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一季度GDP已有預期 美股不要追高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一季度GDP已有預期,美股不要追高

4月17日下午,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李參加上海證券交易所「戰疫——上市公司年報大咖談」線上直播活動,就當前的國內外市場和經濟形勢發表了他的觀點。

陳李認為,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意味著上市公司一季度利潤增速也會出現大幅下滑,不過,市場已經對此有一定預期,因此不太會出現非常負面的反應。

展望未來,財政政策有望發力,方向有兩方面,一是穩定消費,二是新型城鎮化,所對應的的行業正是下一階段二級市場的機會所在。

至於近期強勁反彈的美股,陳李則明確建議投資者不要去追高。

談海外市場:美股反彈已經走到終點,不可再追高

對於海外疫情,陳李認為存在兩個不確定因素。儘管樂觀者稱歐美疫情高峰已經出現,不過美國什麼時候覆工復產還存在不確定性,另一方個不確定因素在於,發展中國家是否會引起疫情在全球範圍的第三次暴發。

對應到海外資本市場,陳李謹慎地指出,美股不能再追了。

3月底以來,美股走出一輪頗為亮眼的反彈行情,甚至有分析稱美股已經重回技術牛市。不過,陳李在直播中說,美國股市的觸底反彈短期看可能已經走到了終點,不會有更大力度的反彈,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復工復產時間尚未明確,照目前的情況看,5月份復工復產已經沒有希望,至於6月份能否復工復產還難以確認,所以投資者不可追高美股。

談國內市場:一季度GDP數據真實得可怕,但市場已有預期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8%。負增長的數據讓不少人感到震驚。

陳李也在直播中坦言:「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這個數字真實得有點可怕。新中國建國以來這是第四次出現GDP負增長,前三次是1961年、1966年和1976年。自從1992年公布季度GDP這個指標以來,這是第一次出現負增長。所以這個數據是有歷史性意義的。」

他表示,可以想像的是,接下來陸續出爐的上市公司一季報中,利潤增速水平必然不會理想。

「據我們測算,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利潤增速是-23%,扣掉銀行和石油石化大約是-43%。這應該是明顯低於金融危機之後2009年的一季報,也大幅低於2003年SARS之後的情況。」

這對A股來說是一個壞消息嗎?

陳李分析稱,這麼大的利潤增速下降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被市場預期了,市場並不會因為公布的業績明顯下滑而大幅調整。儘管投資者會見到20年來最糟糕的一季度業績,但是這並不會對股價產生很大影響,從目前公布的年報、一季報情況看,對股價的衝擊都在3%以內。

財政政策有兩條線索:穩定消費+新型城鎮化

陳李提到,2月4日以來,陸續出臺了很多刺激政策,包括財政的和貨幣的,降息降準都已經出現,後續財政政策也可以期待。但有一個很大的挑戰,就是如果要實現全年的目標,意味著二季度之後GDP增速要達到9%以上,這非常難。

「一個較為可行的目標是全年GDP在4%到5%的大區間內,季度GDP增速下半年一定要在5%以上。因為維穩很重要,要保證就業。」陳李認為,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財政政策的發力方向有兩條線索。第一,是保障家庭收入,以紓困、幫貧、穩定消費為主。第二,是以新型城鎮化,提高更多公共產品為主。

從第一點來看,當前的政策方向和2008年、2009年非常不同,不會更大規模鼓勵企業資本支出、擴大產能,因為大家已經看到了上一輪強力刺激的惡果,直接導致了2013年開始的去槓桿、去產能。所以取而代之的是,政策會轉為保障家庭收入,穩定消費,具體舉措包括返稅、降稅,以及各地區已經採取的發放消費券等。

對應到投資機會上,陳李給出的一季度行業配置建議是,以消費作為基本思路。投資者可以關注食品、飲料、農產品、醫藥等板塊,一季報可能會預示全年業績不錯。

而從第二點來看,政策可能會大力鼓勵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城鎮化。這是一個可持續的經濟上升趨勢。城市地鐵、交通、通訊、5G都會得到強有力的財政支持,還包括很大部分的醫療資源。

年報分析方法論:消費行業要看利潤率

在提出以消費作為配置思路之餘,陳李也分享了他作為分析師的研究心得,面對陸續發布的年報,投資者應該如何研讀?

「如果只能看一個指標的話,我會建議大家看利潤率。」陳李隨後給出了利潤率數據背後代表的三重含義。

第一,消費品都是充分競爭的市場,任何一個領域都有很多品牌存在,對於行業而言,總量不太會有明顯的波動,比如調味品,每年鹽、醬油的消費量不大會有很大的變化,所以最重要的壓力和挑戰就是行業競爭。

陳李說:「如果競爭加劇,各公司就不得不壓低價格、大做廣告。但如果已經基本壟斷,比如乳製品行業,兩家巨頭壟斷了行業60%的市場份額,就不會再大規模進行價格戰。利潤率可以看出,這個行業是處於打價格戰的階段還是穩態競爭,這一點非常重要。」

第二,利潤率還可以表示產品競爭力。

陳李舉例稱,調味品行業中的一家龍頭企業,

單位產品價格過去5年不斷上升,就是因為通過科技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從而提高產品的單位售價,帶來單位利潤的提高,利潤率不斷擴大。而這樣的公司,會具有非常高的品牌競爭力。

第三,利潤率影響利潤增長。

陳李說,優秀的消費品公司,利潤率上升1個百分點,往往利潤增速同比可以增加30%甚至更多,因為成本是相對比較固定的,只要利潤率往上增加一點點,利潤規模就能增長很多。

相關焦點

  • 對話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疫情對國內經濟或形成二次衝擊
    來源:時代財經TF作者:時代財經 餘思毅3月31日,一季度的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小幅高開後震蕩回落。有業內人士認為,小幅高開是受到PMI數據(中國採購經理指數)公布帶來的正面刺激。3月31日下午,時代財經專訪了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大國發院兼職教授徐高。徐高指出,PMI是個環比的概念,3月的大幅反彈是建立在2月PMI斷崖式下跌的基礎上,只能說明經濟下滑的勢頭得到了遏制,並不意味著我國經濟運行已恢復正常水平。徐高推測,今年一季度我國GDP增速大概率會下滑到負增長區間。
  • 東吳證券宏觀策略二季度資本市場展望:肖申克的救贖
    來源:新浪財經文/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陳李 海外:無金融危機?有經濟危機?在投資者普遍好奇海外市場是否已經觸底時,我們認為目前疫情發展依然是市場中最大的影響因素,隨著越來越嚴格的封鎖政策讓疫情的趨勢似乎逐漸變得清晰,一個越來越明確的事實是,海外經濟進入深度衰退似乎已經不可避免。
  • 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明年的不確定性主要是來源於...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非常高興接受證券日報的邀請,參加這論壇。今年比較特殊,因為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在過去30年裡面,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我們看到過去3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30年,也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持續提高的30年。
  •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拍了拍你」:下半年三大投資方向值得重視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天風證券劉煜輝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天風證券特邀經濟學家,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CWM50)成員,人民幣交易與研究論壇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石油年金理事會理事,招商銀行資產管理特聘專家顧問。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國際經濟學、金融市場和商業銀行。
  • 一財首席調研:今年GDP增速預測均值8.81%,「雙循環」新格局料將...
    2020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為6.5454,經濟學家們預測,2021年中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升至6.44,年底人民幣對美元預期均值為6.47。2021年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3.50,低於上月,仍處於兩年來高位。本次調研中,經濟學家們均給出了高於50榮枯線的預測,他們認為未來一個月國內經濟整體將走向擴張。
  • 機構調GDP增速預期 全年可能低於7.5%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     每經記者 胡健 發自北京5月經濟數據低於預期,近日來銀行間流動性趨緊集中爆發鬧起了「錢荒」,實體經濟難言樂觀。
  • 湘財證券首席李康:過度看空中國經濟沒說服力
    (原標題:2020首席展望|湘財證券李康:過度看空中國經濟沒說服力)
  • 首席經濟學家前瞻2021: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
    日前,第一財經金融價值榜(CFV)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6位獲獎CFV首席經濟學家通過視頻對2021年全球和中國經濟進行了前瞻。他們普遍認為,明年中國經濟將持續復甦,實現一個較高的經濟增速,重要因素之一是消費等需求的拉動。隨著經濟穩步復甦,貨幣政策將逐漸常態化,並維持穩健。
  • 浙商證券研究所首席薪酬炸鍋,這才是一流賣方研究首席的...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不停招兵買馬的浙商證券研究所又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一方面,是國金證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正式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並擔任副所長一職;另一方面,20萬月薪的首席標價,也讓行業一震。「這才是一流賣方研究所首席的價格」,有分析師調侃稱。
  • 疫苗利好及全球寬鬆前景預期提振 美股集體收漲納指標普創新高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北京時間12月2日消息,全球央行進一步寬鬆前景升溫,以及新冠疫苗將刺激經濟復甦的預期均對市場帶來提振,美股集體收漲,道指漲近200點,納指標普均創盤中及收盤新高;新能源車集體走低,蔚來、小鵬跌幅均超10%,理想跌逾3%,Zoom跌15%。
  • 德銀首席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復甦將「令人印象深刻」_《參考...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6月8日刊載題為《德意志銀行:中國經濟復甦可能「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但美國是絆腳石》的報導稱,德意志銀行一名經濟學家說,中國經濟正在改善,可能會出現「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增長——但美國是可能破壞這種復甦的最大風險。
  • 東吳安享量化混合 : 東吳安享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招募...
    128 重要提示 東吳安享量化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由東吳新創業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轉型而來。本基金是一隻進行主動投資的混合型基金,其預期風險和預期收益均高於貨幣市場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低於股票型基金,在證券投資基金中屬於預期風險較高、預期收益較高的基金產品。
  • 重磅:知名經濟學家孫明春再出江湖!出任海通囯際首席經濟學家
    今天,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正式履新海通國際(665.HK),成為其首席經濟學家。孫明春博士擁有史丹福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博士及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曾任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經濟師,美國第一資本金融公司高級分析師,雷曼兄弟公司亞洲高級經濟學家,野村證券董事總經理,大和資本市場董事總經理、亞洲首席經濟學家、中國股票研究部主管,上海博道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及博海資本首席經濟學家等
  • 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相繼出走...
    12月1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光大證券研究所上榜2019年新財富的化工、輕工和紡織服裝、家電三大行研主力集體出走,同一時期,胡雅麗也已經離任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此前,5月,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離職回到中金公司;8月,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離職前往中金公司,擔任首席宏觀分析師。
  • 【調研快報】銳科雷射接待東吳證券等6家機構調研
    銳科雷射2020年02月03日發布消息,2020年02月02日公司接待東吳證券,證券事務專員袁帥,接待地點2020年2月2日會議採取線上電話會議的形式進行。
  • 股訊| 刺激預期推高美股 投資者認輸稱做空特斯拉是不可能的
    圖1:納指漲0.7%,報收12464.23點鳳凰網科技訊 北京時間12月5日消息,美國勞工部公布的11月非農數據遠遜預期,市場預期美聯儲和國會可能迅速採取力度更大的刺激措施,今天美股收高,三大股指均創下歷史新高。
  • 每經連線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田口晴美:日經指數創近30年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連線全球知名諮詢機構IHS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對日本股市近期走勢進行了解讀。放眼美股市場,美國總統權力交接開始,當選總統拜登的內閣團隊成員在上周基本確認,市場對美國政權不確定性的擔憂也正在消退。另一方面,標普500指數將在12月21日開盤前一次性納入科技股巨頭特斯拉。今年至今該股已飆升580%,特斯拉的加入將為標普500指數帶來怎樣的影響?
  • 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解讀收益率曲線時需格外小心
    來源:新浪美股新浪美股 北京時間11月26日訊,歐洲央行首席經濟學家Philip Lane在倫敦表示,歐元區收益率曲線目前趨平的「主要原因是曲線長端下降,而不是短端上升。」「曲線變平緩,在某種程度上是受到我們為刺激經濟而進行的資產購買操作的推動」「若不是資產購買操作,斜率會比目前高約70個基點,也就是更接近歷史平均水平」「這個例子讓我們了解到,當我們解讀收益率曲線時,尤其是我們自身的操作對曲線影響很大的時候,我們需要格外小心」「儘管如此,我們仍要密切注意收益率曲線的變化,以評估投資者對未來宏觀經濟和政策發展的看法
  • 美股盤前:盈透證券大跌10% Snap大漲近20%
    前一交易日, 美股收跌,創兩周新低,道指跌2.67%,標普500跌3.07%,納指跌3.48%。該公司財務長保羅雅各布森(Paul Jacobson)表示,「在3月底,我們每天消耗1億美元,(但)公司採取了果斷行動」,到第二季度末,支出會減半。盤前,達美航空(NYSE:DAL)漲2.6%。
  • 國會騷亂和藍色浪潮衝擊下 美股為何再創新高?
    周期股受益於更多財政刺激預期此前民主黨在喬治亞州選舉中贏得了兩個參議員席位,兩黨在參議院席位為50:50,這意味著民主黨將憑藉副總統哈裡斯的一票獲得參議院控制權。在1月20日拜登上臺後,民主黨將能夠同時控制白宮、參議院和眾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