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23日,清晨的巴黎處於一片靜謐之中。突然,一陣刺耳的尖叫聲自天而降,緊接著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之後每隔15分鐘、20分鐘重複一次。巴黎市民躲的躲,藏的藏,整個巴黎一片混亂。奇怪的是,官方既沒有發出空襲警報,也沒有見到任何飛機的蹤影。這便使這場自天而降的災難,又增添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法國軍方通過對爆炸物碎片的分析,認定它不是航空炸彈,而是大口徑炮彈。法國空軍和地面偵察分隊也發現,在德、法、荷邊境的森林裡新修了一條鐵路。再結合對德國戰俘的審訊,終於清楚,原來是德國人新造的超遠程大炮有在興風作浪。這就是巴黎大炮的來歷。
從3月23日到8月9日的的140天時間裡,巴黎大炮共向巴黎進行了44次炮擊,其中183發落到了市區,120發落到了郊區,造成人員亡256人,傷600餘人。那麼,巴黎大炮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火炮呢?
今天看來,巴黎大炮已無秘密可言。但是,想當初,卻是德國國家的最高機密。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人將巴黎大炮炸毀,連設計圖紙和資料也付之一炬。唯一留給人們的,僅是殘留在法國的炮彈碎片。大戰後,國際聯盟組成了專門的調查委員會,後來又公布了對巴黎大炮的調查結果。這才使巴黎大炮露出了廬山真面目。
巴黎大炮的身管長度為36m,口徑380mm,其中襯有口徑210mm的3節炮管,所以發射炮彈的口徑為210mm。由於火炮的身管特別長,加上炮彈彈的發射裝藥量是彈丸重的兩倍,使得彈丸的炮口初速特別高,達到1524m/s-1646m/s。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算得上是超高速火炮了。火炮的總重量140t,加上炮架和水泥底座,整個總重量達到750t。由於火炮的身管自重很大,為防止它彎曲變形,特意設計了一個鋼杆桁架結構維繫著。火炮座落在炮架上,炮架的旋轉底盤座落在水泥底座上。巴黎大炮的最大射程達125km。巴黎大炮雖然是個龐然大物,但設計上還是挺講究的。除了火炮採用了套管式結構外,炮架的旋轉底盤的設計就很有名堂。旋轉底盤的直徑10m,高度為1.8m,有一個人來高,其基礎部分的內徑為5.8m,旋轉底盤可以360°旋轉。在運輸狀態下,可以將火炮和炮架搭載在平板列車上用鐵路運輸。當然,為了防止法國人發現,巴黎大炮運到德法邊境森林中的過程是極其秘密的,法國人根本沒有發現這個龐然大物。到達陣地後,將火炮連同炮架座落在預先構築的水泥圓坑中,圓坑的底部由18根徑向工字鋼鋼固定,底板是厚達76.2mm的鋼板。其四周有直徑稍大於10.1m的圍壁。在旋轉底盤的兩側有兩排平行的鐵軌,巨大的龍門吊車可以在這兩排鐵軌上前後移動,用來裝填炮彈、吊裝重物等。
巴黎大炮的炮彈和射擊方式、射角也是很有講究的。它的炮彈重120kg,要靠那個龍門吊車來搬運和裝彈。發射藥更重些達195kg,炮膛藥室的長度為3.6m,發射藥分3部分,分別把50kg和75kg裝在兩個布袋裡,其餘的裝在一個金屬藥筒裡。
由於要超遠程發射,火炮的內膛壓和火藥燃氣溫度非常高,達到4000個大氣壓和4000℃以上。在這種高溫高壓燃氣作用下,炮膛的燒蝕非常嚴重,火炮身管的壽命也就是50發~60發的樣子。打完50發炮彈之後,就要對炮膛進行擴孔,使炮膛內徑達到240mm的新的口徑,炮彈的重量相應增加50%,達到180kg,裝藥量增加到292kg。再下一輪要將炮膛內徑擴孔到260mm,巴黎大炮的發射射角很講究。按照彈道學原理,火炮打到45度仰角時的射程最遠。但是,德國人通過試驗發現,火炮仰角打到50°~60時的射程最大。原來,射角增大之後,彈丸飛行軌跡的最高點增大,當以50°射角發射120kg的炮彈時,彈丸最高點達到大氣的同溫層,而同溫層的空氣已十分稀薄,空氣阻力大大降低,從而可以使彈丸飛行到更遠的地方。經過186秒的飛行後,達到125km的遠方,落地爆炸。這樣遠的射擊距離,連德國人也始料不及,以至在試射時曾發生將炮彈打到荷蘭境內的事件。為此,荷蘭政府還向德國政府提出抗議。
巴黎大炮的實戰應用,豐富了超遠程大炮的內彈道學和外彈道學理論,甚至還對後來的人造衛星的研製有所借鑑,這也是德國人想不到的事。關於巴黎大炮的實戰應用,這裡再介紹一些鮮為人知的、有趣的事實。首先,發射裝藥有大粒裝藥和小粒裝藥兩種。先裝人大粒裝藥袋,再裝入小粒裝藥袋,以調節發射藥的燃燒速度。裝藥的袋子是用易於燃燒的絲織品製成的。有趣的是,為了保持射程的穩定,發射藥要恆溫保存在地下室內,靠電熱器使地下室的溫度保持在12℃的恆溫,平時專門有一名士兵來監視地下室的溫度。每打完一發彈後,都要對炮身軸線進行修正,以保持射擊精度。
1918年3月23日,巴黎大炮第一次轟擊巴黎時,共發射21發炮彈,射彈的縱向半數命中界為3.2km,方向半數命中界為1.2km。第二天發射的21發彈,半數命中界就增大了不少。第三天發射了6發發彈,射彈偏差已相當大而不得不中止射擊。當時,利用飛機來觀察彈著點,利用氣象觀察來算定射擊諸元,還考慮了地球曲率和地球自轉對射擊精度的影響。可見,超遠程射擊,還是有不少名堂的。當時,德國人共製造了9門巴黎大炮。其中,斯可達公司製造2門,克虜伯公司製造7門。在製成的9門炮中,有一門被法軍的炮火擊毀,一門因炮栓爆裂而無法使用,只有7門用於轟擊巴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軍的前炮兵總監布拉伊頓將軍在接受外界採訪時,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一門巴黎大炮的製造費用,相當於100架中型轟炸機,像這樣的大炮將來恐怕是不會再製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