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伴隨著中國經濟水平的日漸提升,現在我國房價物價也連年飆升,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現在我們已經進入到一個收入不及支出的時代,為此有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困苦和龐大壓力。
中國人均工資收入35年前猛增22倍
然而在2020年6月8日,美國橋水投資公司的董事長瑞·達利歐卻表示,自從他在35年前來到中國這片土地一直到現在,他已經親眼見證中國人均月薪收入,在這35年前翻22倍的成績,而現在中國的貧困率也從當年的88%下降至不足1%。同時,這家美國投資公司的董事長還提到中國的GDP佔全球比重,已從原來的2%提升至22%,足足增長了20個百分點。
實際上正如這位國外董事長所說這般,在這35年間中國確實實現了飛躍增長。據有關數據統計,在35年前中國剛啟動薪資改革後,那時一個工人的普通月收入大概在60~80元,而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人均國民總收入就達到了7.1萬元左右。
這也意味著,現在中國人的平均月收入達到了6000元,此外在2020年的4月8日一個招聘網站上發布的招聘報告中顯示,最低的行業薪酬都在7000元左右。而在整個薪酬排行榜中位列第六的財會相關專業,平均月薪已經達到10183元,如此看來在這幾十年的發展中,中國人均月薪收入足足漲了22倍之多。
但同時我們也都了解,回想在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的物價水平要遠比現在低很多,在當時買一套房或一塊地皮僅需要幾萬塊,而現在雖然工資暴漲了22倍,但是物價也隨之暴漲。甚至可以說,工資水平的提升遠遠追不上房價物價上漲的速度,現在大多數人一個月賺的工資還不夠買一平方米的價格,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國人常常叫苦。有很多人表示,雖然國人月平均收入看起來很可觀,但實際上自己的工資遠遠沒有達到平均水平。
當下國民真實人均收入是多少
如果這樣來說,每個月6000塊錢的薪資還不算是真實的人均收入,那麼當下國民真實人均收入是多少呢?依據國家數據顯示,在2019年時我國15歲以下的居民共有2.5億,佔總人口的17.8%,而65歲以上的老年群體共計有1.76億人,所佔總人口比重12.6%,再減去那些15歲以上的在校學生和殘疾人士,以及無勞動能力的人,中國擁有勞動力的人口大概為9億。
依據有關數據表明,在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換算來看,平均每個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是2560元,而針對這個數字,大家似乎更能認可,這才代表了真正的人均收入。那麼以此來看,2560元的月收入在中國處於哪種水平呢?那現在中國高收入月薪的標準是多少?你是否達標了呢?
高收入人群的薪資是多少
依照我國統計年鑑的數據顯示,中國收入群體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5035元,而月均收入則為2086元,中等偏上的人群可支配收入為39230元,月均收入為3269元。因此這樣來看,2560元的月薪在中國也處於中等水平。
在分組數據中還能看出,高等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這個數,和上個相鄰分組足足相差一倍之多。由此可見,在中國勞動力收入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千差萬別。
實際上現在在全國範圍內月收入不達5000以上的人口,佔比已經達到90%。若除去房價和物價,當前個人收入能達到5000元,則意味著要高出全國共90%以上的人,同時在2019年時我國個稅起徵點也調整為5000元,但是從這個徵稅的人口數量來看,佔總人口比例不過4.6%。
也許有人會好奇,如果5000元以上的收入都能算得上是高收入月薪水平,那麼這個目標似乎過低,畢竟身邊有很多人的月薪都在5000元以上。
實際上,這是根據全國收入範圍所設定的平均水平,但因為中國領土廣闊,各地區情況千差萬別,比如對於那些經濟發達的城市而言,城市化水平較高,員工薪資自然也較高,但對於那些偏遠山區而言,他們的薪資要遠遠低於發達城市。
結語
除此之外,計算是否達到高收入水平還有另一個方法,那就是看你的工資有沒有超過平均工資的三倍,或者是達到當地收入的前10%。不過還要注意的是,這個收入也要除去正常開支前不負擔房貸壓力,如此來看大多數人想要進入高收入群體還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