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發文616篇,平均發文字數14085字,文章基金比84%,這個期刊就是《計算機科學與探索》

2021-02-24 期刊投稿指南

 烈 建 議 大 家 星 標 我 們

茫 茫 文 海 ☆ 不 離 不 棄

 近期陸續有期刊社收到通知,入選北大核心2017版,期刊投稿指南將陸續收集、整理和更新後臺信息,並由期刊哥親自出馬,負責分析新進期刊,以幫助刊友們儘早了解期刊的發文特徵,為針對性投稿打下基礎。歡迎文末留言你想了解的期刊發文特徵,我們將首先分析那些點讚率較高的期刊。今天要分析的期刊,是刊友  指南君  提供的情報,在此表示感謝。

最近3年《計算機科學與探索》大致情況如下:最近3年共發文616篇,平均發文字數14085字。最近3年文章基金比84%:國家自科基金佔比46%;國家社科基金佔比0%;教育部基金佔比1%;其他省級基金與博士後等基金佔比53%。近3年在計算機科學與探索發文的單位共計1027個:其中,各類研究中心|協會|研究所(院)約佔7%;大學(含研究中心、所、院)約佔70%;職業技術學院與專科學校約佔1%;其他單位未具體統計的單位約佔22%。

王士同:13  黃光球:7  葛洪偉:6  李松:6  秦小麟:6  於戈:6  王興偉:5  於劍:5  黃敏:5  李峰:5  廖祖華:5  張麗平:5  武繼剛:4  吳英傑:4  張道強:4  李彤:4  李凡長:4  王鑫:4  李豔:4  李永明:4  

計算機科學與探索:8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8  江南大學物聯網工程學院:17  江南大學數字媒體學院:17  東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15  哈爾濱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12  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11  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10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學院:10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9  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9  山西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8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管理學院:8  陝西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8  天津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8  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7  福州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7  中國科學院大學:7  昆明理工大學信息工程與自動化學院:6  武漢大學計算機學院:6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47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36  計算機:27  計算機科學:25  來源期刊:23  科學文摘:20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19  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19  華北計算技術研究所:19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17  《科學文摘》:16  《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16  《劍橋科學文摘》:16  《文摘雜誌》:16  分箱:16  稿件:16  中國學術期刊文摘:16  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16  雜誌:15  信箱:14  

方法:88  算法:86  研究:69  探索:52  計算機科學:51  投稿:48  須知:48  《計算機工程與應用》:47  面向:44  模型:29  中的:27  優化:24  訂閱:24  融合:22  雜誌:15  改進:14  機制:12  自適應:12  策略:11  利用:11  數據:11  算法研究:10  聚類:10  查詢:9  動態:9  框架:8  大規模:7  徵文:7  分析:7  卷積神經網絡:7  

算法:925  方法:622  提出:573  實驗:394  模型:375  數據:308  研究:269  提高:238  利用:233  用戶:227  結果表明:218  信息:199  計算:199  分析:184  採用:170  網絡:159  性能:156  中國:152  特徵:150  圖像:144  中的:142  節點:140  查詢:133  數據集:125  之間:124  過程:123  系統:120  設計:120  技術:119  傳統:117  

----The End----

您的讚賞是作者繼續努力的源動力

相關焦點

  • 這本期刊平均一個月就接受,年發文量超4000篇
    Materials的接收時間平均在一個月左右,年發文量超4000。其影響因子,從JCR2015開始的1.270,到JCR2016的3.244,到JCR2017的3.557,一直到JCR2018的45.098。這幾年可謂是一路在上升!發文量2016年是800多篇,在2017年2300多篇,到2018年已經達到了6500多篇。截至2019年12月28日,2019年發文已超12600多篇。
  • 2019年在IF大於20的材料類期刊上的發文情況
    易智編譯統計了中國學者進入2019年在IF大於20的材料類期刊上的發文情況。雖然影響因子不能完全評價一個期刊的好與壞,但是能在影響因子高的期刊上發文,也是一種被認可的表現。易智編譯的編輯來自於生物醫學、材料科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科學等專業領域,擁有平均20年以上的科研經驗,提供SCI論文潤色、論文翻譯、評估、評審及期刊推薦,基金標書撰寫、評估及審核,文件編輯等優質服務。
  • 這本期刊年發文量巨大,國人發文排名第二,想發文要趁早
    JPCC期刊是美國化學學會下屬ACS Publications出版的一本物理化學領域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189。2012 (3,342) 2011 (3,198) 2010 (3,121)JPCC期刊目前為周刊,每年51期,因此發文量巨大,近10年發文量每年保持在3000篇以上。
  • 這本高分期刊自引率低,年發文量大,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期刊近十年每年發文量都超過1000篇,最高峰突破2000篇。2019年總量為1268篇,2020年已有1041篇,預計總量會超過過去。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數量達1845篇,遠超其他國家,可見JPS期刊對國人很友好。後面依次是美國(661)、韓國(358)、德國(332)、日本(217)。
  • 這本4分+期刊年發文量巨大,國人發文量一枝獨秀,為什麼需警惕?
    2013 (1,847) 2012 (2,170) 2011 (1,787) 2010 (1,605)IJHE期刊目前為周刊,每年52期,期刊近10年發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趨勢,總量從1千多篇增長到2千多篇,最高時突破3千篇。
  • 這本期刊發文量巨大,影響因子維持在3分上下,自引率高
    原子,分子和團簇科學方面的實驗和理論進展;液體,玻璃和晶體諸如分子動力學,相變,計算機模擬,玻璃化轉變,成核,統計熱力學,非晶態材料,凝聚態光譜,核量子效應,傳輸性質,結晶固體,電解質和水;表面,界面和材料材料,表面和界面的結構,動力學,特性和化學反應性的基本理解方面的重要進展
  • 2020年「最受關注期刊」IEEE Access,發文量No.1!
    2 刊文量期刊的發文量逐年增多,且增長率有點高的嚇人,使得在這個期刊上剛發文或擬投稿的科研工作者心裡非常不踏實,擔心該刊步了醫學期刊Oncotarget的後塵。這裡描述一下該刊過去四年的發文數量的變化。而2020年截止10月31日,該刊發文已經為14473篇,直逼去年總量。
  • Sustainability年發文量7000多篇,國人佔比高
    創刊於2009年,是一本非常年輕的期刊,隸屬於城市生態協會(SURE)和加拿大城市公交研究與創新聯盟(CUTRIC),主編是安大略理工大學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Marc A. Rosen教授。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這本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這幾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擴刊力度十分大,2020年截止10月21日已發表7702篇,預計2020年將發表9000篇左右。
  • 2020年「最受關注期刊」IEEE Access,發文量No.1,4~6周接收!
    2 刊文量期刊的發文量逐年增多,且增長率有點高的嚇人,使得在這個期刊上剛發文或擬投稿的科研工作者心裡非常不踏實,擔心該刊步了醫學期刊Oncotarget的後塵。這裡描述一下該刊過去四年的發文數量的變化。而2020年截止10月31日,該刊發文已經為14473篇,直逼去年總量。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在3分以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二
    CI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36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G.10年前這本CI期刊年發文量基本在600-700篇,最多時達到1000篇。但近10年年發文量基本在150篇上下,發文量劇減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影響因子水平。2020年目前已有182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有176篇,中國發文量90,排名第二,和美國數量相差不大。
  • 這本生物材料領域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國人發文量最高!
    期刊近十年發文量逐漸下降,年總量從前些年1000篇左右降到近幾年600篇左右。2019年總量為542篇,2020年已有514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數量達727篇,美國發文量648篇排名第二,數量差距不大。後面依次是韓國(173)、德國(90)、英國(72)。
  • 這本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創歷史最高,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2019年為1332篇,達到歷史最高量。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數量達1546篇,遠超排名第二的美國(239)。後面依次是巴西(216)、印度(213)、伊朗(123)。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突破5分,發文量突破2千,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2016年起年發文量從幾百篇暴增至一千多篇,到2019年已突破2000篇,2020年目前已有1628篇,預計總量會超過去年。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999篇。印度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為968篇。後面依次是伊朗(941)、沙烏地阿拉伯(430)、俄羅斯(289)。
  • 這本期刊更名後影響因子保持在3分+,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IR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3.327。期刊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200-350篇範圍內,近幾年發文量相差不大,2020年目前已有150篇,預計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283篇。美國162篇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後面依次是義大利(69)、巴西(47)、墨西哥(46)。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CST期刊上發表的原始研究文章必須顯示出新的催化發現,這是對先前發表的工作的重大進展,為催化過程帶來了概念上的進步或分子洞察力,並在適當的情況下證明了催化系統的合成,結構與性能之間的關係。動力學和機理是催化科學的核心部分。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穩定,對國人超級友好,發文量過千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1643-3750)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其發表的文章涉及基礎,臨床和相關生物醫學學科,例如流行病學,公共衛生和醫學技術。刊文種類Article、Review、Editorial Material等年度發文量可以看到,近三年期刊的發文量呈上升趨勢,擴刊強度還可以接受,這種程度的擴刊,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老牌期刊實力不俗,發文量大,影響因子高,自引率低
    Q1中科院分區:收稿範圍:EST期刊是一本有影響力的環境科學和技術研究期刊,旨在成為變革性的和指導性的期刊,為科學家,政策制定者和整個環境界的多學科和不同受眾出版嚴謹而有力的論文。期刊近幾年發文量總體比較平穩,基本保持在每年1600篇上下。2019年總量為1548篇,較上一年略有下降。2020年目前已有1146篇,預計總量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美國,達2282篇。國人發文量1656篇排名第二,後面依次是加拿大(460)、德國(352)、英國(299)。
  • 這本國產期刊2020年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連續9年保持快速增長
    發文量從年幾十篇增長到近幾年100篇左右,2020年目前發文量已達二百多篇,較去年有大幅上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CMI期刊的發文量排名第一,美國排第二,且數量相差不大。國內發表數量較多的單位有:中科院(41)、北京協和醫學院(23)。
  • 分析一本目前發文量過千的美國期刊
    美國期刊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SSN: 0021-8561)是一本老牌期刊,創刊於1953年,是農林科學領域的top期刊,中科院1區,由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出版,主編Thomas F. Hofmann是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生命與視頻號科學中心教授兼主任,今年影響因子4.192。
  • 這本期刊發文量穩定,對國人友好,無版面費 今年影響因子突破3分
    期刊介紹美國期刊Environmental Toxicology(ISSN:1520-4081)創刊於1998年,由著名出版社Wiley出版,主要發表環境科學、毒理學以及水資源方面的文章,目前在各領域分別排名97/265 (Environmental Sciences)、39/92 (Toxicology)、21/94 (Water Resources),主編是美國傑克遜州立大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