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開放以來,老百姓的日子是一天好過一天,收入也是逐年提高,猶記得在80年代的時候,「萬元戶」都是十分稀少的,如果你的家庭是「萬元戶」的話,那在那個年代甚至有可能是「村首富」了,而到了2020年,「萬元戶」可以說變成了貧困戶了,在現在這個年代,即使是在農村中,有100萬資產的,甚至是有100萬存款的人都不算少。那麼問題來了,在如今是不是賺錢變得很容易了?月入過萬是不是很輕鬆呢?
老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雖然我國現在的經濟發展得很好,但如果是賺錢容易的話,那就有點誇大其詞了,可以說不管在什麼年代,賺錢就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你是網民,那你可能會在網上經常看到有人說自己每個月的收入能達到1萬元以上,甚至有的人會說自己一年的收入高達幾十萬,如果你真的相信了,那你可能真的有點「天真」了,雖然說有可能有這樣的人,但小編覺得,絕大多數說這樣話的人都是在「吹牛」,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的網民數量為9.04億,而其中收入超過5000元的佔比僅為27.6%,也就是說其他的72.4%收入都是低於5000元的,換句話說我國收入低於5000元的人起碼在6.5億人以上。
還覺得賺錢很容易嗎?可以說這個社會雖然你只要肯付出努力,不怕辛苦,那就不會餓死,但如果想要大富大貴的話,非常難。除了網民的收入數據以外,接下來看一個個稅改革數據。2018年我國進行了個稅改革,新稅法提升了個稅起徵點,由以前的3500元提升至5000元,而根據數據顯示,提高起徵點以後,繳稅人數有以前的1.8億人直線下降至6512萬人,換句話說的話我國月收入在3500元到5000元之間的有1.15億人左右,也可以理解為我國月收入超過5000元的只有6512萬人,至於月收入超過1萬的有多少人的話,那小編個人覺得,如果說能有三分之一,也就是能有2000萬人左右都算不錯的了,畢竟5000元與1萬元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從上面這兩個數據中我們能看出賺錢的不容易,收入高於1萬的人肯定也不會太多,但並沒有了解到具體有多少人,下面來再看一個數據。根據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的報告指出,我國居民月收入高於2000元但低於5000元的人口數量大概在3.643億人左右,而月收入高於5000元低於10000元的大概在6328萬人,月收入超過1萬元的人口數量大概在854萬人,與我國總人口數14億多相比較的話,月收入超過1萬的僅佔比0.061%。
看到上面的數據是不是才知道原來賺錢真的很難?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月入過萬的人他們到底從事什麼行業呢?為什麼收入會這麼高呢?其實據了解到的信息來看,這些收入比較高的人群大多數是從事的與網際網路、房地產這兩個行業相關的工作,而這兩個行業也是我國近二十年以來造富能力最強的兩個行業,當然了,有的個體戶也能做到月入過萬,不過個體戶的風險性也是非常高的,有可能你能做到月入過萬,但也可能你會血本無歸,所以想要高薪資,其實與選擇的行業是有非常大的關係的。
那我國月入過萬的人是不是真的只有854萬人呢?
如果是從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的報告來看的話,那確實是這樣,不過就小編個人來看,其實還是有很多人是月入過萬,但你也知道中國人向來「低調」,也喜歡「藏富」,也許你在街邊看到的一個穿著人字拖的人,一身衣服可能就100多塊錢的人,他也許身家過億也說不準,別說沒有,在我國的一些大城市中,這種人絕對是存在的。
還有一類人其實做到月入過萬也是非常輕鬆的,甚至月入幾十萬都有可能,那就是所謂的「包租公」「包租婆」,這類人的收入都是以房租為主,在新聞中,我們看到的那些擁有幾十套出租房或者幾百套房的人還少嗎?據小編了解到的信息來看,在香港有一位被稱為「房祖宗」的坐擁15645套房產,小編覺得國內可能也會有類似的人物,只是我們不得而知而已。而如這類人的還有很多,比如有的人退休金一個月就上萬元,所以真實的數據真的很難以統計出來,畢竟我國的人口基數實在太多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這可不是浪得虛名的。
總結
不管是從網民的收入數據來看,還是個稅改革後的繳費數據,或者是北京師範大學發布的報告,有一點都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賺錢真的不容易,特別是想要高收入,那選擇行業真的是很關鍵的一點,要知道我國可是有著14億多的人口,即使只算勞動力人口的話也有8.964億人,但月收入能超過1萬卻不超過1000萬人,比例之低,令人難以置信!