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水汙染」三個字,以及這三個字的表面意思,但若深究,可能沒什麼人知道我們被哪種類型的水汙染威脅著,更甚至是哪種水汙染會影響到我們。下面小編就來講一下我們主要受到汙染的汙染源類型,從而使人們對水汙染這概念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
水汙染主要可分化學性汙染、物理性汙染和生物性汙染三大方面。
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礦山廢水、農田排水和生活汙水主要有下列物質,如任意排入水體,就會引起水體化學性汙染。
1。無機汙染物質
汙染水體的無機物質主要為酸、鹼和一些無機鹽類。酸汙染主要來自礦山排水和工業廢水,礦山排水中的酸主要是含硫礦物經空氣氧化與水作用而形成。含酸多的工業廢水有酸洗、粘膠纖維及酸法造紙等,雨水淋洗含二氧化硫較多的空氣後,流入水體也能形成水體中酸的汙染。鹼汙染主要來自鹼法造紙,化學纖維生產、制鹼、製革、煉油等工業廢水。酸鹼汙染使水體的pH值發生變化,破壞其自然緩衝作用,抑制或殺滅細菌和其它微生物的生長,妨礙水體自淨,還會腐蝕船舶和建築物,影響漁業,破壞生態。礦山排水和一些工業廢水中還常含有不少無機鹽類。這些無機鹽類大量排入水體後,將提高水的硬度和增加水的滲透壓,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對淡水生物有不良影響。
2。無機有毒物質
汙染水體的無機有毒物質主要是重金屬等有潛在長期影響的有毒物質,其中汞、鎘、鉛等危害性較大,其它還有砷(特別是三價)、鋇、鉻(六價)、硒(四價、六價)、釩、氟化物、氰化物等。有毒重金屬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會消失,也可能通過食物鏈而富集、積累。這類物質會直接作用於人體而引起嚴重的疾病或有促進慢性病的作用。
3。有機有毒物質
汙染水體的有機有毒物質種類很多。主要是各種有機農藥、多環芳烴、酚類等。這些物質來自農田排水和有關的工業廢水。它們之中有些是化學性質穩定的,如有機氯農藥和多氯聯苯等都是自然界中本來沒有而人工合成的物質,極難被生物所分解。有些有機物質如稠環芳烴和芳香胺等中有不少被認為是致癌物質。
4。需氧汙染物質
生活汙水、牲畜汙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木質素和酚等有機物質可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下進行分解。在其分解過程中需要消耗氧氣,故稱之為需氧汙染物質。如果這類汙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會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溶解氧缺乏,從而影響水中魚類和其它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將時行一步惡化。需氧汙染物質是水體中最大量、最經常和最普遍的一種汙染物質。
5。植物營養物質
生活汙水及某些工業廢水中經常含有一定量的磷、氮等植物營養物質。施用磷肥和氮肥的農田排水中也會有殘留的磷和氮。水體中含磷、氮的量較高時,對一般河流的影響還不大,但對湖泊、水庫、港灣、內海等水流漫的水域,則影響較大。這些水體內往往會因磷、氮等植物營養物質的含量過高而使藻類等浮遊生物及水生物大量繁殖。這種情況稱為水體的「富營養化」。
6。油類汙染物質
隨著石油事業的發展,油類物質對水體的汙染已日益增多。煉油和石油化工工業、海底石油開採、油輪壓艙洗艙以及大氣石油烴的沉降等都可使水體遭到嚴重的油汙染,尤其海洋採油汙染為最甚,影響水質、破壞海灘、危害水生生物,已受到各國關注。
1。懸浮物質汙染
懸浮物質是指水中含有的不溶性物質,包括固體物質和泡沫等。它們是由生活汙水、垃圾和一些工農業生產活動和採礦、採石、建築、食品、造紙等產生的廢物洩入水中或農田的水土流失所引起的。懸浮物質影響水質外觀,妨礙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少氧氣的溶入,對水生生物不利。如果懸浮顆粒上吸附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質,則更是有害。
2。熱汙染
來自熱電廠、原子能發電站及各種工業過程中的冷卻水,若不採取措施,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引起水溫升高,溶解氧含量降低。水內存在的某些有毒物質的毒性增加。危害魚類及水生生物的生長,此稱為熱汙染。
3。放射性汙染
大多數水體(特別是海洋)中在自然狀態下都含有極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質,如鉀40、銣87、鈾238以及鐳、氡等。本世紀四十年代以後,由於原子能工業的發展,放射性礦藏的開採、核爆炸的試驗、核電站的建立以及同位素在醫藥、工業、研究等領域中的應用,使放射性廢水、廢物顯著增加,其中對人體健康有重要意義的放射性物質有鍶90、銫137、碘131等。
生活汙水,特別是醫院汙水,和某些工業廢水汙染水體後,往往可帶入一些病原微生物。例如某些原來存在於人畜腸道中的病原微生物,如傷寒、副傷寒、霍亂、細菌性痢疾等都可通過人畜糞便的汙染而進入水體,隨水流動而傳播、傳染。常見汙染水體的病毒則有腸道病毒、腺病毒和肝炎病毒等。某些寄生蟲病如阿米巴痢疾、血吸蟲病等以及鉤端螺旋體引起的鉤端螺旋體病等,也都可通過水進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