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方研究元老級人物吳壽康出山 這樣看賣方研究痛點

2020-12-04 金融界

來源:券商中國

賣方研究元老級人物吳壽康,出任東興證券研究所所長。

賣方研究亟待轉型,各家券商都在尋求破局之法。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東興證券研究所新任所長吳壽康已於3月30日正式上任,因其券業元老的身份備受關注。

他是國內最早的行業公司研究員,國內首批持牌分析師。

曾任國泰君安行業公司研究部經理、副所長;

2004年起任聯合證券研究所所長。聯合證券研究所在其任內成功實現賣方轉型,自2006年被評為「進步最快研究機構第一名」後,聯合研究所在其後的新財富評選及賣方研究市場風生水起,大批人才脫穎而出,廣受業界矚目;

2009年10月後,吳壽康前往香港發展,先後在海通國際和國信證券(香港)任職,2014年轉入對衝基金行業。

這位既熟知賣方研究,又了解買方需求,還有境外從業經驗的資深券業人士,會給東興證券研究所帶來哪些可能性?上任伊始,他都做了哪些工作?已經轉換了多年角色的吳壽康,如何看待現在的賣方研究格局?

券商中國記者獨家專訪吳壽康,他認為,當下賣方研究普遍存在「服務過度」情況,可能與買方的需求有些錯位,研究員在尋找業務邏輯上花的精力太多,而對於這套邏輯能不能落到財報表和內在價值上的研究有所欠缺,應該增生賣方研究的深度和厚度。

對於賣方研究要加強對內服務的轉型思路,吳壽康表示認可,不過他認為,對內服務首先要解決賣方研究和券商業務需求關於理念上的差異,另外,對於效益分成的大難點,他認為,研究部門不能僅提供應答式服務,要在業務服務中提供更高的價值。

到任之初,主要進行平臺建設

從香港到北京,直線距離超過2200公裡,吳壽康應東興證券誠意邀請,在經過一番調研後,北上赴任助理總經理兼研究所所長之職。於他而言,「這是一份很沉重的責任,一定要做點東西,才能有所交代。」

上任之初,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平臺建設上,對研究所的管理運作架構進行調整。在他看來,此前整個研究太依賴於研究員個人,個人的到來或離職,對研究所的衝擊非常大。

「平臺建設就相當於建一個蓄水池,使水位慢慢變高。一名研究員來了,就增加了一點水量;一名研究員走了,減少一些水量。但研究所的整體水量一定要維持在一個水平高度上,這是平臺建設的出發點。」在其位於北京金融街的辦公室中,吳壽康對記者如此表示。

接下來,東興證券研究所一方面要出一些代表研究所整體水平的產品;另一方面,要加強研究所內部的學習交流、研究員的成長傳承等機制建設。

「我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別人提起來說,你這個研究所還可以,而不僅僅是說你研究所裡的某某分析師還不錯。」吳壽康有點南方口音,說話慢條斯理,但擲地有聲。

未來一兩年內,他的個人目標是將東興證券研究所在賣方研究的整體排名上有較大的提升。據wind,東興證券此前數年的分倉佣金收入排名在行業20名開外。

人員調整:根據行業相關性分為8個研究組

一方面,新財富評選暫停對賣方研究的考核指標提出了新的挑戰,分倉佣金率將下調的傳言更是成為行業頭上懸著的一把利劍;另一方面,科創板全新的定價機制也令賣方研究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提升研究水平成為各大券商迫在眉睫的事情。

與中信證券和國泰君安等研究部門的做法類似,吳壽康根據行業相關性、上下遊關係,將所有研究員分為八個小組。

將以前分散的研究員按照行業相關性等指標分組,至少有三個好處。「首先,按照行業相關性分組,這些行業的研究思路、估值方法是相近的,便於組裡的人進行交流;第二、對外服務中可以加強協作;第三、在這種架構裡,每個組的人員變動,對整個組的影響不像過去那麼大。客觀上的效果就是,團隊更大了,協作性更強了。」吳壽康對記者表示。

與此同時,東興證券研究所已經啟動研究員招聘,填補行業研究一些崗位的空缺;另一方面,立足長遠,希望促成內生成長。

「研究和業務不一樣,研究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學習、交流、機制建設就是為了內生成長。」吳壽康對記者表示,目前,他制定的研究員內生成長機制包含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八個大組層面,各自組織組內學習與交流;第二個層面,研究所層面,安排一些研究方法、分析思路甚至理念方面的專門培訓;第三個層面,研究報告出爐後,所長把關打磨,提升整體研究水平。

現在的賣方研究與買方需求不完全在一個頻道上

在過去的十年裡,吳壽康積累了豐富的境外工作經驗,以及賣方市場的深度認知。現在,吳壽康如何看待賣方研究?

「如果不了解買方機構的真正需求,雖然你不停地給人家發一些研報,但人家未必真正需要。」吳壽康表示,這些年來,買方機構不論是投資能力還是研究水準都提升很快,但賣方研究卻由於各種原因而略顯浮躁,甚至精力花在追逐股價波動上。

為什麼陷入這種尷尬的境地?吳壽康認為,一方面是市場變化太快,很多賣方研究以尋求股價波動為目標,認為股價短期波動就是投資機會,但這實際上並沒有觸及價值內涵也不是研究的本質;另一方面,服務佔用精力過多,很多研究員已沒有足夠的精力用在研究上,服務溝通的力度遠超過了對投資價值的挖掘。

「現在的賣方研究在尋找業務邏輯、業務故事上花的精力太多,但這應該只是研究的一方面,最終,還要再進一步分析這套邏輯能不能落到財務上,能多大程度落到財務上,對企業價值的驅動能不能立住腳,對內在價值到底又有多大程度的影響。」吳壽康表示。

「服務偏多了,研究的深度和厚度就欠缺一些。我覺得,對於產業背景的研究,對產業本身的領悟,是很值得拓展的方向。」吳壽康發表了上述觀點,隨後沉思了幾秒說,東興證券希望能夠增生賣方研究的深度和厚度。

不過他也表示,相比過去,現在賣方研究的分倉佣金更規範、更量化了;同時,現在的賣方研究水平整體上也提高了,競爭也更趨激勵。

賣方報告的規範模式應改變

1996年入行,吳壽康躋身國內最早的行業分析員之列。據了解,目前賣方研究報告寫作的模式規範就是他與同時代的研究員共同在國泰君安設計的,業內推廣後基本上沿用至今。

「時代變了,賣方研究報告的內容和邏輯也應該改變。」吳壽康說。

「2000年前後,賣方研究報告比較短缺,賣方報告寫作模式的出發點,是告訴別人,報告裡寫了什麼內容;但現在賣方報告幾乎是海量,賣方研究依然沿用之前的規範模式,就會降低效率,影響體驗。」吳壽康對記者表示。

他認為,現在賣方研究應該轉變視角,按照買方的邏輯去組織報告,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我為什麼看好這隻股票或這個產業,「現在的賣方研究報告在組織結構上應該有一些調整,是我思考的一個事情。」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到東興證券赴任前,他大量翻閱了國內賣方研究機構發布的研報,與買方人士深度交流過,也了解了國內賣方研究市場容量。吳壽康坦率地表示,在調研之後,發現這個行業雖然競爭激烈,但還可以嘗試下,不敢說能做出多大成績,但有信心能讓東興研究更進一步。

對內服務首先要解決理念差異

去年末,券商中國記者專訪了多位券商研究所所長,大家的共識是,加強對內服務,是賣方研究的轉型路徑之一;而在十年前,券商研究所的定位就是對內服務,將研究外移、走市場化道路,是吳壽康當年在國泰君安和聯合證券力推的事情。

對於現下賣方研究的轉型路徑,吳壽康認為,當前,賣方研究市場在持續擴大,但券商內部其他業務鏈的價值增量更高,規模增長更大,研究所要把資源配置在最有價值的地方。研究所的定位要從單純的賣方研究轉為「賣方研究+內部服務」。

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其實是研究理念上的差異,賣方研究要找到真正價值在增長的一些標的給投資者,但券商業務的需求比較多樣,有些業務甚至與之「形同陌路「,比如說質押式回購業務,出發點是考慮風險控制,它研究的側重點是安全墊夠不夠厚、現金流是否正常等,這就有理念上的衝突。在對內服務中,首先要把理念差異這個問題解決了。

其次才要考慮解決效益問題,這需要公司層面統一考慮。作為研究機構來講,既然要轉向對內服務,就要提前想業務所想,充分發揮研究協同作用,並積極主動去做一些工作,而不是僅僅被動提供應答式服務,被動應答模式肯定會落入業務鏈的低端。等到研究機構在業務服務中顯現更大價值的時候,它的服務績效一定會遠遠超過應答式服務,或許到那時效益分成就不再是難題。

吳壽康簡歷

1996年10月至2004年9月,在國泰君安研究所工作,曾任行業研究員、行業部經理、副所長;2004年9月至2008年12月,在聯合證券工作,曾任研究所所長、機構銷售部總經理、公司總裁助理;2009年後轉赴香港工作,其中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先後在海通國際、國信香港負責研究與機構銷售工作;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香港對衝基金從事投研管理工作;2019年3月加入東興證券。

相關焦點

  • 視頻|海通證券路穎:賣方研究隊伍成員需要有大格局
    路穎表示,綜合性的券商研究所在做什麼。無非從總量研究到產業研究、行業研究,基金產品研究,政策專題研究,我們通過自己的銷售掙國內的佣金,通過海外的機構掙海外的佣金,這是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要有格局,如果在這個行業待的時間越長就會覺得這個行業的存在對每個研究者、關係者和研究員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我們要站在行業發展,公司發展的角度看研究的中長期發展。
  • ...分倉佣金大增243%,信達證券程遠:我們想打造全新的賣方研究所
    所以,對內服務和賣方研究,兩者是互相促進的:之前我們被市場熟知的優勢行業,都是研究做得比較好的領域,對內服務的經驗是我們做賣方研究的抓手;發展賣方研究業務之後,我們也可以把研究的溢出效應貢獻給集團。賣方研究是研究所下一步考核的重點,這也是集團對我們的考驗。
  • 浙商證券研究所首席薪酬炸鍋,這才是一流賣方研究首席的...
    浙商證券研究所所長邱冠華對此寄語稱:「李立峰選擇加盟浙商,所做的不僅僅是市場投資策略,更是個人發展最佳策略——去做長期正確的事情:從看K線到畫K線,從依附大平臺到打造大平臺,從小職業向大事業轉型。」 邱冠華同時提到,「李立峰是我心目中的策略無冕之王。他雖然沒有新財富的光環,但他的派點長期位列研究所第一名。」
  • 湯森路透2016全球賣方分析師評選獎項揭曉
    搜狐財經訊(羅為加)上海,2016年12月1日——全球領先的專業信息服務提供商湯森路透今日揭曉了2016全球賣方分析師評選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獎項結果。這是該評選連續第11年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的主流券商和分析師進行排名。
  • 罕見賣方研究人事變動!光大研究所所長、副所長、所長助理同期離職...
    每年接近新財富分析師評選落地之際,關於賣方研究人員跳槽的消息也特別盛行,今年是否會有傳聞成真,拭目以待。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離職知情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胡雅麗昨天(11月30日)已經離職,不再擔任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職位。」記者後又聯繫到胡雅麗本人,對方稱不便接受採訪。
  • 中國房市初現悖論:賣方起勁吆喝 買方捂緊錢袋
    因為這一年裡,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房價,除了「喊漲」,並沒有哪怕一丁點與此不同的新鮮內容。  不過,這個冬天,情況有了變化。先是珠三角的幾個城市傳來消息:「房價跌了」;接著,又有一家深圳大型地產中介的老闆捲款上億潛逃,被媒體大量曝光;而此前,第二套房貸款利率與首付比例新政出籠。忽然間,一往無前的「房價」顯得有點「遲疑」起來。
  • 大資管時代重新定義研究丨2019中國證券研究行業價值報告
    從歐美經驗看,投行與研究所合作、投行承擔賣方研究的部分費用是常態。在這樣的情況下,各機構不得不進行業務調整,鞏固優勢業務,以減緩非標和通道受限後的衝擊,同時必須全面提升投資管理能力,面對未來競爭,這其中,研究支持不可或缺。長期以來作為資管機構的「軍師」,賣方研究也必須一同拿出「真本事」,幫助資管機構為委託人創造價值。過去,國內賣方研究機構相比海外同行,存在服務比重大於研究的傾向。
  • 還記得「元老級女主播」張琪格嗎?看她cos遊戲人物:P圖痕跡太重
    還記得「元老級女主播」張琪格嗎?看她cos遊戲人物:P圖痕跡太重提起和電子遊戲有關的一些話題,相信很多人應該也都是有關注過不少的吧,尤其是最近這幾年,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網絡科技的發展,真的是有越來越多人都改變了原本對遊戲「不務正業」的看法。尤其是各類遊戲的職業賽事出現之後,很多人更是都對電競行業有了更多的熱議和關注,看好這方面發展的人也更多了。
  • 載入史冊的「重挫」,永久記憶的「動魄」——過去三年賣方風控回憶...
    我想對於期權的賣方,沒有比「但願千日平安,不可一日不防」這句話更為恰當了。做期權買方,我們需要多學巴西隊那種渾然天成的進攻模式,而做期權賣方,我們就需要把義大利隊「混凝土」防守爛熟於心。  相比於股票與期貨,做期權賣方的風控措施更富技術含量——反向移倉、買入對衝、兜底止損、由賣轉買,不同的低開程度、不同的升波程度,選擇的防守措施也不盡相同。
  • 劉元瑞:券商行業模式單一同質化嚴重 建議做好本職研究
    我們首先看一下整個券商行業三個發展方向,從1.0時代對內服務,2.0時代是研究分工的時候,3.0時代是目前面臨的分水嶺。行業的規模出現了非常大的擴張,無論是分析師還是研究報告,還是整個年均報告數量都是大幅提升的。當然了,我們可以看到從16年以後分析師這個行業以及我們的覆蓋率各個方面都已經出現了一定的下滑,說明這個行業已經開始有一些變化了,不大可能像之前那樣完全的快速的發展。
  • ...個股高度分化 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師如何貢獻投資價值增量?
    在一些券商看來,證券行業整體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研究所加大內部服務,尋找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平衡點已是業內的共識,研究業務是串聯內部業務條線、外部資本和產業的重要橋梁。發力研究業務是券商實現整體轉型的關鍵一環,價值發現和研究定價能力決定券商在註冊制時代的競爭力。
  • 頂級私募最全面的投資研究與分析框架
    以股市為例 #一級市場本質上也是一樣,只是參與人扮演的角色不同#徐翔這樣的大佬可單約券商投行的首席分析師,聽取大賣方的市場意見。這類私下會談並非是為了尋求投資建議,更不是為了一起品茶^_^那還為了什麼呢?* 在行業體制的塑造下,賣方首席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場的主流觀點。即使他們個人的觀點很主流,也會對主流觀點非常熟悉。
  • 基金抱團,個股高度分化,新興公司頻出…賣方分析...
    在一些券商看來,證券行業整體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研究所加大內部服務,尋找為公司創造價值的平衡點已是業內的共識,研究業務是串聯內部業務條線、外部資本和產業的重要橋梁。發力研究業務是券商實現整體轉型的關鍵一環,價值發現和研究定價能力決定券商在註冊制時代的競爭力。
  • 小學生玩牙籤弩眼睛被射殘 售賣方該負責嗎?
    小學生玩牙籤弩眼睛被射殘 售賣方該負責嗎?經過司法鑑定,構成十級傷殘。  第一次手術結束後,小坤的父親向派出所報案,向工商所投訴,向學校反映,各部門隨後均積極採取行動。  屬地派出所民警在調查售賣情況時,學童食品便利店的負責人李女士否認自己銷售過牙籤弩,因為沒有銷售票據,雖然與小坤一起購買牙籤弩的同學證明了購買行為,仍然使維權陷入僵局。
  • 光大證券上半年佣金分倉收入跌出業內前10 研究所「大換血」非研究...
    有券商研究人士對此表示,券商研究所所長並非做研究出身,這比較少見。研究所三大高層同期離職近期,接連三名核心研究人士選擇離開,光大證券研究所的人事變動,引起了行業的關注。提起已離職的光大證券研究所所長胡雅麗,不少券商同行人士對其在家電行業的研究實力都表示高度認可。市場也普遍預計,胡雅麗下一站或去中金公司。
  • 洪灝:2021價值王者歸來 結構分化比指數點位更重要
    經歷了洪灝眼中「史詩級波動」的2020年之後,2021年,中國股市又將迎來怎樣的一幅畫面?在新年即將到來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曾獲評「中國最精準策略師」的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向讀者展示他所預見的2021。
  • 謝銀豔:CISG第79條下因第三人原因免責制度研究
    原創 謝銀豔 上海市法學會 東方法學 收錄於話題#法學134#核心期刊134#原創首發134#上海法學研究94事實上國內也有不少學者對公約第79條進行研究,然而多集中於第1款中「障礙」的內涵,關於第2款中第三人原因下的特別免責條件,卻討論不多。筆者認為,該款直接涉及當事人在因第三方違約而不能履行合同的情形下能否獲得免責的問題,具有較強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樣值得深入研究。因此,筆者將從理論與實踐雙重角度出發,對CISG第79條第2款的理論地位、規範適用等問題展開討論。
  • 每經專訪交銀國際洪灝:2021價值王者歸來 結構分化比指數點位更重要
    經歷了洪灝眼中「史詩級波動」的2020年之後,2021年,中國股市又將迎來怎樣的一幅畫面?在新年即將到來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了曾獲評「中國最精準策略師」的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研究部負責人洪灝,向讀者展示他所預見的2021。
  • 新財富中國財富管理年會25-27日在西安成功舉辦 2019中國證券研究...
    12月25日下午舉行的新財富分析師年會上,揭曉了備受矚目的第十七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結果,2019年度中國證券研究的最強陣容誕生。  希望表達的是,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的是中國好研究,是從分析師到券商再到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生態的全面評價,目標不僅是一年一度的評選,而是讓它成為一個認證標準,讓經認證的最佳分析師、最佳研究機構可以助力券商研究水平不斷提升,進而推動整個財富管理行業生態的建立與優化。2011年起,「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已被深圳市納入地方級領軍/後備級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