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受關注期刊」IEEE Access,發文量No.1!

2021-01-09 騰訊網

前段時間我們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頁面訪問量給大家總結了「最受國人關注的20本期刊」,這20本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IEEE Access。

這本期刊我們在「投必得學術」公眾號給大家介紹過一些,但畢竟一年過去了,很多數據都發生了變化,今天帶來了最新信息以及我們的特約專家對這本期刊的評價。

1 期刊介紹

IEEE Access是開放獲取期刊,2013年創刊,並於同年被SCI檢索,表現非常強勢。

收稿範圍

涉及人工智慧、軟體工程、自動化與控制系統、電子與電氣、信息系統、電信學、儀器儀表、遙感、數學與計算生物學、地球化學與地球物理、氣象與大氣科學、能源與燃料、力學、製造、宇航、應用數學、聲學、機械、核工程、光子和電光學等領域。

2 刊文量

期刊的發文量逐年增多,且增長率有點高的嚇人,使得在這個期刊上剛發文或擬投稿的科研工作者心裡非常不踏實,擔心該刊步了醫學期刊Oncotarget的後塵。這裡描述一下該刊過去四年的發文數量的變化。

而2020年截止10月31日,該刊發文已經為14473篇,直逼去年總量。如果假設今年每月發文數不變,2020年全年IEEE Access 的發文量很有可能超過17000篇,考慮到和近兩年的發文量有下降趨勢,的發文量榮登第一寶座也不是沒有可能。考慮到這麼大的發文量,其2020以及2021年的IF確實值得堪憂。

國人發文情況:分析了2017-2019年文獻的地區分布和機構分布。中國發文量位列第1,佔比43%。

3 影響因子和分區

IEEE Access 2019年的影響因子為3.745(連續四年在3分以上),是一本綜合性非常強的期刊,今年略有小幅度下降。

數據來源於「iJournal」網站

JCR分區:IEEE Access 在電信、計算機、電氣等領域位於1區。

中科院分區:在工程技術中位於2區。

4 自引率

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數據顯示,IEEE Access 去年的自引率為35%,比較危險了。

5 審稿周期

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的幾篇文獻吧。

(1)從投稿到接受共2個月左右。

‍‍‍‍‍‍‍‍‍‍‍‍‍‍‍‍‍‍‍‍‍‍‍‍‍‍‍‍‍‍‍‍‍‍‍‍‍‍‍‍‍‍‍‍

(2)從投稿到接受僅2周。

(3)從投稿到接受共1個月左右。

6 版面費

IEEE Access 是一種開放獲取期刊:£1,750。

7 專家評價

開源期刊是未來發展的趨勢,畢竟傳統IEEE、IET、Springer等出版社陸續出現不少開源期刊。針對該刊,我個人有如下幾個方面的觀點:

1. 關於IEEE Access的論文質量高不高?

實際上,IEEE Access錄用率與傳統的非開源IEEE期刊並沒有很大差別,其錄用論文數較多的根本原因在於該刊的稿源量非常龐大。

基數大的期刊,一方面論文本身的質量就會參差不齊,另一方面審稿人的水平也各有千秋,所以摻雜一些質量比較次的論文也就不可避免。

不過,該刊肯定能夠立足於SCI期刊行列,畢竟期刊裡面也存在著很多較高質量的論文。

2. 關於國內是否認可該刊?

在國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評價一個科研工作者學術能力的重要指標。然而在基金評審中,小編知道個別專家以發表開源期刊為由斃掉標書。

我分析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國內個別學者確實比較抵制爭議性較大的開源期刊;二是在手握N篇領域頂刊的強大對手面前,僅IEEE Access論文確實捉襟見肘。

鑑於國內的學術環境,建議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作者重點列舉在領域內頂刊上發表的論文,選擇性地列舉開源期刊上重要的學術論文。

3. 關於版面費能否打折?

這項福利適用於IEEE會員及下屬協會會員、作者上年收入較少者、未就業者以及終身殘疾人士。

比如IEEE會員及下屬任何協會會員可分別享受5%和15%的折扣;未就業者以及上年收入未超過15300美元的作者可享受50%的減免;終身殘疾人士可獲得全部的減免。

4. 關於哪些人比較適合該刊?

首先我已經聽說由單位已經不認可該刊,即上了所謂的「黑名單」。所以想在這本期刊上投稿一定要確定所在單位認可該刊,其次還需要經費充足。

在這兩個前提之下,單位考核有論文指標要求、擬讀博的碩士、剛讀博的博士以及有職稱評審需求的人均可以在該刊上試一試,一方面可以滿足單位的指標要求讓順利畢業或考核有一個保底;另一方面還能藉助於評審專家的意見逐步提升論文的質量。

8 投稿心得

網友1評價:

網友2評價:

網友3評價:

總的來說,IEEE Access 雖然有些爭議的地方,但對於通過初審的論文,大約只有十多天左右的同行評審環節,耗時較短,比較佔優勢。編輯部在收到論文後的首周時間對格式、語言、內容等方面進行初審,重點在於查看論文格式是否按照期刊模板排版,所有作者是否綁定OCRID。

根據審稿人的意見,副主編會給出論文的審稿結果(錄用、拒稿不可重投、拒稿可重投)。該刊的拒稿重投實際上類似於大修,所以按照意見認真修改,很大程度上都能被錄用。

以上分析,僅為一家之言,如有不當,敬請指出。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2020年「最受關注期刊」IEEE Access,發文量No.1,4~6周接收!
    前段時間我們根據iJournal期刊平臺的頁面訪問量給大家總結了「最受國人關注的20本期刊」,這20本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IEEE Access。這本期刊我們在「投必得學術」公眾號給大家介紹過一些,但畢竟一年過去了,很多數據都發生了變化,今天帶來了最新信息以及我們的特約專家對這本期刊的評價。
  • 這本期刊平均一個月就接受,年發文量超4000篇
    Materials的接收時間平均在一個月左右,年發文量超4000。二.IEEACCESS網址:https://ieeeaccess.ieee.org/IEE ACCESS的最新影響因子(JCR2018)是4.098。
  • 這本高分期刊自引率低,年發文量大,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PS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247。主題包括納米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以及這些設備的新型組件,包括: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動和混合動力電動汽車不間斷電源(UPS)系統可再生能源的存儲衛星和深空探測器船,輪船,無人機和飛機穿戴式能量存儲系統2發文量趨勢2019 (1,268) 2018 (1,210) 2017 (1,326) 2016 (1,651) 2015 (1,991) 2014 (2,153
  • 這本期刊年發文量巨大,國人發文排名第二,想發文要趁早
    JPCC期刊是美國化學學會下屬ACS Publications出版的一本物理化學領域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189。,每年51期,因此發文量巨大,近10年發文量每年保持在3000篇以上。2020年目前已有1871篇,預計總量會保持以往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到2694篇。中國排名第二,數量和美國相差不大,為2554篇。後面依次是德國(1001)、日本(815)、法國(720)。
  • 這本5分+期刊影響因子和年發文量都穩定,對國人也很友好,可關注
    CST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5.721。期刊近幾年發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645篇,2020年目前已有483篇,預計總量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967篇。且數量遠超其他國家。後面依次是美國(189)、德國(140)、日本(113)、印度(101)。
  • 這本4分+期刊年發文量巨大,國人發文量一枝獨秀,為什麼需警惕?
    2013 (1,847) 2012 (2,170) 2011 (1,787) 2010 (1,605)IJHE期刊目前為周刊,每年52期,期刊近10年發文量基本保持上升趨勢,總量從1千多篇增長到2千多篇,最高時突破3千篇。
  • 這本5分國產期刊發文量明顯上升,發表速度快,值得關注
    近幾年發文量呈明顯上升趨勢,2019年更是達到五百多篇。 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國人在OCF期刊的發文量排名第一,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可以說對國人非常友好了
  • #小哥推薦#11分+SCI期刊發文速度快,發文量大,對國人好
    譽嘉小哥各人推薦 Nucleic Acids Research,簡稱NAR,英國期刊,由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或管理,近五年影響因子穩中有漲,從2016年的9.202,2017年影響因子達到10.162首度進入10分俱樂部,往後三年均在11分+,2020最新影響因子(JCR2019)是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突破5分,發文量突破2千,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2發文量趨勢2019 (2,019) 2018 (1,662) 2017 (1,614) 2016 (1,293) 2015 (665) 2014 (5502016年起年發文量從幾百篇暴增至一千多篇,到2019年已突破2000篇,2020年目前已有1628篇,預計總量會超過去年。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國人發文量達999篇。印度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為968篇。後面依次是伊朗(941)、沙烏地阿拉伯(430)、俄羅斯(289)。
  • 這本國產期刊2020年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連續9年保持快速增長
    1期刊信息期刊網址:https://www.nature.com/cmi/主編信息:曹雪濤中國工程院院士、免疫學家田志剛中國工程院院士、免疫學家JCR分區:免疫學Q1中科院分區:收稿範圍:CMI期刊涵蓋基礎免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對宿主的免疫反應的了解的最新信息和進展
  • 這本期刊國際認可度高,發文量正在增加,不關注下嗎?
    :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zjev20/current期刊優勢細胞外囊泡領域首個專業期刊創刊學會ISEV是細胞外囊泡研究領域最權威的學會之一該期刊新一屆領導架構中亞洲的唯一代表是來自清華大學藥學院的尹航教授
  • 這本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創歷史最高,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EES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72。2發文量趨勢2019 (1,332) 2018 (1,199) 2017 (573) 2016 (463) 2015 (482) 2014 (396) 2013 (380) 2012 (372) 2011 (301) 2010 (273)EES期刊目前每年出版20期。近幾年發文量明顯上升,特別是最近兩年增長很快,總量已突破千篇。
  • 中科院1區topSCI期刊,發文量大,影響因子穩定上升
    Yeung教授,屬於中科院1區top期刊,今年影響因子10.652。年度刊文量可以看到,期刊的發文量比較大,近三年呈上升趨勢,與期刊日益增長的影響因子來說,這種程度的擴刊是正常的,會更加有利於文章的接收。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4分左右水平,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CCC期刊由歐洲化學學會舉辦出版,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4.853。創刊以來年發文量每年持續上升,到2019年總量達到歷史最高,為856篇。2020年目前已有448篇,預計總量和過去年相差不會太大。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發文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是中國大陸,數量達700多篇,遠超排名第二的德國(261),可見CCC期刊對國人很友好。後面依次是美國(212)、法國(140)、西班牙(131)。
  • 這本期刊影響因子長期保持在3分以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二
    CI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368。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G.10年前這本CI期刊年發文量基本在600-700篇,最多時達到1000篇。但近10年年發文量基本在150篇上下,發文量劇減目的應該是為了提升影響因子水平。2020年目前已有182篇。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美國發文量排名第一,有176篇,中國發文量90,排名第二,和美國數量相差不大。
  • 這本期刊更名後影響因子保持在3分+,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
    JIR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開放獲取期刊,並於2018年被SCI收錄,2019年影響因子為3.327。期刊年發文量基本保持在200-350篇範圍內,近幾年發文量相差不大,2020年目前已有150篇,預計會維持往年水平。從2017-2019年的統計結果來看,中國發文量排名第一,達283篇。美國162篇排名第二,數量相差不大。後面依次是義大利(69)、巴西(47)、墨西哥(46)。
  • 位居Q1區,去年8分,今年將超9分,這本SCI值得關注!
    從現有的記錄來看,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 的2020年影響因子(JCR2019)是8.793。25, 2020received May 26, 2019; acceptedFebruary 23, 2020received July 15, 2019; acceptedFebruary 23, 2020received February 1, 2019;  accepted February 23, 2020received January
  • 這本免疫學期刊近年來發文量大增,影響因子依然保持高分
    CIR期刊創刊於2013年,是由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Inc)舉辦的免疫學領域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8.728。近幾年發文量不穩定,2016年發文量最多,達762篇。後面連續兩年保持在200多篇,而2019年上升到621篇。2020年目前已達500多篇,預計不會低於去年總量。
  • 這本生物材料領域影響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國人發文量最高!
    Biomaterials期刊影響因子在生物材料領域排名第一,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10.317。1期刊信息期刊近十年發文量逐漸下降,年總量從前些年1000篇左右降到近幾年600篇左右。2019年總量為542篇,2020年已有514篇。
  • 這本免疫學領域期刊國人發文量排名第一,2019年影響因子創新高
    IImm期刊是一本國際性的,經過同行評審的支持開放獲取期刊,2019年影響因子為3.943。1期刊信息主編信息:J.E.2發文量趨勢2019 (‎689)‎ 2018 (‎508)‎ 2017 (‎362) 2016 (‎420) 2015 (‎500)‎ 2014 (‎386)‎ 2013 (‎352)‎ 2012 (‎271)IImm期刊目前為月刊,每年12期。近幾年發文量每年在300-500篇上下浮動,還算比較穩定,但2019年總量突破500,達到歷史最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