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繼承人的老人,死之前在銀行借了幾百萬沒還,銀行會怎麼辦?

2021-01-19 憶一文史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終南山》

人類自從開始有了經濟這個概念,資本就成了人們爭相追逐的目標,一個人一生累積了無數的財富,假如這個人去世,便需要有人繼承。封建社會,宗法制規定王位由嫡長子繼承,於是,一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的遺產繼承規定由此形成。

嫡長子繼承制有利有弊,但終究起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因而流傳千年。當然,除了財產,父輩也不免有債務留下,傳統的做法是父債子償,但是沒有繼承人的債務,卻只能成為無頭公案。那麼,在如今法制嚴明的時代,沒有繼承人的老人,假如死之前在銀行借了幾百萬沒還,銀行會怎麼辦?

一、老人離世留下大量債務,銀行會怎麼辦?

在我們的生活中,向銀行借錢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大家買車、買房甚至買一個包包,都會通過分期的方式購買。平常生活中信用較好的人,通常會有非常高的額度,所以很多人能夠輕鬆地從銀行借出不少錢來。當然銀行也很怕這些欠了大量錢的人不還錢,不過利息收入是銀行的主要收入之一,即便有風險也還是要去借。

欠債還錢是我們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件事,但是欠債還錢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得有債務人,才有可能還錢。假如說有一位老人,他在離世之前向銀行借了幾百萬,那老人離世之後,這筆錢銀行會讓子女幫忙還嗎?如果要還是以一種怎樣的形式來還?畢竟債務人都不在了,這種債務問題是很難進行計算的。

二、子女是否繼承老人的遺產

通常的來講,子女作為老人的繼承人,是有義務來幫老人償還這筆債款的,但是現在是一個法治社會,一切要以法律為標準,我們來看一下繼承法對於這裡是怎麼規定的。首先按照目前的繼承法規定,子女在繼承老人遺產的同時,也會相應的繼承老人身上所擔負的債務。也就是說,如果子女繼承老人的遺產那就會還這筆錢,如果子女選擇不繼承老人的遺產,那這筆錢就不用幫老人還。

當然銀行不是做慈善的,這筆錢肯定就不能這麼算了,否則長期這樣肯定會積累出天量的壞帳,遲早讓銀行倒閉,銀行會用其他的方式慢慢把這筆錢給拿回來。首先老人在借錢時如果沒有相應的抵押物,只靠自己的信用,最多借個幾千、幾萬塊,如果想上升到幾十萬、幾百萬這個級別,那就必須得要有相應的抵押物,這個抵押物可以是車子、房子、古董或者其他一些名貴物品。

三、抵押物以現有價值計算

如果子女選擇繼承了老人的遺產,那麼這筆債務就自動轉到了子女的頭上,銀行追債就只會向子女們去追債。如果子女放棄了繼承遺產,銀行就會對老人之前辦理的貸款抵押名貴物品進行拍賣。比如說抵押的是一件古董,這件古董銀行就會放在公證行裡進行公開拍賣,拍賣所得的所有錢款將會用於償還這筆債款。大家要注意的是,這些物品是不以現有價值進行計算的,只計算以前的價值。

也就是說,假如老人有一個古董花瓶,這個花瓶價值500萬,老人通過抵押花瓶向銀行貸出了500萬。老人在離世後,子女選擇沒有繼承這筆遺產,那這個花瓶的所有權就歸於銀行,銀行之後會將這個花瓶拍賣。假如說這個花瓶通過時間的積累,價值已經上漲了一倍,價值1000萬,而這多出來的500萬收益是屬於銀行的,而不是屬於老人子女的,因為現在這個花瓶的所有權已經發生了變化。

當然這也不全是壞事,如果一件物品在時間的流逝下發生了貶值,銀行也會吃下這個虧。比如說這個花瓶原本價值500萬,而過了10年後,這個花瓶只值200萬,那這貶值的300萬是銀行來承擔,子女就不用承擔這300萬債務了。總的來說,這對於子女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大家在做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分清楚利弊再執行。

這種債務還有另一個處理辦法,一般來說,一個人的第一次繼承人並不是子女而是配偶,如果老人在離世後,留下了大量的欠款,這筆債務就將被轉到配偶的頭上,配偶就得還這筆錢,否則將會面臨法律的制裁。當然,如果老人夫妻雙雙離世,這個繼承權就到了子女的頭上,是否要選擇還錢,還要看子女們是否繼承老人的遺產。

父母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不管我們如何看待他們,都應該好好處理父母留下的身後事。現在出現了這樣的一種情況,很多子女因為父母有高額債務,便直接和父母斷絕關係,以防這筆債務轉移到自己頭上,這樣是不對的。首先,這筆債務不是你能夠躲得掉的,其次父母為你操勞了一輩子,你最後這麼做會讓他們在地底下也不能安心的。

參考資料:

《終南山》

相關焦點

  • 如果人死了,銀行存款親人不知道,銀行會不會獨吞?答案讓你意外
    以前大家發了工資後,都會選擇將錢存放在銀行裡面,但是隨著支付寶等行動支付的普及,很多年輕人不再將錢存放在銀行裡面,而是存放在支付寶餘額中。雖然這樣的方式能夠方便支付,並且利息還比較高,但是對於那些並不熟悉智慧型手機的老人來說,還是會選擇將錢存放在銀行裡面。雖然人人都不想面對死亡,但是「天有不測風雲」,說不定哪一天人就突然死了呢。
  • 發現自己得了絕症,從銀行貸個百八十萬,自己死了能否不用還了?
    有人購買珠寶、貴金屬保值,有人投資各類基金增值,有人放在支付寶裡,有人換成現金鋪滿了一整面牆還說:「我一分錢都沒敢花」。但對於普通人來說,無論是哪種存放方式,都沒有存在銀行裡更安全。這不是全球行之有效的規則,但起碼在中國,存放在銀行中可能在貨幣保值方面不會太理想,安全度則是最高的。錢對於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品。它可以買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提高我們的生活水平。
  • 存銀行的錢人死了,這些錢怎麼處理?會不會就歸銀行所有?
    銀行存款是屬於個人財產,只要個人把錢存銀行,銀行是有責任把個人財產保護好,保障存款安全。所以當存款人突然去死了,銀行也不會通知合法繼承人的,那這筆存款會怎麼處理呢?家人可以採取以下辦法拿到銀行存款:1.有銀行卡和密碼只要家人知道去世人的密碼和銀行卡,家人可以通過ATM機或者銀行櫃檯把這些錢取走。2.有法律繼承人如果銀行存款人生前已經有法律繼承人的,法律繼承人可以拿著繼承書,以及相關證件去銀行櫃檯辦理銀行存款繼承手續,同樣可以順利拿到這筆錢。
  • 老人去世前,最好先做好「這件事」,不然銀行存款會拿不到
    但對於很多中老年人來說,雖然說他們在逐漸的接受行動支付和網絡金融平臺,但他們心中最為認可的依然是銀行。手裡有錢的時候就會去銀行辦理定期存款,既安全還能賺取利息。但老年人存錢也有一定的問題存在,那就是如果老人不幸去世,而他們存在銀行的錢還沒有取出,該怎麼辦?我想大家應該都會說,銀行卡裡的錢自然是由子女繼承,這一點確實沒有什麼錯。但其實並沒有那麼簡單。
  • 如果人死了,存銀行的錢怎麼辦?沒人知道,是不是就歸銀行了?
    如果人去世了,存銀行的錢也是有多種辦法取出來的,但是如果沒有人知道這些銀行帳戶的話,那麼這筆存款可能就會一直在銀行帳戶裡面存在著。 一、人去世了,存款是能夠取出來的 人去世了,銀行存款也是能夠取出來的。
  • 老人突然去世,銀行的存款該怎麼查呢?不知道的趕緊看看
    常言道,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兮旦福,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對於家中有老人的人,可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老人意外亡故,如何取出老人在銀行的遺產?當然我們都希望老人能夠健健康康的,可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早了解,也有一定的好處。
  • 如果人去世之後,家人不知其在銀行有存款,銀行會通知嗎?
    不管老一輩還是現在的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會在銀行存錢,看著銀行卡上的數字,日子過得都會更有底氣一點。那麼假如某天,人突然離開了,家人不清楚離世人在銀行有沒有存款,這該怎麼辦?銀行又是否會主動聯繫家屬?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是不會主動聯繫家屬的。
  • 如果一個人去世了,他在銀行的存款其他人知道,銀行會怎樣處理?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沒辦法預料自己會在哪天離開這個世界。人生在世,肯定有經濟活動,不論經商、就業等等都需要和銀行打交道,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我們中國人有個習慣,就是把平時多餘的錢存入到銀行,作為儲蓄,以備應急需要的時候用。
  • 一個人死了,他在銀行的存款沒有其他人知道,銀行會怎樣處理他的錢呢?
    俗話說得好,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來臨,在現實當中確實會存在一些人因為一些特殊原因而突然去世的,對於這些突然去世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沒有時間留下遺囑,所以至於他在銀行有多少存款,在什麼銀行有存款,可能家屬不會知道。
  • 老人去銀行存了13萬,半年後才發現存摺上只有3萬,該怎麼辦?
    最近有網友提了個問題,就是家裡老人去銀行存了13萬,但是半年後發現存摺上只有3萬元,該怎麼辦,是不是被銀行工作人員吞了?提這個問題或者由此疑問的人,應該是沒有在銀行工作過,或者說對於銀行的工作責任制度一點都不了解,13萬元存成3萬元,有可能,畢竟誰都會有失誤;但是存成3萬元後,沒有聯繫客戶改帳,直接把這筆錢黑了,這個概率可以說等於零,畢竟櫃員要黑掉你這筆錢,難度模式可謂是地獄級別的。
  • 八旬老人轉帳巨款銀行報了警 沒想到事情卻是這樣……
    原標題:八旬老人轉帳巨款銀行報了警沒想到事情卻是這樣……  今年9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木蘭縣,收到了300萬元的巨額捐助,還有700萬預計明年到帳。捐款者是一位老人,叫馬旭,是我國首位女空降兵。但是當老人來到銀行轉帳時,銀行卻報了警,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如果家人去世了他存在銀行的錢沒有告訴任何人,銀行會通知家屬嗎
    大家好,生活中的我們經常會接觸理財這個詞語,在我國,大部分人的理財習慣還是更傾向於保守的理財方式,只有少部分的人為了得到更高的收益,會投資一些高收益高風險理財產品來實現資產的增長。
  • 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銀行道歉!
    11月21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 視頻中,94歲的奶奶年歲已高行動不便,不方便操作。老奶奶被抱起來,膝蓋彎曲,勉強進行人臉識別,十分吃力。
  • 存款人去世,繼承人取不出錢怎麼辦?
    現實生活中會有存款人去世後,其繼承人遺失存摺或者不知道帳戶密碼等情況發生,這個時候繼承人要怎麼做才能取出這筆遺產呢?近日,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這樣的法定繼承案件。2020年10月2日,譚先生因病去世,撫恤金已支付至其某銀行存摺中。因家人忘記密碼,無法直接從銀行取出該筆款項。包女士與譚某1、譚某2協商後,分別作為原告、被告到通化市二道江區人民法院立案,要求該筆遺產由原告包女士繼承。經法院調解,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被繼承人譚先生在該銀行的存款及利息由原告包女士繼承,對上述款項,被告譚某1、譚某2放棄繼承。
  • 經常使用花唄、白條、借唄或微粒貸,會影響在銀行的信用嗎?
    花唄、借唄、微粒貸和京東白條是我們大多數人常用的幾個借貸平臺;說到底,他們也是為了賺錢,只要能夠連本帶息的還回去就可以了。相對來說,這些平臺還希望你多借,這樣他們才能賺更多的錢。花唄與京東白條是一類,屬於消費貸款。
  • 工行向被抬進銀行改密碼老人致歉:應特事特辦
    他的妻子李女士說,老伴兒患有重病,雖然還能說話,但是生活沒有辦法自理,無法行動,就連睡覺都不能平躺。此外,老人還患有白血病和癌症。「老伴兒的退休工資都在一張工商銀行的卡上,每個月2000多元錢,是我倆很重要的生活費來源,但我也上了年紀,一緊張手就抖得厲害,前幾天去取錢連續三次輸入密碼錯誤,帳戶被鎖定。銀行工作人員說必須要重置密碼,而重置密碼必須要本人來才行。
  • 當年汶川地震後,那些遇難者的銀行存款,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呢?
    相信一說起汶川大地震,相信大家還是記憶猶新,這場災難已經過去十年餘久,但是這場災難卻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這場災難造成了很多人數死亡,為當地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同事也有很多人家破人亡,這場災難造成這麼多人死亡,那麼肯定會有一個問題出現,那就是這麼多遇難的人,他們的銀行存款都去哪裡了呢?
  • 為了社保卡激活,94歲老人被抱起做人臉識別,銀行道歉了
    11月21日,有網友爆料稱,湖北廣水94歲的老奶奶行動不便,為了社保卡激活,被人抬到銀行進行人臉識別。視頻中,94歲的奶奶年歲已高行動不便,不方便操作。老奶奶被抱起來,膝蓋彎曲,勉強進行人臉識別,十分吃力。
  • 銀行存款存的死期,存款人突然去世了,家屬該怎麼取出來?
    無論是活期存款還是定期存款,存款人去世後,其存款在法律上都是屬於遺產,繼承人按照<繼承法>依法繼承。但是,存款作為遺產辦理過戶或支取時,商業銀行又會按照<儲蓄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關規定辦理,這就會涉及兩部法律的規定。家屬或有權繼承人如何支取死者存款?
  • 人去世了,留下的存款是不是就「便宜」銀行了?看看律師怎麼說
    人去世了,留下的存款是不是就「便宜」銀行了?看看律師怎麼說 人們常說,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會先來,有些人今天還好好的,第二天突然就沒了。不傷感了,先來個自我介紹,我是與律說的王律師,很高興跟大家一起探討法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