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產品已成為生物醫藥公司擴充產品管線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據公開資料,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不含體外診斷和檢測)至少參與了28起授權交易案例。在百濟神州、再鼎醫藥、齊魯製藥、復星醫藥等從中國境外引進產品的同時,豪森藥業、天境生物等也將產品授權給了中國境外公司。此外,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也發生了多起授權交易。
本文中,我們節選了部分備受關注的案例,來看看這些讓公司願意花錢引進的創新療法都有什麼特色?
一、引進產品案例佔五成以上,抗癌藥引領
在我們統計的28起授權案例中,有16起為中國公司從中國境外引進產品的交易。梳理這些藥物,我們發現了ROS1/TRK抑制劑、抗體偶聯藥物(ADC)、CXCR4拮抗劑、PD-L1/TGF-β雙靶點抗體、CDK4/6抑制劑等等,它們大多數擬開發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癌症,包括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對卡介苗(BCG)無應答的非肌層浸潤性膀胱癌(NMIBC)、血液癌症等等。
從作用機理上看,這些在研抗癌藥物各有特色。例如:賽生醫藥引進的RRx-001是一款靶向CD47-SIRPα的免疫療法,可使腫瘤微環境中的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其他免疫抑制細胞復極化為免疫刺激表型,並改善腫瘤血流以增強氧氣供應和藥物遞送能力;齊魯製藥引進的vicinium是一款下一代ADC,可以靶向腫瘤細胞表面的上皮細胞粘附分子抗原以提供有效的蛋白載荷——假單胞菌外毒素A;而澤璟製藥引進的ZGGS001是一款新穎的三特異性抗體分子,可同時結合併抑制三個不同靶點,通過抑制腫瘤免疫和多條腫瘤血管生成途徑、調節腫瘤微環境。
此外,還有多家公司引進的產品針對的是非癌症疾病,包括慢性B型肝炎、心肌病、眼科疾病等。例如,百濟神州引進的是三款用於治療慢性B型肝炎感染的小分子候選藥物;極目生物引進的是兩款眼科創新療法,分別用於治療進展性近視和老花眼;聯拓生物從MyoKardia公司引進的是一款創新心肌病靶向療法,擬被開發用於治療肥厚型心肌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
二、EGFR-TKI、CD47單抗等多款創新藥成功授權出去
值得一提的是,本季度還有多家中國公司成功將產品授權給了中國境外公司,引進方中不乏像禮來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艾伯維(AbbVie)等大型醫藥公司,以下為部分案例。
豪森藥業授予EQRx公司排他性許可,在中國境外開發、生產和商業化其阿美替尼。阿美替尼是一款第三代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已在中國獲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它不僅是首個獲批上市的中國國產第三代EGFR-TKI,也是全球範圍第二個獲批上市的第三代EGFR-TKI。
信達生物與禮來公司擴大關於信迪利單抗的戰略合作。信迪利單抗是信達生物和禮來在中國共同合作研發的抗PD-1單克隆抗體,已在中國獲批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根據協議,信達生物將授予禮來信迪利單抗在中國以外地區的獨家許可,禮來將致力於將信迪利單抗推向北美、歐洲及其他地區。
天境生物授予艾伯維在大中華區以外國家及地區開發和商業化其新型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的許可權。根據新聞稿,lemzoparlimab通過獨特的抗原結合表位,在保留強有力的與腫瘤細胞結合能力的同時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與正常紅細胞結合,且不產生血凝作用,擬被開發用於治療多種癌症。
萬泰生物全資子公司萬泰滄海生物授予賽諾菲(Sanofi)旗下賽諾菲巴斯德(Sanofi Pasteur)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其新型輪狀病毒疫苗。根據新聞稿,本次交易涉及的是一款全新的輪狀病毒重組蛋白疫苗,可在動物體內誘導出針對多種血清型輪狀病毒的高滴度廣譜保護抗體,主要用於預防A型輪狀病毒引起的兒童腹瀉。
三、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交易持續活躍
本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之間也發生了多起授權交易。例如,翰森製藥獲得了拓臻生物BCR-ABL蛋白別構抑制劑TRN-000632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麗珠醫藥獲得同源康醫藥一款ROS1/NTRK/ALK多激酶小分子抑制劑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君實生物獲得志道生物授權在全球範圍內對IL-2藥物(LTC002)進行開發和商業化並使用相關專利技術的獨佔許可;上海醫藥獲得亦諾微醫藥溶瘤病毒MVR-T3011在大中華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益。
除了上面提到的公司,本季度還有許多公司也達成了授權合作,限於篇幅,本文不再一一介紹。祝賀這些公司在第三季度達成授權交易,期待這些在研療法研究順利進行,早日惠及廣大患者。
附表: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生物醫藥公司參與的授權交易案例(節選)
註:本表僅節選部分授權交易案例展示,為不完全統計,統計周期:2020/7/1-2020/9/30,藥明康德內容團隊製圖。
來源:醫藥觀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