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十年前,「萬元戶」是會被很多人羨慕,不過時過境遷,現如今「萬元戶」不再被追捧的,倒是月薪過萬成為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標。月入10000元,對於馬雲、許家印等富豪是分分鐘就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對於普通老百姓,真的不容易。
截至2019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84843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而高收入人群,大多數都來自城鎮,根據《2019國人工資報告》,我們國家月收入達到1萬的人,基本都來自於大城市。
其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這幾個行業的薪資待遇水平最高,從業者的月收入基本都能達到1萬元以上。比如,被稱為「金飯碗」的銀行工作崗位,月收入一兩萬是很普遍的。
數據顯示,2019年浙商銀行的人均月薪就超過5萬,在銀行業裡薪水算一般的農業銀行,人均月薪也達到了2.23萬元。也就是說,在銀行工作的人,月薪基本上都上達到1萬。
不過,並沒有多少人能夠在金融業、信息傳輸、科學服務等高薪行業中工作,還有巨大部分人在普通的崗位上班,每個月都拿著普通的工資。數據顯示,在2019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的平均月薪是7542元,這說明在這些單位上班的人,大多數的人月薪都在1萬以下。
而私營單位的薪水顯然更少,數據表明,2019年我國私營單位平均月薪只有4467元,在私營企業上班的人,拿到1萬月薪的絕對是少數。
前面已經提到,《2019國人工資報告》顯示,我們國家拿到1萬月薪的人,集中在大城市中,而在北京、上海、深圳這三個特大城市中,有超過1/4的人拿到了1萬元以上的月薪。
另外一個特大城市廣州,只有14.74%的人口拿到1萬元以上的月薪。南京和杭州這兩個大城市中,分別有19.37%和18.60%的人口月薪過萬。在北上廣深這些大城市中拿到1萬元月薪的還是少數,如果是在其他二線、三線城市,那麼達到這一數據的人就更少了,如果是農村,那更是少之又少。
有這樣的說法:如果你每個月的薪水達到了5000元,那麼你就是超過了全中國90%以上的人,這種說法略顯誇張,但並非沒有一點依據。
以深圳為例,根據《2019國人工資報告》的數據,在深圳的人口中,拿著2000元以下月薪的人,達到了3.3%;拿著2000元至3000元月薪的人,達到了18.7%;拿著3000元到4500元月薪的人,達到了20.8%;拿著4500元到6000元月薪的人,為19.7%。
也就是說,在深圳還有42.8%的人口月薪在4500元以下,如果算上5000月以下,估計也就有超過50%的人口了。
在經濟發達的深圳拿5000元月薪尚且有這麼多,何況其他其他較為落後的地區。根據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CHIPS資料庫的數據,我們國家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人,多達6億人,約佔我國總人口的43%。
北師大的CHIPS資料庫,是被公認的最權威的中國收入分配與勞動力市場研究領域資料庫,這一機構的數據,是非常接近於現實的。該機構還推出這麼一個數據:我國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人數,僅僅有854萬人,約佔全國總人口的0.61%。
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大家非常期待的高薪,在國內還是非常少有的。總體看來,我們國家大多數的人,還只是拿著四五千工資的人,拿到10000元以上工資的,算得上是人上人了,畢竟已經處於國內那0.61%月薪達到10000元的人口。
那麼,你身邊有幾個月薪超過10000元的人?
(本文由大拇指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