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月薪是個謊言
親戚朋友聚在一起的時候,經常會問起工資的事,誰誰誰的工資3000,誰誰誰的5000,哇,拿5000的這個人工資高多了!
是的,在工作中,大多數人的工資都是按月薪計算,我們常常覺得誰的工資高,誰賺錢就多。
但是,無意中在一本書上看到,
比較兩個人工資的多少,不是看金額的大小,而是看他們的時薪。
所謂時薪,是指將每個月的工資平攤到每天的每個小時,平均每個小時的工資數額。
為什麼說工資不要看月薪,要看時薪呢?
舉個例子:
假設A的工資是10000,一個月工作26天,每天8小時;
B的工資是8000,一個月工作22天,每天7.5小時。
我們乍一看,肯定會覺得A的工資比B的高了2000呢,這還用說嗎,肯定是A賺錢多唄。
但是如果分別計算一下他們的時薪,可以看到,
A的時薪是:10000÷26÷8=48元
B的時薪是:8000÷22÷7.5=48元
你發現沒?結果真是讓人有點難以置信啊!
雖然A的工資比B的高了2000,但實際上他倆的時薪卻是一樣的。
所以,
衡量一個人工資的多少,不是看月薪,而要看時薪。
你現在明白了嗎?
你可以回想一下,當初你找工作時:
同樣的工資福利,一家公司單休,另一家公司雙休,可能你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雙休的那家了。
而當一家公司工資給得高一點,但是單休;另一家公司工資低點,但是雙休時,就會讓你有一些糾結。
你心想:為什麼工資高一點的那家不是雙休啊,啊啊啊!?
你看,雖然當時我們不清楚是因為「時薪」這個要素在起作用,但就是覺得哪裡有點不對勁,覺得不太好取捨啊。
所以,下次當你找工作難以取捨的時候,你就分別計算、並比較一下他們的時薪吧!相信它能幫你做出相當正確的選擇。
同樣,在其他有關金錢的選擇時,你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重點看時薪,時薪,時薪,重要的事說三遍。
/02/ 如何提高時薪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我們時薪,讓自己賺更多呢?
書上傳授了三個方法:
1、投資脖子以上,提高自己的身價。
有時候,身價是需要靠一些證書來證明的,就像人們常說的,學歷是門檻、是敲門磚等等。
你的證書越多,越能給你增值,別人越覺得你專業。
招聘網上,很多單位的錄用條件都明確標出相關技能的證書要求。
比如做外貿的,要求英語四級,甚至六級、八級;做會計的,要求初級、中級等。
2、藉助平臺,學會借勢。
畢業生找工作的時候,人家會看你是名校還是非名校。
在職人員找工作時,人家會看你的工作背景,你的上一家單位是大公司還是小企業。
假設有兩個能力相當的人去應聘同一家公司,可能有過大公司背景的那個人就會被優先錄取了。
人們通常會有一種普遍的認知:名校出來的學生就是比較優秀,大公司出來的就是能力比較高。
是的,有時候,人們更看重的是你背後的平臺。
有時候不是你牛,而是你背後的平臺牛。
3、學會外包,善於聚焦。
記得聽過一個老師的課程,老師在課堂上告誡那些銷售人員:
「做銷售的人,就不要每天耗費很多時間來洗衣服、刷碗、做家務了,你找一個保姆來幫你,找一個助理來幫你,你就一心一意只做銷售,你的工作就是銷售和成長……」
「做銷售的,要90%的時間都跟客戶在一起,你的時間放在哪裡,你的產出就在哪裡……」
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事和不重要的事,當你把時間花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時,你就沒時間做那些重要的事了。
所以,應該把關注點放在想辦法提高自己的時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