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外文明藏身地心?或以核能為生,科學家擔心其進化後威力巨大
人類自從進入了太空時代,就一直在探索宇宙,並且以尋找地外生命為研究的重點方向,並試圖與它們取得聯繫。不過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人類依舊沒有捕獲到任何有關於外星生命的信息。結果,連科學家們也開始懷疑外星生命或許就在我們的周圍,我們以往尋找的方式都是錯誤的。
我們都知道,地球之所以能夠孕育出生命,是因為地球上具備生命所需的各種基本元素,例如空氣和水。基於這些元素,科學家們一直以此標準來搜尋地外生命。但是在近期有一項科學研究表明,並不是所有的生命都與地球上的碳基生命相同,不一定需要氧氣和水來維持生命。
所以,創造生命的條件並不是一致的,不一定必須有陽光、空氣和水。隨著科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發現在某些行星上也有可能存在以甲烷為食的簡單生命體。近期,科學家們在地下深處發現了一個新的生態系統,這個發現也為尋找地外生命提供了新的思路。
據了解,這個新的生態系統位於地底約3公裡處,它們與地表生態系統完全不同,不需要依靠陽光、氧氣和水也能夠生存。
這一發現完全顛覆了人類對於地外生命的理解。科學家們終於意識到,之前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時的眼界有多麼狹窄。或許我們一直努力尋找的外星生命離我們並不遙遠,並不生活在其他星球,它們很有可能和我們一樣在地球上生存。
實際上,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了「地心人」的概念。支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地心人是與人類十分相似的一個種群,只是我們無法察覺。它們或許在最初是地球的主人,但是後來由於地球生態惡化無法適應而搬到地下去。
根據人類的普遍認知,生態系統的循環是一個十分神奇的過程。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將陽光和水轉化為養分並且釋放空氣。動物與動物之間也有特殊的生物鏈維繫,而這個地下生態系統則是依靠地底的放射性物質鈾來維持生命的。
人們的探索範圍在不斷擴展,研究人員表示,鈾提供的能量足夠與其他物質結合,最終會形成核苷酸,從而為生態系統中的大部分生命提供生存條件,雖然它們只是微生物,但也不能排除它們會擁有漫長生命的可能性。
此外,這項研究極大地擴大了人們對太空探索的範圍,在無限的宇宙中,可能有不止一種微生物依靠放射性元素生存。雖然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條件是獨一無二的,但也不能否認有一些更具生命力的生物已經在其他星球上繁衍生息。
為了研究太空輻射對這一生物的影響,科學家計劃將來把這一發現的地下微生物送入太空,一旦有新的結果出現,也就證明了太空具備生命生存的條件,那麼人類的探索旅程將充滿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