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們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頁面訪問量給大家總結了「最受國人關注的20本期刊」,這20本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IEEE Access。
這本期刊我們在「投必得學術」公眾號給大家介紹過一些,但畢竟一年過去了,很多數據都發生了變化,今天帶來了最新信息以及我們的特約專家對這本期刊的評價。
1 期刊介紹
IEEE Access是開放獲取期刊,2013年創刊,並於同年被SCI檢索,表現非常強勢。
收稿範圍
涉及人工智慧、軟體工程、自動化與控制系統、電子與電氣、信息系統、電信學、儀器儀表、遙感、數學與計算生物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氣象與大氣科學、能源與燃料、力學、製造、宇航、應用數學、聲學、機械、核工程、光子和電光學等領域。
2 刊文量
期刊的發文量逐年增多,且增長率有點高的嚇人,使得在這個期刊上剛發文或擬投稿的科研工作者心裡非常不踏實,擔心該刊步了醫學期刊Oncotarget的後塵。這裡描述一下該刊過去四年的發文數量的變化。
而2020年截止10月31日,該刊發文已經為14473篇,直逼去年總量。如果假設今年每月發文數不變,2020年全年IEEE Access 的發文量很有可能超過17000篇,考慮到和近兩年的發文量有下降趨勢,的發文量榮登第一寶座也不是沒有可能。考慮到這麼大的發文量,其2020以及2021年的IF確實值得堪憂。
國人發文情況:分析了2017-2019年文獻的地區分布和機構分布。中國發文量位列第1,佔比43%。
3 影響因子和分區
IEEE Access 2019年的影響因子為3.745(連續四年在3分以上),是一本綜合性非常強的期刊,今年略有小幅度下降。
數據來源於「iJournal」網站
JCR分區:IEEE Access 在電信、計算機、電氣等領域位於1區。
中科院分區:在工程技術中位於2區。
4 自引率
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數據顯示,IEEE Access 去年的自引率為35%,比較危險了。
5 審稿周期
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的幾篇文獻吧。
(1)從投稿到接受共2個月左右。
(2)從投稿到接受僅2周。
(3)從投稿到接受共1個月左右。
6 版面費
IEEE Access 是一種開放獲取期刊:£1,750。
7 專家評價
開源期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畢竟傳統IEEE、IET、Springer等出版社陸續出現不少開源期刊。針對該刊,我個人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1. 關於IEEE Access的論文質量高不高?
實際上,IEEE Access錄用率與傳統的非開源IEEE期刊並沒有很大差別,其錄用論文數較多的根本原因在於該刊的稿源量非常龐大。
基數大的期刊,一方面論文本身的質量就會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審稿人的水平也各有千秋,所以摻雜一些質量比較次的論文也就不可避免。
不過,該刊肯定能夠立足於SCI期刊行列,畢竟期刊裡面也存在著很多較高質量的論文。
2. 關於國內是否認可該刊?
在國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評價一個科研工作者學術能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基金評審中,小編知道個別專家以發表開源期刊為由斃掉標書。
我分析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內個別學者確實比較抵制爭議性較大的開源期刊;二是在手握N篇領域頂刊的強大對手面前,僅IEEE Access論文確實捉襟見肘。
鑑於國內的學術環境,建議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作者重點列舉在領域內頂刊上發表的論文,選擇性地列舉開源期刊上重要的學術論文。
3. 關於版面費能否打折?
這項福利適用於IEEE會員及下屬協會會員、作者上年收入較少者、未就業者以及終身殘疾人士。
比如IEEE會員及下屬任何協會會員可分別享受5%和15%的折扣;未就業者以及上年收入未超過15300美元的作者可享受50%的減免;終身殘疾人士可獲得全部的減免。
4. 關於哪些人比較適合該刊?
首先我已經聽說由單位已經不認可該刊,即上了所謂的「黑名單」。所以想在這本期刊上投稿一定要確定所在單位認可該刊,其次還需要經費充足。
在這兩個前提之下,單位考核有論文指標要求、擬讀博的碩士、剛讀博的博士以及有職稱評審需求的人均可以在該刊上試一試,一方面可以滿足單位的指標要求讓順利畢業或考核有一個保底;另一方面還能藉助於評審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論文的質量。
8 投稿心得
網友1評價:
網友2評價:
網友3評價:
總的來說,IEEE Access 雖然有些爭議的地方,但對於通過初審的論文,大約只有十多天左右的同行評審環節,耗時較短,比較佔優勢。編輯部在收到論文後的首周時間對格式、語言、內容等方面進行初審,重點在於查看論文格式是否按照期刊模板排版,所有作者是否綁定OCRID。
根據審稿人的意見,副主編會給出論文的審稿結果(錄用、拒稿不可重投、拒稿可重投)。該刊的拒稿重投實際上類似於大修,所以按照意見認真修改,很大程度上都能被錄用。
以上分析,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敬請指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