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用老鼠做實驗?因為老鼠基因與人類高度相似,為什麼會這樣?

2020-09-21 我很傻傻天真

老鼠並不算是一種惹人喜愛的小動物,至少很多人並不喜歡它,但它卻是實驗室裡的常客。

那麼人類為什麼喜歡用鼠來做實驗呢?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鼠和人具有相當高的相似程度,而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不同種類的老鼠基因與人類的相似程度是有差別的,大體可以認為鼠類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以上,有些種類的鼠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甚至可以達到90%。

這是一個很令人吃驚的數字,要知道,從外形上來看,人類和鼠類可是一點都聯繫不上,而且大多數人對於鼠類具有天生的畏懼和厭惡,為何兩者基因卻會如此相似呢?如果我們不僅僅將目光聚焦在鼠類的身上,放開眼界,那麼我們就會逐漸發現事情的端倪。

其實,不僅僅是鼠類,在地球上,與人類基因相似度較高的生物有很多。

特別是在哺乳類動物之中,與人類基因相似度達到80%以上的比比皆是。如果說鼠類的基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令人感到意外,那麼接下來的內容會令人更加吃驚,那就是香蕉的基因與人類基因的相似度也可以達到50%。

這太有趣了,鼠類和人類至少還都是哺乳動物,而香蕉連動物都不是,它只是植物,卻能夠與人類基因達到半數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並沒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無論是哺乳動物,還是兩棲動物,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其實所有的物種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就是那個在地球上最早出現的單細胞生命,那個時候,什麼鼠類、人類還是香蕉,大家都是一樣的,一個單細胞。

進化論是一個廣受詬病的理論,而地球物種基因的相似性就是進化論最好的證明。

那麼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相似性的差異又代表著什麼呢?物種之間基因的相似性代表了物種開始分化的時間。地球物種的進化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個基因突變的累積過程,累積到了一定的程度,就開始出現外形上的變化。

香蕉和人類基因相似性在50%左右,說明香蕉和人類開始出現分化的時間較早,而鼠類的基因和人類相似度達到了85%說明了兩者分化相對較晚。哺乳動物的出現大約可以追溯到2.25億年到1.6億年以前,這個時期的人類和鼠類其實還是一回事,通俗一點來講,就是我們的祖先還是一個窩裡的兄弟。那個時期的哺乳動物生存還是非常艱難的,因為那是恐龍統治的時代。

大約在8000萬年以前,人類和鼠類開始分化。

那個時候哺乳動物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角,基因突變的累積使人類和鼠類分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一個經過數千萬年的進化擁有了智慧,而另一個則淪為了智慧生命的試驗品。相比較鼠類而言,靈長類動物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就更高了,特別是黑猩猩,它的基因與人類的相似度接近99%,僅僅就是這1%的差別就讓黑猩猩和人類在外形以及智慧上出現了天壤之別。

很顯然,人類和猿類的共同祖先距今並不會特別遙遠,通常認為原始猿類是人類和現代猿類開始分化的節點,而原始猿類可以追溯到600萬年以前,相比鼠類,人類和猿類的分化要晚得多。分化之後,二者各自發展,截至300萬年以前,人類的祖先誕生了。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太短了,加上科學誕生才不過300年左右,說萬物同源是很難以讓人相信的。

無論從人類個體的壽命而言,還是從整體的存在時間來算,我們都難以看到太多的物種出現明顯的進化過程,所以人們難以相信,也不願意相信人類和猿類、人類和鼠類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在千百萬年以前,大家都是一個窩裡的兄弟。

如果再追溯到數十億年以前,那麼大家的祖先還都是在一起飄蕩的單細胞生命。其實,關於進化的證據還是能夠找到很多的,比如生活在古新紀的普爾加託裡猴,從其復原圖上就可以明顯看出來,雖然是猴,但外形酷似一隻巨大的老鼠,這就說明那時猴類和鼠類可能才剛剛開始分化,在外形上還能夠找到很多相似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知否|科學家總用老鼠做實驗,但實驗結論都適用於人類嗎?
    ,也就是說老鼠大腦中的基因序列與人類大腦的基因序列比較一致、變化不大,因此老鼠常常被用於實驗治療大腦疾病的精神類藥物。雖然很多新藥在老鼠身上能夠起效,當神經科學家興致勃勃地進行臨床實驗時,卻往往發現達不到預想的效果,這讓神經科學家頭疼不已。科學家一項新研究提出了潛在的原因:老鼠腦細胞中開啟的基因與人類腦細胞完全不同。與人類相比,老鼠有非常相似的大腦結構,而且由相似類型的腦細胞組成。由於神經科學家通常沒有能力去探究人類的大腦,從理論上講,這使得老鼠成為神經科學家理想的測試對象。
  • 為什麼人類喜歡用小白鼠做實驗,別的顏色的老鼠不行嗎?
    醫學專業的夥伴們,肯定做過活體解剖實驗,這種做實驗的對象就是小白鼠。而且科學家都喜歡用小白鼠做實驗,別的顏色的老鼠還沒有,這是因為什麼呢? 首先,別的老鼠沒有小白鼠溫順,老鼠身上帶有的細菌很多,不乾淨,而且攻擊性強,做實驗的時候可能會被咬到
  • 人類與老鼠有什麼關係?為何基因有重合?有共同的祖先?
    人類與老鼠基因重合?明明是不同的物種,這是怎麼回事?在科學上認為黑猩猩和人類是近親,因為我們兩者在基因上有著非常高的相似度,在96%以上。在很多行為上,黑猩猩和人類也有著很多相同的地方,我們說到話它們似乎可以領會,還會模仿人類的行為。
  • 人類命運,竟然和老鼠烏託邦實驗相似?
    【正文】人類命運,竟然和老鼠烏託邦實驗相似?基礎生物學知識1:地球生物進化圖基礎生物學知識1:人類某種意義上屬於老鼠後代。「經濟學也是人類社會學上面的皇冠——薛兆豐說的」,其實對於一些女性創業及深層次社會商業機會包括人類社會學的風口與趨勢的判斷,都需要不少腦細胞才能熬出來靠譜的「戰略」,哪怕自媒體戰略……但這個「老鼠烏託邦」,我請教了某生物學+生態學女學霸(她沒回復,估計是過去做老鼠實驗太多了,感覺太小兒科,或者是人家忙新實驗呢……我收到回復了晚點補充……)但是,但是
  • 為什麼實驗室用小白鼠做科研?與人類基因高度相似
    與人類基因高度相似 小鼠實驗價值「性價比」高據武會娟介紹,實驗室小鼠都是在潔淨的動物設施裡培養的。「這些小鼠可以用於藥物評價和毒性試驗、微生物和寄生蟲病學研究、腫瘤學的研究、遺傳病和遺傳學研究、計劃生育研究、老年病學研究、放射學研究、呼吸和消化系統疾病研究等。小鼠作為實驗動物的優勢體現在多個方面。」
  • 細思恐極的科學實驗:烏託邦式的老鼠城市,人類的未來也會這樣?
    人類社會目前還沒有出現,動物界中會不會出現?帶著這樣的疑問,1947年,美國的動物學家約翰策劃了名為「老鼠烏託邦」的科學實驗。老鼠烏託邦實驗操作並不複雜,約翰家有個大院子,大概有2畝地那麼大。按照約翰的設想,這裡可以滿足5000隻老鼠的日常生活。
  • 老鼠與人類基因重合度達85%,香蕉50%,為什麼它們也有人類基因?
    人和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9.9%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96%人類和老鼠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85%人類和香蕉的基因相似度達到了50%>從以上可以看出,人類與許多生物的基因都有大量重合, 這是為什麼呢?
  • 老鼠「常駐」實驗室的原因不僅僅是高性價比
    小白鼠有品系A、AKR、BALB/c、RF、SWR等吳惠娟說:「不同品系的小鼠有相應的實驗領域,高質量的小鼠模型可以幫助實驗室技術人員解決一些基本問題。」那麼,為什麼實驗室不選擇更常見的野生老鼠來做實驗呢?對此,吳惠娟解釋說:「野生老鼠可能攜帶人畜共患病病原體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目前,用於實驗的小鼠根據純化程度分為清潔小鼠、無特定病原體小鼠和無菌小鼠。SPF小鼠是最常用的。
  • 老鼠怕貓原來是家族遺傳?改變一個基因,就能讓老鼠和貓歡樂玩耍
    在現實生活中,老鼠只要嗅到貓的氣味,就會立刻逃之夭夭。有人猜想,老鼠為什麼會對貓的氣味如此敏感?難道它們的嗅覺基因裡有專門用來感知貓味道的基因?那麼如果去掉這個基因,老鼠就無法聞出貓的氣味,是不是就不再怕貓了? 這個猜想得到了證實。研究人員發現老鼠的體內確實有專門識別貓氣味的嗅覺基因,它就是TAAR基因。那麼為什麼老鼠有了這個基因就會對貓的氣味如此敏感呢?
  • 為什麼人類不殺掉所有老鼠
    畢竟它們都潛到了人類的糧倉中,對人類熱愛的小麥、水稻的種子,造成威脅。 如果「老鼠滅絕」是指所有齧齒動物都滅絕的話,一些植物比如橡樹,感覺會有滅頂之災。因為除了松鼠,似乎沒誰吃橡實啊!
  • 為什麼人類不殺掉所有老鼠?
    而且,人類討厭的並不是老鼠,而是老鼠佔據的生態位。這個低端生態位,就是給一些動物吃蟲子撿垃圾過活用的,人類厭惡老鼠,就跟恐龍討厭腳下的小型哺乳動物一樣。畢竟它們都潛到了人類的糧倉中,對人類熱愛的小麥、水稻的種子,造成威脅。如果「老鼠滅絕」是指所有齧齒動物都滅絕的話,一些植物比如橡樹,感覺會有滅頂之災。因為除了松鼠,似乎沒誰吃橡實啊!
  • 老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0%,為何兩者形態上相差那麼大?
    如果不理解「基因相似度」的概念,就很容易造成誤解,生物之間哪怕是基因相似度1%的差別,也會造成兩者的巨大差異,比如人和斑馬魚的基因相似度為87%,與老鼠的基因相似度為90%,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為99%,人與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9%以上。
  • 老鼠和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0%,為何兩者形態上相差那麼大?
    如果不理解「基因相似度」的概念,就很容易造成誤解,生物之間哪怕是基因相似度1%的差別,也會造成兩者的巨大差異,比如人和斑馬魚的基因相似度為87%,與老鼠的基因相似度為90%,與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為99%,人與人之間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9.99%以上。
  • 一個瘋狂的宇宙實驗:研究者用8隻老鼠,便能預測人類未來
    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科學家們經常會進行各種各樣的實驗,通過實驗,也會有很多新發現,這些新發現不僅是有利於人類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對研究人類的起源、演化等,提供很多的幫助,比方說在上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就曾經進行過一項瘋狂的實驗,通過8隻老鼠,來預測了人類的未來,結果如何呢?
  • 老鼠:與人類文明一路同行
    與人類相伴最多的哺乳類動物是哪個呢?貓?狗?牛?羊?都不是,老鼠才是一直和我們相愛相殺的物種。自古以來,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老鼠,它們啃食存糧、毀傷建築、傳播病菌,可以說是人人喊打。人們想盡各種辦法消滅老鼠,但是都沒有徹底成功。為什麼老鼠那麼難以消滅?老鼠能不能徹底消失?
  • 研究:相較於老鼠 豬和人類基因有更多相似處
    中國網4月11日訊 據西班牙《世界報》網站4月10日報導,在《聖經·創世紀》第一章中第27節曾這樣描述道: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根據聖經的說法,人類生活在宇宙的中心,並一直試圖擺脫厄運。自從人類有文明起,就開始了對抗疾病的戰役。
  • 小白鼠害處明顯,為何被稱為"過街老鼠"還要保護?科學家告訴你
    人們常說&34;還有就是&34;、&34;,似乎這些詞彙都在說老鼠是一種令人討厭的生物,並且人們也經常把那些膽小、沒眼光的人比喻為&34;。其實人們討厭老鼠不是沒有原因的,它的確有很多的害處,比如會偷食家裡的大米糧食,也會啃食你的被子、衣服自然惹人討厭了。
  • 老鼠上千種,為什麼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做實驗?看完恍然大悟!
    老鼠上千種,為什麼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做實驗?看完恍然大悟! 科學家們在做實驗時,難免會需要一些活的生物來測試效果,而小白鼠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為什麼老鼠有多種不同的種類,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來做實驗呢?看完恍然大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老鼠上千種,為什麼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做實驗?看完恍然大悟
    老鼠上千種,為什麼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做實驗?看完恍然大悟!科學家們在做實驗時,難免會需要一些活的生物來測試效果,而小白鼠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為什麼老鼠有多種不同的種類,科學家非要拿小白鼠來做實驗呢?看完恍然大悟!
  • 老鼠:與人類文明一路同行
    自古以來,有人類的地方就會有老鼠,它們啃食存糧、毀傷建築、傳播病菌,可以說是人人喊打。人們想盡各種辦法消滅老鼠,但是都沒有徹底成功。為什麼老鼠那麼難以消滅?老鼠能不能徹底消失? ▲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