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收入每年不斷增加,多數人感覺收入低,中等收入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29 遠望智庫

近幾年,網際網路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我們也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去看見別人的生活,也方便了我們去了解身邊人的經濟情況,我們總是在網上可以看見某某明星一首歌高達百萬,某某主播一場直播高達千萬,就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能聽見身邊人總是說誰誰誰的工資又漲了,誰的工資又一個月幾萬了,這些無形的壓力都不得不給了我們壓力,讓我們覺得是不是只有自己的工資還依舊這麼低,自己是不是拖了經濟的後腿。

其實,根據人民日報採訪數據得知,無論收入的高低,都會有一種自己收入有些低的心理,收入過萬的大多都是一線城市,他們會覺得自己身邊人的收入都是這個層次,所以就不會覺得自己的收入高,而收入只有兩三千的大都在不發達城市,所以他們就理所應當的覺得自己收入不高。所以無論所有人看到了國家經濟總局公布出了國民收入標準的情況後都會大吃一驚,高收入的會認為有人數據不準確,肯定有人藏富了。而低收入人群就會覺得自己拖了國家國民經濟收入的後腿。

那麼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可以得知,在35年前的80年代,我國國民經濟評論月收入只有37元人民幣,在經過了近40年3的經濟發展後已經成為了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美國橋水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達利歐就是這個歷史的見證者,達利歐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是世界上最快的,從40年前的落後貧困的國家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國家,人均收入也增加了20倍之多,貧困人口已經從90%降到了1%,這已經是一個奇蹟。

據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在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對於收入的追求自然也在不斷的增加,據經濟報導統計數字顯示,直到2020年前,中國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70000元,評論月收入也已經達到了6000元,而從最近的某招聘網站上的招聘信息來看,最低月收入行業的最低工資也已經達到了7000元,其中工程師的工資已經達到了12000元,這樣看來,中國的人均經濟已經不止增長了20倍。

而經過相關部門數據調查研究顯示,我國大部分人的收入已經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那麼這個中等收入水平的標準是什麼?相關部門表示,年收入4000到10000之間就是中等收入水平,那麼按照這個標準,中國已經有4億人口達到了這個水平。

這些數據一經發布就引起了熱議,收入不同的人群有了自己不同的意見,收入高的人群會覺得即使自己達到了收入標準水平,但是自己的生活已經捉襟見肘,收入達到了標準但是生活卻沒有達到,而收入低的人覺得自己拖了標準的後腿,並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經濟委就這個問題展開了回答,收入高的大多都是生活在一二線發達地區的高學歷技術型人才,因為發達城市的消費高自然收入也就高,而收入低的大都是不發達的城市的人群,因為消費低,自然收入也就低,但是世界銀行的標準,只要日酬達到10到100美元的就算中等收入水平了。那麼根據這個標準,你的收入達到收入標準水平了嗎?

相關焦點

  • 中等收入群體與中間階層的概念定義——社會學與經濟學取向的比較
    目前到底有多少人是中間階層或中等收入群體?這似乎是一個辯解不清的問題,但又是必須進行解答的問題。1990年,世界銀行選取當時一組最貧窮國家的貧困線,採用購買力平價將它們換算成美元,通過計算出平均值將貧困線設定在人日均1美元左右,人日均收入1美元以下為絕對貧困,1~2美元為相對貧困。基於此標準,一些經濟學家提出,經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日收入超過2美元的人即為中等收入群體,這也被稱之為廣義的「中等收入群體」分類法。根據此分類法,全世界70億人口中,有超過40億的人達到該中等群體的水準。
  • 把握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期
    同時,2019年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國民總收入均首次突破1萬美元,穩居上中等收入國家行列,使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的總人口數增加了14億,這在人類發展史上都有積極意義。  二是經濟結構持續優化。2016—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為61.9%,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作用明顯。
  • 我國人均工資,35年內已漲了22倍,現在月收入多少才算高收入?
    在今年的6月份時,作為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瑞.達利歐曾表示,從35年前他來到中國到現在,中國人的人均工資收入幾乎是肉眼可見的速度增加了22倍,中國的GDP在世界所佔的比重也上漲了20%,從原先的2%上漲到22%。
  • 鄭之傑: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是沒有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
    2016至2019年,全國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5%,快於同期人均GDP增速,其中,中等收入群體超過四億人。2019年,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降28.8%,居民質量不斷提升,十三五時期的偉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這更加堅定我們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信心。
  • 我國人均收入剛過3萬,就算是富足國家了?收入達到多少才算富裕
    文/龍小林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與40年前相比,我國城鎮居民的收入翻了80多倍,農村居民的收入也翻了70多倍。在收入水平不斷上升下,我國居民也由貧困走向小康,再走向相對富裕,而如今已經算是進入到了富足階段。
  • 蔡昉: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努力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沒有終點,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的第一個五年,「十四五」時期只是不斷改善民生的一個新起點。首先,按照世界銀行的分組標準,我國目前仍然處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的行列,在「十四五」末我國人均GDP將達到高收入國家標準。只有居民收入實現同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達到高收入國家的入門標準。
  • 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中產階級?
    關於北上廣家庭收入達到多少,才算是中產階級?國內經濟學界存在較大的分歧。有的學者認為,房產(至少一套以上)+中等收入就是中產階級。但是,還有人認為,除了中等收入和房產之外,還要有代步工具(轎車)和銀行存款(如果沒有存款,就缺乏應對風險的能力,也不算中產階級)。
  • 2013.03: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實證研究(葉福生等)
    其主要特徵是:中等收入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其收入不僅能保證家庭基本生活需求,還應有一定數量的家庭儲蓄和其他貨幣性資產,同時還具有較高的優越感、家庭幸福感和社會責任感等;中等收入是眾數、平均數和中位數三位一體的概念,即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接近於平均收入和中位數;中等收入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中等收入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不同的發展階段應該有不同的標準;中等收入是一個區間的概念;中等收入者是一個較穩定的概念,中等收入者必須有穩定的收入來源
  • 收入多少才算高薪?月入8000屬於什麼水平?看看大數據你就明白了
    文:加七在如今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很迷惑,一年的收入到底有多少才算高呢?其實這並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因為真正官方的數據,只有一個國家統計局的,而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的數據是行業薪酬的平均值,沒有各區間段的具體再劃分,也沒有各行業具體的從業人員數據。
  • 人均月薪35年翻22倍,現在中國高收入月薪是這個數,你達標了嗎?
    前言伴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日漸提升,現在我國房價物價也連年飆升,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收入不及支出的時代,為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困苦和龐大壓力。而在整個薪酬排行榜中位列第六的財會相關專業,平均月薪已經達到10183元,如此看來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國人均月薪收入足足漲了22倍之多。但同時我們也都了解,回想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的物價水平要遠比現在低很多,在當時買一套房或一塊地皮僅需要幾萬塊,而現在雖然工資暴漲了22倍,但是物價也隨之暴漲。
  • 上海將適時公布基尼係數,完善對高收入群體收入統計
    王中代表說,作為國際上廣泛認同的衡量社會收入差別的重要指數,基尼係數的統計數值在0和1之間,基尼係數越大,說明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按照國際標準,0.4是警戒線。       王中代表指出,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決定中關於「規範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調控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建立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保護合法收入,調節過高收入,清理規範隱性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的改革要求,有必要給上海年度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編制提供更科學、更真實的基礎信息依據
  • 月入這個數就是中等收入?只有1.4億個家庭達標!是否在其中?
    10月13日,劉世錦表示,我國目前約有4億中等收入人口,約為1.4億個家庭,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二線城市。指出要加快構建雙周期發展新格局,就必須增加中等收入群體的人數,使中等收入群體數量翻一番。    看到這裡,很多人應該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中等收入究竟是多少收入?
  • 付一夫:「中等收入陷阱」的十字路口:拉美向左 日本向右
    很多歐洲人在形容某個人很有錢時,常常會說「他像阿根廷人一樣富有」。上世紀70年代,阿根廷順利達到了中等收入水平,怎料在隨後的日子裡,阿根廷卻遭遇了大麻煩,不僅經濟增長乏力甚至衰退,還深陷本幣大幅貶值、通貨膨脹嚴重、巨額債務無法償還等一系列困境之中,尤其是人均GDP這一指標,在長達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始終徘徊在中等收入區間裡。
  •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鬚注意「非人均」因素
    居民可支配收入作為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常常被用來衡量一國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變化。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正在以相對較為穩定的增速不斷增加。誠然,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代表著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斷提升,不過,在此同時,也要注意收入分配的問題,避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實現均衡發展。
  • 現在的中國,月收入多少才算是高收入?
    來源:小白讀財經2019年年底,一則關於2019年秋季求職平均薪酬的數據引起了熱議:數據顯示,北上深三個一線城市的平均薪酬超過了10000元,榜單中最低的瀋陽也達到了6811元,這樣的數據讓很多人調侃自己拖了後腿。對於月收入達到多少算是高收入,目前沒有官方數據,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標準。
  • 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發布!佛山排名第12位,人均GDP1.9萬美元!
    作為中國城市的第一梯隊,萬億、準萬億GDP城市有多少已跨過中等收入階段,邁入高收入門檻?昨日,21世紀經濟報導發布「中國高收入城市排行榜」,截至2019年末,中國已有23座城市的人均GDP超過1.25萬美元,達到高收入標準,可稱為「高收入城市」。其中,佛山排名第12位,為人均GDP1.5-2萬美元的高收入城市。
  • 人均GDP過萬美元 中國離高收入國家還有多遠?
    目前,中國處於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行列。&nbsp&nbsp&nbsp&nbsp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當日表示,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8年全球人均GDP在1萬美元以上的國家人口規模近15億人。隨著總人口達到14億的中國步入人均GDP1萬美元以上國家的行列,全球在這個行列的國家人口規模將接近30億人。
  • 姚樹潔:「馬陣跨阱」助推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姚樹潔:「馬陣跨阱」助推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英國諾丁漢大學、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姚樹潔認為,中國已經具備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兩個必要條件:第一,沿海開放城市和地區繼續保持10年以上的經濟活力,繼續保證每年5%以上的GDP增長速度;第二,內陸省市的GDP增長速度能夠超越沿海地區。
  • 解析低收入女性7大特質
    高收入女性通常會選擇收入更豐厚的職業一、「低」收入女性習慣於忍受低收入「低」收入女性所以能接受收入較低甚至無法滿足基本需要的工作,通常是因為這種工作能給她們帶來「自由」。一位靠替人打雜(如修剪花木、照顧孩子、粉刷房子)謀生的女士說:「我一直覺得,高收入的工作意味著我得放棄自由,經常加班。」
  • 《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英文版發布
    本報電 (魏 微)近日,商務印書館與施普林格舉行《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英文版發布會。  《中國道路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參照國外發展經驗,結合中國國情,從制度設計和發展模式的角度分析了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