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入款方便隨身攜帶的望遠鏡,這樣全家人一起出遊時,可以跟孩子一起「細緻入微」的觀察景觀風貌。作為全球最大的望遠鏡製造商之一,星特朗推出過不少的單/雙筒望遠鏡、顯微鏡,乃至可以觀星望月的天文望遠鏡,無論光學技術還是品控質量,都是相當有保障的。選了一圈,最終入手了新出的幾何單筒望遠鏡,兩點原因:相較雙筒,體積佔優,可以直接裝入大衣口袋裡。另外就是造型簡約流暢,價格也平易近人。以來就近期的體驗分享給大家:
俗話說:好鋼用在刀刃上。星特朗的包裝都採用了極簡的瓦楞紙盒設計。
包裝側角的規參一覽表:其稜鏡為K9,出瞳、近焦距離分別為16mm和8米。
內容物上也比較豐富,除了單筒鏡和說明書外,另有掛繩、擦拭布,防塵布袋等,基本能想到的配件都為用戶考慮到了(突然發現布袋漏拍了)。
望遠鏡的筒身採用了極簡的幾何設計,相較常見的圓柱體和顯得有些粗糙的粗蝕紋、繁複的多綴飾等要更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喜好。多稜角幾何線條硬朗而不失簡練,其親膚材質的表面特意作了磨砂紋理,不僅觀感更為美觀,在握持手感上也是細膩舒適的。
目鏡罩為可升降式設計,方便戴眼鏡的朋友調節。如果未戴眼鏡的話,還是建議將眼罩調高以加大距離獲得更佳的觀測體驗。
望遠鏡採用了四片三組鏡組,搭配FMC全寬帶多層綠膜和三片兩組物鏡組,如此配置可使所觀測的全域成像畫面更為清晰自然,邊緣處的畸變色散更少。
對於一款望遠鏡來說,足夠寬闊的視野是十分重要的。為此星特朗提供了93m/1000m的視場範圍,5.6度的廣角成像。在單目觀測中,目之所及,清晰可見。
星特朗的這款單筒望遠鏡採用了一枚42mm大口徑物鏡,出瞳直徑達到了4.2mm,支持10X高倍放大,觀察時遠處視野更為明亮,而且細節呈現也非常出色。
戶外使用經常會遇到嚴苛環境,比如颳風下寸。幾何單筒望遠鏡支持IP7級充氮防水(將其放入1米水深中充氮15分鐘),日常環境下防心無礙。
調焦手輪上凸刻有10*42(即42mm口徑物鏡,支持10X放大)、5.6度(廣角成像)等標識。手輪的阻尼感適中,在調節時還是很絲滑的。手感舒適,調焦精準。無需太過用力即可調整到所需要的焦段。
望遠鏡的目鏡和物鏡都有保護蓋,其中後者的頂蓋與鏡身是連在一起的。望遠鏡的重量約為350克,整機做工還是很優秀的。
筒身上的銘牌LOGO:在這裡普及下星特朗的歷史,其「成立於1960年,作為優質光學產品設計師、製造者和供應商,其包括了天文望遠鏡,雙筒望遠鏡,觀鳥鏡和顯微鏡以及相關的輔助部件。 作為全世界最大的望遠鏡製造商之一, 其在專業天文學家和業餘愛好者之中憑藉其優越的光學設計和創新的技術贏得了品牌的公認」。
筒身一角的金屬掛扣,可搭配手繩串聯目鏡保護蓋,既方便手掛,又防止蓋頭丟失。
體驗方面,搭配本人的VIVO S7E手機來展示星特朗單筒望遠鏡放大後的效果。並通過與手機變焦放大的對比來看下二者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清晨於濱河岸邊看對面老人垂釣,手機放大調至8X時畫面抖動模糊,細節處塗抹感嚴重。而星特朗望遠鏡在調清焦段後,老人的面容、動作都能清晰分辨捕捉到。而一旁處的電動車顏色、款式也細微可見。
同樣是遠處閘橋,手機成像顏色整體發灰且發虛,而望遠鏡的表現令人滿意。橋墩、頂部的樓臺,以及鋼繩都可以看到。而且清晰度很好。
最後再來看下自家小區對面的超商招牌,來張遠景:
望遠鏡中的招牌成像更為銳利。其下方的宣傳標語也都可以很好的讀出來。而這也只是手機拍攝出來的畫面而已,實際肉眼得到的畫面要更清。
總 結:作為專業老品牌,星特朗新出的這款幾何單筒望遠鏡有著穩定清晰的成像質量和出色的放大能力。筒身簡潔大方,相較雙筒也更易隨身攜帶。個人感覺還是值得考慮入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