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相當於100架轟炸機,射程超過125公裡,這到底是什麼超級大炮?

2020-12-04 騰訊網

1918年3月23日,清晨的巴黎處於一片靜謐之中。突然,一陣刺耳的尖叫聲自天而降,緊接著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之後每隔15分鐘、20分鐘重複一次。巴黎市民躲的躲,藏的藏,整個巴黎一片混亂。奇怪的是,官方既沒有發出空襲警報,也沒有見到任何飛機的蹤影。這便使這場自天而降的災難,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法國軍方通過對爆炸物碎片的分析,認定它不是航空炸彈,而是大口徑炮彈。法國空軍和地面偵察分隊也發現,在德、法、荷邊境的森林裡新修了一條鐵路。再結合對德國戰俘的審訊,終於清楚,原來是德國人新造的超遠程大炮有在興風作浪。這就是巴黎大炮的來歷。

從3月23日到8月9日的的140天時間裡,巴黎大炮共向巴黎進行了44次炮擊,其中183發落到了市區,120發落到了郊區,造成人員亡256人,傷600餘人。那麼,巴黎大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火炮呢?

今天看來,巴黎大炮已無秘密可言。但是,想當初,卻是德國國家的最高機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人將巴黎大炮炸毀,連設計圖紙和資料也付之一炬。唯一留給人們的,僅是殘留在法國的炮彈碎片。大戰後,國際聯盟組成了專門的調查委員會,後來又公布了對巴黎大炮的調查結果。這才使巴黎大炮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巴黎大炮的身管長度為36m,口徑380mm,其中襯有口徑210mm的3節炮管,所以發射炮彈的口徑為210mm。由於火炮的身管特別長,加上炮彈彈的發射裝藥量是彈丸重的兩倍,使得彈丸的炮口初速特別高,達到1524m/s-1646m/s。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算得上是超高速火炮了。火炮的總重量140t,加上炮架和水泥底座,整個總重量達到750t。由於火炮的身管自重很大,為防止它彎曲變形,特意設計了一個鋼杆桁架結構維繫著。火炮座落在炮架上,炮架的旋轉底盤座落在水泥底座上。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達125km。巴黎大炮雖然是個龐然大物,但設計上還是挺講究的。除了火炮採用了套管式結構外,炮架的旋轉底盤的設計就很有名堂。旋轉底盤的直徑10m,高度為1.8m,有一個人來高,其基礎部分的內徑為5.8m,旋轉底盤可以360°旋轉。在運輸狀態下,可以將火炮和炮架搭載在平板列車上用鐵路運輸。當然,為了防止法國人發現,巴黎大炮運到德法邊境森林中的過程是極其秘密的,法國人根本沒有發現這個龐然大物。到達陣地後,將火炮連同炮架座落在預先構築的水泥圓坑中,圓坑的底部由18根徑向工字鋼鋼固定,底板是厚達76.2mm的鋼板。其四周有直徑稍大於10.1m的圍壁。在旋轉底盤的兩側有兩排平行的鐵軌,巨大的龍門吊車可以在這兩排鐵軌上前後移動,用來裝填炮彈、吊裝重物等。

巴黎大炮的炮彈和射擊方式、射角也是很有講究的。它的炮彈重120kg,要靠那個龍門吊車來搬運和裝彈。發射藥更重些達195kg,炮膛藥室的長度為3.6m,發射藥分3部分,分別把50kg和75kg裝在兩個布袋裡,其餘的裝在一個金屬藥筒裡。

由於要超遠程發射,火炮的內膛壓和火藥燃氣溫度非常高,達到4000個大氣壓和4000℃以上。在這種高溫高壓燃氣作用下,炮膛的燒蝕非常嚴重,火炮身管的壽命也就是50發~60發的樣子。打完50發炮彈之後,就要對炮膛進行擴孔,使炮膛內徑達到240mm的新的口徑,炮彈的重量相應增加50%,達到180kg,裝藥量增加到292kg。再下一輪要將炮膛內徑擴孔到260mm,巴黎大炮的發射射角很講究。按照彈道學原理,火炮打到45度仰角時的射程最遠。但是,德國人通過試驗發現,火炮仰角打到50°~60時的射程最大。原來,射角增大之後,彈丸飛行軌跡的最高點增大,當以50°射角發射120kg的炮彈時,彈丸最高點達到大氣的同溫層,而同溫層的空氣已十分稀薄,空氣阻力大大降低,從而可以使彈丸飛行到更遠的地方。經過186秒的飛行後,達到125km的遠方,落地爆炸。這樣遠的射擊距離,連德國人也始料不及,以至在試射時曾發生將炮彈打到荷蘭境內的事件。為此,荷蘭政府還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

巴黎大炮的實戰應用,豐富了超遠程大炮的內彈道學和外彈道學理論,甚至還對後來的人造衛星的研製有所借鑑,這也是德國人想不到的事。關於巴黎大炮的實戰應用,這裡再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有趣的事實。首先,發射裝藥有大粒裝藥和小粒裝藥兩種。先裝人大粒裝藥袋,再裝入小粒裝藥袋,以調節發射藥的燃燒速度。裝藥的袋子是用易於燃燒的絲織品製成的。有趣的是,為了保持射程的穩定,發射藥要恆溫保存在地下室內,靠電熱器使地下室的溫度保持在12℃的恆溫,平時專門有一名士兵來監視地下室的溫度。每打完一發彈後,都要對炮身軸線進行修正,以保持射擊精度。

1918年3月23日,巴黎大炮第一次轟擊巴黎時,共發射21發炮彈,射彈的縱向半數命中界為3.2km,方向半數命中界為1.2km。第二天發射的21發彈,半數命中界就增大了不少。第三天發射了6發發彈,射彈偏差已相當大而不得不中止射擊。當時,利用飛機來觀察彈著點,利用氣象觀察來算定射擊諸元,還考慮了地球曲率和地球自轉對射擊精度的影響。可見,超遠程射擊,還是有不少名堂的。當時,德國人共製造了9門巴黎大炮。其中,斯可達公司製造2門,克虜伯公司製造7門。在製成的9門炮中,有一門被法軍的炮火擊毀,一門因炮栓爆裂而無法使用,只有7門用於轟擊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軍的前炮兵總監布拉伊頓將軍在接受外界採訪時,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一門巴黎大炮的製造費用,相當於100架中型轟炸機,像這樣的大炮將來恐怕是不會再製造了。

相關焦點

  • 美國超級武器遭洩露,射程可達到1000英裡,專家:都是一場謊言
    該炮的設計十分有趣,類似於德國在二戰時期的多拉巨炮,用於突破防線,雖重但射程極短,僅有48公裡。只不過,據說美國這款大炮擁有1000英裡商務射程。實際上,美國已有多年不曾研製這種巨型超級大炮了。只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有少量配備「原子安妮」,即M65型原子大炮。射程甚至要比多拉巨炮還短,只有32公裡。
  • 美軍實驗超級大炮,借鑑電磁炮技術,射程可達1650公裡
    按照計劃要求,這種加農炮可以將炮彈射到1650公裡以外的地方。現在這款武器系統正在新墨西哥白沙飛彈靶場進行研究和試驗,這種實驗是非常燒錢的。不得不說,這種遠程火炮概念算不上新鮮,早在一戰時期德軍就造出了巴黎大炮,其射程達到了131公裡;後來的古斯塔夫巨炮也能達到47公裡的射程,實際使用經驗證明用處不大。美國陸軍希望在2023年就展示遠程加農炮的原型生產,儘快進入部署階段。美軍上校約翰.拉夫蒂對外表示:美軍正試圖打開一扇新技術的大門,而現在已經到了推開大門的最後時刻。
  • 這是什麼大炮?炮管長36米,最大射程能達131千米
    在1918年3月某一天的晚上,在巴黎,法國人還在享受可口的食物,戀人還在萊茵河畔進行法式溼吻時,一聲巨響打破了這美好場景。反應過來的法國人,開始四處逃散。爆炸一直持續到第二天的下午。當人心惶惶的時候,法國的偵察人員在法德冰邊境克雷彼發現了德國的一種遠程大炮,並認為攻擊就是從這裡發起,當時法國人不相信這個情報,畢竟法德邊境克雷彼距離巴黎超過了120公裡。但是後來證實的確如此,這個遠程大炮就是當時德國的秘密武器,因為它能打到巴黎,德國就把它稱作「巴黎大炮」。「巴黎大炮」是一門超射程炮,它的起初名叫「威廉大炮」。
  • 美媒暢想美軍用射程1千英裡超級大炮威懾中國,但沒有盟友敢部署
    【美國在日本和韓國都有軍事基地】美國陸軍正在研發一種射程1000英裡(1609千米)的火炮。這種叫做「戰略遠程火炮」的超級大炮可以從美國的盟友土地上發射,攻擊中國內陸。但是無論韓國、日本還是菲律賓都未必願意接納美國炮兵。
  • 中國版龍捲風火箭炮在非實戰,100公裡射程令人咋舌
    對很多不看價格看效果的國家來說,中國武器性價比高但到底好不好用?還需要進一步考察才知道。而最近爆發的衣索比亞內戰,剛好給中國武器打了一個廣告。公裡。 據稱,被襲擊目標為厄利垂亞首都阿斯馬拉機場,該機場距離亞提格雷地區直線距離超過100公裡。
  • 美陸軍研發射程1000公裡超級加農炮 成本遠低於高超音速武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馬巖】據「防務博客」網站10月12日報導,美國陸軍正在研發射程達1000公裡加農炮,並因此招致了批評。報導稱,該研製計劃被稱為「戰略遠程加農炮」,由武器、運載車和裝彈設備組成,能夠為多領域作戰提供戰略範圍內的大規模火力,每個超級大炮平臺由8人操作。
  • 美軍到底要幹啥?24架戰略轟炸機就位,3支航母作戰群直奔西太平洋
    -1B遠程戰略轟炸機降落位於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在該基地同時部署的美國B-1B戰略轟炸機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量——24架! 同時,美國太平洋艦隊的三支航母戰鬥群在日本和菲律賓接連現身,美國現如今在東亞的總軍力部署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甚至超過1980年美蘇冷戰的高峰時期!美國此時在東亞如此密集的聚攏兵力意欲何為?
  • 飛行員猛嗑興奮劑,駕駛轟炸機繞地球一圈,35000公裡創世界紀錄
    一個超級大國必須要由遠程轟炸機來襯託,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轟炸機是美國的B-52,它的服役時間超過60年,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戰爭,從越南戰爭到巴爾幹衝突,從伊拉克到阿富汗。毫不誇張地說,美國參與的戰爭,幾乎都有它的身影。不過,要問誰是轟炸機中身價最高的,還屬B-2隱形轟炸機。
  • 俄為戰略轟炸機配備新巡航飛彈 射程達數千英裡
    中新網12月7日電 據法新社報導,俄羅斯政府於周一披露說,它目前正在為其戰略轟炸機配備新型的非核彈頭巡航飛彈,這種新配備的新型巡航飛彈的射程將達數千英裡,可以對數千英裡之外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誤差範圍僅為幾米。俄羅斯政府此次放話是其後冷戰時代軍事戰略的第一次明顯暗示。
  • 咆哮鯊讓反艦飛彈耳聾眼瞎 美軍4架轟炸機摧毀中國航母成笑話
    比如最近一段時間很多美國學者和軍方人士都就在反覆炒作一種論調:只需出動4架B1B轟炸機就可以摧毀中國航母。美國人之所以如此大言不慚是因為B1B可以攜帶美國新型遠程反艦飛彈LRASM。LRASM是一種亞音速飛彈,採用了隱身設計,最遠射程可達一千公裡。由於LRASM體積比較小,1架B1B轟炸機可以攜帶24枚飛彈,4架B1B轟炸機就能向敵方艦隊投射96枚飛彈發動超飽和攻擊。
  • 普通大炮在月球上開1炮,炮彈可以直接脫離月球引力嗎?
    槍炮到月球上使用,只需要解決在太陽直射的高溫超過100攝氏度,而一旦沒有太陽直射的陰影中或夜間溫度又下降到零下150度以下,這種忽冷和忽熱的變化問題。那麼人在月球表面,往天上用步槍或者大炮開火,這些子彈或者炮彈就能立即脫離月球引力,最終落回地球上或者直接飛入太空成為小行星嗎?從感覺上好像是如此,那麼實際結果是什麼呢?實際結果可能會很讓人失望。
  • 炮王之爭:美軍新一代超級榴彈炮,射程100公裡,火力碾壓俄羅斯
    近日,美國在馬裡蘭州測試了一門新型自行榴彈炮,這款被稱為ERCA(增程自行榴彈炮)在測試裡擊中了65公裡之外的目標,這比現役的M106A6最遠才30公裡的射程,高出足足一倍有餘。據悉,這款新型榴彈炮預計在2023年左右加入美軍服役,其口徑仍然為經典的155mm,但倍徑提升為58,炮管長度高達9米。比起M109系列的39倍徑大幅上升,因此獲取了超遠的射程。
  • 美軍戰略轟炸機罕見飛越北極點,飛行距離6100公裡
    (原標題:美軍戰略轟炸機罕見飛越北極點,核問題專家:向俄發明確信號)
  • 二戰木質輕型轟炸機---英國「蚊式」偵察轟炸機
    ,擁有"木頭奇蹟"的美譽,其自重低,身輕如燕,性能優良,而且價格低廉、節省原料,迅速成為一種頗具特色的傑出機型,被大量生產和改裝。一次美國陸航一名魯莽的B-26"劫掠者"飛行員向"蚊式"發起挑戰,結果在平飛中被"蚊式"輕鬆超過,這並不稀奇,稀奇的是那架"蚊式"關掉了一臺發動機!
  • 抗衡中國需要160架隱身轟炸機?美媒渲染中國軍力,安的什麼心
    前段時間,美國海軍方面就拿著中國海軍的艦艇數量表四處宣稱「中國海軍超過我們了」,這一次福布斯新聞網為美國空軍搞「虛假宣傳」同樣是拿數量說事,連套路都沒變過。 該網站根據一名美國前海軍軍官在國外社交網站上的發言,就認定了我國目前有231架轟炸機,然後通過中美俄三國的轟炸機數量之比來凸顯我國具備所謂的轟炸機數量優勢。
  • 洲際飛彈射程輕鬆超過1萬公裡,中美俄英法五國都是如何試驗的?
    對於洲際飛彈,國際上公認的標準是指最大射程8000公裡及以上的飛彈,目前只有中、美、俄、英、法「五大常」具備研製洲際飛彈的能力,而且射程都可以輕鬆超過1萬公裡,其中「薩爾瑪特」洲際飛彈最大射程達到了1.6萬公裡,即便是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東西長僅有9000公裡,英法兩國更是只有幾百公裡
  • 俄羅斯「核重建」隱身與高超並舉|「匕首」飛彈|逆火|戰略轟炸機|...
    這也是各國的通常做法,比如美國B-52轟炸機就在後期增加而來AGM-86、AGM-129等遠程巡航飛彈,未來還將裝備AGM-183A空射高超聲速飛彈。蘇聯時期,圖-95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裝備Kh-55遠程巡航飛彈,遠程打擊能力大幅增強。冷戰結束後,繼承蘇聯空基核力量遺產的俄羅斯在升級改進老舊轟炸機中,也增加了多種新式機載武器。
  • 社會主義女武神:T-4MS超級轟炸機,速度3馬赫,造價170噸黃金
    除了美國的女武神超級轟炸機,蘇聯也有一款社會主義的「女武神」。說起蘇霍伊設計局還有一架T-4超音速遠程戰略轟炸機,也許大部分人都覺得很陌生。1960年代初,蘇聯需要一架T-4轟炸機來打擊水面目標:航母、飛彈艦、運輸船、戰略設施等,同時也用於偵察,與美國全新的戰略轟炸機匹敵。
  • 學解放軍大炮上刺刀:短射程的美國炮兵,輕鬆打垮伊拉克遠程巨炮
    當時伊拉克軍隊擁有許多遠射程的重炮,包括南非的G-5式155毫米榴彈炮,該炮的最大射程為30公裡,伊軍擁有100門以上。奧地利的GHN-45式155毫米榴彈炮,伊拉克先後購買了300門GHN-45。這些火炮的射程都比美軍遠得多,都採用了著名的布爾博士GC-45榴彈炮技術,即採用45倍口徑的高膛壓長炮管,發射棗核型遠程炮彈。
  • 這架曾在中國服役的戰機十分特殊:木製結構,竟能搭載雙發動機!
    最初設想為一架高空飛行的無武裝偵察機,蚊式從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反航運攻擊機,教練機,魚雷轟炸機等方面發揮廣泛的作用。第一架原型機,於1940年11月試飛成功,現保存於倫敦博物館。第二架原型機,於1941年6月試飛,是作為偵察機的機型。第三架原型機,被用於開發具有大炮和機槍武器的戰鬥機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