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靖)訊不停招兵買馬的浙商證券研究所又成為行業關注焦點,一方面,是國金證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正式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並擔任副所長一職;另一方面,20萬月薪的首席標價,也讓行業一震。「這才是一流賣方研究所首席的價格」,有分析師調侃稱。
5月21日,浙商證券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國金證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正式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任浙商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主要負責全球大類資產、A股市場策略及行業配置,對接「公募、保險、銀行、私募(券商資管)、國際業務」等五大類客戶群體。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對此寄語稱:「李立峰選擇加盟浙商,所做的不僅僅是市場投資策略,更是個人發展最佳策略——去做長期正確的事情:從看K線到畫K線,從依附大平臺到打造大平臺,從小職業向大事業轉型。」 邱冠華同時提到,「李立峰是我心目中的策略無冕之王。他雖然沒有新財富的光環,但他的派點長期位列研究所第一名。」
隨著李立峰加盟消息一同傳來的還有浙商證券研究所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有相關人士向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吸引多位首席分析師的加盟,一方面是其體制、機制、環境的吸引,浙商證券曾提出要致力於打造一家讓員工「辛苦心不苦」、「付出回報可預期」、「忠誠有價值」的全國一流研究所;另一方面高薪吸引也功不可沒,據其透露,浙高證券給首席開出月薪20萬的高薪。「首席月薪20萬,這放在全行業也是很高水平了。」有行業人士稱。
20萬年薪是否屬實?浙商證券相關人士並未明確表態,這位人士告訴記者,實際情況並不像業界傳播的,研究所今年以來加大招兵買馬,投入確有增加,但薪資僅為業內平均水平。
浙商證券研究所明星分析師的加盟,可用「速度與激情」來形容,據財聯社記者統計,目前至少已有8位明星加盟,其中華泰李超出任首席經濟學家,國金李立峰出任研究所副所長及首席策略,均為「眼球級」人物。
李立峰加盟任副所長,派點長期位列第一名
5月21日凌晨,浙商證券研究所在官方公眾號正式官宣,原國金證券研究所原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已正式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任浙商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策略分析師,主要負責全球大類資產、A股市場策略及行業配置,對接「公募、保險、銀行、私募(券商資管)、國際業務」等五大類客戶群體。
對於李立峰的加盟,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稱其為「無冕之王」。
邱冠華稱,「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有著這麼一個人:他沒參評過新財富,但少聽了他的策略觀點,您總是覺得不夠完整,他思考的角度最具買方思維,這個人就是李立峰——我心目中的策略無冕之王。他雖然沒有新財富的光環,但他的派點長期位列研究所第一名。這就是他的實力,他的價值。我有幸跟多位新財富策略分析師做過同事或是朋友,李立峰的水平絕對槓槓的。李立峰選擇加盟浙商,所做的不僅僅是市場投資策略,更是個人發展最佳策略——去做長期正確的事情:從看K線到畫K線,從依附大平臺到打造大平臺,從小職業向大事業轉型。」
資料顯示,李立峰具有十餘年證券從業經驗,在資本市場穿越幾輪牛熊周期。經歷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1年高通脹緊貨幣&白酒塑化劑事件、2012年歐債危機、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等至暗時刻的年代;經歷過2015年「股災」、2016年「熔斷」大起大落的年代;經歷過2010年、2013年、2014年科技股由理性到過熱,進而到瘋狂泡沫的年代;經歷過2017年「供給側改革、金融去槓桿」的年代。
具有近五年賣方生涯,重點研究領域聚焦在「流動性、企業盈利、風險溢價率、大類資產配置以及A股、港股市場策略」等研究。
曾任東方證券研究所宏觀策略組、銀河基金宏觀、策略及金融&家電研究員,此前所帶領的策略團隊長期進入主要機構客戶核心分析師派點名單,且分別連續榮獲「第九屆、十屆、十一屆」水晶球策略最佳分析師團隊,公募組第一名。
對於加盟浙商證券研究所,李立峰表示還將秉著紮實、客觀的研究,後續或有諸多假設條件下的數十頁研究結論,或是詳實的數據、清晰的推演框架,但無法短期內給出運用於投資,立即產生投資收益的「標準答案」。
談及怎樣打造新浙商研究所策略團隊,李立峰表示,由於策略團隊更多的需要承擔起「全球大類資產配置、風險資產定價、行業比較」等任務,策略團隊在研究所的定位尤為重要,後續更多的研究所資源會為深度研究買單。「對於新組建的策略團隊成員來講,我們提倡付出必將得到應有收穫(市場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堅信『1+1>2』的力量。」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多位首席分析師的加盟,是因為浙商證券在今年對研究所人力成本投入加大,有分析師被開出月薪20萬的高薪。浙商證券相關人士告訴財聯社,實際情況並不像業界所傳播的,研究所今年以來隨著招兵買馬進一步推進,投入確有增加,但薪資僅為業內平均水平。
今年來多位明星分析師加盟,並出任首席
今年以來,浙商證券研究所人事變動變得較為高頻,在此前5個多月內浙已先後有邱冠華、李超、邱世梁、李丹、李立峰等多位明星分析師加盟。
上年12月30日,國泰君安十年老將邱冠華跳槽至浙商證券,擔任公司首席戰略官、總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長,分管研究和銷售。隨後,他廣發「英雄帖」,稱「歡迎一批有志向、肯努力、能幹事、敢創造的年輕人加盟我們」。
財聯社記者依照加盟時間順序統計,第一名為分析師梁鳳潔。其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經濟學專業,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畢業,2018年7月畢業後入職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任銀行研究員,2020年2月20日入職浙商證券研究所任銀行首席研究員。
第二名為浙商中小餘劍秋,是挖掘成長股的特種兵。2018年7月畢業後入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任中小盤研究員,2020年3月12日加盟浙商證券研究所任中小盤首席研究員。
第三名為化工首席分析師陳煜,他是一個會吟詩作對的交大理工男。其先後在國金證券研究所(2016.3-2017.5)、民生證券研究所(2017.5-2017.9)、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2017.9-2020.3)任化工研究員,2020年3月入職浙商證券研究所任化工首席研究員。
3月26日,華泰證券原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正式入職浙商證券,擔任首席經濟學家一職,成為近兩個月內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等第四位分析師。
進入4月,浙商證券研究所招兵買馬速度進一步加快,也迎來了近兩月內的第五位首席分析師——李丹。資料顯示,李丹於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商務專業碩士畢業,2017年6月畢業後入職海通證券研究所任交運行業研究員。
第六位是首席食品研究員鄧暉,4月7日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其為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專業碩士畢業,2012年7月畢業在神華國華電力公司任財務分析師,後先後在聯訊證券研究所(2016.8-2017.8)、國金證券研究所(2017.8-2018.5)、興業證券研究所(2018.5-2020.4)任環保及公用事業研究員。
而第七位是首席環保研究員佘騫,於4月8日加盟。2018年6月南京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碩士畢業後入職國盛證券研究所任環保研究員直到加入浙商證券研究所。
財聯社記者梳理浙商證券研究所上述分析師履歷時發現,目前加盟研究所人才主要有三大特點:第一,重產業深度,能夠深度剖析產業現狀以及未來大趨勢;第二,分析師具有市場影響力,在行業內口碑較好;第三,研究所呈現年輕化趨勢,旨在培養未來的明星分析師。
邱冠華表示,未來的浙商研究所將重點打造三大特色:深耕浙江、借力銀行和買方思維。
一是,深耕浙江。浙商證券根植於浙江這塊肥沃的土壤,有足夠的積澱和廣闊的成長空間。未來也會依託於浙江,發揮區域經濟優勢。邱冠華表示,未來我們會努力實現這樣一種遠景目標,也就是將浙商研究所打造為對浙江上市公司研究最廣最深、跟蹤最緊最好、服務最全最優的券商。
二是,借力銀行。邱冠華認為,銀行是金融生態圈中的絕對核心,券商是金融生態鏈中最佳的樞紐。未來十年中國財富管理將迎來黃金時代,在這條生態鏈當中,銀行、券商、機構(保險、基金、私募等)各司其職、各盡所長。「作為首位銀行業新財富白金分析師,我將帶領浙商團隊發揮自己的專業和資源優勢,在銀行和機構之間架起一座研究賦能的橋梁,助力銀行轉型的同時將浙商證券研究所做強、做精」。
三是,買方思維。邱冠華表示,我們希望打造以買方思維服務客戶的研究所,將以往供給推動調整為需求拉動模式。
現階段,邱冠華告訴記者,2020年正式將研究作為公司「五個提升年建設」任務的頭號工程,對研究條線空前重視——這也是吸引他到浙商證券的根本原因。
研究所兵買馬仍在進行中,未來還會引進一批行業一流分析師加盟。從員工感受角度,浙商證券致力於打造一家讓員工「辛苦心不苦」、「付出回報可預期」、「忠誠有價值」的全國一流研究所。
邱冠華向行業大伸橄欖枝,他曾談到浙商證券研究所歡迎以下八類人才:
1、想探索職業向事業轉型的大咖;
2、 資歷雖深但是心態年輕的大咖;
3、既能幹更肯幹有活力的年輕人;
4、 有志共同打造一個大平臺的人;
5、在原單位辛苦心更苦的年輕人;
6、 在原單位發展遇到天花板的人;
7、在原單位付出回報被扭曲的人;
8、 在原單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人。
【來源:財聯社】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