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經濟一直保持穩定的發展勢頭,「中國速度」可謂是國人引以為豪的標籤。得益於「中國速度」,我們的GDP總量已經大大超越德國、日本、英國等傳統發達國家,目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
1980年,我們國家的GDP總量約為1900億美元,這對於一個人口大國來說,這真的少得可憐。
不過,隨後的中國速度就震驚世界,我國很近就邁進快速發展階段,到了2019年,我國的GDP總量已經達到了14. 343萬億美元。過去40年的時間,我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增長了76倍。
可以拿同為人口大國的印度來做一下對比,1980年的時候,印度的GDP總量為1860億美元,比中國只少一點點,可以說是旗鼓相當。到了2019年的時候,印度剛剛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不過GDP總量也只有2.875萬億美元。
也就是說,雖然印度的經濟也在發展,並且已經成為世界第五的經濟體,但40年前我們國家的GDP 總量跟印度差不多,但如今我國的GDP總量已經是印度的5倍多。這些年印度的經濟增速已經很快,但仍然比不上我們國家,我國的經濟增速,由此可見一斑。
再拿美國來做對比,1980年美國的GDP總量約為2.86萬億美元,我國為1900億美元,也就是說當時美國的GDP總量差不多是我國的15倍。如今40年過去了,我們國家的 GDP總量已經接近美國的70%。
過去40年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目前已是世界第二經濟體,2019年14. 343萬億美元的GDP總量,已經佔全球經濟總量的16.3%,但為什麼還沒能成為高收入國家?
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國人口眾多、區域發展不均衡。
世界銀行2020年的定義,高收入國家需要滿足的條件是:人均GNi需要超過12535美元。人均GNi,也就是人均國民總收入,因為我國的人口眾多,平均下來, GNi還就低於高收入國家標準了。
目前世界上被認定為高收入國家共有29個,這些國家有傳統發達國家美國、德國、日本、義大利、英國、法國等等,亞洲的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也在其中。
這29個高收入的國家,有些國家的GDP總量並不是很龐大,比如新加坡、以色列、卡達、科威特、阿聯等等。
以上這些國家之所以能成為高收入國家,一是因為自身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比如以色列依靠科技致富、比如科威特及阿聯等國依靠豐富的石油資源致富,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這些國家的人口普遍少。
以上這些小國,雖然GDP總量不是很大,但由於人口少,所以人均GNi已經達標,自然而然就成為了高收入國家。
我們國家就不太一樣,我國的GDP總量排名世界第二,我們已經是世界第二經濟體,但由於人口眾多,人均GNi還沒有達標。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的總人口為140005萬人,而GDP總量為14. 3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我國的人均GNi只有1萬美元多一點點,跟世界銀行12535美元的標準還有一點距離。
那麼,在收入水平上我國處於什麼樣的階段?
根據世界銀行的定義,「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標準是:人均GNi 4046美元至12535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國家」的標準是:人均GNi 1036美元至4045美元;「低收入國家」的標準是:人均GNi 低於1036美元。
顯然,我們國家現在屬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那麼,我們國家什麼時候能邁上另一個臺階,成為「高收入國家」?
此前,知名經濟學家、前世界銀行副行長林毅夫做出了預測,他認為,按照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只需要5年時間,也就是到2025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收入很有可能會超過12700美元,到時候中國就會變成高收入國家。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