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2021-01-07 財經者四

這個假定太牽強,要是人口少、資源多成為了超級大國的條件。那就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莫屬!加拿大土地面積1000萬平方公裡排全球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數量才3800萬;澳大利亞土地面積770萬平方公裡排世界第六,人口數量更是才2500萬。而法國土地面積55萬平方公裡,跟四川面積差不多,而法國人口數量為6700萬,跟四川的8300萬相差也就在20%。這樣的國家就叫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真是醉了!

即便在歐洲也不是法國面積最大,除了俄羅斯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巨無霸,還有丹麥的土地面積也是達到了220萬平方公裡,是法國的4倍,可人口數量才580萬。只不過特別有趣的是丹麥的本土面積才4.3萬平方公裡(法國的1/10),可還有兩塊海外領地,一個超大,一個極小,小到才1400平方公裡,叫法羅群島。大的大家都猜到了,就是被美國也看中的「格陵蘭島」,面積是丹麥本土的50倍,達到了216萬平方公裡。當然,還有西班牙、瑞典、挪威也是70%以上,而且人口數量也是比法國少。

在西歐地區任何一個單獨的國家都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

不僅僅人口、土地和經濟實力,還包括區域位置也是如此,西歐形成了一個相互依賴、相互制衡的體系和格局,除非整個西歐國家形成一個聯合體,不是如現在的歐元區和歐盟等組織,而是全面性的一體化格局,可以以一個國家的方式表現。這樣的歐盟範圍才可能具備超級大國的實力和條件,否則一切都是免談。

真正全球具有超級大國特質的區域只有四個區域

全球地理位置格局中,俄羅斯的位置最具戰略意義,尤其是在陸基時代更是表現特出,如今也是實力非凡,最具亞歐非心臟地帶,橫跨大西洋和太平洋;再是美洲大陸,一個獨立大洲區域的存在,左右開弓,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大西洋,在海基時代最具戰略地位,在美洲大陸上的美國也成為了如今唯一的超級大國。

還有兩個區域就是亞洲區域和西歐區域,西歐就是前面說的要把整個西歐地區融為一體,成為一個具有國家特殊的聯合體,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超級大國。最後一個就是亞洲區,以東方大國為核心,向北部西伯利亞地區尋求合作,向南同東南亞地區聯合,這樣形成了一個資源豐富的戰略區域也是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

總之,法國既不是資源豐富,更不是人口規模龐大,只不過在縱橫交錯的西歐各國中的一員,甚至實力還不如德國和英國,根本就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就是法國和英國融合也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因為周邊的德國和義大利瞬間融合形成了制衡。因此,只有西歐融為一體才有機會成為超級大國。

相關焦點

  • 上帝偏愛的巴西,資源極豐富,為什麼沒能像中國一樣成超級大國?
    眾所周知,巴西是一個風景如畫的發展中國家,巴西內部蘊含著大量經濟優勢和礦產資源。大部分遊客都會到巴西欣賞自然風光,人們也可以在巴西感受到巴西人的熱情和豪放。一般情況下,巴西人完全可以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礦產資源發展經濟,順便成為世界為數不多的發達國家,然而,巴西的發展卻令人大吃一驚,發展多年的巴西依舊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為什麼擁有充足資源的巴西卻無法經濟崛起?
  • 世界五大洲的人均GDP哪個最高?人口又是如何分布情況的
    這裡指的北美洲除了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外,還有中美洲及加勒比海周邊的一些島國,這個區域人口有5.68億,GDP總量為23.95萬億美元,其中超級大國是美國,美國2018年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佔比北美洲的86%,美國人口3.29億,佔比北美洲的58%。
  • 印度尼西亞:面積不小,人口大國,具備大國條件,為何發展不起來
    如果從領土面積和人口數量來看,除了中國外,有成為大國潛質國家有,巴西、印度、墨西哥,還有就是世界上第一大群島國家印尼了;印度尼西亞領土疆域橫跨太平洋,人口排名世界第四,陸地面積排名世界第十五,若算上海洋面積,領土排名還能靠前;但印尼這個國家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很低,除了擁有數量如此眾多,面積廣袤的群島外,這個國家還真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
  • 各大洲人均GDP最高的國家,幾乎都是小國,非洲並不是最低
    歐洲:摩納哥摩納哥人均GDP為18.57萬美元,這個數值是很多人不敢想像的。可以說從人均GDP出現之後,摩納哥幾乎一直是高居榜首的。這個國家是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一個南歐城邦國家,三面被法國包圍,南瀕地中海。
  • 「被上帝偏愛」的國家:擁有豐富的資源,被稱為潛在的超級大國
    世界上有些國家存在的地區土地貧瘠,只擁有少量的自然資源,但也有一些國家資源豐富,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巴西,它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仿佛是一個「被上帝偏愛」的國家,被稱為潛在的超級大國。
  • 穆斯林人口佔比最高的大國,未來國家將徹底穆斯林化,無法阻擋了
    而直到現在,世界範圍內的穆斯林化依舊在持續,而下面這個國家,堪稱穆斯林人口佔比最高的大國,未來國家將徹底穆斯林化,無法阻擋了。很多人看到此,會第一時間想到法國,因為在歐洲法國那是被看作遍地穆斯林的國家,穆斯林化十分嚴重,到現在都成為世界擔心的事,擔心法國有一天會穆斯林化。但是其實法國6700萬人口中,穆斯林佔比也只有10%多,其實並不大。
  • 非洲第一強國奈及利亞,人口同樣過億,為何人均GDP比印度還高?
    不過在人們的印象中,在仿佛十分落後的非洲,卻有這樣一個國家,人口同樣過億,但它的人均GDP卻比印度還要高,打破了人們對於非洲國家貧窮的印象。這就是奈及利亞。 前面說到,它的人口也是過億的,僅約92.4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上,竟居住著超2億的人口。而人口並沒有成為拉低本國人均GDP的原因,相反,為奈及利亞這種具有先天資源優勢的國家,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對比2018年的數據,印度GDP總計為2.726萬億美元,但龐大的人口卻讓人均GDP的數字一下子跌至了2016美元;而奈及利亞的人均GDP卻高達2028美元,比印度的還要高。
  • 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
    原標題: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曾幾何時,法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地保有國。但和英國、西班牙等殖民大國不同,法國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這些分布五湖四海的區域,不僅沒有在20世紀60-70年代的民族解放浪潮中獨立,反而安心於法國海外省之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 我國GDP全球第二,為何不是高收入國家?經濟學家:2025年前跨入
    1980年,我們國家的GDP總量約為1900億美元,這對於一個人口大國來說,這真的少得可憐。 過去40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經濟體,2019年14. 343萬億美元的GDP總量,已經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6.3%,但為什麼還沒能成為高收入國家? 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均衡。
  • 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中國要全世界買口糧,印度卻可以對外出售?
    中國是世界人口大國,曾經的中國脂粉貧困,種的地根本就不夠這麼多人吃的,多年前三年自然災害更是餓死了不少人。因此,在很多人心中中國一直都是缺少糧食的,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俄飢餓人口已經大幅度縮減。然而最近發生了一件事讓人們十分疑惑,那就是中國向印度買了十萬噸糧食。
  • 地圖看世界;區域大國澳大利亞和印度
    一,為何澳大利亞獨佔一洲,成不了超級強國? 澳大利亞的地理環境可以用「繡花枕頭一包草」來形容。 在當下的世界,一個國家的人口不達到1億,是無法成為超級強國的。
  • 世界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國土面積世界第一,人口卻非常少
    俄羅斯位於歐亞大陸北部,地跨歐亞兩大洲,國土面積為1709.82萬平方公裡,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主體民族為俄羅斯人,自近代以來與我國關係較好,如果單論面積的話我國排在世界第三的大國,可是對比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幾乎快達到中國面積的兩倍,不過雖然俄羅斯面積很大,人口卻很少,是一個典型的地廣人稀國家。
  • 第二人口大國,國土面積排名第七,因何成不了世界強國?
    世界文明古國之一的印度,現在是世界人口第二大國,有望超過中國成為第一,國土面積在全球排第七。作為南亞大國,獨立68年來,我們看到印度雄心勃勃,經濟發展也很快,還經常與我國一爭高低。但印度自獨立到現在,既沒有成為經濟強國,也沒有成為工業強國,而且在西方人眼裡是民主大國,但國家依然有許多不民主的現象,至今還是三流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南亞大國來說,印度為何成為不了一個世界強國呢?
  • 世界最愛打仗的兩個國家,卻都打成了超級大國
    因為戰爭打多了,那麼必然樹敵無數,而且損耗國力,最後不滅亡才怪。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下面這兩個國家,堪稱世界上最愛打仗的2個國家了,幾乎年年都在打仗,但是卻都打成了世界超級大國,簡直不可思議。
  •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何卻不是發達國家?我們差在哪兒了
    1978年的時候,我們國家的GDP總量僅僅為1500億美元,這對於一個人口大國來說,這一點經濟總量真的少得可憐。不過,此後我們國家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到了2019年,就已經達到了14. 343萬億美元。
  • 法國到底有多發達,並不是沒落的大國,看完總體實力絕對能震驚你
    說起法國,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浪漫。當然,除了浪漫很多人對於法國還有其他的印象。學習歷史的人覺得法國在近代並不光彩,多次被人家打敗,不斷的在沒落。即使是現在,很多人還是覺得法國並沒有多發達,可以說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實力最弱的國家。事實上,法國並不是一個沒落的大國。
  • 梁建章四評李鐵的「中國人口過多論」:全球人口問題不能只由中國負責
    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人耕種一畝耕地,產值是1000元;如果兩個人耕種兩畝耕地,總產值就是2000元;而如果人多地少,兩個人耕種一畝耕地,總產值可能只有1400元,人均產值只有700元。對於農業來說,「邊際效應」基本上是適用的,人口越多,人均耕地越少,人均產值越低;然而,對於工業和服務業來說,卻適用另一種效應----規模效應。
  • 人口總量馬上世界第一,只比中國少五千萬,印度為何不控制人口?
    無論社會發展到什麼地步,人口數量人力資源始終都會是影響到一個國家的重要因素。在工業化開始階段,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這時國家往往會鼓勵多生多育。並且由於經濟條件相對以前要優異的多,所以生的孩子也多了,而且更加容易養活。待到社會經濟來到一定階段後,過多的人口反而會成為社會的負擔。
  • 人口還是「負擔」嗎?各國紛紛鼓勵生育,這「意味」著什麼?
    我國在大眾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但是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深入,我國已經不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二是全面開放「二胎政策」。我國的人口從數量上來說還是非常龐大的,約為14億,相當於美國的4倍多,日本的11倍多。
  • 同是超10億級人口大國,美國為何擔心中國超越他,卻不擔心印度?
    世界前三的人口大國,中國2019年人口13.95億,印度人口13.54億,美國人口3.26億。中印美三國人口約佔全球總人口的40.5%,所以會對全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甚至主導未來社會的發展。在這三個國家中,美國對另外兩個國家的態度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