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大家的工資福利有所提升,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心理下,很多人也都有存款的習慣。
而納稅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2018年時,我國的個稅起徵點就已經上調到了5000元。
不過,最近上海財經大學的一份報告中的內容卻引發了很多人的熱議,在報告中指出,個稅起徵點為5000元太低,已經不再適應經濟形勢的發展,也不利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其實,類似於提高個稅起徵點的建議,格力電器的董事長董明珠也曾提出過,在2018年時的兩會之上,董明珠曾表示,80後已然成為了社會上的主流人群,而除了高昂的教育費用外,還有房貸等需要償還,壓力是很大的,將個稅的起徵點上調到1萬元是較為合理的。
此外,在董明珠看來,富人應多納稅,可以提高到50%的稅點,董明珠還曾透露,她一年納稅的金額在200多萬元。
那麼,5000元的個稅起徵點會不會太低呢?14億人中有多少人超過5000元?答案令人吃驚。
據官方的相關數據顯示,在個稅起徵點是3500元時,2017年有大概1.53億人繳納個稅,而在個稅起徵點提高到了5000元之後,納稅人只剩下不到1億人,減少了6000萬左右。
據《中國統計年鑑2019》中的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月收入低於5000元的人有90%左右,月收入在5000元到10萬元之間的大概有1.2億,此外,大概有3110萬人的月收入在10萬以上,由此來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人大概有1.5億左右。
此外,還有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9年時是30733元,相當於平均每人每月2561元,而當年的私營單位的平均工資大概是53604元,也就相當於每人每月的工資在4467元,由此來看,月收入超過5000元就相當於超過了90%的人的說法,也不是沒有道理。
畢竟,我們國家雖然不缺少富豪,但也擁有一定的低收入人群。有相關報告還曾指出,縮小貧富差距以及提高人均國民收入是頗為必要的,而個稅起徵點同樣應有所提高。
很多人在工作之餘,可能喜歡刷一些段視頻或者看看直播來放鬆自己的心情,有些短視頻或者主播可能經常提到月入數萬甚至幾百萬的言辭,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月收入能達到上百萬的人卻並不多見。
更何況,在很多城市中,一平米的房價就達到了上萬元,一套一百萬的房子可能就得上百萬元,對於月薪四五千的普通人來說,要想全款買下一套房子難免存有著一定的壓力。
那麼,在大家看來,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5000元是低了還是高了呢?提高到多少才更加合適呢?
本文由新知財料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