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天文臺交通指引

2021-01-07 深圳之窗
深圳天文臺交通指引

地鐵:目前暫時沒有地鐵可以到天文臺

公交:m232路,至鶴藪村站,步行上山約3.5公裡

自駕:導航至「深圳天文臺」即可(請選擇前往西湧海灘4號收費口)

深圳天文臺

深圳天文臺是位於大鵬南澳,是深圳冷門景點之一,但是景色卻非常美,不過深圳天文臺距離市區較遠,目前沒有地鐵可以到達天文臺。

深圳容易被人遺忘的景點——西湧天文臺,在這裡你可以看見星空和大海,一個很治癒的地方。從天文臺往下走,還能走一段東西衝穿越的路線,直接走到四號沙灘,這段海岸線特別的美。

深圳天文臺預約參觀注意事項:

1、請填寫真實的個人信息,若發現填報虛假信息,天文臺有權拒絕參觀

2、天文臺沒有售賣點,請自備飲用水,並請將飲料瓶、食品包裝袋等垃圾帶離天文臺。

3、天文臺地處偏遠,市區自駕前往約1.5小時車程,公共運輸不便,請把握好抵達時間

4、海灘入口到天文臺約3公裡,坡陡路急,請注意安全駕駛,不建議步行上山。

微信搜索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深圳之窗】微信公眾號,回復關鍵詞【天文臺】,獲取2020年深圳天文臺參觀預約入口及最新消息

相關焦點

  • 深圳天文臺「i深圳」APP預約指引(附預約入口)
    深圳天文臺「i深圳」APP預約指引 預約入口:「i深圳」APP(下載入口見文末提示)預約流程 首頁點擊「部門服務」-「市氣象局」,進入「深圳市氣象臺(局)」頁面 點擊「氣象科普活動預約」,在深圳市天文臺板塊點擊「個人預約」,選擇預約時間、完善個人信息後提交即可
  • 2020年深圳天文臺氣象科普活動團隊預約指引
    2020年深圳天文臺氣象科普活動團隊預約指引一、團體預約條件1、團體預約責任人要認真閱讀《深圳市氣象臺公眾開放日參觀須知》,並告知每位團隊成員。2、同一單位及同一申請人原則上每年申請團體參觀次數不得超過2次。3、為保證參觀質量,目前本單位謝絕8周歲以下兒童及小學一年級以下(含一年級)成員(團體或個人)參觀。
  •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位置(附交通指引)
    深圳仙湖植物園幽溪位置在仙湖植物園裡面,起於仙湖植物園桫欏湖,止於仙湖植物園湖區大草坪,長度約300米仙湖植物園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交通指引
  • 2020-2021深圳簕杜鵑品種跨年展(時間+地點+交通指引)
    2020-2021深圳簕杜鵑品種跨年展(時間+地點+交通指引)花展時間: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1月18日本次活動,旨在宣傳市花簕杜鵑,進一步提升簕杜鵑科普館和簕杜鵑谷在深圳、國內,乃至世界上的知名度。
  •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附交通指引)
    深圳仙湖植物園蕨類中心位置在哪裡位於深圳仙湖植物園內仙湖植物園地址:深圳市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交通指引相關文章深圳仙湖植物園新景點蕨類中心開放詳情搜索或掃描文末二維碼,關注【深圳之窗】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仙湖】,獲取仙湖植物園周末預約通行申請入口、仙湖植物園門票購買入口及遊玩最新消息。
  • 深圳天文臺恢復開放啦!附預約入口及參觀須知!
    深圳這個地方終於恢復開放啦!人少景美!天文臺是免費開放的但是需要預約哦11月5日10:00起也就是明天起大家就可以在網上預約啦在我們深圳生活寶典微信公眾號對話框發送【天文臺】可進入預約系統,還可以查看深圳天文臺具體地址交通
  • 深圳:中科院國家天文臺深圳工作站成立
    5月2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深圳工作站掛牌儀式在深圳西湧天文臺舉行。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羅華明報導 5月2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深圳工作站」掛牌儀式在深圳西湧天文臺舉行。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呂銳鋒、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黨委書記劉曉群等出席掛牌儀式並致辭,深圳市氣象局局長王延青主持掛牌儀式。
  • 2020年深圳野生動物園雙十一特惠門票購買指引
    2020年深圳野生動物園雙十一特惠門票購買指引購票入口:入口見文末提示特惠門票類型(一)99元下午場特惠(15:00入園)交通指引深圳野生動物園倡導綠色出行,您可以選擇以下交通工具前往:【地鐵】地鐵7號線終點站「西麗湖站」B出口直達深圳野生動物園;【公交】36路、49路、66路、101路、104路、226路、M203路、M460路、M492路等多路公交車直達「動物園」站臺;M176路、高峰專線128路等公交車直達「西麗湖地鐵站
  • 深圳天文臺免費開放!夢幻星空+懸崖海景,宛如仙境!
    深圳天文臺 「深圳市天文臺位於 深圳天文臺
  • 深圳天文臺,約你去看星
    光學望遠鏡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石華  通 訊 員 梅林  9月2日,華南地區第一個天文臺———深圳西湧天文臺建成啟用,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三十周年獻上一份厚禮。這個天文臺與國內其他天文臺相比有何特色?運行之後有哪些功能?市民是否可以進入參觀?羊城晚報記者在西湧天文臺正式開放前先行一探究竟。  樓頂望遠鏡,能自動巡天  8月31日,記者前往西湧天文臺。在山下遠遠望上去,一個銀色的球體在太陽下反射著亮光,沿著深圳郊外的西湧穿鼻巖崎嶇的山路爬行20分鐘後,就到了西湧天文臺。
  • 2020年12月深圳野生動物園特惠門票購買指引(附購買入口)
    2020年12月深圳野生動物園特惠門票購買指引一、特惠門票價格下午場特惠門票(14:00開始檢票入園)門票價格:99元四、交通指引深圳野生動物園倡導綠色出行,您可以選擇以下交通工具前往:【地鐵】地鐵7號線終點站「西麗湖站」B出口直達深圳野生動物園;【公交】36路、49路、66路、101路、104路、226路、M203路、M460路、M492路等多路公交車直達「動物園」站臺;M176路、高峰專線128路等公交車直達「西麗湖地鐵站
  • 深圳天文臺三地直播日食
    深圳天文臺工作人員用天文望遠鏡跟蹤太陽軌跡,和遠赴印尼、海南的觀測小組共同直播日食情況。深圳特區報記者 丁慶林 通訊員 吳亮 何智寧 攝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方勝)昨日上午約8時-10時,深圳市民期待已久的日偏食如約而至。可惜的是,昨日上午深圳烏雲密布,還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不過,還是有在坪山、龍崗等地的市民在烏雲的間隙中觀測和拍攝到了日偏食的芳容,太陽右下方約五分之一的面積被遮擋(右圖)。
  • 2020年深圳市天文臺參觀指南(附預約入口)
    據最新消息,深圳市天文臺已於2020年11月7日(周六)恢復公眾預約參觀2020年深圳市天文臺參觀指南開放時間:每天9:00-17:30預約入口
  • 但歡樂港灣,天文臺免費活動...
    平日:19:00(周二停演)周末及節假日:19:00、20:00逢周一水秀設備維護,逢周二噴泉設備維護取消演出具體運營和演出時間請以現場通知為準 交通指引深圳天文臺又可免費預約啦!1、每天10時開始預約,請如實填寫實名信息,若發現信息不實,天文臺有權取消不實人員預約資格。2、參觀人員為預約人本人及所填寫隨行人員,若僅預約人本人參觀,隨行人員請選無;兒童也需填寫預約信息,暫不支持無身份證兒童預約參觀。
  • 2020年深圳天文臺恢復預約參觀時間
    2020年深圳天文臺什麼時候恢復參觀預約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預防控制工作,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保障市民朋友的健康和安全,經研究決定,深圳市氣象局(臺)自2020年1月24日(星期五)起,暫停開放參觀
  • 天文臺重開【免費預約】深圳唯一的天文臺免費參館,在懸崖上看最美的海~(附預約指南)
    深圳天文臺於2010年9月啟用,主要職責為天文觀測科研以及天文科普。天文臺坐落在大鵬半島沿岸與西湧海灘相鄰的穿鼻巖之顛,依山傍海,海拔224米。圖源:深圳天文臺裡面擺放著一臺80cm RC光學望遠鏡(不能觸摸)。,因為是夜間觀測的望遠鏡,所以白天是不進行觀測的,只能合影拍照喔~另外,深圳天文臺還對,太陽望遠鏡進行了升級改造,也會對市民進行開放參觀。
  • 深圳市天文臺恢復開放啦 上「i 深圳」即可預約參觀
    經過一段時間的修整,深圳市天文臺終於恢復開放啦。記者獲悉,本次將會開放新的場景——存放著深圳市天文臺最大口徑望遠鏡的圓頂,裡面擺放著一臺 80cm RC 光學望遠鏡。此外,去年 10 月份深圳市天文臺就對太陽望遠鏡進行了升級改造,如今升級完成,也向參觀者開放。
  • 周末暢遊深圳最美的小眾海域,感受一次天文臺與海邊棧道的美景
    深圳可以去看海的地方無非就是大鵬跟南澳,還有就是大小梅沙,但是大小梅沙人山人海,所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深圳周邊最美的小眾海域,以及天文臺的美景。這個地方就在深圳大鵬半島西湧海灘附近的一座山上。在深圳呆了很多年的朋友基本上也都把剛才說的那些地方都刷了個遍,但總歸遇不到特別驚豔和心儀的地方去看海,這次找到的深圳市天文臺也真的是誤打誤撞,剛開始沒什麼期待,後來就發現這個地方很驚喜,很特別,所以忍不住心中那股熱切,想立馬推薦給大家。
  • 2020深圳天文臺氣象科普活動預約指南(個人預約)
    2020深圳天文臺氣象科普活動預約指南(個人預約) 一、個人預約條件 1、預約人要認真閱讀《深圳市氣象臺公眾開放日參觀須知》,並告知隨行人員(如有)。 詳細信息:深圳天文臺氣象科普活動個人預約條件 二、申請流程 1、申請 申請人登錄廣東政務服務網深圳市(入口見文末提示)提出申請,上傳電子材料。
  • 深圳氣象局局長:要學習香港氣象服務的好經驗
    在2011年11月深港政府間合作會議上,在市長許勤和時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務司司長林瑞麟的見證下,深圳市氣象局局長王延青和香港天文臺臺長岑智明分別代表兩地氣象部門,籤署了《深圳市氣象局與香港天文臺數值天氣預報技術長期合作協議》,揭開了兩地氣象部門合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