醫人類學家經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他們怎麼面對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此,蘇·布萊克卻坦言,自己不會因為工作中的情形而從噩夢中驚醒或者難以入睡。

"

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被死人嚇到過,相反,從來都是活人更讓人恐懼

死者,往往都更好預測,也更容易合作。

"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在她看來,逝者並沒有什麼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潛伏著的魔鬼,是那些犯下滔天罪惡卻還活著的人。

"

我第一次意識到我的工作可能影響到我的生活,是發現那些潛意識對我心理的影響,那就是我看到我們人類可以對自己的同類做出多麼可怕的事情,並不是那些鬼魂讓我恐懼。

"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為此,蘇 · 布萊克他們曾為100多起兒童性侵案件提供了幫助。

得益於他們提供的專業分析,有超過 82% 的案件的被告最後都認罪了。而這樣的結果非常重要,因為這就意味著案件不需要再走庭審的程序。這不單可以省下大筆的公共資金,更重要的是,受害者不需要再向法庭提供自己被性侵的證據,因為作案者可能是他們的父親、母親的男友或者熟人。

"

我們的成功,最要感謝的是解剖學。

在這門學科裡,死者繼續向生者教授知識,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貢獻出了自己的身體,還因為維薩裡和塔瑪西亞為我們留下的知識遺產。

"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2020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更是讓許多人深刻地意識到,生離死別其實就在身邊。正如日劇《非自然死亡》裡所說的那樣:

「我們只是一時幸運活在這世上,碰巧活著的我們,是不應該忌諱死亡的。」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如果有話要說,只能趁活著的時候啊」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 本文節選自《法醫報告》,日本通經授權發布。文中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日劇《非自然死亡》。

今天,小通向大家推薦《屍檢報告》《法醫報告》這兩本書。

兩本書的內容,將目光投向實驗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謀殺、分屍現場,以及因戰爭、事故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大規模死亡事件。

有悲劇,也有幽默風趣的故事,更有如懸疑小說一樣的真實案例。可以說是驚悚有溫度,膽小也可讀。

死亡能夠教會我們什麼呢?

或許,這兩本書能給你答案。

點擊下圖,下單立減15元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麼》

[英] 蘇 · 布萊克

每個人不容錯過的法醫科普代表作

法醫人類學家手記

用自己的生死經歷

告訴死亡到底教會我們什麼

著法醫人類學家的生死之書。

從社會學、考古學、犯罪心理學、法醫學、人類學、解剖學等角度,解讀生、老、病、死、人口失蹤、分屍、連環兇殺、戰爭、災難帶給人類的衝擊與反思。

《屍檢報告》姊妹篇,圖書版《犯罪現場調查》,一部不容錯過的法醫學科普代表作。蘇格蘭Saltire Literary Award 2018年度圖書,英國推理小說作家協會(CWA)金匕首獎提名(2019年非虛構類)。

在這本書中,她為我們揭示了她親眼見證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過自己參與的真實案例探索了法醫學科的發展與進步,也將法醫人類學這一學科對其工作及生活的影響與感悟和盤託出。

點擊下圖,下單立減15元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屍檢報告:一個殯葬師的手記》

[英] 卡爾 · 瓦倫丁

一部關於屍檢的百科全書

一部科普、歷史、「驚悚」而有溫度的作品

BBC《神探夏洛克》取景地、世界「超怪異」博物館

倫敦巴斯病理學博物館長屍檢手記

這是一部關於屍檢的科普、歷史、「驚悚」 而有溫度的作品,膽小者也可進入。

BBC《神探夏洛克》取景地、世界「超怪異」博物館:倫敦巴斯病理學博物館館長的屍檢手記。

只有罪案發生時,才需要屍檢嗎?停屍間只有一排排冷冰冰的冰櫃嗎?屍體的每個部位,背後有著什麼故事……

經手過5000餘次屍檢,專業的學術背景和豐富的經驗,去除關於屍檢的眾多誤解。每章以屍檢的步驟為敘述主線,用屍檢的實際操作和背後線索,敘述屍體的每個部位訴說的故事和歷史。

- 完 -

相關焦點

  • 法醫人類學家到底是做什麼的?
    【編者按】蘇·布萊克(Sue Black),女爵士,解剖學家、法醫人類學家。在《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麼》一書中,她為我們揭示了她親眼見證的死亡的不同面目,通過自己參與的真實案例探索了法醫學科的發展與進步,也將法醫人類學這一學科對其工作及生活的影響與感悟和盤託出。
  • 法醫人類學家是做什麼的,他們如何看待死亡?
    《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麼》內容簡介蘇·布萊克每天都要面對死亡,作為一名法醫人類學家,她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實驗室中的普通人骸骨、墓地、暴力、謀殺、分屍現場,以及因戰爭、事故或自然災害引發的大規模死亡事件。
  • 法醫人類學家幫墨西哥失蹤親人家庭尋正義—新聞—科學網
    有一天,Alfredo因為購買的一輛汽車到韋拉克魯斯州首府哈拉帕籤署文件。然而,像韋拉克魯斯的很多年輕人(2006年以來超過700人)一樣,他再也沒有回家。 「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García Velázquez在這個港口城市能夠俯視到教堂院落的一間教室裡說,「一個人怎麼可能就那樣消失了,就像他從來沒有存在過?」 這群人點了點頭。他們都有失蹤的家庭成員。
  • 香港人氣女神首演法醫人類學家:我太難了
    本文由 TVB資訊君作者 曾澤熙 原創 轉載請註明:嚴厲打擊任何抄襲行為,勢必全網投訴到底這次在新劇中,王敏奕將挑戰全新角色——法醫人類學家。王敏奕表示法醫人類學家與法醫是有區別的,她說:「法醫是搜證用來呈堂,而法醫人類學家是研究屍體的骨頭,協助對屍體的還原分析,而在演繹上,監製、編審和導演都對我好好,讓我可以演得好舒服,我的角色是一個節儉、愛惜資源、好調皮跟好好的女生,就是跟我本身是好相似的。」
  • 揭秘那些法醫人類學家最不願接手的工作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世界著名的法醫人類學家,英國鄧迪大學法醫科學研究中心主任蘇·布萊克撰寫的帶有半自傳性質的《法醫報告——死亡教會我們什麼》。本書的作者蘇-布萊克是英國享有盛譽的法醫人類學家,參與拍攝BBC的紀錄片《歷史疑案》而為大眾所熟知。她常常調侃自己長得不好看,脾氣又臭,還有一頭亂糟糟的紅頭髮。
  • 當法醫究竟是什麼感受?當了法醫之後還喜歡吃肉嗎?答案超出想像
    當法醫究竟是什麼感受?當了法醫之後還喜歡吃肉嗎?答案超出想像 眾人皆知,社會上的各行各業之所以存在,便是因為它們適應了時代的發展和需求才得以保留和沿承。社會上的職業也是廣泛到讓人無法一一去了解,例如法醫這種職業,就得自己涉足過,不然很難理解其工作性質。隨著網劇《法醫秦明》的熱播,法醫這個職業一度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 拍拍長|法醫找上門了!拍拍長究竟做了什麼?
    他是一位法醫(化名張醫生)。要知道,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準確認定嫌疑人的年齡,是要靠骨齡鑑定的!為了維護鑑定過程的客觀和結論的準確性,張醫生在做骨齡鑑定時,常常需要諮詢相關領域的專家意見。此番,他拿著骨齡片過來,需要邵老師給予客觀的評測。
  • 帕克曼謀殺案:探索現代法醫人類學起源
    當時真正意義上的法醫人類學並不存在,因為通過分析屍體以確定身份和死亡原因以及方式的做法被認為是簡陋且缺乏依據。但法醫專家,哈弗解剖學家傑弗裡斯·韋曼(Jeffries Wyman)博士以及奧利弗·溫德爾·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博士被要求查看屍體。
  • 大唐女法醫片頭曲是什麼歌 周潔瓊小竊喜歌詞完整版介紹
    在昨天的2月14日情人節之際,電視劇《大唐女法醫》已經開播了,這部劇一開播就迎來了很多人的關注,其中這部劇的片頭曲也特別的好聽,那麼,電視劇《大唐女法醫》片頭曲是什麼呢?據了解,這首歌的名字叫做《小竊喜》,一起來看一下《小竊喜》的歌詞完整版。
  • 探秘智能化法醫解剖室:高科技讓人想不到
    最近,我們已經帶大家領略了南潯「法醫劍哥」和餘杭法醫團隊的風採,讓大家對法醫這個群體多了一份了解。不過,想必大伙兒對法醫依然有很多好奇的地方。&nbsp&nbsp&nbsp&nbsp昨天,錢江晚報記者走進了一處很多人可能一輩子都沒見過的地方——法醫解剖室。&nbsp&nbsp&nbsp&nbsp海寧市法醫學解剖檢驗室,是全省首家智能化法醫解剖室。進入解剖室要穿戴什麼樣的著裝?解剖室內部到底長什麼樣?
  • 80後美女法醫:讓屍體"說話" 還逝者尊嚴
    呂薪名:我吃東西時基本不會想那些事情,想到了也不會有什麼反應,可能會拿筆把我想到的記上,回頭查查資料。問題六:電視劇裡的法醫開著跑車,好像很有錢的樣子啊?呂薪名:法醫是公務員。謝謝。後來,呂薪名靈機一動,做了法醫,「兼顧」了二老的想法。每次談起這段事情,她都會開懷大笑。實際上,在呂薪名看來,法醫通過與逝者「對話」,還原事實真相。這也是她拋卻世俗看法,最終從事法醫這一職業的根本原因。
  • 80個只有法醫知道的秘密,你知道幾個?
    第三輯80個只有法醫知道的秘密,你知道幾個?第四輯50個被收藏最多的冷門科普,哪個最讓你吃驚?法醫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為什麼有的屍體看上去那麼匪夷所思?外國的法醫和中國的到底有什麼不一樣?人類到底會因為哪些奇怪的理由而喪命?在點開下面的連結之前,小編要放出這段大家都已經很熟悉的友情提示:文中的配圖大部分來自專業文獻,配圖目的不是獵奇,而是為了進行更直觀的科普。部分圖片可能會令人不適,睡前/飯前謹慎閱讀。13歲以下未成年人請在父母陪同下觀看。
  • 屍臭到底多臭?多少天才不會臭?法醫如何克服屍臭?
    那麼屍臭到底有多臭呢?多少天才會臭呢?法醫又是如何克服屍臭的呢?人死亡後幾個小時之內,身體就會有細菌開始滋生,從內部的器官開始分解,在分解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很難聞的氣味,由於人體內部就像一個氣球一般,產生的氣體也會聚集在人體內部,時間一久人的屍體就會鼓起來,用力一按就回有許多屍油冒出來,更恐怖的還會直接炸開。
  • 法醫林可的小故事
    我想把自己遇到一些有趣的故事講給大家聽,也想讓大家可以更正確的認識我的職業----法醫。講起法醫,你會想到什麼,死亡?屍體?腐臭?或是疑惑?不解?無法接受?我講起法醫,或許可以從古代開始,法醫被稱為令史、仵作,主要做簡單的屍表檢驗(推薦看《洗冤集錄》),法醫界公認鼻祖:宋慈。
  • 古人類學家、法醫、醫學專家細說:你的「年輪」可能藏在牙齒裡
    人類學家和口腔專家說,牙骨質環與年齡在特定條件下具有一定的相關性;古人類學家說,古人類在演化過程中,牙齒呈現規律性變化;法醫秦明說,法醫看牙齒,主要是判斷牙齒主人的年齡。 「目前認為該方法對大多數個體具有適用性,在法醫人類學、考古學中推斷年齡具有一定的意義,但是這種評估方式的精確度、方法的可重複性、數據收集的差異性一直是該領域研究的焦點,尚需進一步研究。」陳晨說。
  • 面對疫情,人類學可以做什麼?
    工匠搭建病院,醫者治病救人,歷史學家從瘟疫史中吸取教訓;醫學家爭分奪秒研製疫苗;經濟學家洞察經濟政策……那麼人類學家,到底能為疫病做什麼呢?5月27日,清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景軍,在大理大學2020年民族學空中講堂上,發出了這樣的提問。
  • 法醫秦明失明,樂融Letv能否讓劇情逆轉?
    6月14日,電影《秦明·生死語者》將登陸全國各大院線,這部電影改編自法醫秦明系列小說《屍語者》,而原著的作者秦明,則是一名真正的法醫。在談及創作初衷時,秦明表示自己從事的法醫職業經常不被大眾所理解,甚至遭遇歧視。他希望通過電影,能夠使觀眾了解到法醫職業真實的一面,消除人們的偏見與誤解,讓法醫從業人員得到應有的尊重。
  • 推理偵探文,犯罪心理側寫師VS法醫男神,最讓人猜不透的,是人心
    2《我的法醫先生》作者:吃吃吃吃吃吃簡介:她叫夏月,見習法醫助理。法醫? 嗯,是的,被逼的。他叫穆一然,首席法醫官。法醫? 嗯,也是法醫,自願的。對於夏月而言,能夠進入A市赫赫有名的政府機關,然後還成了首席法醫官欽點的見習助理,絕壁是一件生不如死的事情。(點擊下方即可閱讀)精彩片段:「驗完了?」
  • 羅布泊乾屍案:法醫揭露真相,怵目驚心!
    做法醫的人都看透了生死,可當我聽說老法醫去世了,心中很難過,當即決定趁著在北京學習的時候,去拜祭那位老朋友。老法醫火化後,他老伴骨灰放在故宅中,他們家就在雍和宮附近的一座四合院內。我和老法醫言語投機,曾好幾次去他家做過客,他老伴認得我,我一去她就招呼我進屋坐。
  • 《心靈法醫》豆瓣評分跌至5.2分,除了明川,其他刑警都是打醬油
    近日,由聶遠領銜主演的新劇《心靈法醫》正在熱播。由聶遠飾演的男主角明川,登場就帶著強大的主角光環。劇中凡是關鍵性的發現在明川眼裡都很淺顯,基本上他一眼就看出,以至於讓人對劇中其他刑偵人員的智商產生懷疑,而劇中除了明川,其他刑警基本上都是打醬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