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賞完了梅花,緊隨其後綻放的便是杏花。今天「雲賞花」的第三站,帶大家來到位於鄭州市嵩山路隴海路交叉口處的隋河宋肆,一起欣賞杏花流水美景。
賞杏,最適宜的天氣是雨後。「鐵馬秋風塞北,杏花春雨江南」,「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前一天一場春雨灑落鄭州,浸潤了整座城市,3月10日的藍天如洗,金水河畔碧水暖陽,隋河宋肆春色滿園,吸引不少市民走出家門賞春踏青。
「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一陣春風拂過,杏花飄零,落花流水惹人憐。
落在漣漪之上的星星花瓣,如萬點胭脂,重新點綴了碧水映照中的婆娑樹影,為凋零大半的春杏,增添了幾分意境。
位於金水河畔的這個濱河公園,取名「隋河宋肆」頗有歷史淵源。隋朝開鑿大運河,鄭州成為重要水陸樞紐,一度「商旅往返,舟船不絕」。「肆」指的是商業場所,北宋時鄭州為西輔郡,是宋代四輔郡之一。隋河宋肆,意為市井商業之都市。
這裡水光瀲灩,白牆灰瓦,枝頭杏豔春意鬧,倒有幾分江南春的味道。近年來,成為鄭州人鍾情的賞杏勝地。
杏是中國著名的觀賞樹木,杏花在中國傳統中是十二花神之二月花,農曆二月又稱杏月,其花色又紅又白,花繁姿嬌,佔盡春風。自古詩人墨客留下許多詠杏經典,這裡為大家推薦一首陸遊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劉惠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