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世界盃,落寞的俄羅斯:攥著一手好牌的資源大國,為什麼沒能...

2021-01-15 中國鋁業網

鋁道網】【鋁道網】端午至,盛夏來。世界盃再次喧鬧登場。

俄羅斯奪得本屆世界盃的主辦權後,羨煞我們。然而,近在眼前的俄羅斯,我們了解得有多少呢?這個和我們有著長接壤邊境的鄰居,在中國的歷史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今天,在眾多球迷圍著電視機豪情萬丈的時候,撲克投資家將視角掃向主辦國俄羅斯。

本文以世界盃作為切入點,深入了解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將重點放在俄羅斯的資源層面,並進一步分析俄羅斯經濟現狀背後的邏輯。

昨晚,世界盃揭幕。這一次,主辦國是我們的老朋友俄羅斯。在這之前的6天,中國領導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授予首枚「友誼勳章」。

為了辦好本屆世界盃,俄羅斯投入了140億美元,打造世 界 級體育場,改善交通基礎設施,興建全新機場和快軌,俄羅斯不僅希望通過世界盃提升自己的國家形象,也想藉機改善與美國和歐洲部分國家僵硬的外交關係。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俄羅斯已為世界打開國門,敞開心扉,歡迎大家來參加俄羅斯足球世界盃。他說:「希望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不光是自己鍾愛的球隊和球員精湛的球技,還有對俄羅斯的認識,俄羅斯獨特的歷史文化、富饒的大自然,以及俄羅斯親切、真誠、友好的人民。」

但本屆世界盃來之不易。

一、 世界盃不是第二個索契

德國《世界報》網站3月14日發表題為《俄羅斯還能舉辦2018年世界盃嗎?》的文章稱,但是眼下這場體育盛事能否舉辦還受到另外一個因素的威脅:俄羅斯面臨巨大的財政困難。盧布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天然氣和石油收入驟減,俄羅斯面臨陷入經濟混亂威脅。

俄羅斯體育部長維塔利·穆特科1月宣布,將此前確定的220億美元預算削減10%。此前,政府已經將12個場館中兩個場館的座位從4.5萬個減少到3.5萬個。參賽球隊準備比賽用的訓練場地數量也從48個減到了37個。

俄羅斯政府不得不在所有地方節省開支。為了降低成本,羅斯託夫場館頂棚的建造將被簡化。政府為富麗堂皇的建築項目把錢白白浪費掉的黃金時期成為過去。不會再有第二個索契—普京為索契冬奧會花了510億美元。

美國史密斯學院的經濟學教授安德魯·津巴利斯特說:「索契已經是場經濟災難。從理性的經濟角度看,俄羅斯根本就不該再舉辦世界盃。」

因為盧布貶值,進口成本增加,這導致了比賽場館的建造成本進一步飆升。比方說,為了建造場館,俄羅斯需要從荷蘭進口草坪。因為從外國進口建材越來越昂貴,政府急需尋找替代材料。體育部長計劃馬上完禁止進口。

不管俄羅斯經濟狀況如何,國際足聯並未感到不安。該組 織稱:「我們不擔心這會對成功舉辦世界盃所需的基礎設施的準備有什麼影響。」

二、世界盃背後的俄羅斯和它的經濟

俄羅斯聯邦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的一個國家,橫跨歐亞兩大洲,橫跨11個時區,涵蓋廣泛的環境和地形,擁有綿延37,653公裡的海岸線,西、北、東三面分別為大西洋、北冰洋和太平洋或其陸緣海及海灣所包圍:

大西洋所屬陸緣海及海灣(由北向南):芬蘭灣、波羅的海、亞速海、黑海;

北冰洋所屬陸緣海(自西向東):巴倫支海、白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

太平洋所屬陸緣海(由北向南):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很多條大河流經平原到達海洋。主要的河流包括伏爾加河、顎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阿穆爾河(即黑龍江)。主要湖泊有貝加爾湖、拉多加湖和奧涅加湖等。

作為世界上土地面積大的國家,俄羅斯擁有超過170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佔地球陸地面積八分之一。

它也是世界上第九大人口國家,擁有1.47億人口,77%居住於其較為發達的歐洲部分。

擁有全世界的森林儲備和含有約世界四分之一的淡水的湖泊。

俄羅斯擁有世界上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世界上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

俄羅斯的一手好牌,羨煞無數國家。儘管如此,跟美國、中國、日本相比,俄羅斯的GDP增速處於明顯落後水平。

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俄羅斯只有四家企業入圍,分別是:

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第63名

盧克石油公司,第102名

俄羅斯石油公司,第158名

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第232名

這四家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國有企業。

三、 俄羅斯的資源讓人瞠目結舌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種類齊全、蘊藏量十分豐富,是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資源能夠自給的國家之一。

絕大部分的礦產資源集中在其東部的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據了解,該地區蘊藏著全俄80%以上已探明的各種礦產資源,儲量潛在價值高達25萬億美元,是俄羅斯主要的礦產基地。而且,也是當今世界僅存的礦產資源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利用的地區。

但是,俄羅斯資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國土的北部和東部地區;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歐洲部分)地區卻資源不足、品種欠缺;礦產資源豐富、品種也較齊全的烏拉爾地區,由於長期開採已造成資源不足,開採難度愈來愈大。而遠距離運輸礦產品,給交通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每年由東部地區運往西部地區的燃料都達幾億標準噸以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俄羅斯聯邦經濟發展和生產力的合理分布。

中俄礦業往來

俄羅斯目前已經探明儲量的礦床約有2萬個,其中特大型、大型礦床約佔5%,佔總儲量的70%。

總體來說,俄羅斯37%的礦產資源已投入工業開發。其煤、鎳、鈷、鐵、稀有金屬、鉑、金剛石、磷灰石、鉀鹽等礦產資源開採量仍佔世界的一定比重,並且是世界大的鋁、、鎳等主要有色金屬的出口國。

礦產品出口更是重要俄羅斯的外匯來源之一,礦產原料及其加工品(不包括石油天然氣)的出口佔其外匯收入的20%以上。

而中國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舉輕若重!

從出口額總數來看,荷蘭、中國、德國、義大利和土耳其為出口佔比的五個國家。2015年俄羅斯出口中國28606百萬美元的商品,雖然同比減少了23.7%,但仍然以8.3%的佔比,排名第二。

礦產品、賤金屬及製品和化工產品是俄羅斯的主要出口商品。2015年出口額分別佔俄羅斯出口總額的61.7%、11.5%和6.3%,為1773.2億美元、330.1億美元和179.6億美元,分別減少40.0%、18.3%和15.5%,礦產品出口以礦物燃料出口為主。

從地區來說,作為俄羅斯五大類出口商品之一的礦產品,礦產品的主要出口國家是荷蘭、中國、義大利、日本、德國五個國家。下圖為2015年俄羅斯出口礦產品的主要國家及其金額。向中國出口的礦產品為19731百萬美元,同比減少31.7%,佔比11.1%,排名第二。

從種類看,俄羅斯出口中國的相關礦產品種類豐富,涉及的範圍很廣。主要出口的礦產品為礦物燃料、礦物油及其產品,以及瀝青,佔2015年礦產品出口總交易量的66.1%。

俄羅斯自然資源的豐富還表現在:它擁有原蘇聯90%以上的森林面積和水能資驚,70%的煤炭,80%的天然氣,100%的磷灰石,60%的鉀鹽和大部分鐵礦石。

西伯利亞和遠東是全世界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這裡的森林面積達5.03億公頃,木材積蓄量達600多億立方米。還有大量的各種金屬礦藏,如鐵、銅、鎳、、錫、鋁、霞石、金剛石、水銀、鎂、雲母、鋁、鎢、金、銀等。

西伯利亞擁有大量的各種珍貴皮毛動物和價值較高的藥用植物。遠東海域生物資源豐富,總量為2850萬噸,其中魚類資源2300萬噸。

俄羅斯聯邦的淡水資源豐富。境內的河流多達10萬多條,分別流入東南西北各海。超過1000公裡以上的有58條。的當推西伯利亞的鄂畢河,總度為5410公裡。

世界上大淡水湖貝加爾湖的淡水量佔地球表面淡水總量的1/5。

俄羅斯森林覆蓋面積為了7.06億公頃,佔領土總面積的40%。木材儲量706億立方米,佔世界總蓄積量的近25%。平均年採伐量1.2億立方米,佔木材總儲量的0.17%。樹種以針葉、硬闊和軟闊為主,佔森林覆蓋面積總量的90%。樹齡以成熟林和過熟林為主,佔木材儲量的57.5%。

天然氣的潛在資源估為212萬億立方米,已探明的儲量為48萬億立方米。俄天然氣佔世界總儲量的35.4%。

石油開採的高峰是1998年,產量為5.62億噸。1991年俄的石油產量在世界仍居首位,但至近年有所下降。

煤炭儲量約佔世界的30%。已探明的儲量為2020億噸(佔世界探明儲量的12%),僅次於美國(4450億噸)和中國(2720億噸)。

黃金資源為15噸。已探明的黃金儲量為5000噸,僅次於南非,可開採30年。

俄羅斯聯邦的自然條件及其地域組合特點對其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俄羅斯的自然景觀帶為其各具特點的農業地帶和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自然物質基礎。廣闊的森林帶(森林覆蓋面積佔全俄土地面積的一半以上)和豐富的土地資源(農業用地面積佔全俄的土地面積10%左右)為俄羅斯的森林和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十分廣闊的場所。耕地面積佔世界耕地面積的8%,居世界前列。自然條件的多樣性為俄羅斯經濟的綜合發展提供了廣泛的可能性。

但是,俄羅斯的自然條件也有許多明顯的不利因素,給農業生產以及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都帶來許多困難。其主要問題是:水熱之間的矛盾突出,農業綜合自然條件較差和東北部自然條件嚴酷。熱量資源與水資源分布的不一致以及水熱之間矛盾尖銳,是俄羅斯自然條件地域組合中的突出問題。熱量資源從北向南漸次增加,而地表徑流則大致從北向南逐漸減少。同時,多數河流由南向北流,使80%的徑流量注入北方諸海。全俄每年大氣降水量約有7000立方公裡,其中有一半被蒸發和滲漏,年徑流量尚有3000多立方公裡,相當於世界年徑流量的6%,居世界前列,完全可以保障俄羅斯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用水的需要,並且綽綽有餘。

然而,由於水熱分布的不平衡,致使南部的森林草原地區降水量少,且極不穩定,蒸發量又很大,呈半乾旱甚至乾旱狀態,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工農業生產和城市用水的需要;而廣闊的北部地區,氣溫低,降水較多,蒸發小,河流眾多,水分過剩。總之,中南部缺水同北部的水分過剩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尤其是南方農業地區的周期性乾旱,對農業生產威脅很大,是造成糧食生產不穩定的直接原因之一。如何解決南旱北澇是目前俄羅斯國土整治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其根本措施是實行北水南調,人為地重新分配地表徑流。如已修築了額爾齊斯棗卡拉幹達運河,其他跨地域、跨流域的調水方案也正在計劃與實施中。同時,以解決水分過剩為主要內容的俄羅斯非黑土地帶的開發計劃也正在積極準備付諸實施。

俄羅斯聯邦雖然是世界上土地資源豐富的國家,但是,就農業綜合自然條件全面分析,俄羅斯遠不如同緯度的北美洲的美國和加拿大,也不如西歐諸國。就熱量、水分等氣候條件綜合分析,俄羅斯聯邦的農業土地的生物潛力可能性比美國低60%,比法國低55%,比德國和英國分別低40%和35%。俄羅斯聯邦廣闊的東部地域,永 久凍土帶廣布,自然條件嚴酷,不僅嚴重影響種植業發展,同時,對工業和城市建設以及人口移入,都帶來許多困難。

四、 奇蹟般的俄羅斯出現了嗎?

「給我20年,還你一個奇蹟般的俄羅斯。」2000年,普京在大選現場豪情萬丈,淚灑紅場。所以到現在2018年,其實還沒有滿20年,不過也還是來看看這十多年來,俄羅斯變得怎麼樣吧:

普京再次連任,將統治俄羅斯二十四年

在2018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大選,普京又高票當選俄羅斯總統,這是他第三個總統任期,將執政到2024年。

普京從1999年底開始,一直執掌俄羅斯高權力,中間有4年時間是俄羅斯總理,但其實任然執掌俄羅斯高權力。

所以,算起來普京執俄羅斯牛耳已經18年了,普京連任俄羅斯總統,就說明普京統治俄羅斯20年這件事沒跑了,而且還是多出來4年,達到了24年,足足有四分之一個世紀了。

普京統治的俄羅斯怎麼樣?

俄羅斯經濟在普京手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時期,主要是從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GDP和人均GDP都空前高漲。

但理性來說,這種經濟「騰飛」的實質是大量形成能源壟斷的國企和經濟寡頭趁了能源價格上漲的東風,同時這段時間,俄羅斯的武器也賣的比較好——也就此催生了俄羅斯一系列尖端武器發展,而民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福利發放。

但是俄羅斯這種倚重能源出口與武器出口的經濟狀態,一旦主要行業遭遇卡殼,那就要出現大問題。同時在這段大好時間內,民營企業並沒有很好而全面的發展起來,俄羅斯的經濟仍然很脆弱。

俄羅斯強了的似乎只有軍事

近年來,俄羅斯的軍費支出已連續多年保持巨幅增長,普京執政以來,俄羅斯圍繞重振昔日大國的目標,不斷進行軍事改革。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可以與美國相抗衡,其空軍、陸軍、海軍實力,近年來發展壯大迅速,軍費開支不斷增加,軍隊規模不斷壯大,這也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俄羅斯的大國地位。

所以在2010年,國際油價開始下跌,後來又遭遇了歐美的經濟制裁和封鎖,盧布貶值,俄羅斯人收入普遍大縮水,相當民眾直接面臨貧困,有消息稱,有不少穿著非常體面的莫斯科人竟然向別人討要麵包。

制裁不會使俄羅斯經濟崩潰,因為歐美國家此次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程度大致為25%左右。但制裁實實在在地又一次暴露了俄羅斯經濟結構的兩個致命弱點:經濟高度自然資源化和市場嚴重外部化。由於石油和天然氣出口額佔到俄羅斯2013年出口總額的68%和聯邦預算收入的50%,大量資源不得不被配置於自然資源的開採、加工和出口領域。雖然憑藉油氣出口,俄羅斯在世界能源市場上佔有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但卻長期處於國際分工鏈的低端環節,不得不捆綁於發達國家市場,受制於西方大國的政策擠壓,客觀上成了發達國家經濟的「人質」,以致國家整體的經濟發展周期總是由石油和資源價格所決定。根據俄羅斯財政部的估計,僅2012年4月以來的油價下跌,就使俄羅斯蒙受了高達1 000億美元的損失。

五、俄羅斯困境解析

調整能源依賴型的經濟結構,通過發展創新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俄羅斯政府的一貫方針。《俄羅斯聯邦2020年前創新發展戰略(「創新俄羅斯-2020」)》,把調整經濟結構置於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特別強調俄羅斯的發展模式要由資源依賴型轉變為創新驅動型,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既要重視經濟領域中量的變化,更要追求質的提升和經濟結構的優化。普京也曾經不止一次地強調俄羅斯經濟對能源出口的過度依賴不可持續。但遺憾的是,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俄羅斯產業結構並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能源經濟仍然是俄羅斯產業結構的關鍵詞,是俄羅斯突出的優勢產業。

為什麼俄羅斯產業結構調整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長期陷於比較優勢陷阱不能自拔?除了經濟結構本身的剛性特徵和蘇聯時期形成的歷史包袱外,主要原因可歸結如下。

1. 資源紅利的迷思

無論是遠古時代,還是知識資訊時代,人類都在自然資源的懷抱裡生存,自然資源對一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豐裕的自然資源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福祉。馬克思曾經把自然資源形成的生產力和人自身所具有的生產力歸結為自然力,認為除了各個人先天的能力和後天獲得的生產技能外,勞動力主要取決於勞動的自然條件,如土地的肥沃程度和礦山的豐富程度等。正是利用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能源價格迅猛上漲的天賜良機,俄羅斯經濟迅速崛起,在短短的10多年時間裡一躍進入了世界十大經濟大國行列,成為全球五大外匯儲備國之一。在外匯充裕和進口增加的刺激下,俄羅斯的國內投資和消費也迅速擴張,構成了出口、投資和消費支撐的經濟增長。俄羅斯上下沉浸於能源支撐的經濟繁榮之中,憧憬著使俄羅斯成為「宜居型國家、創新型國家、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家、世界主要強國」和國際金融中心的美好未來。

雖然俄羅斯政府一再強調改造經濟結構,發展創新經濟,但巨大的資源紅利客觀上使俄羅斯強化了依據比較優勢理論選擇產業政策的思維,在資源配置上更重視能源生產和出口,不斷固化自己的「世界原料供應基地」的地位。

2. 「趕超」戰略的路徑依賴

整個蘇聯時期,其經濟戰略的本質特徵就是「趕超」,即在經濟上以快的速度趕上與超過先進國家。只是各個時期的提法略有差異而已。如列寧強調,蘇俄光在政治制度上通過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趕上資本主義國家還遠遠不夠,還必須「在經濟方面趕上並超過先進國家」。列寧還把在經濟領域趕上並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視為社會主義制度勝利的重要和主要的因素。史達林強調蘇聯比先進國家落後了50——100年,因此必須在10年內趕上和超過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赫魯雪夫主張與資本主義國家展開經濟競賽,在5年內趕上美國,在「20年內建成共產主義」。勃列日涅夫雖然對赫魯雪夫的某些政策作了調整,理論上提出了集約經營和加速科技進步的設想,但仍然強調蘇聯經濟戰略的核心問題仍然是增強經濟實力。戈巴契夫在蘇共27大上提出了「加速戰略」,其核心就是提高經濟增長速度,以確保那些具有戰略意義的經濟部門得到迅速增長。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歷屆政府仍然把確保經濟增長速度作為基本目標。葉爾欽政府不惜採用「休克療法」來應對俄羅斯經濟危機。普京執政以來,一直把實現經濟快速增長作為經濟戰略的核心任務,強調通過經濟增長實現俄羅斯在世界經濟中的強國地位,把俄羅斯的經濟增長速度問題不僅僅看作為經濟問題,也看作為政治問題。俄羅斯社會對政府的基本評價也主要集中在經濟增長速度之上。為了保增長,政府不能不充分關注能源經濟,不能不通過行政資源配置,大力支持能源經濟,經濟結構調整因此在事實上被弱化。

3. 壟斷利益集團的阻撓

以獲取穩定的市場和壟斷利潤為宗旨的俄羅斯壟斷企業,不是表現為市場既定價格的接受者,而是價格的制定者和產業結構轉型的阻礙者。壟斷企業不僅自大、僵化、缺乏內在創新動力,而且還致力於通過尋找立法機構和政府的代理人,形成從上到下的利益集團,把壟斷作為武器,要挾、制約立法機構和政府,通過影響國家的立法和決策,不斷擴大資源的買辦式生產與出口,固化現有的產業結構。俄羅斯政府為了實現經濟增長目標,不得不遷就甚至屈服於壟斷,政府的許多規制往往成為提高準入壁壘、限制自由競爭、賦予壟斷行業特殊權力的規制。政府的反壟斷也因此流於形式,以致打擊能源壟斷寡頭的違法亂紀也僅停留在殺雞儆猴的層面。

4. 「偽市場調節」機制的拖累

俄羅斯經濟的未來不能僅取決於能源,而必須依靠經濟結構的轉型,依靠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技術創新驅動。對此俄羅斯上下在理論上並不存在根本的分歧。但通過什麼途徑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經濟結構轉型的問題,在俄羅斯遠遠沒有解決。

發達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技術創新驅動的基本經驗集中表現為,在市場機制的引導下,鼓勵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進入壟斷行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通過競爭機制不斷打破壟斷,推動創新和結構轉型。政府在這個過程中只注重於通過提供公共服務,運用財政、金融政策矯正市場的不完全和競爭的不完全。

俄羅斯雖然不反對市場在發展創新經濟中的作用,也鼓勵中小企業開展創新經濟活動,例如,《俄羅斯聯邦2020年前創新發展戰略》強調進一步簡化兼併與收購程序,改進稅收條件和服務環境,以激活企業的創新,為公民今後的創新活動創造條件。

但與此同時,這個戰略也凸顯了很強的政府意志,不僅以政府判斷和預測為基礎,對2020年前創新經濟發展的目標、路徑、方式作了規劃,而且也對提高國家創新行動的預期,加大國家在創新發展中的參與力度,鞏固和增強俄羅斯在傳統領域(能源、交通、農業、自然資源加工業)的全球競爭優勢,穩定增加對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地區的供應,增加俄羅斯在國外市場上實現比較優勢的機會等作了定量規定,延續了蘇聯和俄羅斯一貫的政府主導經濟結構轉型的特徵,弱化了市場在經濟結構轉型中的基礎作用,壓抑了企業發展創新經濟的積極性,形成「偽市場調節機制」。

這種「偽市場調節機制」的後果往往是:各政策部門在制定和實施產業政策中行為邊界和行為方式錯亂(缺位或越位),資金的配置與市場的需求導向相脫節,有市場、有需求的新興產業和製造業因資金被政府誤配而邊緣化,不合理的經濟結構仍然因此被不斷固化甚至強化。

5. 開放戰略的約束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一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置身於全球國際分工體系之中,必須既善於利用區域內部的資本和技術,又善於利用區域外部的資本和技術,只有這樣,資金和技術缺乏的國家才能通過利用外國資本和技術,緩解本國資金和技術缺口,加快經濟結構的轉型。而資金和技術富裕的國家則可以把富裕資本和成熟產業向國外擴散,達到經濟結構調整的良性互動。從這個意義上講,一國的開放程度與產業結構調整成效呈正相關。

俄羅斯的產業結構調整雖然也是在開放的環境下進行的,但更多的卻凸顯了「有限開放」和「小區域開放」的特徵。「有限開放」限制了國際資本和技術進入本國領域的範圍和強度,弱化了國際資本和技術進入所帶來的競爭效應,客觀上起到了保護和固化產業結構的作用。同樣,實行「小區域開放」,尤其是特別重視對歐亞聯盟和獨立國協國家的開放,非但沒有充分得到經濟結構調整所需的資本和技術,反而會因經濟結構的同構性效應而進一步固化不合理的經濟結構。

六、 我不在場內,但場外都是我

儘管中國國家隊無緣亮相,但在世界盃即將開幕的俄羅斯,處處可見中國元素——四家中國品牌佔據頂 級和二級贊助商的三分之一,加上贊助球隊及球星的企業,以及來自中國的小龍蝦、吉祥物、紀念幣等等,幾乎涵蓋世界盃期間的吃喝玩樂,這都以獨特的方式昭示著今日中國與世界第 一運動足球的親密關係。

中國品牌雲集世界盃並非偶然。40年的改革開放帶動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催生了營銷理念上的更新換代,以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觀念已經過時,「中國製造」「中國品牌」要享譽世界必須向「中國創造」「世界品牌」轉變。

今年,除了中國品牌閃耀俄羅斯外,徵戰俄羅斯世界盃的中超聯賽現役外籍球員數量也創造了新紀錄。國際足聯統計顯示,736名參賽球員中包括8支中超俱樂部的9名球員,多人效力於巴西、阿根廷、比利時、葡萄牙等強隊。如果算上中超舊將如巴西的保利尼奧、澳大利亞的卡希爾、韓國的張賢秀和鄭又榮等,以及落選的前國腳如胡爾克、奧斯卡、塔爾德利、吉爾等,這一數字還要增加。

如今,中國聯賽不僅吸引了大量當打之年的球星,也不斷有卡佩羅、斯科拉裡、佩萊格裡尼、裡皮等名帥加盟。此外一些比賽如法國超級盃、切爾西與阿森納的鳥巢倫敦德比、巴西對阿根廷的南美德比等等紛紛登陸中國,不同程度反映了足球在中國的火爆以及中國足球水平的提升。

只有經歷過改革開放這一偉大曆程,才能真切感悟「滄海桑田尋常事」的韻味。改革開放之初,世界盃還僅僅存在於廣播電波與黑白電視中,隨著1978年錄播世界盃、1982年起直播世界盃,世界盃逐漸走近更多國人。

如今,前往球場直擊世界盃比賽早已不是奢望。據統計,超過4萬名中國球迷購買了俄羅斯世界盃的門票,位列俄羅斯之外的前十位球迷來源國之列。

除了前往俄羅斯觀賽,在家的中國球迷接觸世界盃的渠道和方式也變得更多元、更快捷。不僅可以通過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了解世界盃,網絡觀賽也早已不新鮮,觀賽體驗將更加「移動化」「新媒體化」,有時候或許能在公共運輸上聽到緊盯手機屏以及忘情的加油喝彩。

作者:匿名9239次瀏覽

相關焦點

  • 俄羅斯收留斯諾登7年,是賠了還是賺了?或打了一手好牌
    相信大家對一位美國CIA僱員十分了解,他曾經因為「稜鏡計劃」而被美國全面通緝,後來因為受到俄羅斯方面的重視,俄羅斯將他收留並保護起來,他的一生可謂是傳奇而驚險,他便是斯諾登。那麼為什麼斯諾都能夠得到俄羅斯的重視呢,或許是俄羅斯總統普京所設下的一盤局。
  • 俄羅斯是石油大國,為什麼還這麼窮?
    在二戰時期,德國為什麼要放棄英國,直接把矛頭轉向千裡之外的蘇聯?就是因為看上蘇聯富饒的自然資源。所以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大部分的遺產,其中當然也就包括了大面積的國土。而在俄羅斯的土地下面,那可是有著大面積的石油和天然氣,這些不可再生資源是全世界都搶著要的東西。
  • 李矛:國家需要時爬也要爬過來 國羽一手好牌沒打好要改變觀念
    剖析國羽現狀,李矛開誠布公地表示一手好牌沒打好,需要改變一下觀念。為國效力是一貫宗旨 國家需要時爬也要爬過來「當然是比較激動的,終於可以為國效力了。實際上,對於每一個中國人來說,『為國效力』那是一種榮耀。我們在國外執教,那是生存。在這裡,完全是奉獻。這個是我一貫的宗旨。」李矛第一時間談到了重返國羽教練組的心情。
  • 中美聯手「抵制」俄羅斯世界盃 若不是梅西FIFA真哭了
    俄羅斯世界盃原本就遭遇贊助商危機,而中美兩個經濟大國的接連缺席更讓其感到頭疼。不過好在阿根廷隊擁有梅西,在這場生死之戰中,他如同開啟上帝模式一般,驚豔地完成了帽子戲法,帶領球隊直接獲得了通向了俄羅斯的門票。而對於FIFA來說,梅西順利進入世界盃也將為這個全球頂級賽事增添更多吸引力和吸金點。
  •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場草坪黑科技介紹,中國「鳥巢」能與之媲美
    俄羅斯世界盃足球場草坪黑科技介紹,中國「鳥巢」亦能與之媲美 從波羅的海沿岸的加裡寧格勒,到1800英裡外烏拉爾山腳下的葉卡捷琳堡,12個美輪美奐的球場遍布俄羅斯大地,它們將承辦2018年世界盃的全部64場比賽。
  • 上帝偏愛的巴西,資源極豐富,為什麼沒能像中國一樣成超級大國?
    眾所周知,巴西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發展中國家,巴西內部蘊含著大量經濟優勢和礦產資源。大部分遊客都會到巴西欣賞自然風光,人們也可以在巴西感受到巴西人的熱情和豪放。一般情況下,巴西人完全可以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發展經濟,順便成為世界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然而,巴西的發展卻令人大吃一驚,發展多年的巴西依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擁有充足資源的巴西卻無法經濟崛起?
  • 多維世界盃(中):揭秘2018俄羅斯世界盃上的黑科技
    【PConline 極客看世界】上一期我們看過俄羅斯世界盃的現場盛況,在一個異國他鄉的地方,極客們能感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足球球迷的瘋狂與熱情,非常感動。在本屆世界盃上面,應用了許許多多的新科技,包括在上屆巴西世界盃上使用過的神器:人牆噴霧和門線判別系統。而到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將引入全新的VAR視頻助理裁判系統。
  • 俄羅斯世界盃,讓戰鬥民族吊打沙特的生命之水:伏特加
    關於最能代表這次俄羅斯世界盃的味道的酒,不管你是喜歡跑酒吧的專業酒咖,還是只是在家把自己跟朋友弄醉的業餘玩家, 許多人心中第一浮現的選項常常都是它—伏特加。,40%酒精,俄羅斯的傳統酒精飲料,可做基酒調製成各種口味雞尾酒,是最具有靈活性、適應性和變通性的一種酒,特別適合看世界盃時飲用。
  • 國土狹小實力弱,也沒有大國支持,車臣為何能讓強大的俄羅斯慘敗
    不過在世界格局中,大國與小國之間,終究是不對等的國際關係。中亞的小國車臣,就因為一些利害關係,被大國俄羅斯視為必須掌控的對象。 雖然車臣與俄羅斯之間的國力差距十分明顯,可是俄羅斯發動的對車臣的戰爭,最終卻以俄羅斯的失敗撤退告終。其實車臣不但國土狹小,國力更是被俄羅斯甩開了十八條街,背後又沒有大國的支持,為什麼能讓俄羅斯遭遇慘敗呢?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 花遊記大結局是什麼意思 洪氏姐妹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這部劇為什麼會口碑撲街了呢?    一手好牌被打爛,原因就是她!    沒錯,這部劇撲的原因就是「陳富子」,那個可愛的,被三藏蓮花之血復生的團寵殭屍,她的人設本來挺好,非常搶戲幾乎成為了劇中最令人喜愛的人物。但無奈編劇洪氏姐妹在刻畫這個人物的時候沒能及時的剎住車,反而越飈越猛,最終「翻車」了。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
  • 俄羅斯世界盃大使驚呆網友,臀圍是腰圍兩倍,堪稱俄版「卡戴珊」...
    *點擊圖片立即查看*  最近俄羅斯2018世界盃的宣傳大使火了!
  • 世界盃漫記:令人抓狂的俄羅斯時區
    提到俄羅斯,第一反應就是國土面積大,兩個城市之間距離1000多公裡簡直是家常便飯,這可苦了我們這些媒體。本次世界盃,組委會為媒體和球迷貼心的準備了免費火車,但是動輒2、30個小時的車程讓人望而生畏。
  • 2018世界盃俄羅斯和中國時差多少 大家要把握好時間
    2018世界盃馬上就要開始了,想必球迷們對此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各位球員一展身手了,但是由於世界盃在俄羅斯舉辦,所以大家不要搞混了時差。   2018世界盃俄羅斯和中國時差:   國際足聯已公布了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的開球時間,2018年世界盃決賽將在北京時間23
  • 2018俄羅斯世界盃究竟逼出了多少創意?
    荷蘭人的擦淚紙說到荷蘭人的擦淚紙大家大概能夠心領神會一下吧誰又能想到作為上屆世界盃季軍的荷蘭隊,居然無緣今年的世界盃。大概是為了瘋狂的球迷們,Iris Amsterdam專為荷蘭球迷們設計了一款紙巾盒,名為「Dutch Comfort」,也是盡含調侃苦澀之意了。
  • 聯想一手好牌打稀爛!看到做的這件事情後,網友:涼吧!
    聯想作為曾經的國產科技大哥大,在國內有著無法撼動的地位,其他華為小米等等廠商都只能夠算是小弟,但是這幾年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特別是從18年5G專利爭奪戰的時候,將關鍵一票給了高通,激怒了很多國人!而在這段時間,在人們眾志成城最需要團結一致的時候,聯想卻公開發表一些不嚴謹的言語,表示已經做好了撤出中國的準備,並且還聲稱不會做晶片系統這類沒必要的產品,這些事情也是被人民網所關注,並且還得到了人民網的點評。人民網表示,與其坐而聯想,不如奮起華為!
  • 對抗地心引力 俄羅斯迎來守門員發威的世界盃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陳小小):俄羅斯世界盃開賽至今,很多優秀守門員屢次上演精彩撲救,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是什麼讓守門員們在本屆世界盃上有神奇的發揮?  有句話叫做「一個好的守門員能頂半支球隊」。鋒線射手攻城拔寨的時刻令人激動,而門將們在關鍵時刻的冷靜撲救,可以說是足球場上同樣值得喝彩的瞬間。
  • 資源豐富國土面積世界第一,俄羅斯經濟為何沒起色,差距反而拉大
    作為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有著豐厚的家底,蘇聯時期打下來的江山,以及研發出來的科技,俄羅斯都繼承了大半部分。僅僅是吃蘇聯的老底,俄羅斯就成為了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俄羅斯明明擁有這麼好的條件,但是他們卻沒能走向復興,隨著時間的推進,俄羅斯與其他大國的差距越拉越大,如果不是有軍事實力打底,他們很可能已經失去世界大國地位。
  • 俄羅斯世界盃的12座球場,標準時間竟然不一樣?!
    持續一個月的2018俄羅斯世界盃已經於北京時間6月14日晚23時正式打響,64場比賽在俄羅斯11個城市的12座球場進行。
  • 《愛情公寓》過度營銷情懷,打爛一手好牌!
    劇情虎頭蛇尾 誰能想到,當初吊人胃口、炒作話題的先導片竟原封不動地貼到了開頭...... 先給觀眾打個預防針的操作,明知故犯的自黑不是幽默,而是「我就這樣你能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