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學家都在尋找其他文明存在的痕跡,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其他文明存在的確切證據。人類發射的深空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0餘年時間,仍然沒有飛出太陽系,僅僅太陽系就能夠困住人類,更被說浩瀚無窮的宇宙了。
人類的望遠鏡能夠觀察到134億光年以外的星系,並且不斷的突破觀測的方法,探索到了1200多顆行星。不過行星的數量遠非如此,宇宙中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就有2000萬億億顆,每一個恆星系都會有若干個行星伴隨,如此多數量的行星中應該會有文明存在,只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還不足以觀察到而已。
外星文明受限於技術,我們無法得知是否存在,那麼地球上還有其他的文明存在麼?比如地心文明或者海洋文明。著名的亞特蘭蒂斯文明被各種影視作品描繪過,其最早記載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中,但也只是隻言片語。
雖然有不少的探險者在海洋底部發現了建築、雕像等遺蹟,但卻無法證明這些遺蹟與亞特蘭蒂斯文明有關,所以遠古的海洋文明依然是傳說,並無確鑿無疑的證據。太空文明、海洋文明都沒有存在的遺蹟,不少人開始將目光投入到地球深處。人類對於地球內部的探索從未停止,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超深鑽井工程一度下探到了離地面12262米的深度,最終由於資金不足不得不停止了相關的探測。
不少人相信地心處存在著一個科技水平遠超地面人類的文明,地心人蟄伏在地心深處,悄悄觀察著人類,並且不希望人類打擾他們。
地球空心學說
一些學者創立了地球空心學說,這個學說認為地球內部有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有大陸、海洋、森林以及高山等生態必備要素,地球核心作為小太陽給小世界供熱,地球的北極與南極有專門的通道可以出入地心世界。地心人科技極為發達,他們不僅建立了精美的城市,還專門建設了通往銀河系的宇宙飛船基地。
當然,地球空心說其實經不起推敲,科學家對於地球的研究已經有多個理論出爐,地球不僅是實心的,地心內部的環境極為惡劣,根本不適合生命生存。
地球的構成
46億年前,太陽系中的星雲塵埃逐漸的凝聚成了太陽,而剩下的物質組成了行星。早期的地球只不過是一個炙熱巖漿組成的球體,呈現熔融狀。然後地球不斷地降溫,地核開始凝固,質量大的物質向地心移動,巖石開始形成陸地。地球表面的溫度越來越低,巖漿移動過程中噴發的氣體形成了大氣層,而水蒸氣冷卻後形成降雨,最終誕生了海洋。
目前的地球可分為地殼、地幔與地核三個部分,其中人類活動活動的主要區域是地殼表面的外層。地殼主要由巖石構成,其平均厚度為17千米,高原地殼的厚度甚至能夠達到70千米。超深鑽井工程並沒有打通地殼層,根本不可能發現地心深度的秘密。
地核被厚厚的地幔層包圍,地幔的厚度高達2800km。上地幔巖石圈以下的軟流層集中了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巖漿主要存在於這一層,而下地幔溫度、壓力與密度逐漸的加大,其中地幔與地核交界處的溫度為3500℃以上。
地核同樣分為兩層,外層的鐵、鎳等金屬以液態形式存在,而內核的鐵、鎳等金屬在超強的大氣壓下反而以固態形式存在。地核深度的溫度高達6000攝氏度,已經接近太陽表面,壓強更是能夠達到大氣壓的350 萬倍。高溫、高壓的條件能夠破壞一切物質的結構。
地球空心學說認為地球內部為空心,而地核的壓強如此之大,甚至能夠將液態金屬凝固成實體,地心人的科技水平究竟有多高,才能夠抵抗這樣的大氣壓,更別說還有數千度的高溫。事實上,哪怕是地幔層,也有1千多度的高溫。
除了高溫與高壓之外,地幔的軟流層的放射性物質還在不斷的發射放射性的元素,地心人還要克服放射性危害。按照目前的地球構成,空心說不可能實現,所以並不存在地心人。
總結
地心內部想要建立文明,需要的科學技術水準遠超人類才行,但假如有這樣的能力,為何還要生存在如此惡劣的生態條件下呢。當然,也有人說地心人為矽基生命,這就更不可能了。要知道矽的熔點為1414攝氏度,它只能夠生存在地殼與地幔的接壤處。這樣的位置很容易暴露自己,但目前位置仍然沒有任何地心人的實際發現出爐,所以地心文明存在的概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