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攝影的人在拍攝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總會細細查看相機設置等各種字母和符號,探究其用法用途。很多的相機在拍攝模式的轉盤上,除了有Av、Tv、等等標註之外,還會有C1、C2、C3的選項,這些符號平時很少聽說,不知是何方神仙的旨意。
實際上,這裡的C1、C2、C3是一組用戶自定義模式,其功能就是一種個人拍攝設置參數組合的記錄,當拍攝人認為當前的拍攝條件與之前的某一次拍攝的條件相似、相同,並且認為那就是一組很好的配比的話,現場調取出來為當前所用的「經驗」設置參數。
現在的大多數相機拍攝模式裡一般有全自動、「智能」、光圈優先、速度優先、手動M、B門等,同時預留 C1、C2、C3三個自定義模式,不同的機型有不同的標註,但是大致如此、大意如此。
其中,C1、C2、C3的「C」是英文「用戶、消費者」的字頭字母。使用自定義拍攝模式的好處是,根據自己最常用的拍攝設置、認為是某一場合成功拍攝的設置、某一種認為是最有價值的數據組合等等,用寫入檔案的手段記錄在相機裡,到了認為「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時候調取出來提供拍攝,就像一組寫入了「檔案」的歷史資料一樣。
一般相機提供了三隻「檔案袋」,分別是C1、C2和C3,到時候可以選擇性的調用其中的一隻。
例如,可以把C1設置為人像拍攝,C2設置為舞臺演出,C3設置為運動拍攝等等。這樣的做法在為了快速完成拍攝參數設置時就省去了許多過程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