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月薪過萬很普遍嗎?
我身邊很多90後都已月薪過萬,他們家裡沒有人脈也沒有礦,有的甚至沒上過大學。
但他們有個共同點:不安於現狀,也不會盲目努力。
小美就是其中一個。最近在朋友圈刷到她去峇里島的照片,笑得很甜。才25歲,現在已經月薪2W,一年出國玩兩次了。
很難想像一年多之前,她還是個月入3K的小助理。
從月薪3000到15000
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小美是個努力的人。
她家庭條件不太好,還有個讀初中的弟弟。高中畢業後,她沒讀大學,獨自一人來北京打工。
最早她在一家小公司當行政助理,幫公司做些雜事,每月到手3000出頭。
交完房租,還完花唄,每個月基本剩不下多少錢。
「賺得少沒關係,我還年輕,未來有更多可能,工作越忙薪資越高!」
她為了得到認可,拼命加班,除了自己本職工作,就連幫同事拿快遞、點餐等打雜的事情都攬下來,以為努力就可以換來漲薪。
但卻被現實啪啪打臉了。公司的有一次集體調薪,別人都漲了1~5k,只有小美漲了200元。
這還不算最氣人的,剛入職的應屆生同事,沒有工作經驗,薪資都是她的兩倍了。
她很生氣,去問做人事的同事,大姐一臉嫌棄的說:「我們當初要你,能給你一份工作已經很不錯了,要不然你這種沒學歷的上哪兒找工作?」
小欣想辭職都不敢辭職,因為投出去的簡歷都沒有回應。「曾經我以為在北京,靠努力就能實現理想。」
後來才知道,在努力和能力面前,還有一道無法逾越的門檻:學歷。
我還記得之前小美曾和我哭訴的樣子:「我也想讀大學啊,可是家庭條件不允許,我能有什麼辦法?」
這個社會的規則就是這樣,有能力很重要,但學歷,是找工作的門檻。
錯過高考
也可以拿到社會認可的本科學歷
有學歷和沒學歷,差別這麼大嗎?
她在星巴克熟練點馥芮白的樣子,很難想像跟一年多前那個因為遭遇職場不公待遇而崩潰的她,是同一個人。
我還是很好奇她的經歷:「那你最後是怎麼當上部門經理的呢?」
小美平靜的說:「辭職啊,這種公司,能有什麼奮鬥的意義呢。」
「不過在跳槽之前,我自考了一個學歷。」
看清事實之後,她再也不會「假裝」加班了,再也不把時間浪費在雜事上。
「我瀏覽網頁的時候,看到用手機也能本科,就進微信群了解了一下,跟老師說了我的情況,老師建議我自考,畢業很快」
學歷的第一個作用,就是讓你的能力不被限制。
小美憑藉自己嫻熟的工作能力+學歷,終於拿到了1萬的工作,終於成為了月薪過萬的一員。
換工作之後,她再也不用瘋狂加班獲得別人的認可了,每天6點下班之後,就是屬於她自己的時間。
小美說:「以前月薪過萬,想都不敢想,但這只是個開始。」
跨過了一萬的門檻,小美的加薪之路似乎開闊了起來。
小美學習的是漢語言文學,她開始讀一些當代和現代的文學作品文選;在寫作課實踐的時候,老師鼓勵她去寫作投稿,她開始嘗試著給微信大號投稿。
剛開始一個月只有一篇兩篇,稿費500到600,後來她越寫越熟練,文章質量也越來越好。每月光副業收入1萬多,都已經超過她本職工作了。
大城市從不缺少夢想,缺少的只是你留在這裡的資本。
現在,25歲的她,月收入超過2W塊,住在三環的高檔小區,經常和朋友出去聚餐,品嘗網紅美食。
小美終於過上了自己想要的北漂生活。
從繁瑣無效的加班中解放出來之後,誰又會想到她曾經也是一個只有3000元的高中畢業生呢?
選擇本科
等於選擇了加薪5000元
像小美之前的經歷,很常見。因為沒有學歷,很多人都拿著3、4千的薪資,幹著需要加班才能完成的工作。
不敢傾訴、不敢逃避、也不敢任性辭職。
努力會有收穫,但選對方向比努力更重要。人生有另一種捷徑,那就是提升自己的學歷。
如果你覺得忙,其實30分鐘你就能學;
如果你覺得難,AI人工智慧分析精準推送考點,一個不漏;
如果你覺得學費高,還有全額獎學金。
別被學歷埋沒了能力,擁有本科學歷真的很容易。可能你離月薪2W,只差一個決定。
上班族選擇自考本科,不用辭職,只需要用手機每天學習30分鐘就可以。
這次我們跟尚德教育合作,特地為大家申請了一個本科福利:
不用發朋友圈,不需要集贊
進群就能聽課
很多人都通過在職提升學歷,圓自己的大學夢,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二胎寶媽,通過自考本科後,月薪從3k提升至8k。普通專員報考本科後,逐步走上管理層。工作多年技術大拿,獲取本科學歷後,成功入職知名企業。
另外,我想告訴你:
初高中也能自考名校本科
院校頒發學歷和學位雙證
是真的
最怕的是明明有機會成功
但卻不知道有這樣一個途徑
現在我們申請到了500個名額
▼
現在錯過,你可能真的會後悔
千萬別等到因為學歷被限制升職加薪
……
如果你想知道
初高中學歷能不能報名?
是否可以選擇985/211重點院校?
最快多久能畢業?
畢業證和學位證能否在學信網查到?
社會是否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