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作為殖民大國:為何法國至今還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

曾幾何時,法國是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地保有國。其殖民地範圍僅次於巔峰時期的大英帝國。但和英國、西班牙等殖民大國不同,法國至今仍然保留著最多的海外領地。這些分布五湖四海的區域,不僅沒有在20世紀60-70年代的民族解放浪潮中獨立,反而安心於法國海外省之下。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20世紀20-40年代的法國全球殖民地分布

"

法國現在大量的海外領地,其範圍幾乎遍布五大洲。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

1法國的很多海外領地並不願意獨立。

2法國人在歷史上將自己國內的偏中央集權模式,帶到了殖民地和海外屬地。客觀上讓法國的殖民地有很多不具備自立能力。

今天的法國,除了本土和科西嘉島之外,還擁有諸如法屬蓋亞那和新喀裡多尼亞這樣的大面積海外領地。至於像法屬波利西尼亞、聖誕島這樣,在地圖上都很難一眼找到的小領地就更多了。再算上法國對外宣布擁有的南極領地,那麼法國就是當今世界的第二大海洋專屬經濟區擁有者。其領域範圍僅次於美國。

今天的法國海外省主要區域

"

雖然和一戰結束後的殖民地巔峰面積相比,今天的海外省可能不如過去的某片殖民地總督轄區大。但相比過去的那些殖民地大國來說,法國是保留海外領地最多的。而且這些領地的大部分非自主權利都完全服從法國政府,緊密程度上遠超諸如大英國協這樣的國際合作機構。

要解釋這個現象,首先就必須看到有很多前殖民地地區,本身是不具備獨立建國能力的。雖然這話說出來在政治上並不正確,但歐洲國家在19世紀開始後才進入真正的殖民地開拓高峰。包括黑非洲在內的很多地區,一直到當時才被殖民者探索或開發。到20世紀的60-70年代,他們中的大部分又紛紛獨立。也就是說,這些地區作為殖民地的歷史僅僅100年,甚至都沒有達到。

海外領地給法國帶來了眾多海洋專屬經濟區

"

在包括黑非洲和遠海島嶼一類的地方,原本連穩固的國家主權機構都不存在。今天的國家概念、邊界領土和國際地位,恰恰是殖民者從母國帶入的。就如同沒有英印帝國,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國。沒有法國統治的廣大黑非洲地區,也不會出現後來突然冒出的一大批國家。作為母國的各歐洲國家,也很快發現自己必須一直貼錢去養殖民地。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義務教育普及和軍政部門的開支。

在50-70年代的獨立大潮中,很多地方就覺得自己沒有獨立建成國家和政府的能力。而且一旦脫離了法國構建的經濟體系,當地的收入就會立刻銳減。沒有法國提供的國防保護,當地人連自己的基本權益都無法維護。又因為養軍隊是非常花錢的事情,不是所有地方都有能力負擔一支自己需要的武裝。所以,留在法國內部做海外省是最划算的事情。

停靠在努美阿的法國花月級巡邏護衛艦

"

其次,法國的殖民地管理手段也讓缺乏基礎的地方,很難脫離對法國的依賴。這點也是英國殖民地更容易脫離而法國殖民地不太容易的原因。

一般而言,殖民地的管理制度都類似母國。英國比較重視地方自治權力,是比較典型的小政府屬性。在行為模式和思考上偏向自由主義居多。所以,很多殖民地的土生精英,在英國的殖民保護下成長。在英國人決定退出前後,他們已經可以填補英國人離開後的大部分空檔。英國的官員和軍人,一般繼續以僱員身份留在殖民地任職10年左右,就可以完美交班走人。

法國的殖民地管理制度很難培養獨立的本土精英

"

相比之下,法國的國內政治就是強化中央而弱化地方的,是比較典型的大政府擁護者。在行為模式和思考上偏向大陸君權模式居多。法國人會派遣很多官員去殖民地任職。他們不僅控制上層,也會進入關鍵的中層,甚至滲入基層職位。很多殖民地的土生精英也可以加入法國殖民地體系,但只是政府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等到法國人撤退的前後,他們就很容易出現空缺甚至癱瘓。

所以,法國殖民地中的很多國家,在獨立後就陷入了各種麻煩。哪怕是敘利亞、北非和越南這樣有古老文明系統作為基礎的地方,也在法國人離開後20-30年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社會革命。原有的文明體系被大量替代或摧毀,變成我們後來看到的樣子。

40-50年代 法屬印度支那的基層官員

"

但連土生精英和本土文明都沒有的地方呢?是選擇像非洲那樣自己貧窮,還是繼續靠在法國的樹蔭下乘涼呢?非洲因為地域廣大,還有法國人為了管理需要培養的基層螺絲釘。太平洋島嶼上連這類「螺絲釘」都沒有,如何獨立建國呢?

今天的法國,不僅保留了最多的海外領地,還在原本基礎最薄弱的西非地區保持長期存在。不僅有涉及能源開發、商貿合作,還有很多純粹的軍事保護。當法國的海外部隊,帶著多個西非國家的政府軍去打擊恐怖分子或反政府武裝時,法國人出的錢絕對比其他國家的總和還要多。

今天的西非國家 依然離不開法國的軍事保護

"

有基礎建國能力的非洲尚且如此,眾多太平洋島嶼可能做得更好嗎?以上這些,就是法國保持龐大海外省的原因。

"

相關焦點

  • 為何法國海外領土保留這麼多?原因很簡單
    為什麼法國海外領土保留這麼多?其實並不算多,雖然法國現在如果把所有海外地區都加在一起還有大小13個行政區域,但其實這些海外領土都非常小,加在一起的領土面積和人口也都不是特別嚇人的數字。而這些領土的來源,其實就是歷史的遺存了,也就是歷史上法蘭西殖民帝國在現代所遺留的產物了。
  • 同樣是海外領土,為什麼法國能保留這麼多?靠的是什麼?
    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很多西方列強都在全球各地佔領殖民地,但是隨著民族獨立運動的開戰,殖民地紛紛宣布獨立,列強也不得不放棄這些地盤,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那就是法國,至今為止,法國仍然擁有5個海外省、4個海外領地以及2個地方行政區。
  • 當今世界,哪些國家還擁有海外領地?中國有可能嗎?
    什麼叫海外領地?簡單來說就是與本土不相連的領土,這樣的領土大多形成於大航海時代的殖民浪潮。海外領地非常重要,它可以讓你在遠離本土的地方擁有一個良好的港口、美麗的旅遊勝地、重要的軍事基地,哪怕是一個小島,都是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
  • 二戰時投降迅速,戰後卻保留大量海外領土,法國:奴化教育真管用
    當年入侵北京的八國聯軍,領頭的是英法兩國,以至於法國作家雨果曾痛批兩個強盜闖入圓明園,說一個強盜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如果說殖民時代的英國是全球超級大國的話,那麼當時唯一能夠與之抗衡的,就是法國了。
  • 世界上地跨兩大洲的國家,英國和法國的海外領土遍布全球!
    5、英國地跨歐洲、北美、、南美、非洲大英帝國雖然已經解體,但英國仍然保留了14塊海外領土。這14塊領土主要是分布在美洲和非洲的島嶼,總面積約172.8萬平方公裡,比新疆還大,人口約26萬人。英屬直布羅陀需要說明的是,面積佔英國海外領土99%的英屬南極領地不被各國承認,但英國有實際控制權。
  • 關於法國海外領地的12個事實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關於法國海外領地的12個事實的歷史往事。法國海外領地風光俄羅斯對關於法國海外領地的一些事實,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在18和19世紀,法國管控的地區增加了,這些主要是島嶼,它們位於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海洋中。事實一、法國海外領地,具有擁有特殊的地位,實際上是相對自主的地區,當地有自己的公共機構,在不同程度上實施自主發展。
  • 法國足球為啥黑人球員多?曾經的殖民帝國現在領土仍跨12時區
    法國作為足球強國,一直打不過德國隊。痛定思痛,法國也走上了身體型打法的道路。注重身體的選材標準在整個青訓系統實施: 除非百米能跑進11秒,否則你14歲還沒1米8為什麼還選擇踢球。這樣的一套標準在98年世界盃和2000年歐洲杯讓法國隊嘗到了甜頭,於是此後變本加厲。黑人球員在身體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越來越得到教練青睞,在國家隊人數也逐年上升。
  • 地圖看世界;盤點挪威的海外領地
    孤懸海外的領土-海外領地。海外領土與屬地這類特殊的行政區劃往往是帝國主義時代殖民風潮留下的遺蹟。在民族獨立的大潮下,今天僅剩英國、法國、美國、荷蘭、丹麥、挪威、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十國還擁有海外領土和屬地,或因特殊原因而組成的互屬或合作關係。(世界各國海外領地分布圖。)
  • 英國最引以為傲的海外屬地,面積約為10個韓國,為何至今不被承認
    此後,英國就不斷地在海外開拓自己的殖民市場,以便攫取更多資本來增強國家的軍事實力。在巔峰時期,大英帝國轄有的國土超過3000餘萬平方公裡,足足佔了全球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盛極一時,還稱自己為「日不落帝國」。
  • 在法國人看來,現在的法國多大?有13塊海外領土,同本土面積相當
    加上二戰後,各地民族解放運動的蓬勃開展,所以從二戰以後歐洲國家特別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的殖民國家在亞非拉各地的殖民地紛紛宣布脫離統治而獨立。比如說印度在1950年正式宣布脫離英國成為獨立的共和國,1954年寮國,柬埔寨,越南等中南半島國家真正脫離法國殖民者的統治。
  • 法國海外有的是殖民地,為何沒有選擇抵抗到底?
    文/寂寞的紅酒1940年5月,德國集結300多萬軍隊全面進攻法國,雙方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及法國北部一帶展開激戰。由於英法荷比盧五國聯軍沒有扛住德國的進攻,德國輕鬆的突破了防線,英法殘存的主力部隊渡海逃往英國。
  • 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第二是法國,第三是哪國?
    文/寂寞的紅酒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局勢風雲變化,老牌殖民帝國英法俄和新興殖民帝國德意奧對海外殖民地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眾所周知,一戰前殖民地最多的是英國。英國的海外殖民地佔到了全部帝國主義列強殖民地的一半,足足有世界陸地面積的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殖民大國。法國緊隨其後,殖民地面積位居世界第二,有1200多萬平方公裡,海外殖民地是本土面積的數十倍。第一是英國,第二是法國,那麼排名第三的殖民帝國是哪一個?答案就是德國,一個一直被忽視的殖民大國。一戰前,德國的殖民地面積259萬平方公裡,位居世界第三,比排名第四的義大利多大約25萬平方公裡。
  • 地圖看世界;法國在北美的最後一塊海外領土
    ,很多人只記得,二戰中德國閃電戰偷襲法國,40天後法國投降。然而歷史上法蘭西殖民帝國(17世紀——1960年代)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二殖民帝國。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1234.7萬平方公裡。若將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則達到1289.8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
  • 凱爾蓋朗島:魔鬼西風帶上的小島,法國最遠的海外領地
    世界上存在許多孤獨的地方,這些地方因為遠離大陸,深居大洋中間,因而極少被人類踏足,被稱為「世界的盡頭」,比如智利的復活節島,在茫茫的太平洋中,有著地球的肚臍眼之稱,但是復活節島由於獨特的歷史遺蹟而被世人所熟知,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沒有人定居的非常孤單的島嶼,那裡除了科學家外,每年只有60人左右的冒險旅行者前往那裡,那就是法國最遠的海外領地
  • 西班牙作為曾經的殖民大國,為何收不回直布羅陀(英佔)?
    而在「收復失地運動」結束的同時,哥倫布也已經出航新大陸,西班牙從此開始崛起,短短半個多世紀就成了世界殖民帝國。但西班牙帝國盛極而衰,自從1588年「無敵艦隊」被英國擊敗後,西班牙的霸權江河日下。而腓力正是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之孫,奧地利和英國等強國,擔心強大的法國控制甚至合併西班牙這個在歐洲舉足輕重的大國,不同意王位繼承結果,組織同盟挑起了對法西兩國的戰爭。戰事一開,西班牙即淪為戰場,1704年,英荷海軍攻佔了直布羅陀,並建立要塞駐守。但反法同盟並沒有一直佔據優勢,法西軍隊很快在陸上扳回一城。
  • 歐美大國中,為何德國的海岸線最憋屈?
    在歐美的主要大國中,海洋形勢最不利的是哪個國家?歐美大國中,美國的海洋形勢最為優越,西鄰太平洋,東鄰大西洋,北(阿拉斯加)鄰北冰洋。英國位於大西洋與北海之間,進出非常自如,更何況英國在各大洲還有面積不大卻地理位置優勢的海外領地。
  • 法國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為何不是超級大國?
    而法國土地面積55萬平方公裡,跟四川面積差不多,而法國人口數量為6700萬,跟四川的8300萬相差也就在20%。這樣的國家就叫沒人口負擔,人均資源多,真是醉了!即便在歐洲也不是法國面積最大,除了俄羅斯這個世界排名第一的巨無霸,還有丹麥的土地面積也是達到了220萬平方公裡,是法國的4倍,可人口數量才580萬。
  • 歐洲最慘發達國家,海外領地面積比本土大50倍,資源充足卻不能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實力都大大減弱,殖民地區的人民趁機掀起了獨立浪潮,導致英、法等國的海外殖民地不斷縮水,到如今已經所剩無幾了,但有一個國家卻是例外,那就是丹麥。 ▲丹麥地圖 丹麥本身的國土面積並不大,但是它卻一直擁有著讓眾多西方國家都羨慕的殖民領地
  • 它是法國最遠的海外領地,該島人稱「傷心島」,是被遺忘的角落!
    凱爾蓋朗群島位於南印度洋上,屬於法國最遠的海外領地,島嶼面積為7215平方公裡,由一個主要的大島和一些小島組成。該島離非洲南端和澳大利亞西南角均約4600千米,離南極大陸則為2600千米左右。 由於裡陸地較遠,成了被世人遺忘的角落。
  • 相比英國快速非殖民化,為什麼法國放棄殖民地過程這麼複雜?
    法國也是老牌殖民主義國家,雖然跟英國相比差那麼一點,但法國的殖民地同樣遍及各大洲,面積比法國本土大了差不多二十倍。 二戰後,兩國同時要面臨的就是殖民地的問題。經歷過戰爭創傷的兩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殖民帝國,但英國在放棄殖民地的道路上相對順利且快速。法國卻不同,法國不僅不放棄,反而還想著重新染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