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我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看見別人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去了解身邊人的經濟情況,我們總是在網上可以看見某某明星一首歌高達百萬,某某主播一場直播高達千萬,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聽見身邊人總是說誰誰誰的工資又漲了,誰的工資又一個月幾萬了,這些無形的壓力都不得不給了我們壓力,讓我們覺得是不是只有自己的工資還依舊這麼低,自己是不是拖了經濟的後腿。
其實,根據人民日報採訪數據得知,無論收入的高低,都會有一種自己收入有些低的心理,收入過萬的大多都是一線城市,他們會覺得自己身邊人的收入都是這個層次,所以就不會覺得自己的收入高,而收入只有兩三千的大都在不發達城市,所以他們就理所應當的覺得自己收入不高。所以無論所有人看到了國家經濟總局公布出了國民收入標準的情況後都會大吃一驚,高收入的會認為有人數據不準確,肯定有人藏富了。而低收入人群就會覺得自己拖了國家國民經濟收入的後腿。
那麼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在35年前的80年代,我國國民經濟評論月收入只有37元人民幣,在經過了近40年3的經濟發展後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橋水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達利歐就是這個歷史的見證者,達利歐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世界上最快的,從40年前的落後貧困的國家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人均收入也增加了20倍之多,貧困人口已經從90%降到了1%,這已經是一個奇蹟。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於收入的追求自然也在不斷的增加,據經濟報導統計數字顯示,直到2020年前,中國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70000元,評論月收入也已經達到了6000元,而從最近的某招聘網站上的招聘信息來看,最低月收入行業的最低工資也已經達到了7000元,其中工程師的工資已經達到了12000元,這樣看來,中國的人均經濟已經不止增長了20倍。
而經過相關部門數據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大部分人的收入已經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那麼這個中等收入水平的標準是什麼?相關部門表示,年收入4000到10000之間就是中等收入水平,那麼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已經有4億人口達到了這個水平。
這些數據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熱議,收入不同的人群有了自己不同的意見,收入高的人群會覺得即使自己達到了收入標準水平,但是自己的生活已經捉襟見肘,收入達到了標準但是生活卻沒有達到,而收入低的人覺得自己拖了標準的後腿,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經濟委就這個問題展開了回答,收入高的大多都是生活在一二線發達地區的高學歷技術型人才,因為發達城市的消費高自然收入也就高,而收入低的大都是不發達的城市的人群,因為消費低,自然收入也就低,但是世界銀行的標準,只要日酬達到10到100美元的就算中等收入水平了。那麼根據這個標準,你的收入達到收入標準水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