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0家中國公司參與 涉及藥物30多款 Q3授權交易特點有這些

2021-01-11 健康一線視頻網

引進產品已成為生物醫藥公司擴充產品管線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不含體外診斷和檢測)至少參與了28起授權交易案例。在百濟神州、再鼎醫藥、齊魯製藥、復星醫藥等從中國境外引進產品的同時,豪森藥業、天境生物等也將產品授權給了中國境外公司。此外,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也發生了多起授權交易。

本文中,我們節選了部分備受關注的案例,來看看這些讓公司願意花錢引進的創新療法都有什麼特色?

一、引進產品案例佔五成以上,抗癌藥引領

在我們統計的28起授權案例中,有16起為中國公司從中國境外引進產品的交易。梳理這些藥物,我們發現了ROS1/TRK抑制劑、抗體偶聯藥物(ADC)、CXCR4拮抗劑、PD-L1/TGF-β雙靶點抗體、CDK4/6抑制劑等等,它們大多數擬開發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對卡介苗(BCG)無應答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血液癌症等等。

從作用機理上看,這些在研抗癌藥物各有特色。例如:賽生醫藥引進的RRx-001是一款靶向CD47-SIRPα的免疫療法,可使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抑制細胞復極化為免疫刺激表型,並改善腫瘤血流以增強氧氣供應和藥物遞送能力;齊魯製藥引進的vicinium是一款下一代ADC,可以靶向腫瘤細胞表面的上皮細胞粘附分子抗原以提供有效的蛋白載荷——假單胞菌外毒素A;而澤璟製藥引進的ZGGS001是一款新穎的三特異性抗體分子,可同時結合併抑制三個不同靶點,通過抑制腫瘤免疫和多條腫瘤血管生成途徑、調節腫瘤微環境。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引進的產品針對的是非癌症疾病,包括慢性B型肝炎、心肌病、眼科疾病等。例如,百濟神州引進的是三款用於治療慢性B型肝炎感染的小分子候選藥物;極目生物引進的是兩款眼科創新療法,分別用於治療進展性近視和老花眼;聯拓生物從MyoKardia公司引進的是一款創新心肌病靶向療法,擬被開發用於治療肥厚型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

二、EGFR-TKI、CD47單抗等多款創新藥成功授權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還有多家中國公司成功將產品授權給了中國境外公司,引進方中不乏像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艾伯維(AbbVie)等大型醫藥公司,以下為部分案例。

豪森藥業授予EQRx公司排他性許可,在中國境外開發、生產和商業化其阿美替尼。阿美替尼是一款第三代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已在中國獲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它不僅是首個獲批上市的中國國產第三代EGFR-TKI,也是全球範圍第二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

信達生物與禮來公司擴大關於信迪利單抗的戰略合作。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和禮來在中國共同合作研發的抗PD-1單克隆抗體,已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根據協議,信達生物將授予禮來信迪利單抗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獨家許可,禮來將致力於將信迪利單抗推向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

天境生物授予艾伯維在大中華區以外國家及地區開發和商業化其新型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許可權。根據新聞稿,lemzoparlimab通過獨特的抗原結合表位,在保留強有力的與腫瘤細胞結合能力的同時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與正常紅細胞結合,且不產生血凝作用,擬被開發用於治療多種癌症。

萬泰生物全資子公司萬泰滄海生物授予賽諾菲(Sanofi)旗下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其新型輪狀病毒疫苗。根據新聞稿,本次交易涉及的是一款全新的輪狀病毒重組蛋白疫苗,可在動物體內誘導出針對多種血清型輪狀病毒的高滴度廣譜保護抗體,主要用於預防A型輪狀病毒引起的兒童腹瀉。

三、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交易持續活躍

本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也發生了多起授權交易。例如,翰森製藥獲得了拓臻生物BCR-ABL蛋白別構抑制劑TRN-000632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麗珠醫藥獲得同源康醫藥一款ROS1/NTRK/ALK多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君實生物獲得志道生物授權在全球範圍內對IL-2藥物(LTC002)進行開發和商業化並使用相關專利技術的獨佔許可;上海醫藥獲得亦諾微醫藥溶瘤病毒MVR-T3011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除了上面提到的公司,本季度還有許多公司也達成了授權合作,限於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紹。祝賀這些公司在第三季度達成授權交易,期待這些在研療法研究順利進行,早日惠及廣大患者。

附表: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參與的授權交易案例(節選)

註:本表僅節選部分授權交易案例展示,為不完全統計,統計周期:2020/7/1-2020/9/30,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來源:醫藥觀瀾

相關焦點

  • 藥企授權交易頻繁 國內藥企研發實力日益獲得國際認可
    據不完全統計,2020 年至今國內已有超過 20 個 License out 項目(詳見下表),主要涉及恆瑞醫藥、信達生物、百達藥業、復宏漢霖、基石藥業等國內知名藥企,其中恆瑞醫藥佔 3 個,信達生物佔 2 個。這些 License out 項目主要發生在 2020 年下半年,授權產品主要是單特異性抗體和化藥,適應症覆蓋腫瘤、眼科疾病和自身免疫系統疾病。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布「50家聰明公司」,這些醫藥企業上榜
    其中百濟神州、華大智造等17家生物醫藥企業上榜。BeiGene(百濟神州)上榜理由:所布局的超過30款抗腫瘤新藥中11款為自主研發的新藥。擁有首個在美獲批上市的中國原創抗癌新藥BTK抑制劑澤布替尼,實現了中國本土原研抗癌新藥出海「零的突破」。
  • 生物疫苗板塊整體大漲 多家公司涉及肺炎類疫苗產品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生物疫苗板塊整體大漲 多家公司涉及肺炎類疫苗產品新京報訊(記者李雲琦)12月31日,武漢市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的消息受到關注,據央視新聞報導,國家衛健委專家組31日上午已抵達武漢,正展開相關檢測核實工作。
  • 負債2400萬,這家上市公司投的醫院破產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
    29種抗菌素、6種抗癌藥帶量採購結果公布;中藥材價格飆升最高漲幅達116.7%;47家企業口罩不合格;國藥集團邁向5000億時代;華東醫藥2019年工業收入首破百億;首款國產HPV疫苗5月起可預約接種:329元/針;基層醫生漲薪潮來了;13家跨國藥企超2700億美元市值蒸發;多款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被亮紅燈;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美國1期試驗完成受試者招募。
  • 全球10多款CD47抗體在研藥物邁入臨床階段,中國有這幾家!
    雖然全球範圍內尚無CD47單抗獲批上市,但據不完全統計,已有約超20家公司正在開發針對CD47靶點的產品,不僅有CD47單抗,還有針對CD47和其它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其中有十幾款已邁入到臨床研究階段。本文中,醫藥觀瀾將帶您一覽部分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靶向CD47的在研產品。
  • ...發行涉及關聯交易暨與特定對象籤訂附條件生效的股份認購協議的...
    五、關聯交易定價依據        華農資產以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不含定價基準日)公司股票交易均價的80%(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均價=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額/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股票交易總量),與發行前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股東每股淨資產的較高者為認購價格。
  • 中國動畫用戶總量超4億 B站、光線之外多家公司加碼動畫賽道
    原標題:中國動畫用戶總量超4億 B站、光線之外多家公司加碼動畫賽道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董興生《銀河之心》、《唐人街探案》、《天官賜福》特別篇、《百妖譜》第二季……伴隨著炫酷的音樂和燈光,在一幅幅熱血玄幻唯美的畫卷中,11月21日,在B站2020~2021國創動畫作品發布會上,
  • 盤點12項授權合作,君實生物(01877)、百濟神州(06160)、先聲藥業等...
    炎炎8月,中國醫藥行業的授權交易合作熱度不減。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2起授權合作在上個月達成,涉及創新產品有雙特異性抗體、三特異性抗體、新一代溶瘤病毒及多種小分子抑制劑等。在君實生物(01877)、百濟神州(06160)、禮來(LLY.US)、先聲藥業、開拓藥業-B(09939)等多家公司引進產品的同時,亦諾微醫藥、信達生物(01801)、百奧泰生物等公司也實現將旗下產品授權出去。本文中,我們節選部分備受關注的授權案例,看看這些交易都涉及哪些創新療法和技術。
  •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家聰明公司榜單!後疫情時代,聚焦中國
    2020 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50 家聰明公司」 榜單入選公司與上榜理由如下:BeiGene(百濟神州)上榜理由:所布局的超過 30 款抗腫瘤新藥中 11 款為自主研發的新藥。關鍵詞:2.12 億—— 截至 2020 年 9 月,微醫擁有 15 家實體醫療機構和 30 家網際網路醫院,連接了中國 7600 多家醫院、25 萬餘名醫生和超過 2.12 億用戶。
  • 2017《財富》100家增長最快公司排行榜發布,多家中國公司上榜
    家增長最快的公司」,美國自然健康時尚集團排名第一,Facebook、亞馬遜、網易等排進前十。圖:排名前十的公司該榜單是根據入圍公司在近三年裡的營業收入、利潤和股票回報率而編制的。入選的國內外公司必須在美國主要證券交易所上市,以美元報告數據,按季度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報告,2017年6月30日的市值不低於2.5億美元,股價不低於5美元。除了網易排名第七,其他中國公司的排名如下:現在,中國有2,000多萬渴望接受教育的學生,在使用好未來的一對一和在線教育課程。
  • 幾家歡喜幾家愁,百億微生態藥物產業的沉與浮
    這無一都預示著:藥物,已是微生態最具價值的發展方向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範圍內超過30家微生態藥企融資超過19億美金。其中,2019年就有近10億美元砸向了Finch Therapeutics、Vedanta Biosciences、Azitra、Biomx、DayTwo等公司。
  • 2020年12月30日上市公司公告
    2、【東方鐵塔:順成諮詢擬減持公司不超6%股份 償還業績補償款】12月30日訊,東方鐵塔公告,為償還公司業績補償款,公司股東順成諮詢計劃6個月內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公司不超過2%股份;以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4%股份。
  • 45.4億美元投資超300家公司,小米一季度獲利3200萬美元
    本周(2020.5.24-5.30)重要出海事件如下:45.4億美元投資超300家公司,小米一季度獲利3200萬美元;字節跳動2019年營收超過170億美元,淨利潤超過30億美元;快手旗下 Zynn 登頂美國 iOS下載總榜;阿里速賣通開啟全球網紅孵化計劃;華為視頻與法國Dailymotion達成合作;印度電商BigBasket計劃籌集2億美元融資,曾獲阿里投資
  • 晚間公告|11月20日這些公告有看頭
    【品大事】金杯汽車:華晨集團重整或對公司股權結構、應收帳款等產生影響金杯汽車(600609)公告,公司間接控股股東華晨集團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華晨集團此次重整不涉及公司,公司生產經營不會受到影響。截至公告日,公司應收華晨集團帳款5007萬元,華晨集團進入破產重整,公司可能計提大額壞帳準備。公司對華晨集團及其關聯方提供的擔保餘額5.30億元,華晨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相關擔保能否順利解除存在不確定性。華晨集團重整可能對公司股權結構、應收帳款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
  • 50家廠商,78款遊戲,今年Q3上線的新遊陣容有多頂?
    因為疫情的緣故,今年上半年上線的新品數量並不算多,很多公司包括一些頭部大廠的產品上線計劃都被迫延後,而隨著中國疫情的全面控制以及遊戲行業全面恢復運轉,大量新品被安排上了檔期,這直接造就了今年Q3季度也就是暑假檔可能是有史以來最頂的,無論是遊戲數量還是陣容豪華程度都可見一斑。
  • 17家銀行叫停貴金屬交易開戶的背後:有投資人18天損失650萬
    公開信息顯示,11月30日,光大銀行、寧波銀行、富滇銀行宣布相關業務暫停,北京銀行12月1日也跟進了這一暫停行為。近20家銀行採取一致行動顯然不是偶發事件。近期有財經大V爆料,有投資者在貴金屬業務上投入1000萬元,在24天(18個交易日)後離場時僅剩344萬元。記者注意到,由於個別展業機構為獲得手續費或返傭,風險提示不到位,甚至誘導客戶參與頻繁交易,從而引發的群體投訴和法律訴訟不斷。上述城商行的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監管部門也是用心良苦、壓力山大,畢竟原油寶事件的影響還沒有完全消除,決不能再出現第二次。」
  • AI藥物研發公司晶泰科技獲超3億美元C輪融資,家庭金融科技創企...
    人工智慧與藥物工業均為萬億級產業,二者的結合將會爆發出巨大潛力。此輪募資標誌著從麻省理工學院 (MIT) 校園走出的晶泰科技已逐步成為全世界範圍內AI製藥領域最有影響力的公司之一。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發展晶泰科技的智能藥物研發系統,從算力、算法、數據三個維度構建AI賦能的數位化藥物研發新基建,並服務於全球藥企、生物科技公司和合作夥伴,滿足藥物工業迫切的提效增速需求。
  • 一周頭條:多家跨境電商平臺公布Q3財報,美國新一輪對華加徵關稅...
    據悉,本輪領投方為 eWTP 科技創新基金,五嶽資本跟投,同時原有資方經緯中國、黑藻資本等參與跟投。 據了解,本輪融資完成後,KK集團的估值超 10 億美元。 Snapchat第三季度營收達4.46億美元,同比增長50% 雨果網消息:據悉,日前Snapchat的母公司Snap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
  • 明陽智能逾期應收款超20億 實控人美元行賄落馬廳長
    中國經濟網記者計算,2015年至2017年9月,信用期內逾期的應收帳款餘額為22.13億元、27.66億元、29.56億元。即便明陽智能2017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7年9月末有下滑,如果按照逾期的應收帳款餘額佔比,年末明陽智能逾期的應收帳款穩超20億元。
  • 中高層逼宮董事長,瑞幸再現動蕩;紐交所繼續推動三家中國電信公司...
    (央行官網)12.川普籤令禁止與8款中國應用交易,外交部回應美國總統川普當地時間5日籤署行政命令,禁止與包括支付寶在內的8款中國應用軟體進行交易。對此,外交部回應:這是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外國企業的霸凌、霸道、霸權行為的又一個例證,是損人不利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