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的溫度,達到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會存在著什麼物質

2020-11-27 宇宙知識聯盟

地心的溫度,達到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會存在著什麼物質

地球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在這個宇宙中已經存在了四十六億年了。在這個漫長的時間中,地球的環境在不停的變換。終於變化出了能讓這個生命出現的環境了,隨後孕育出了大量的生命。而我們人類也是其中之一,但是我們人類和這個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不同, 可以說是最幸運的那一種了。因為我們人類擁有著這個地球上,唯一的高級智慧。而且在地球後面的發展中,又沒有什麼大災大難。

這使得我們人類能夠在這個地球上,快速且安穩的發展我們人類文明。然後在8000年前,我們人類就將文明建立了起來。發展到現在,我們人類的文明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層次了。文明的進步自然也帶動了,各種科學技術的研發。這讓我們人類對這個地球,和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更是有了一個嶄新的認識。早在五十年前,我們人類就已經將認知的腳步,踏在了我們地球的衛星月球上了。

隨著我們人類對這個宇宙的探索加深,我們人類對宇宙中的很多天體,都有了一個深刻的了解。不過能有這些了解,自然是我們人類先對這個孕育著諸多生命的地球,有了深入的研究後,才能有結論去運用到其他天體上。但是我們人類對這個地球的一些事物的研究,好像還不是那麼的徹底。就比如說這個地球的地表之下,我們人類就不是那麼的了解。我們知道地心的溫度,達到了太陽表面的溫度,而裡面會存在著什麼物質?

關於地球的地表之下,我們人類也曾經研究過。那就是前蘇聯在和美國進行軍備競賽的時候,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啟的一項科學鑽探計劃。其中的一個的鑽孔深度達到了12,263米,這是目前為止人類在這個地球上,所挖的最深的一個洞。但是這個洞連地幔層都沒有挖到,只是碰到地表層的一點皮毛而已。而根據我們人類科學的研究,他們認為地球的核心,是一個擁有著5000攝氏度的,有鐵和鎳組成的火球。但是只是理論研究而已,地心的真實面目還有待解密。

(本文由宇宙知識聯盟原創,嚴禁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無意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地核的溫度,達到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會有什麼物質?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藍色行星,已經在這個宇宙中存在了46億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地球的環境在不斷地變化,最終讓這種生命出現的環境發生了變化,然後大量的生命被孕育出來。但似乎我們對地球上某些事物的研究還不夠深入,例如在地球表面下,我們人類不知道那麼多,我們知道地球中心的溫度達到太陽表面的溫度,裡面是什麼?我們人類也研究過地球的表層,這是蘇聯與美國在科拉半島挪威邊境附近地區的軍備競賽中啟動的一項科學鑽探計劃。
  • 地心溫度和太陽差不多,但生命之源或跟地心有關?
    科學家也沒有能力穿越到數十億年前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只能根據現存的證據進行猜想,我們也可以猜想人類源於地心,那這種說法有科學道理嗎? 地球半徑有6300多千米,而人類目前的鑽井技術,最深只不過能鑽探萬米左右,自然就無法取到證據,來證明地心存在什麼。這是否就意味著我們就沒辦法得知地心到底是什麼了嗎?
  • 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 太陽的表面溫度多少度
    我們都知道,太陽的溫度非常高,但是到底有多高,還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今天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多少度。太陽表面溫度約為5500攝氏度,日冕層溫度約為5 × 106 攝氏度,中心溫度約為2000萬攝氏度,大約是3600多倍。
  • 地球地核處的溫度與太陽表面相當,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溫度?
    ●地球內部溫度相當高,核心處的溫度可以與太陽肩並肩。地球內部的溫度相當高,通常來說越靠近地心溫度也就越高。據科學家測算,地核的溫度在4000~6800℃,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地核深處的溫度在6000攝氏度以上,可以說與太陽表面的溫度肩並肩。鉿合金是目前已知熔點最高的物質,在標準大氣壓下,它的熔點高達4215攝氏度。理論上來講,地球核心處的溫度可以融化任何物質。
  • 地球最中心是什麼?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和月亮也有關係
    地球的構造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地核又分為外核和內核,內核是地球的真正核心,這裡的壓力非常巨大,相當於一百多萬個大氣壓的壓力,而且溫度也非常高,在6800攝氏度以上,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還要高,那麼這裡是由什麼物質組成的呢?
  • 為何太陽大氣溫度比表面溫度高?
    據《每日科技》網站報導,隸屬於美國宇航局NASA的「極端紫外一般入射光譜儀」(Extreme Ultraviolet Normal Incidence Spectrograph,簡稱EUNIS)項目的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他們掌握了一些可以用於解釋太陽外部大氣層為何比內部表面溫度高得多的證據。
  • 地核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還高,熱量來自於哪裡?冷卻下來會如何?
    地球至今還存在著一些地區,人類從未到達過。比如一萬多米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又或者火山深處以及地球的深處。1970年,蘇聯曾經開啟過科拉鑽孔工程,為的就是探索地球深處是否還存在著另一種文明。然而這項工程浩浩蕩蕩的開啟了,但只持續了20年的時間,最終依舊一無所獲,並因為資金不足而宣布停工。
  • 太陽溫度那麼高,自身物質將以什麼形式存在?
    (4)再繼續對水蒸氣加熱,大約到1000℃時,水分子間氫和氧的化學鍵開始斷裂,隨著溫度的升高,斷裂的水分子越多,但此時還是氣態,水分子斷裂後的原子以激發態的形式存在,激發態是核外電子躍遷到高能級軌道,但是還沒有完全脫離原子核束縛(電離),如果處於激發態的電子回落到低能級軌道,就會對外釋放電磁波,所以此時的氣體會發光發熱。
  • 在地球表面下,有地心文明存在麼?
    不過行星的數量遠非如此,宇宙中類似太陽這樣的恆星就有2000萬億億顆,每一個恆星系都會有若干個行星伴隨,如此多數量的行星中應該會有文明存在,只不過人類目前的科技還不足以觀察到而已。外星文明受限於技術,我們無法得知是否存在,那麼地球上還有其他的文明存在麼?比如地心文明或者海洋文明。著名的亞特蘭蒂斯文明被各種影視作品描繪過,其最早記載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中,但也只是隻言片語。
  • 太陽的溫度極高,是否存在不會被太陽熱熔的物質?看完你就明白了
    太陽系當中有八大行星,有我們地球在內的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在公轉,太陽為我們的星球們提供光跟熱,有研究表明,太陽的表面溫度甚至達到了5500℃,而太陽的核心溫度能夠高達1500萬攝氏度。就有人非常的好奇,會不會有什麼物質能夠接近太陽而不被融化呢?
  • 太陽表面溫度很高,地球內部溫度更高,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太陽是太陽系光與熱的源泉。依賴於這份光與熱,地球生命在數十億年以來得以繁衍生息。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太陽充滿了敬畏,人們知道太陽所能夠提供的能量是巨大的,但人們想不到的是,在地球表面能夠收集到的太陽能量與太陽表面所散發出來的能量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 假如太陽不發光,地球表面溫度將下降到多少度?
    我們可以利用熱力學知識進行估算,如果太陽不發光,那麼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在幾天內下降到冰點(0℃),經過很長時間後,最終保持在40K左右,成為一顆冰凍星球。地殼平均厚度有17公裡,地幔與地核則是高溫物質,地心溫度更是高達6000度,但是地殼對溫度傳導來說實在太厚了,內部的熱能向地面傳導的速度非常慢,要知道地球誕生了45億年,但是內部溫度下降了不到500度。
  • 太陽表面溫度非常高,光照整個太陽系,為何太空溫度一直零下?
    對人類來說,可能覺得地球是比較大的,但是對於地球來說,在太陽系中不值一提,而對於銀河系來說,太陽系只是滄海一粟,在銀河系裡面,就擁有多達1000至4000億顆恆星,但卻沒有一顆恆星可以取代太陽的位置,就是因為太陽的重要,所以才會使宇宙產生智慧文明,大家知道,人類如果想要繁育,對於生活環境是非常挑剔的,而我們地球在太陽的孕育之下,充分的陽光沐浴之下,才有現在的人類
  • 海王星地表零下218℃極寒,為什麼它地心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還要高?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的第8個行星,也是最恐怖的一個星球,表面溫度達到了零下218度,這種極寒天氣,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同時在海王星的表面,還有更恐怖的情況,超強颶風經常發生,風速達到每小時21,000千米,這種風速在地球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 4245.太陽表面可能是太陽溫度最高區間
    熔點高未必形成區間的溫度也高,但是必定存在內在聯繫,在沒有相關數據的情況下不妨作此設定。其他熔點較高的元素出現在第六周期的d區,「鎢」的熔點高達攝氏3380度,「徠」的熔點高達攝氏3180度。查地球大氣層溫度最高的區間是大氣邊緣的熱層,據說最高溫度達到數千k(始於絕對零度的溫標)。分析原因,除了磁場溫差之外,主要是宇宙射線衝擊引發核裂變形成的。
  • 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5770K(6043攝氏度),但太陽大氣層中色球、過渡區和日冕的溫度卻遠高於這個數值。按照常理,應該是太陽內部溫度最高,表面低一點,大氣層更低。這種反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新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為什麼比太陽表明高。
  • 日冕層位於太陽的外圍,為什麼其溫度比太陽表面的還要高?
    太陽表面存在一種叫做「針狀體」的現象。這些「針」始於我們所看到的太陽表面,指向五到十公裡的高空。它們攜帶著來自太陽的聲音,轉瞬即逝。實際上,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它的密度從內到外逐漸降低,並不存在一個清晰的表面。那麼我們為什麼會看到太陽的「表面」呢?
  • 太陽表面溫度26℃?特別適合人類居住!
    太陽發光發熱示意圖(圖片來源於網絡)科學家通過太陽光譜計算出,太陽的表面溫度是6000℃,這個溫度是不足以產生核聚變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日冕溫度比太陽表面溫度高,因為在日冕中粒子的密度遠遠小於太陽表面的粒子密度,所以當在同等電場下(吸收同等的能量),粒子密度小的地方溫度更高→日冕的溫度遠遠高於太陽表面溫度。這也可以解釋日冕的高溫並不需要由太陽核心核聚變而來,而太陽的表面溫度有可能很低。
  • 太陽的表面,炙熱的日冕,為何溫度會如此之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約為6000開爾文——足夠熱,可以發出明亮的熱白光。但是太陽的表面並不是它的最後一層,就像地球的表面並不是它的最外層一樣。太陽有一個稀薄但廣闊的大氣,稱為日冕。此日冕的溫度高達幾百萬開爾文。日冕的溫度如何比太陽表面的溫度高?就像我說的那樣,是個謎。
  • 歷經46億年,地球核心溫度仍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這是為什麼?
    地殼與地幔的交界地帶,溫度大約在1000攝氏度左右;地幔與地核的交界地帶,溫度大約在4000攝氏度左右;內地核的溫度則與太陽表面的溫度相當,核心處的溫度可能高達6800攝氏度。地球內部溫度雖然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但並不是呈線性增長。地球內部有源源不斷的熱源地球表面平均溫度大約15攝氏度,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