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G ZigBee模塊設計的信號完整性仿真技術應用

2020-11-25 電子發燒友

自從馬可尼發明無線電以來,無線通信技術一直向著不斷提高數據速率和傳輸距離的方向發展。而當前被廣泛研究的ZigBee 技術則正是一種為人們提供廉價的、極低複雜度、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低速率無線通信技術。這種無線技術具有功耗低、數據傳輸可靠、網絡容量大、兼容性好、安全性能高、成本低和時延短等特點受到廣泛歡迎。

ZigBee 名字來源於蜂群使用的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通信方式,蜜蜂通過跳ZigZag 形狀的舞蹈來通知發現的食物源的位置、距離和方向等信息,以此作為該技術的名稱。ZigBee 過去又稱為「HomeRF Lite」、「RF-EasyLink」或「FireFly」無線電技術,現統一稱為ZigBee技術。目前ZigBee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物聯網系統,如智能家居、煤礦監控、電梯物聯網等,ZigBee電路設計的好壞直接影響物聯網系統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ZigBee 兼容的產品工作在IEEE802.15.4 的PHY 上,其頻段是免費開放的,分別為2.4GHz(全球)、915MHz(美國)和868MHz(歐洲)。本文研究的技術採用的ZigBee產品工作頻段為2.4GHz,該頻段比傳統信號傳輸速度高出許多倍,因此板卡的設計要求也複雜很多。採用傳統的PCB設計經驗是無法滿足該射頻板的要求,我們需要採用針對射頻電路板的新技術--信號完整性仿真技術。

1微帶線阻抗匹配仿真與計算

1.1特徵阻抗定義

對於高速電路來講,當我們討論傳輸線時,不僅要考慮由於高速信號而引入的新的頻率因素,還要考慮由於高速信號傳輸而形成的不同的電路結構。理論上講,傳輸線是由傳輸信號的信號線,即圖中的微帶線A,和該信號構成參考回流路徑構成的。這種結構,是由傳輸線上的信號特徵決定的,再次強調,我們討論的不是導線上直流穩態的靜電場分析,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在高速信號傳輸過程中瞬時電磁場的交替建立過程。所以,請特別注意,能夠為信號線提供回流路徑的不僅僅是通常意義的地平面,任何能夠和信號線之間建立電磁場聯繫的導體,都能夠和信號線之間建立傳輸線。而我們研究的對象是所有這些傳輸線結構中,能夠最有效提供回流路徑的那對傳輸線結構。正如下圖中所示的那樣,對於高速信號的傳輸線,其能量的傳播是依靠電磁場在傳輸介質上的交替變化完成的,那麼它的傳輸路徑包含了:微帶線本身、回流路徑、以及微帶線和回流路徑之間的介質。所以,對於一個特定的傳輸線而言,信號線和回流路徑之間構成的是一個雙埠網絡。而其阻抗,即是構成等效電路的各個因素的綜合結果。

當理解了這樣的信號傳輸結構之後,就不難理解分辨傳輸線阻抗和電阻的區別了。當談到傳輸線的阻抗時,是絕對不能用導體A的電阻來替代的,它實質是在該傳輸介質中某一點上所建立的電場及流經該點的電流之間的關係,所構成的傳輸介質上的電場。因此談到傳輸線的阻抗,讀者一定要建立起「兩個導體」的結構概念,而不僅僅是那個顯而易見的微帶線A。缺少了參考回流路徑,單一的微帶線A是無法建立電場的。

當信號在傳輸線上傳輸時,每向前傳輸一個最小單元的等效電路,都要在所經過的路徑上建立相應的電磁場,並且有一定的電流流經等效電路。這個最小單元的等效電路構成的阻抗,相對傳輸線來講,就是此時此刻的瞬時阻抗。如果信號在此傳輸線上傳輸時,每個瞬時阻抗都完全一致,那麼就將瞬時阻抗定義為該傳輸線的特徵阻抗。

1.2微帶線概念

在PCB中,微帶線是一種用電介質將導線與接地面隔開的傳輸線。印製跡線的厚度、寬度和跡線與接地面間介質的厚度,以及電介質的介電常數,決定微帶線的特徵阻抗的大小。

微帶線的幾何結構如圖-1所示,導帶的寬度W印在薄的接地的介質基片上。

圖-1

W1和W2:傳輸線上下表面寬度;

T1:傳輸線的銅厚,如一盎司;

H1:介質的厚度;

底面銅皮為傳輸線的參考平面,可為地平面也可以是電源平面。

根據「IPC-2141」規範,推薦的使用的微帶線參數計算公式如下:公式-1

微帶線特徵阻抗計算公式:

Z0 ={87/[sqrt(Er+1.41)]}*ln[5.98H/(0.8W+T)] 公式-1

其中,W為線寬,T為走線的銅皮厚度,H為走線到參考平面的距離,Er是PCB板材質的介電常數。此公式必須在0.1《(W/H)《2.0,並且1《(Er)《15。

微帶線的寬度W越大,微帶線的特徵阻抗Z0就越低。近似公式在微帶線寬度W遠大於介質厚度t時的精度較高,否則就需要加以修正。當W與t相當時,誤差約為百分之幾到百分之十幾。其中微帶線的寬度W遠大於介質厚度t也正是當前PCB工藝所能實現的。

但對於PCB設計工程師來說,要控制PCB微帶線的特徵阻抗,如果依靠上述公式計算非常不方便。在前些年,沒有專業的特徵阻抗仿真軟體,當PCB需要做阻抗匹配時工程師要花費很多時間來計算微帶線的模型。後來POLAR SI8000軟體的誕生給阻抗匹配計算帶來了巨大的便利,目前全球大約有一半以上的PCB廠家都採用該軟體計算PCB傳輸線的特徵阻抗。該軟體不僅使用簡單,阻抗匹配精度高,軟體提供了多種PCB傳輸線的模型。本文僅介紹如何用SI8000設計ZigBee模塊微帶線的特徵阻。

因ZigBee射頻信號傳輸線的模型為微帶線,並且特徵阻抗為50歐姆,根據PCB廠家的實際工藝要求,如果銅的厚度為1盎司,只需通過SI8000軟體計算出該微帶線的寬度即可控制該微帶線的特徵阻抗。

具體步驟:運行SI8000軟體,界面如下圖-2所示,選擇微帶線的模型為:Surface Microstrip 1B。第一層到第二層的厚度H1為4.5mil,微帶線的上下線寬相差(W1-W2)1mil,上表面線寬設為7mil,則下表面線寬8mil,介電參數為4.2,銅厚為1盎司,計算出來微帶線特徵阻抗正好為51歐姆,滿足±10%的誤差要求。

圖-2

2 射頻輸出微帶線特徵阻抗為何要匹配

在高頻信號傳輸途徑,特徵阻抗必須始終保持一致,一旦傳輸途徑的特徵阻抗有突變,就會因阻抗突變引起的信號完整性問題。典型的信號完整性問題就是信號反射、信號過衝,更嚴重會引起振鈴。表現出的問題為信號傳輸波形發生扭曲、信號邊沿出現過衝、信號輸出功率變小、EMI輻射超標等問題。下面我們通過Hyper Lynx信號完整性仿真軟體,介紹2.4G射頻板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幾種問題。

Hyper Lynx仿真軟體是PADS公司開發的一款信號完整性仿真軟體,該軟體主要用於高速電路設計的仿真與應用。該軟體可以仿真信號傳輸線的特徵阻抗、傳輸線EMI輻射、傳輸線磁場分布情況、傳輸線時序等很多問題,該軟體為高速電路設計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本人在設計2.4G ZIGBEE模塊時,第一版因射頻輸出線特徵阻抗沒有計算好,導致該模塊輸出功率偏小,EMI輻射超標且模塊的接收靈敏度較低。第一版模塊如下圖-3所示

圖-3

2.1阻抗不匹配導致射頻信號輸出功率變小

利用Hyper Lynx仿真軟體計算圖-3模塊的射頻傳輸線,特徵阻抗值為16.5歐姆,如下圖-4,

圖-4

通過圖-4可以得知,該傳輸線的特徵阻抗的實際值和理論值偏離過大,導致射頻信號輸出時引起信號完整性問題,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輸出功率偏小。理論值為21DBm,實際值為18DBm,也就是說這根傳輸線上損失功率為3DBm。為了驗證我們的分析是否正確,通過網絡分析儀直接測量PCB板的射頻傳輸線的損耗值。經測量,該值為2.95DBm,剛好符合分析結果。

2.2阻抗不匹配導致射頻板接收靈敏度降低

我們再對該板卡做接收靈敏度測量,經測量,該板卡接收靈敏度,比市場上其他公司設計的模塊的接收靈敏度低。該模塊採用的運放的接收靈敏度值為-115DBm,而實際測量下來只有-107DBm。初步分析,可能是因傳輸線的阻抗不連續、阻抗突變引起的信號波形失真,最終導致接收靈敏度降低。只要通過支持2.4GHz的示波器看一下該板子的實際輸出波形即可,如果信號有失真,則分析的結果就沒有問題。但是,目前很少能找到速度超過1GHz的示波器,要找到2.4GHz的示波器就更難了。不過雖然2.4GHz的示波器實物不好找,我們可以通過仿真軟體來驗證該問題。

Hyper Lynx仿真軟體有個高速示波器仿真功能,通過該軟體,可以對該傳輸線在2.4G頻段的信號進行波形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紅線為理論輸出波形,綠線為實際輸出波形,不難發現該波形有明顯的震蕩,和我們預期的分析結果相符合。

圖-5

2.3阻抗不匹配導致射頻板EMI輻射超標

同樣,對該板子做EMI輻射測試,發現該板子的EMI輻射在2.4GHz到5GHz的範圍超過CE標準。通過Hyper Lynx仿真軟體的虛擬頻譜分析儀仿真結果如下圖-6所示。

圖-6

圖中黃色凸起代表EMI輻射在不同頻段的分量,很明顯EMI輻射從2.4G開始一直到10GHz都很強。

綜上所述,因特殊阻抗不匹配,導致第一版2.4GHz射頻板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1、輸出功率小;

2、接收靈敏度低;

3、EMI輻射超出CE標準。

重新計算好傳輸線特徵阻抗,改版後的特徵阻抗如下圖-7所示,特徵阻抗值為50.8歐姆。

圖-7

板子傳輸線的波形仿真如下圖-8所示,實際輸出波形幾乎和理論波形相同。

圖-8

再對板子進行EMI輻射仿真,結果如圖-9所示,新板子在10GHz範圍內EMI輻射幾乎看不到。

圖-9

經過測量,改版後的射頻板的輸出功率大於20DBm,接收靈敏度也比之前板子的高,EMI輻射也滿足各種標準的要求。

3 微帶線特徵阻抗為何要滿足50歐姆

ZigBee射頻PA輸出的特徵阻抗為50歐姆,天線的特徵阻抗也為50歐姆,此時只有傳輸線的特徵阻抗為50歐姆時,信號輸出功率最大,並且產生的信號完整性問題也最少。

4 結束語

眾所周知,ZigBee無線射頻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物聯網系統中,但2.4G ZigBee射頻板設計難度相對要高,需要注意的問題也比較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該技術的應用範圍。如果在設計的過程中能夠掌握一些好的仿真工具,這樣可以提高設計的效率,降低設計風險,從而減少產品的開發周期,最終達到減少開發費用的目的。Hyper Lynx仿真軟體的推出給高速電路設計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通過該軟體可以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可以在PCB設計就能得知電路板存在的許多EMC問題,提前預防產品存在的風險。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信號完整性理論的PCB仿真設計與分析研究
    在基於信號完整性計算機分析的 PCB設計方法中,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PCB板級信號完整性模型的建立,這是與傳統的設計方法的主要區別之處。SI模型的準確性將決定設計的正確性,而 SI模型的可建立性則決定了這種設計方法的可行性。
  • 高速電路設計和信號完整性分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設計高速電路時必須進行信號完整性分析,採用虛擬樣板對系統進行透徹仿真,精確分析電路的布局布線對信號完整性的影響,並以此來指導電路的設計。這樣,以往很多在調試時才能發現的問題,在設計期間就可以解決,極大地提高了設計成功率,縮短了設計周期。 要對信號進行完整性分析,首先要建立精確的器件模型。
  • 高速PCB信號完整性搞不定?不妨試試讓高速信號跳過PCB走線
    o7yedncSamtec公司信號完整性部門首席技術官Scott McMorrow在其提供的一張電子數據表格中,用列表和圖形形式顯示了Megtron6 PCB材料和28 AWG到36 AWG尺寸的線纜在不同長度和從1GHz到50GHz的頻率下的損耗差異(dB)。距離涉及1英寸、12英寸和1米。你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估計具體設計中的信號損耗大小。
  • 利用眼圖解決USB在布線中的信號完整性問題
    但在實際生產設計中,由於USB的傳輸速率較高,而系統中電路板上元器件的分布、高速傳輸布局布線等各類參數,引起高速信號的完整性缺陷的,所以由PCB設計所引起的信號完整性問題是高速數字PCB(印製電路板)生產設計者必須關心的問題。
  • 基於MATLAB GUI的數位訊號處理仿真平臺的設計
    3.基於MATLAB GUI的數位訊號處理仿真平臺的構建方案採用MATLAB開發平臺,利用圖形用戶界面GUI,設計出結構圖,如圖1所示,系統的主界面一共有七個主要子模塊,分別代表了七個教學內容。通過單擊主界面上子模塊相應的按鈕即可啟動相應的子窗口。
  • 無線電調製信號仿真設備設計方案
    可仿真復現任何信號帶寬小於64KHz的數字調製信號,適用於各種不同的無線電超短波電臺數字測試系統。產品按照「信號獲取-信號處理-信號保存-信號回放」的方式,能產生短波/超短波頻段的數字調製信號仿真。1、功能設計分為數字錄放模塊和數字單放模塊2種功能部件,主要功能如下:1. 數字錄放模塊用於數字調製信號仿真開發,在進行數字測試系統研發時時,根據實際需求產生具體的數字調製信號源,以二進位文件形式上載保存於電腦中。同時,數字錄放模塊的回放功能可用於錄製信號的檢查和分析。2.
  • 興森科技:400g光模塊線路板是公司的重點研發項目,主要應用領域...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8日訊,有投資者向興森科技提問, 看到公司5G產品有包括400G光模塊這一部分,請問貴司自主研發400G光模塊技術是什麼?應用方向是什麼?公司回答表示,400g光模塊線路板是公司的重點研發項目,主要應用領域包括5G通訊產品和網際網路數據中心。
  • ZigBee通信技術特點和性能及其典型應用的詳細概述
    低複雜性 zigbee協議的大小一般在4-32KB,而藍牙和wi-fi一般都超過100KB。 時延短: 通信時延和從休眠狀態激活的時延都非常短,典型的搜索設備時延30ms,休眠激活的時延是15ms, 活動設備信道接入的時延為15ms。因此ZigBee技術適用於對時延要求苛刻的無線控制(如工業控制場合等)應用。
  • 基於Zigbee技術的LED燈光控制器的設計及應用
    基於Zigbee技術的LED燈光控制器的設計及應用 佚名 發表於 2014-07-27 12:11:42   本設計主要是將Zigbee 無線技術應用在LED 照明工程中
  • 某飛彈典型信號仿真與測試訓練系統
    本文從應用體系、系統體系、技術體系三方面論述了系統的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討論了系統研製涉及的關鍵技術,並對彈上及地面典型信號的產生機理及測試方法進行物理仿真採集控制器程序在仿真計算機的控制下,完成面板信號的採集與控制,從而模擬各種設備工作。  信號採集控制器採用基於ARM9核的控制器,嵌入式計算機對上通過TCP/IP總線連接仿真計算機,對下通過機箱總線與功能模塊相連。功能模塊有4種類型的對外接口,分別是DI(數字輸入)、DO(數字輸出)、A/D(模擬輸入)和D/A(模擬輸出),配合信號調理電路,可以滿足對不同類型信號的需要。
  • 簡潔是信號完整性設計的基礎: 示波器硬體架構設計
    圖1是90000 X系列示波器被拆開後的採集板實際照片,上一篇介紹的前端模塊位於最上方黑色的散熱片下面,裡面封裝了5個磷化銦晶片,前置放大器晶片、觸發晶片和採樣保持晶片在裡面,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從事多年高速模擬電路系統設計經驗的體現,是在眾多設計可能中,最後選擇的優化方案。
  • R&S矢量源及信號分析儀的無線系統仿真及設計
    為了保證設計的準確性,同時縮短相應的設計周期,需要在設計初期就開始對系統進行相應的仿真和驗證,同時對於各個階段完成的不同模塊也要進行分別的仿真和測試。雖然各類大型的EDA軟體相繼成熟,針對不同的領域都有不同的專業軟體,為完成設計提供了強大的支持。
  • 基於Verilog HDL的SVPWM算法的設計與仿真
    摘要: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是電壓型逆變器控制方面的研究熱點,廣泛應用於三相電力系統中。基於硬體的FPGA/CPLD晶片能滿足該算法對處理速度、實時性、可靠性較高的要求,本文利用Verilog HDL實現空間矢量脈寬調製算法,設計24矢量7段式的實現方法,對轉速調節和轉矩調節進行仿真,驗證了設計的實現結果與預期相符。
  • 三相SPWM波形發生器的設計與仿真
    並且利用VHDL設計了死區時間可調的死區時間控制器,解決了傳統的模塊電路等待方法很難產生帶精確死區時間控制的SPWM信號的問題。該方法在Quartus II 9.1環境平臺下進行了仿真驗證,並將設計程序下載到DE2-70實驗板進行實驗測試,用示波器測試得到了死區時間可控制的SPWM波形。
  • 應用新型LoRa技術設計無線通信模塊,滿足智能物聯的發展需求
    對於各個晶片之間的幹擾與電壓之間平衡問題,我們採用在MCU和FBL10D之間串聯一個共模電感L1防止USB信號產生電磁幹擾,並且串聯R3、R4電阻到測試點以便於調試,電阻默認不貼。為了滿足USB數據線信號完整性,要求L1/R3/R4需要靠近模塊放置。
  • 基於MATLAB/SIMULINK的心電信號源仿真系統設計
    本文通過對心電信號的特徵分析,提出了基於MATLAB/SIMULINK的心電信號仿真方法,採用快速原型技術通過輸入/輸出卡,將虛擬仿真信號轉化生成實際的物理電信號,並與實際硬體電路連接起來,構成心電信號的半實物仿真模型。
  • 安世亞太2020年仿真免費網絡培訓安排(上半年)
    2、流體仿真專題系列課(3月)          3月流體仿真月,涉及內容豐富,包括了:FLUENT動網格技術、CHEMKIN化學動力學分析應用、旋風分離器研究進展和仿真技術深入探討、流體邊界條件和區域條件設置的相關技巧,以及製冷循環系統仿真和壓水反應堆循環系統仿真Flownex應用案例的介紹和講解。
  • 四種常見的EMC仿真軟體介紹
    EMC仿真軟體能夠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有效的高頻和高速電磁仿真設計工具,它集高速電路建模、仿真和優化為一體,用仿真代替實驗,可以快速的幫助工程師完成高速電路EMC設計,實現信號完整性,減少研發費用,縮短研發周期。
  • SPARQ系列述評之二 ――信號完整性問題與S參數的關係
    面對高速設計的新領域,硬體設計工程師們需要改 變傳統的設計理念,他們需要以更加超前的思維去思考自己將要設計的信號的質量,或許在制定產品設計方案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調研;需要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去思考信號質量問題,如方案設計環節,原理圖設計環節,PCB設計環節,測試驗證環節等等;需要考慮到系統中的每一個構成成分可能給信號質量帶來的影響, 如過孔,電容,電感,阻抗,接插件等等;所有高速設計相關的問題也常被統稱為
  • SPARQ系列述評之二 ――信號完整性問題與S參數的關
    面對高速設計的新領域,硬體設計工程師們需要改 變傳統的設計理念,他們需要以更加超前的思維去思考自己將要設計的信號的質量,或許在制定產品設計方案的時候就需要進行調研;需要在設計過程的每一個環節 去思考信號質量問題,如方案設計環節,原理圖設計環節,PCB設計環節,測試驗證環節等等;需要考慮到系統中的每一個構成成分可能給信號質量帶來的影響, 如過孔,電容,電感,阻抗,接插件等等;所有高速設計相關的問題也常被統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