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來自遼寧錦州市的農管家用戶李德民發來圖片向農管家的專家諮詢:「請問老師西瓜這是什麼毛病??」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是如何解答的。
農管家專家解答:
崔西峰(山東省聊城市——擅長西瓜、番茄、辣椒等作物)
粘菌病,主要是溼度過大,附著在作物表面,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多抗黴素,苯醚甲環唑等防治。
王召(江蘇省南京市——擅長西瓜、黃瓜、葡萄等作物)
黏菌病,可用春雷王銅,喹啉銅,葉枯唑,乙蒜素,苯甲中生,精甲王銅,噻菌銅,春雷黴素,中生菌素,氫氧化銅防治。
郭欣華(山東省 聊城市——擅長西瓜、甜瓜、西葫蘆等作物)
黏菌病,附著在植物表面影響光合和呼吸作用。發病初期,可選擇多抗黴素,嘧菌酯,吡唑嘧菌酯,乙蒜素防治。
梁曉光(北京——擅長蘋果、板慄等作物)
考慮黏菌病,可以用戊唑醇,己唑醇,或者,苯甲嘧菌酯,或者啶氧菌酯,或者苯甲嘧菌脂,苯甲丙環唑,苯醚甲環唑,戊唑醇咪鮮胺,氟矽唑防治,交替用藥。
馮濤(安徽省 六安市——擅長領域植保技術、土壤管理)
黏菌病,建議用嘧菌酯,多菌靈,多抗黴素,甲基託布津等防治。
毛維山(雲南省大理——擅長領域植保技術、栽培技術)
黏菌感染引起的用抑黴唑,乙蒜素,嘧菌酯,多抗黴素。
劉風花(山東省菏澤市)
黏菌病,多抗黴素,嘧菌酯,乙蒜素等防治。
農管家知識小課堂——西瓜黏菌病
危害症狀
西瓜黏菌病又稱白點病,常發生在生長前期莖基部的葉片上,發病初期在葉片上產生淡黃色不規則形至近圓形小斑點,病斑表面較粗糙或凸起,常呈瘡痂狀,乾燥條件下常形成白色硬殼,剝開呈石灰粉狀。
發病規律
西瓜黏菌病是發生在西瓜生長前期靠近基部的葉片上植物病毒,多發生在潮溼、雨水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機肥料的田塊。
傳播途徑
和發病條件不明,多發生在潮溼、雨水多或施用未充分腐熟有機肥料的田塊。
防治措施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採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雨後及時排水,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
發病初期噴灑藥劑時必須使用針對性強的藥劑交替使用,噴施農藥時可以配合新高脂膜一起使用,可改造高毒農藥為中毒,中毒農藥為低毒,低毒農藥為微毒。控制農藥揮發飄逸,防小雨水衝刷,降低每畝用藥量減半,提高防治效果多倍。
參考防治藥劑
80% 苯甲·醚菌酯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15克/畝 噴霧
30% 苯醚·丙環唑 懸浮劑(低毒) 使用15-25毫升/畝 噴霧
40% 苯醚·甲硫靈 懸浮劑(低毒) 使用1600-2600倍液 噴霧
70% 苯醚·咪鮮胺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00-5000倍液 噴霧
20% 苯醚·戊唑醇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500-2500倍液 噴霧
60% 唑醚·代森聯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噴霧
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4000-6000倍液 噴霧
68.75% 噁酮·錳鋅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