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
對於法國,很多人只記得,二戰中德國閃電戰偷襲法國,40天後法國投降。
這件事情導致「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這句話滿世界流傳。
(二戰著名照片「哭泣的法國人」)
(二戰中德國巴黎佔領軍和法國女人。)
然而歷史上法蘭西殖民帝國(17世紀——1960年代)是僅次於大英帝國的世界第二殖民帝國。
在1919至1939年這個巔峰時期,殖民地面積達1234.7萬平方公裡。若將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則達到1289.8萬平方公裡,佔世界土地總面積的8.6%。
如今法國依然擁有總面積為12.315萬平方公裡的海外領地,但僅剩1939年所擁有殖民地的1%。
(法國的海外領地依然遍布大西洋、印度洋與太平洋。)
很多法國的海外領地的專屬經濟區範圍非常之廣,英國僅存的海外袖珍小島是難以望其項背的。
(新喀裡多尼亞風光)
另外更重要的是,法國憑藉眾多的海外領地,建立了眾多的軍事基地,依託於這些如同不沉航母的領地,法國成為除美國之外,能夠向全世界任何地方投送軍力的國家。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比如距離加拿大僅25公裡的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就是法國在北美的最後一塊海外領土,屬於歐盟的一部分,入境需用歐洲申根籤證或法國海外領地籤證。
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面積242平方千米。人口0.63萬,主要為法國移民後裔。官方語言為法語。99%居民信奉天主教。首府聖皮埃爾。
法國人,講法語,信同一種宗教,隨遠隔萬裡,但當地人對法國的認同度極高。
別小看這個島,國與國發生衝突時,會產生巨大的戰略作用。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1977年,法國和加拿大在群島附近發生了嚴重的領土爭端,因為兩國均主張將其領土權利擴大到了近海200英裡,並建立專屬經濟區。
兩國最終同意在紐約特設國際法庭,用來確定法國和加拿大之間的邊界。該法庭於1992年6月做出最終決定,準予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建立一個小經濟區,在該經濟區上固定了一條100英裡長,10英裡寬的通往國際水域的走廊。該決議一直通用到今天。
若法國國力不強,這些與加拿大近在咫尺的小島大概率被加拿大吞下。
法國絕對一個不容小看的國家,美國的盟友中法國是最特立獨行的一個,自主掌握核力量,從戴高樂開始法國就不會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轉,自己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調整對外政策。
如今法德兩國都在使用歐盟這個工具,力主歐洲的統一,德國由於是二戰戰敗國,是歐盟的經濟核心,而法國是歐盟的政治與軍事核心。
未來在後美國時代,法國絕對是潛力巨大的,非常重要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